苏教版五下数学期中测试题及答案【新】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be384d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63.png)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一、填空。
(每空1分,共23分)1、9.87升=( )毫升 270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容积单位。
(1)小朋友每天要饮水1100( ) (2)一瓶洗发液约有500( )(3)小军家每月用去食用油6( ) (4)一桶酸牛奶约有1.25( )3、最小自然数是( ),最小奇数是( ),最小质数是( ),最小合数是( ),用这四个数组成一个四位数是( )。
4、长方体是( )个面,( )条棱,( )个顶点。
5、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小两位数是( ),三位数是( )。
6、千位上是的一位数,百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十位上是最小的质数,个位上是最小的自然数,这个数是( )。
7、一个正方体的棱长和是36cm,它的体积是( ),表面积是( )。
8、3个连续偶数的和是36,这3个偶数分别是( )、( )、( )。
9、一根长方体木料的体积是4.5立方分米,横截面的面积是0.5立方分米,木料的长有( )分米。
二、判断。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0分。
)1、0是所以有非0自然数的因数。
( )2、一个自然数,如果不是质数,就一定是合数。
( )3、2是偶数,也是质数;9是奇数,也是合数。
( )4、一个数的倍数一定比这个数的约数大。
( )5、个位上是0的多位数一定有因数2和5.。
( )6、有9÷6=1.5的算式中,6能够整除9。
( )7、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合数。
( )8、两个奇数的和还是奇数。
( )9、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 )10、一个长方体至少有4个面是长方形。
( )三、选择。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0分)1、一只水桶可以装15升水,就是说水桶( )是15升。
A、容积B、容量C、体积2、用棱长为1cm的正方体小木块,拼成一个较大正方体,需要这样的小木块( )个。
A、2B、4C、83、两个质数的和是( )。
A、奇数B、偶数C、奇数或偶数4、表示鱼缸中金鱼条数的数是( )。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学期《期中检测试卷》附答案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学期《期中检测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5d69e3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81.png)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26分)1. 一个数既是奇数也是合数,10以内这个数是( )。
2. 在15、19、51和91中,( )是质数,( )是合数;( )是3 的倍数但不是5的倍数;91因数的个数是( )。
3.如果a=2是方程4x+3a=26的解,则x=( )。
4.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9,这个数的最小因数是( ),最小倍数是( )。
5.三个连续的偶数,其中最小的偶数是m,那么这三个偶数的和是( );如果这三个偶数是192,那么最大的偶数是( )。
6.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质数。
28=( )+( )=( )+( ),35=( )×( )7.如果m+m+m+m+m+n=55,m+n=15那么m=( ),n=( )。
8.三个数和是312, 这三个数分别能被7、8、9整除,且商相同,这三个数分数的( )、( )、( )。
9.已知A=2×3×m,B=3×5×m,如果A与B的最大公因数是51,那么m=( );如果A与B的最小公倍数是210,那么m=( )。
10. 在括号内填上奇数或偶数。
(1)1+2+3+4+...+99+100的和是( );(2)1+2×3+4×5+ 6×7+…+98×99的和是( )。
二、判断题。
(5分)1. 等式两边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不变。
( )2. 因为2×3=6,所以6 是倍数。
( )3.甲数除以乙数,商是15,那么甲数一定是乙数的倍数。
( )4.春风小学想了解一直六年级各个班级男、女生人数情况,应选择复式折线统计图。
( )5.一个奇数和一个偶数的最大公因数只能为1。
( )三、选择题。
(5分)1. 如果2x-1=9,那么0.5x+3的值是( )。
A.x=4.5B.x=5.5C.x=6.52. 算式3+3+3+…+3的结果不可能是( )。
苏教版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苏教版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f2d56b9f5335a8102d220e4.png)
苏教版五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96是16和12的()A.公倍数B.最小公倍数C.公因数2.把3化成分母是4的假分数是()A.B.C.3.当a=9时,a2=()A.18B.81C.无法确定4.有45颗糖,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不得少于5颗,也不能多于20颗.一共有()种分法.A.5种B.4种C.3种D.2种5.相邻的两个自然数(0和1除外),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A.较大数B.较小数C.它们的乘积D.它们的和6.明明把一张正方形纸连续对折3次,每一部分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A.B.C.D.7.9个()5个.A.>B.<C.=D.无法确定8.下列各式中,是方程的是()A.5+X=7.5B.5+X>7.5C.5+X9.当a值为()时,3a=a+10.A.10B.15C.510.学校教学楼有四层.六(1)班的同学第一节课到三楼上数学课,第二节课到二楼上美术课,第三节课到四楼上音乐课,第四节课回到三楼上语文课,中午到一楼食堂吃饭.下面哪一幅图比较准确地描述了这一过程?()A.B.C.二.填空题(共8小题)11.19以内,4的倍数有,6的倍数有,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12.在8x、4x=12、17×2=34和5x>12这四个式子中,有个等式,有个方程.13.A×=×B,且A≠0,B≠0,则比较小.14.36的因数有;24和36的公因数有,最大公因数是.15.某车站甲、乙两车从A地开往B地行驶路程统计图.(1)甲车平均每小时行千米,乙车平均每小时行千米.(2)11:00时候,车更接近B地.16.丽丽买了6支铅笔,每支a元,她付给售货员20元,则用表示买铅笔花去的钱,用表示售货员找给丽丽的钱.17.的分子加上28,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或.18.方程50+x=75的解是x=;8x=16的解是x=.三.判断题(共6小题)19.如图图是小林同学放学骑车回家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小林前3分钟与后3分钟骑车的平均速度和所走的距离相同..(判断对错)20.如图中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判断对错)21.x﹣2是方程.(判断对错)22.4和7都是28的因数,则28就是倍数.(判断对错)23.因为21×3=63,所以3和21是因数,63是倍数.(判断对错)24.如果2a=3b(a、b不等于0),那么a<b.(判断对错)四.计算题(共3小题)25.把下面各组分数通分,26.解方程.2x÷3=96x+18=488﹣4x=427.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5和718和5429和58五.操作题(共2小题)28.铅笔涂色表示各图下面的分数.29.小蜜蜂采蜜.(找出下列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用线连一连)六.应用题(共4小题)30.李强和王刚同看一本书,小红看了,小丽看了,他们谁剩的多?31.如图,一张长方形纸长16厘米,宽m厘米.用这张纸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1)用式子表示剩下部分的面积.(2)当m=10时,剩下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32.一根长20厘米的圆木,要把它锯成长度为整厘米数且同样长的小段,不能有剩余,有几种锯法?33.下图是小华骑自行车到6千米远的森林公园去游玩的情况.(1)小华从出发到返回,一共经过了多长时间?(2)返回前,小华在路上用的时间比在公园里玩的时间多多少分钟?(3)返回时,小华骑自行车每分钟行走多少米?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分析】根据公倍数的意义,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据此解答.【解答】解:16和12的公倍数有:48、96、144…;所以96是16和12的公倍数.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公倍数的意义,以及求几个数的公倍数的方法.2.【分析】整数改写成分数的方法:指定的数做分母,分母和整数的乘积做分子.【解答】解:3=.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整数改写成分数的方法.3.【分析】根据乘方的意义,a2=a×a,把a用9代替,计算即可,再根据计算结果进行选择.【解答】解:把a=9代入a2a2=a×a=9×9=81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乘方的意义.4.【分析】找到45的约数中>5且<20的有:6,8,9,12,18,依此即可求解.【解答】解:因为45的约数有:1,3,5,9,15,45,又因为每份不得少于5颗,也不能多于20颗,只有5、9,15三种分法;故选:C.【点评】考查了一个数的约数的求法,本题要注意找在5和20之间的约数.5.【分析】因为相邻的两个自然数(0和1除外),是互质数,所以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据此解答.【解答】解:因为相邻的两个自然数(0和1除外),是互质数,比如:5和6,所以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互质数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求法.6.【分析】把这张正方形纸面看作单位“1”,把它对折1次,被平均分成2份,对折2次被平均分成4份,对折3次被平均分成8份.明明把一张正方形纸连续对折3次,每一部分是这张纸的.【解答】解:明明把一张正方形纸连续对折3次,这张正方形纸被平均分成8份,每一部分是这张纸的.故选:C.【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关键是明白:明明把一张正方形纸连续对折3次,这张正方形纸被平均分成8份.7.【分析】先分别求得9个和5个的值,再比较大小即可求解.【解答】解:9个=15个=1故9个=5个故选:C.【点评】考查了分数大小的比较,关键是得到9个和5个的值.8.【分析】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据此可得出正确答案.【解答】解:A、5+X=7.5,符合方程的定义,所以它是方程;故本选项正确;B、5+X>7.5不是方程,因为它是不等式;故本选项错误;C、5+X不是方程,因为它不是等式;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方程的定义,方程有两个特征:(1)方程是等式;(2)方程中必须含有字母(未知数).9.【分析】首先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减去a,然后两边再同时除以2即可.【解答】解:3a=a+103a﹣a=a+10﹣a2a=102a÷2=10÷2a=5所以当a值为5时,3a=a+10.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能力,即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同时减去、同时乘或同时除以一个数(0除外),两边仍相等.10.【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六(1)班的同学第一节课到三楼,第二节课到二楼,第三节课到四楼,第四节课到三楼,可根据六(1)班的同学先后到达的楼层进行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然后再进行选择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六(1)班的同学第一节课到三楼,第二节课到二楼,第三节课到四楼,第四节课到三楼,则B比较准确地描述了这一过程.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根据题意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二.填空题(共8小题)11.【分析】根据找一个倍数的方法,进行列举解答即可.【解答】解:19以内4的倍数有:4、8、12、16.19以内6的倍数有:6、12、18.19以内4和6的公倍数有:12.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12.故答案为:4、8、12、16;6、12、18;12.【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求一个数是倍数的方法.12.【分析】含有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算式是等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由此找出等式和方程即可.【解答】解:8x,没有等号,不是等式,更不是方程;4x=12,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即是等式,又是方程;17×2=34,含有等号,是等式,但没有未知数,不是方程;5x>12,没有等号,不是等式,更不是方程;所以有2个等式,1个方程.故答案为:2,1.【点评】本题考查了方程的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方程有两个特征:(1)方程是等式;(2)方程中必须含有未知数.13.【分析】根据题意,A≠0,B≠0,假设A×=×B=35,分别求出A与B的结果,再比较解答.【解答】解:A≠0,B≠0,假设A×=×B=35;A=35÷=56B=35÷=2056>20;所以,A>B.答:B比较小.故答案为:B.【点评】根据题意,用赋值法能比较解决此类问题.14.【分析】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据此可以求出36的因数、24的因数,进而求出24和36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解答】解: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24的因数有:1、2、3、4、6、8、12、24;所以24和36的公因数有:1、2、3、4、6、12,其中最大公因数是12.故答案为:1、2、3、4、6、9、12、18、36;1、2、3、4、6、12,12.【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因数的意义,再求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及应用.15.【分析】(1)甲车5小时行驶了240千米,用“路程÷时间﹣速度”即可求出它的速度;乙车4小时行驶了240千米,用“路程÷时间﹣速度”即可求出它的速度;(2)观察统计图可以发现:11:00时候,乙车更接近B地.【解答】解:(1)240÷5=48(千米)240÷4=60(千米)答:甲车平均每小时行48千米,乙车平均每小时行60千米.(2)观察统计图可以发现:11:00时候,乙车更接近B地.故答案为:48,60;乙.【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并且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然后再进行计算、解答即可.16.【分析】根据丽丽买了6支铅笔,每支a元,她付给售货员20元,可以用6a表示买铅笔花去的钱,用20﹣6a表示售货员找给丽丽的钱,本题得以解决.【解答】解:因为丽丽买了6支铅笔,每支a元,她付给售货员20元,所以6a表示买铅笔花去的钱,20﹣6a表示售货员找给丽丽的钱,故答案为:6a,20﹣6a.【点评】本题考查用字母表示数,明确题意,用相应的式子表示出买铅笔花去的钱和售货员找给丽丽的钱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7.【分析】的分子加上28,分子由4变成32,扩大到原来的8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母也要扩大到原来的8倍,由15变成120,所以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乘8或加上105.【解答】解:的分子加上28,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乘8或加上105.故答案为:乘8、加上10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的基本性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18.【分析】(1)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两边同时减去50即可.(2)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除以8即可.【解答】解:(1)50+x=7550+x﹣50=75﹣50x=25答:方程50+x=75的解是x=25.(2)8x=168x÷8=16÷8x=2答:8x=16的解是x=2.故答案为:25;2.【点评】此题考查了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即等式两边同加上、同减去、同乘上或同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相等.同时注意“=”上下要对齐.三.判断题(共6小题)19.【分析】由图意可知,小林放学时后3分钟走的路程大于前3分钟走的路程,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小林放学时后3分钟走的路程大于前3分钟走的路程,所以本题错误.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看懂函数图象,根据图意进行分析.20.【分析】由题可知,正方形内最大的三角形与正方形等底等高,则三角形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一半,即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形的.【解答】解:正方形内最大的三角形与正方形等底等高,则三角形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一半,即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形的;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此题关键是得到正方形内最大的三角形与正方形等底等高,则三角形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一半.21.【分析】方程是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所以方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含有未知数;②等式.由此进行判断.【解答】解:x﹣2,只是含有未知数的式子,不是等式,不是方程;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方程的辨识:只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才是方程.22.【分析】根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b≠0),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可知因数和倍数是相对而言,不能单独存在;进而判断即可.【解答】解:根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可知因数和倍数是相对而言,不能单独存在,故本题4和7都是28的因数,则28就是倍数,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应明确因数和倍数是相对而言,不能单独存在.23.【分析】根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b≠0),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因为21×3=63,则:63÷21=3,63÷3=21,即21和3是63的因数,63是21和3的倍数,不能单独说一个数是因数或倍数;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应明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注意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24.【分析】由题意知2a=3b(a、b不等于0),要比较a、b两数的大小,可比较另外两个数的大小,根据“积一定的情况下,一个因数小则另一个因数就大”,据此判断.【解答】解:如果2a=3b(a、b不等于0),因为2<3,所以a>b,因此如果2a=3b(a、b不等于0),那么a<b,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此题要明确:积(0除外)一定的情况下,一个因数小则另一个因数就大.四.计算题(共3小题)25.【分析】先求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通分即可解答问题.【解答】解:=,==.【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数进行通分的方法.26.【分析】(1)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的两边同时乘上3,然后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2求解;(2)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18,然后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6求解;(3)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4x,把方程化为4+4x=8,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4,然后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4求解.【解答】解:(1)2x÷3=92x÷3×3=9×32x=272x÷2=27÷2x=13.5(2)6x+18=486x+18﹣18=48﹣186x=306x÷6=30÷6x=5(3)8﹣4x=48﹣4x+4x=4+4x4+4x=84+4x﹣4=8﹣44x=44x÷4=4÷4x=1【点评】本题考查解方程,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方程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27.【分析】互质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最大公因数是1;倍数关系的最小公倍数是较大数,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据此解答;【解答】解:5和7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5×7=35;18和54的最大公因数是18,最小公倍数是54;29和58的最大公因数是29,最小公倍数是58.【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连乘积是最大公因数,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每个数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最小公倍数;数字大的可以用短除法解答;还要注意互质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最大公因数是1;倍数关系的最小公倍数是较大数,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五.操作题(共2小题)28.【分析】(1)把这4个“心”看作单位“1”,每个“心”是这些“心”的.表示其中3个“心”涂色.(2)把这些“笑脸”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5份(每2个为1份),每份表示.表示其中2份涂色.(3)把整个长方形的面积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6份(每3个小正方形为1份),每份是它的.表示其中1份涂色.【解答】解:【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29.【分析】对于一般的两个数来说,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对于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时的最小公倍数: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最大公约数为较小的数,较大的那个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互质数的两个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1,最小公倍数即这两个数的乘积.【解答】解:36是9的倍数,所以36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3625=5×530=2×3×5所以25和30的最小公倍数是2×3×5×5=15024=2×2×2×332=2×2×2×2×2所以24和32的最小公倍数是2×2×2×2×2×3=967和6互质,所以7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7×6=4216=2×2×2×224=2×2×2×3所以16和24的最小公倍数是2×2×2×2×3=48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方法的灵活应用.六.应用题(共4小题)30.【分析】根据题意,把这本书看作单位“1”,分别用1减去两人看的占的分率,求出他们各剩下了几分之几;然后根据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判断出他们谁剩的多即可.【解答】解:1﹣=1﹣=>答:小红剩的多.【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的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同分母、同分子、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31.【分析】(1)在这张长方形纸上剪下的最大正方形的边长等于这张长方形纸的宽m厘米,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S=ab”求出原长方形的面积,再根据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S=a2”求出剪去的最大正方形的面积,二者相减即可.(2)当m=10时,把(1)求出含有字母b的表示剩下部分面积的式子,经过计算即可求出剩下部分的面积.剩下部分还是一个长方形,长为原来的宽m厘米,宽为(16﹣m)厘米,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S =ab”即可求得剩下部分的面积.也可用【解答】解:(1)16×m﹣m2=16m﹣m2(平方厘米)(2)当m=10时16m﹣m2=16×10﹣102=160﹣100=60(平方厘米)答:剩下部分的面积是60平方厘米.【点评】此题主要是使学生在现实情景中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会根据字母的取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32.【分析】首先找出20的所有因数,再根据哪两个因数相乘是20,确定每段是几厘米,锯成几段,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20的因数有:1、2、4、5、10、20;20=1×20;每段是1厘米,锯成20段;20=2×10,每段是2厘米,锯成10段;或每段是10厘米,锯成2段;20=4×5,每段是4厘米,锯成5段;或每段是5厘米,锯成4段;答:一共有5种锯法.【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的应用.33.【分析】(1)小华从1时出发到3=3时返回,求从出发到返回一共经过了多长时间就用返回的时间减去出发的时间解答.(2)返回前,小华在路上用的时间是1小时,在公园里玩的时间是=小时,求多多少分钟用减法解答,再化成分钟即可.(3)先把时间化成分钟,把路程化成米,再用路程除以返回的时间解答.【解答】解:(1)3=3=(小时)答:一共经过了2小时.(2)1﹣=1﹣=(小时)答:返回前,小华在路上用的时间比在公园里玩的时间多20分钟.(3)小时=小时=40分钟,6千米=6000米6000÷40=150(米)答:返回时,小华骑自行车每分钟行走150米.【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从统计图中获取与问题有关的信息,再根据基本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c30e75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42.png)
苏 教 版 数 学 五 年 级 下 学 期期 中 测 试 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计算。
(32分)1.直接写出得数。
(8分)2.5×4= 0.4b+0.4b= 9.6-4=16×5= 4.8÷0.6= 7.8-0.22= 8.3×99+8.3=2.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或最小公倍数。
(6分)[15,20]= [13,39]= [7,9]=(18,24)= (51,34)= (13,4)=3.解方程。
(12 分)2χ-3.8+4.2=10 3.6χ-0.9χ=1.622.3×4+0.9χ=20 7χ-4×17=373.看图列方程并解答。
(6分) 三角形面积0.56平方米二、填空。
(共22分) 米 χ 1.4米 χ千克18千克 1.2千克 =+76725.在①χ-12﹦5 ②40×2﹦80 ③8+y ④5b<2.5 ⑤4+5﹦8χ⑥0.6÷χ﹦1.8中,等式有:方程有:。
(只填序号)6.小丽看一本180页的故事书,她5天看了a页,平均每天看了页,看了5天后,这本书还剩下页没看。
7.修一条路,已经修了χ米,剩下的是已修的1.5倍,剩下的比已修的多米。
8.在1,2,9,12,15,43,210中,奇数有 ,偶数有;质数有 ,合数有。
9.16的因数有 ,50以内8的倍数有。
10.在括号里填合适的质数。
40= + 18= ××11.一个三位数,它既是5的倍数,又是7的倍数,这个数最小是。
12.154至少加上是3的倍数,至少减去是5的倍数。
13.有一个三位数37□,要使它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里可以填;要使它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里可以填。
14.小明买了1本练习本和5支铅笔,小红买了9支同样的铅笔,两人用去的钱同样多。
一本练习本的价钱等于支铅笔的价钱。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学期《期中检测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学期《期中检测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f18f0f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bf.png)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部分一、仔细推敲,我会选。
(每题1分,共5分)1.下列各式中,( )是方程。
A. 8x-9=0B. x-7>1C. 5.4x-4.2xD. 3.7+7.5=11.22.食堂每天用油a千克,用了5天还剩b千克,原来有油( )千克。
A. a+5-bB. 5a-bC. 5a+bD. a-5+b3.为了反映小明、小红两位同学在一学期中五次数学成绩的变化情况,用( )比较合适。
A.单式折线统计图B.单式条形统计图C.复式折线统计图D.复式条形统计图4.11是44和66的()。
A、公倍数B、最大公因数C、公因数D、最小公倍数5.把4千克水果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 )。
A、15千克B、总重量的45C、45千克D、总重量的14二、火眼金睛,我会判。
(每题1分,共5分)6.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7.一个三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是0,并且是3的倍数,这个数一定是2、3、5的公倍数。
() 8.因为5×7=35,所以35是倍数,5和7是因数。
()9.两个不同的非0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的倍数。
() 10.为了清楚地表示某厂电脑全年的生产变化趋势,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 三、用心思考,我会填。
(每空1分,共25分)11.在①5X+10=25 ②7X÷9 ③6X÷4<18 ④53.5×2-52=55 ⑤y÷8=12中,是方程的有( ),是等式的有( )。
(填序号)12.如果 6A是假分数,那么A最大是( );如果6A是真分数,那么A最小是( )。
13.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
( ) ( ) ( )1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分数..。
11时 =()()日 53厘米 =()()米 15.生产一个零件,甲要43小时,乙要8.0小时,( )做得快一些。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期中检测试题》附答案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期中检测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c52e196137ee06eef918ac.png)
苏教版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面的式子中,属于方程的是()A.9x﹣a B.9x﹣a<10C.9×2﹣8=10D.9x﹣a=102.根据方程3 x﹣6=18的解,得到5x﹣6=()A.4B.8C.14D.343.你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吗?乌龟与兔子赛跑,开始兔子跑得快,于是兔子便骄傲起来在途中睡着了,最终乌龟比兔子先到了终点.选一选,下面()图表示了这个故事A.B.C.4.因为m÷n=3,所以()A.m一定是n的倍数B.m、n的最大公因数是nC.3可能是m的因数5.72是4和9的()A.最小公倍数B.公因数C.公倍数6.a和b是相邻的两个偶数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A.2B.a C.b D.不能确定7.()化成带分数.A.可以B.不可以C.无法确定8.把和通分,可以用()作公分母.A.70B.7C.10D.179.如果(a≠0)是最小的假分数,那()A.b<aB.b>aC.b=aD.无法确定a,b的大小关系10.下面式子中不是等式的是()A.4x+8B.3x+2=6C.5+7=12二.填空题(共8小题)11.在横线上填上”>”、”<”或”=”.112.把化成分子为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是.13.18和36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14.小于60的数中,7的所有倍数有.15.在42÷6=7中,和是的因数.在3×6=18中,是和的倍数.16.如果a=b,根据等式的性质填空.(1)a+2=b+.(2)a×=b×3c(c≠0).17.周敏开车外出办事,半途中突然有一只狗(千米/时)冲到车前,她用力踩刹车才没撞到它,周敏受惊后决定开车回家.(1)如图是周敏行车的速度记录,周敏行车期间的最高车速是千米/时.(2)为躲避那只狗,周敏踩刹车的时间是时分.18.当x=4时,x2=,2x=.如果x2和3x正好相等,则x=.三.判断题(共6小题)19.x=16是方程x×6﹣4=32的解.(判断对错)20.任意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都可以合成一个复式折线统计图.(判断对错)21.两个非零自然数的乘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判断对错)22.在3×8=24中,3、8、24这三个数都是因数.(判断对错)23.一张油饼分给两个人吃,每人吃了油饼的.(判断对错)24.a+1和a﹣1可以分别表示和自然数a(a≠0)相邻的两个自然数.(判断对错)四.计算题(共3小题)25.分数化简.【写出化简过程】(1)=(2)=(3)=26.用短除法分别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26、39和5218、20和3027.解方程.4x+7=23﹣4x2(2x﹣5)=l4五.操作题(共2小题)28.根据分数,用铅笔涂色.29.画一画.青蛙跳的是4的倍数,小猴跳的是20的因数,请你用不同颜色的笔分别画出青蛙和小猴跳跃的路线.六.应用题(共4小题)30.为了庆祝国庆节,学校手工社团计划做360面小彩旗.(1)如果每天做x面,3天后还剩下多少面小彩旗没有做?(2)当x=85时,用上面的式子求还剩下多少面小彩旗没有做.31.四年级2班有60人,体育课上需要分组游戏,要求每组人数相等,并且每组不多于15人,不少于8人,问有几种分法?32.从甲地到乙地,小王用了时,小李用了40分,小张用了时,三人谁的速度最快?33.下面是某市一中和二中篮球队的五场比赛得分情况统计图.(1)两个学校的篮球队第二场比赛时成绩相差多少分?(2)哪场比赛两个学校的篮球队成绩相差最大?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分析】方程是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所以方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①含有未知数;②等式.由此进行选择.【解答】解: A、9x﹣a,只是含有未知数的式子,不是等式,不是方程;B、9x﹣a<10,虽然含有未知数,但是不等式,不是方程;C、9×2﹣8=10,只是等式,不含有未知数,不是方程;D、9x﹣a=10,既含有未知数又是等式,具备了方程的意义,所以是方程;故选: D.【点评】此题考查方程的辨识: 只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才是方程.2.【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先求出方程3x﹣6=18的解,然后再代入5x﹣6进行求值.【解答】解: 3x﹣6=183x﹣6+6=18+63x=243x÷3=24÷3x=8把x=8代入5x﹣6可得:5×8﹣6=40﹣6=34故选: D.【点评】本题关键是根据等式的性质,先求出方程的解,然后再代入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解答.3.【分析】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利用排除法做题.C图的乌龟和兔子一直在跑,中途没有休息,不符合题意;B图虽然兔子中途休息,但依然比乌龟先到达终点,不符合题意;所以应该选B.【解答】解: 选项C图中的乌龟和兔子一直在跑,中途没有休息,不符合题意;选项A图中虽然兔子中途休息,但依然比乌龟先到达终点,不符合题意;所以应该选B.故选: 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应用,关键根据龟兔赛跑的故事做题.4.【分析】根据倍数和因数的意义: 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b≠0),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 因为m÷n=3,如果m和n不是非0自然数,则不能说m是n的倍数,也就不能说m、n 的最大公因数是n;如果m和n都是非0自然数,则3就是m的因数,所以3可能是m的因数;故选: C.【点评】此题应根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应明确: 倍数和约数不能单独存在.5.【分析】根据公倍数的意义,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由此解答.【解答】解: 4和9的公倍数有36、72、108…;所以72是4和9的公倍数.故选: 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和掌握公倍数的意义及求法.6.【分析】因为a、b是两个相邻的非零偶数,即两数相差2,则a、b的最大公因数是2.【解答】解: 因为a、b是两个相邻的非零偶数,所以a、b的最大公因数是: 2.故选: A.【点评】解答此题应明确: 相邻的两个偶数相差2,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为2.7.【分析】假分数化带分数或整数的方法是: 用分子除以分母,商为整数部分,余数作分子,分母不变.当分子为分母的倍数时,能化成整数.【解答】解: 28÷7=4=4不可以化成带分数.故选: B.【点评】分子为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化成整数,分子不为分母的整数倍时,可以化成带分数.8.【分析】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数的乘积;如果两个是倍数关系,较答的数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两个数是一般关系,可以利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把这两个分解质因数,公有质因数和各自质因数的连乘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由此解答.【解答】解: 把和通分,因为7和10是互质数,最小公倍数是7×10=70;所以可以用70作公分母.故选: 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对于一般的两个数来说,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和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互质数的两个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即这两个数的乘积;有倍数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9.【分析】分子大于或者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假分数,b=a是最小的假分数,据此解答.【解答】解: 根据假分数的可知: b=a;故选: C.【点评】此题考查了假分数的意义,明确分子与分母相同的假分数最小.10.【分析】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由此进行选择.【解答】解: A、4x+8,只是含有未知数的式子,不是等式;B、3x+2=6,是等式;C、5+7=12,是等式;故选: A.【点评】此题考查了等式的意义及辨析.二.填空题(共8小题)11.【分析】(1)假分数大于真分数;(2)整数化成指定分母的假分数,1=;(3)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1=>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真、假分数的意义,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12.【分析】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12÷3=4倍变成,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 12÷3=47×4=28即把化成分子为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是;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数的基本性质,根据这一性质解答即可.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13.【分析】因为36÷18=2,即36和18成倍数关系,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大的那个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较小的那个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 因为36÷18=2,即36和18成倍数关系,18和36的最大公因数是18,最小公倍数是36;故答案为: 18.36.【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为较小的数,较大的那个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14.【分析】本题采取列举法,7的倍数应是7与非0自然数的积;用7乘1、7乘2…直到积为60超过的前一个.【解答】解: 7×1=77×2=147×3=217×4=287×5=357×6=427×7=497×8=567×9=63(已经超过60)所以小于60的数中,7的所有倍数有7、14、21、28、35、42、49、56;故答案为: 7、14、21、28、35、42、49、56.【点评】本题利用列举法直接求解,注意积的取值范围不要超过60即可.15.【分析】根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b≠0),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 在42÷6=7中,7和6是42的因数.在3×6=18中,18是3和6的倍数.故答案为: 7,6,42,18,3,6.【点评】此题考查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应明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16.【分析】(1)根据等式的性质,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2求解;(2)根据等式的性质,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上3c求解.【解答】解: 根据题意与分析可得:(1)a+2=b+2.(2)a×3c=b×3c(c≠0).故答案为: 2,3c.【点评】本题考查了等式的性质: 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方程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17.【分析】(1)由统计图可以直接得到周敏行车期间的最高车速是48千米/时;(2)由周敏开车外出办事,半途中突然有一只狗(千米/时)冲到车前,她用力踩刹车才没撞到它,周敏受惊后决定开车回家和统计图可知,为躲避那只狗,周敏踩刹车的时间是9: 06.【解答】解: (1)由统计图可知,周敏行车期间的最高车速是48千米/时,答: 周敏行车期间的最高车速是48千米/时;(2)由图可知,为躲避那只狗,周敏踩刹车的时间是9: 06;答: 为躲避那只狗,周敏踩刹车的时间是9时6分.故答案为: 48;9,6.【点评】本题考查单式折线统计图,明确题意,从统计图中获取解答问题的相关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8.【分析】x2表示2个x相乘,即x•x,2x表示两个x相加,即x+x,把x=4分别代入,求出结果;要使x2和3x正好相等,也就是一个数与它本身的积等于3个这个数的和,由此进行求解.【解答】解: 当x=4时:x2=42=4×4=162x=2×4=4+4=8;要使x2和3x相等,则:x=0,x2=0×0=0,3x=0+0+0=0;或x=3,x2=3×3=9,3x=3+3+3=9.答: 当x=4时,x2=16,2x=8.如果x2和3x正好相等,则x=0或3.故答案为: 16,8;0或3.【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区分x2和2x表示的含义,根据它们的含义代入数字求解即可.三.判断题(共6小题)19.【分析】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4,再同时除以6求解,再判断即可解答.【解答】解: x×6﹣4=32x×6﹣4+4=32+4x×6=36x×6÷6=36÷6x=6所以x=16是方程x×6﹣4=32的解,计算错误;故答案为: ×.【点评】解方程时要注意: (1)方程能化简先化简,(2)等号要对齐.20.【分析】折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用线段把各点顺次连接起来;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项目的具体数量,又能清楚地反映事物变化的情况;易于显示数据的变化的规律和趋势;由此依次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 任何一幅复式折线统计图都能分成多幅单式折线统计图,但是任意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不一定合成一个复式折线统计图,所以本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 ×.【点评】明确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1.【分析】例如6和9这两个非0的自然数,它们的积是6×9=54,54是它们的公倍数,是6的9倍,是9的6倍,但不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18;即可判断.【解答】解: 两个非0的自然数1和2、2和3它们的积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6和9…,它们的积不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所以两个非零自然数的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此句话是错误的.故答案为: ×.【点评】采用特殊值法,可以解决此类问题.22.【分析】因数和倍数是相对的,是相互依存的,只能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或另一个数是这个数的因数,不能单独存在;由此判断即可.【解答】解: 因为3×8=24,则: 24÷3=8,24是3的倍数,3是24的因数,因数和倍数是相对的,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应明确倍数和因数是相对的,一个不能独立存在.23.【分析】一张油饼平均分给两个人吃,求每人吃油饼几分之几,平均分的是单位”1”,求的是分率;用除法计算.但此题没有”平均”两个字,所以错误.【解答】解: 1÷2=但是由于没有”平均”两个字,每人吃的或多或少,就不一定是.故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关键是理解分数的意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24.【分析】根据自然数的排列规律,相邻的自然数相差1,与自然数a(a≠0)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是a+1和a﹣1.【解答】解: 与自然数a(a≠0)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是a+1和a﹣1;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自然数的意义,掌握自然数的排列规律.明确: 相邻的自然数相差1.四.计算题(共3小题)25.【分析】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各分数的分子、分母都除以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即可把各分数化简.【解答】解: (1)=(2)=(3)=【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的化简,属于比较重要的基础知识,要掌握.26.【分析】求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三个数的公有质因数连乘积是最大公约数,三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每个数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最小公倍数.【解答】解: 26、39和52故26、39和52的最大公约数是13,最小公倍数是13×2×1×3×2=156;18、20和30故18、20和30的最大公约数是2,最小公倍数是2×3×5×3×2×1=180.【点评】考查了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与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连乘积是最大公约数;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每个数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最小公倍数;数字大的可以用短除法解答.27.【分析】(1)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4x,把方程化为8x+7=23,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7,然后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8求解;(2)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2,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5,然后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2求解.【解答】解: (1)4x+7=23﹣4x4x+7+4x=23﹣4x+4x8x+7=238x+7﹣7=23﹣78x=168x÷8=16÷8x=2(2)2(2x﹣5)=l42(2x﹣5)÷2=l4÷22x﹣5=72x﹣5+5=7+52x=122x÷2=12÷2x=6【点评】本题考查解方程,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等式的性质: 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方程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五.操作题(共2小题)28.【分析】(1)把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它的,表示其中4份涂色.(2)把一个正五边形的面积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表示其中3份涂色.(3)把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表示其中5份涂色.【解答】解:【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29.【分析】根据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和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分别找出4的倍数和20的因数,然后标出即可.【解答】解:【点评】明确找一个数因数和倍数的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六.应用题(共4小题)30.【分析】(1)用每天做的面数乘3,求出已经做的面数,再与总面数作差即可;(2把x=85,代入上面(1)中的代数式解答即可.【解答】解: (1)360﹣x×3=360﹣3x(面)答: 如果每天做x面,3天后还剩下(360﹣3x)面小彩旗没有做.(2)当x=85时,360﹣3x=360﹣3×85=360﹣255=105(面)答: 还剩下105面小彩旗没有做.【点评】做这类用字母表示数的题目时,解题关键是根据已知条件,明确数量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31.【分析】根据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首先找出60的因数,然后再判断即可.【解答】解: 60的因数: 1、2、3、4、5、6、10、12、15、20、30、60;每组10人,可以分成6组;每组12人,可以分成5组;每组15人,可以分成4组;共3种.答: 有3种分法.【点评】本题考查了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32.【分析】因为三个人行驶的路程一定,所以谁用的时间最短,则谁的速度就最快,据此比较他们的时间即可解答问题.【解答】解: 时=45分钟时=35分钟45分钟>40分钟>35分钟所以小张用的时间最短,则小张的速度最快;答: 小张的速度最快.【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 路程一定时,时间与速度成反比例.33.【分析】(1)由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 第二场比赛中,一中得48份,二中得53分,用二中所得的分数减一中所得的分数.(2)第一由复式折线统计图即可看出,第四场表示一中、二中分数的占之间的距离最大,说明此场比赛两个学校的篮球队成绩相差最大.【解答】解: (1)53﹣48=5(分)答: 两个学校的篮球队第二场比赛时成绩相差5分.(2)第四场比赛两个学校的篮球队成绩相差最大.【点评】此题是考查如何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苏教版五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苏教版五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1c1c7c7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0f.png)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一、计算(共29分)1.直接写得数。
1.5×6=0.2×0.5=9.6÷4= 3.5×10=2.7÷9=100×0.9=0.85-0.05=0.7+0.23=42×0.3=2a-a=2.解下列方程。
0.8x-4.2=2.2 2.7x-1.8x=1.2636×0.5+5x=637x-0.9×3=3.60.64x÷4=1.6x-0.24+0.76=5二、填空题(共23分)3.在①x+6=12、①40×2=80、①9y+4、①z÷8=2.3、①7x<20中,等式有( )(填序号),方程有( )个。
4.()÷15=35=()9=()40=()(小数)5.图中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是( ),分数单位是( ),加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合数。
6.在折线统计图中,某段折线越陡,表示这部分的数量变化得越( );某段折线越平,表示这部分的数量变化得越( )。
7.3.07公顷=( )平方米 2.4吨=( )千克45分钟=( )小时6080公顷=( )平方千米8.一个三位数,百位上的数既是奇数又是合数,十位上的数既是质数又是偶数,个位上的数是一位数中最大的质数,这个数是( )。
9.从0、1、3、8中选出2个数字组成两位数,其中最大的偶数是( ),既是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数是( )。
10.1113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再加上( )分数单位是最小的质数。
11.2千克糖平均分给5个人,每人分得这些糖的()(),每人分得()()千克,3人分糖的()()。
12.某班的学生人数在40到50之间,如果6个人站一队或者4个人站一队都正好站完。
这个班级有( )个学生。
13.自然数a和b,如果a=b+1,那么(a,b)=( ),[a,b]=( ),如果3a=b,那么(a,b)=( ),[a,b]=( )。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综合素质评价 附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综合素质评价 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4d84e4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81.png)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综合素质评价一、填空。
(每空1分,共24分)1.在5、18、25、30、37中,2的倍数有( ),3的倍数有( ),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是( ),质数有( ),( )既是奇数又是合数。
2.某社区要反映每天的疫苗接种人数变化情况,选择( )统计图比较合适。
3.447读作( ),它的分数单位是( ),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4.关于x的方程ax+6=15的解是x=3,则a的值是( )。
5.34=( )÷8=24( )=( )16=( )(填小数)6.在( )里填上合适的最简分数。
75平方分米=( )平方米40分=( )时3吨500千克=( )吨7.明明家搬新家,需要购买一套餐桌椅,一张桌子配6把椅子,共花了2618元,如果一张桌子1130元,那么一把椅子多少元?设一把椅子x元,根据题意可以列方程为( ),一把椅子( )元。
8.在一道有余数的整数除法算式A÷B=C……M(A、B、C、M均不为零)中,若B是最小的合数,C是最小的质数,则A最大是( ),最小是( )。
9.小马虎同学在解方程时错把5(x+5)=50抄成了5x+5=50,此时解得的结果比正确的结果( )。
(填“多几”或“少几”)10.在人体雕塑创作中,为了创造出最美的视觉效果,所设计的雕塑下半身高度通常是上半身的1.6倍。
按此要求,要塑造一个上半身高度是2米的人体雕塑,这个雕塑的下半身高度是( )米,总高度是( )米。
二、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不是方程的是( )。
A.5a-80 B.7x=90C.a+85=100 D.b÷a=82.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占整个图形面积的( )。
A.12B.13C.14D.153.3是□91的因数,□里可以填( )。
A.0,3,6,9 B.1,4,7C.2,5,8 D.3,6,94.一辆汽车行驶50千米耗油3升,这辆汽车行驶1千米耗油( )升。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题及答案三套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题及答案三套](https://img.taocdn.com/s3/m/b59bf6265727a5e9856a61f4.png)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题及答案三套五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中测试卷(一)一、我会填。
(每空1分,共25分)1.下面式子中等式有( )个,方程有( )个。
5n +8=30 4x =2.8 48-2x >20 y ÷60=410b +292×7.01=14.022.12的因数有( ),18的因数有( )。
12和18的公因数有( )。
8的倍数有( ),12的倍数有( )。
8和12的公倍数有( )。
我发现:两个数的公因数的个数是( ),两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 )。
(填“有限的”或“无限的”)3.a ÷b =12(a 、b 为不为0的自然数),a 和b 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4.把4箱苹果平均分给5个小组,每箱苹果是苹果总数的 ( )( ),每个小组分得的苹果是苹果总数的( )( )。
5.179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把它化成带分数是( )。
6. 在分母是m 的真分数中,最大的是( );在分母是m 的假分数中,最小的是( )。
7.安-225是史上最长的飞机,机身全长84米;商用客机A380-800长约73米,A380-800的长度是安-225的 ( )( )。
8.甲、乙两堆煤,甲堆有a 吨,乙堆有b 吨。
如果从甲堆运c 吨到乙堆,那么两堆煤就同样重,原来甲堆比乙堆多( )吨煤。
9.在一道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除数与商的和是146,商是20,除数是( ),被除数是( )。
10.鞋子的尺码通常用“码”或“厘米”作单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可以表示为:y =2x -10(y 表示码数,x 表示厘米数)。
小强穿的鞋子是34码,他穿的鞋子是()厘米。
小强的爸爸穿的鞋子是25.5厘米,小强的爸爸穿的鞋子是()码。
二、我会判。
(每题1分,共5分)1.8和9没有公因数,但8和9有公倍数。
( ) 2.8x +4=y -3是方程。
( ) 3.任何一个自然数至少有两个因数。
2022-2023学年苏教版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苏教版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a6d850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02.png)
2022-2023学年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一、填空。
(27分)1.每件衣服X 元,买7件同样的衣服要( )元。
2.( )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多少;( )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 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3. 根据“张明比李华重6千克”,数量关系式:( )的体重+6=( )的体重。
4.7和8的最大公因数是( ) ,最小公倍数是( ); 5和10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14和21的最大公因数( ),最小公倍数是( )。
5.“鸭的只数是鸡的76”是把( )的只数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 )份,鸭的只数相当于这样的( )份。
6.107的分数单位是( ),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加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假分数。
7.把2米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 )( ) 米,每段是全长的( )( ) 。
8.在括号里填上分数。
80厘米=( )( ) 米 650毫升=( )( ) 升 250平方米=( )( ) 公顷 48分=( )( ) 时9. 一个直角三角形,一个锐角是另一个锐角的2倍,那么这个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分别是( )和( )度。
10. 已知华氏温度=摄氏温度×1.8+32,那么当摄氏温度=15°C 时,华氏温度是( )°F ;当华氏温度=68°F 时,摄氏温度是( )°C 。
二、选择。
(5分)1.下列式子中,( )是方程。
A .6+7=13 B. 5χ > 12 C. χ+12=78 D. 4.5-χ2.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15,这个数是 ( )。
A. 3B. 5C. 15D. 303. 生产同一种零件,甲要61小时,乙要71小时,丙要12分钟,工作效率最高的是( )。
A 甲B 乙C 丙4.表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用( )A.扇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条形统计图D.都不行5.在下面分数中,( )最接近1。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4套)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4套)](https://img.taocdn.com/s3/m/c9deadc56bd97f192379e9b3.png)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期中模拟试卷一、看清题目,巧思妙算。
(共25分)1. 直接写出得数。
(4分)8÷0.1= 6÷7=a+5a= 1-0.01=7.8-0.8= 0.6×0.5= 1-0.2= 3.6×0.7÷3.6×0.7=2. 解方程。
(9分)0.9x=6.3 4x–2.5x=1.8 2x+4.8=5.63.分解质因数。
(8分)18 40 51 914.看图列方程并解答。
(4分)二、仔细审题,正确填空。
(共31分)1.在①5x+10=25 ②7x÷9 ③6x÷4<18 ④53.5×2-52=55 ⑤y÷8=12中,是方程的有(),是等式的有()。
(填序号)2.如果连续三个偶数的和是54,那么最大的偶数是()。
项目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x3.要统计六年级各班星期五借图书的本数可选用( )统计图;要反映一个病人一天的体温变化情况,最好用( )统计图。
4.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
( )( ) 5.在括号里填不同的质数。
12=( )+( )+( ) 30=( )×( )×( ) 6.把下面的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4分)178=( )÷( )=( ) 426 =( )÷( ) =( ) 7.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
(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116=( )÷( )=( )119 =( )÷( )≈( ) 8.158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添上( )个这样的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9.在下面的□里分别填一个合适的数字。
15□,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15□,既是3的倍数,又是偶数。
10.一堆煤可以烧12天,平均每天烧这堆煤的( )( ) ,5天烧这堆煤的( )( ) 。
11.如果A=2×2×3,B=2×3×3,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
2023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期中试卷含部分答案(三套)
![2023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期中试卷含部分答案(三套)](https://img.taocdn.com/s3/m/db25c518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9d.png)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期中试卷(一)一、填空题。
1.有一个两位数5□,如果它是5的倍数,□里最大可以填________,如果它是3的倍数,□里最小可以填________;如果同时是2、5的倍数,□里可以填________。
2.用逐次约分的方法,把下面的分数约成最简分数.=________=________3.下图是小欧从家出发去森林公园玩的路程统计图,据图填空:①此次行程,小欧一共花费了________。
②他在中途休息了________个小时。
4.解下列方程.x÷2.4=62.4x=________5.单式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明显地看出各种数量的________,而且还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________变化情况。
二、选择题。
1.下列各式中()不是方程。
①X+5>20②18-4a=6③X-19×2④Y÷3=75A.①②B.③④C.①③2.如图是某商店2013年营业额情况统计图:下半年平均每月营业额是()万元.A.12.5B.15C.30D.603.个位上是()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A.4B.2C.5D.04.的分子加上15,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A.30B.25C.20D.155.一个小榨油厂有黄豆600袋,每袋重50千克.100千克黄豆可榨出38千克豆油.照这样计算,榨油厂的黄豆可榨出豆油多少千克?解:设可榨出豆油x千克,列出方程正确的是()A.x÷(50×600)=38×100B.x÷50×600=38×100C.x÷(50×600)=38÷100D.x÷50÷600=38×100三、判断题。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折线统计图包括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
3.在自然数中与1相邻的数只有2。
4.把约成最简分数是。
5.因为6×7=42,所以6和7都是因数,42是倍数。
苏教版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检测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检测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fbb621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e3.png)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计算题1.解方程0.9x÷5=2.7 0.75+0.4x=1.15 7.8x+3.2x=24.2x—0.8x=15 2x—7.2+2.8=6.8 5.2-x=1.82.求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
15 和25 42 和24 75 和15 36 和243.直接写出得数。
3.6÷0.3= 10.2×0.6= 7.8—0.25= 9.8+4=6.8—3.2—1.8=7.8×6÷7.8×8=15.6×(3.9+6.1)= 12.5÷1.25÷10=二、填空题1.一本故事书的价钱是x元,一本字典的价钱是一本故事书的3倍。
一本故事书比一本字典少( )元,3本故事书和1本字典一共( )元。
当x=12时,一本字典的价钱是( )元。
2.水果店里有200千克梨子,每筐梨子有a千克,卖出7筐后,还剩( )筐,还剩( )千克。
3.如果5x+4=24,那么9x-6x+20=( ),(6-x)×5=( )。
4.小明和哥哥的年龄和是29岁,哥哥比小明大7岁,小明( )岁,哥哥( )岁。
5.从0,1,2,4这四个数字中选出三个数字组成一个三位数,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数有( )个。
6. 三个连续的偶数,若中间的数是a,则其余两个数分别是( )和( ),它们的和是( )。
7.一个电子钟,每当整点响一次铃,每走40分钟亮一次灯。
下午2时,它既响铃又亮灯。
这个电子钟下一次既响铃又亮灯是下午( )时。
8.在12,31,36,27,42,19中,最大的合数是( ),最大的质数为( )。
9.甲袋有a 千克大米,如果从甲袋倒出6千克装入乙袋,那么两袋的大米同样重。
原来乙袋有( )千克大米。
10. 有10只篮球,平均分给5个班级,每个班级分到( )个篮球,每个班级分得这些篮球的( )。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阶段检测及答案(三套)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阶段检测及答案(三套)](https://img.taocdn.com/s3/m/2b8f779be45c3b3566ec8bb7.png)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阶段检测及答案(三篇)目录: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阶段检测及答案一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阶段测试卷及答案二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题及答案三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阶段检测及答案一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
(20分)1、三个连续的奇数,当最小的奇数扩大到原来3倍后,这三个数的和是101,其中最小的奇数是________.2、一个长方体的金鱼缸,长是8分米,宽是5分米,高是6分米,不小心前面的玻璃被打坏了,修理时配上的玻璃的面积是(__________)平方分米。
3、自然数a除以自然数b,商是16,那么数a和数b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
4、小丽和爸爸练习跑步,爸爸4分钟跑一圈,小丽6分钟跑一圈,如果两人同时从起点起跑,至少经过(_____)分钟后再次相遇。
5、叔叔买了5斤苹果,每斤a元,口袋里还剩b元.叔叔原有(____)元.6、计算43.2÷0.12时,要先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到原数的_____倍,转化成_____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7、5÷6商是(____)小数,商保留两位小数约等于(____).8、把一根3米长的绳子平均截成4小段,每段是全长的(________),每段长(_______)米。
9、化简一个分数,用2、3、5各约了1次,得到的最简分数是,原来的分数是(____)。
10、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12,这个数是(________);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18,这个数是(________)。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1、小明比小华大2岁,比小强小4岁.如果小华是m岁,小强是()岁.A.m−2 B.m+2 C.m+6 D.m−62、在四位数21□0的方框里填入一个数字,使它能同时被2、3、5整除,最多有()种填法。
A.2 B.3 C.4 D.53、x、y都是小于1的数,下列算式中,( )的得数一定比1小。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d64ee9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af.png)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题一、选择题1.362至少减去( )后,能同时有因数2、3、5A .3B .2C .5D .02.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三次后的小长方形面积是原来长方形面积的( ) A .12 B .13 C .14 D .183.小刚今年x 岁,小红今年(x +5)岁,再过10年后,他们相差( )岁。
A .10 B .15 C .5 D .x +5 4.一个数既是48的因数,又是6的倍数,这个数不可能是( )A .48B .24C .16D .12 5.一张长24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纸,要分成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且没有剩余。
最少可以分成( )A .12个B .15个C .9个D .6个二、填空题6.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大两位数是( ),最小三位数是( ) 7.连续5个自然数的和是60,最中间的自然数是( );连续5个奇数的和是65,其中最小的奇数是( )8.把3米长的绳子平均截成7段,每段占全长的( ),每段长( )米。
9.五(1)班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5人或每组7人都正好,五(1)班最少( )名学生,五(2)班学生每组10人或每组8人都剩3人,五(2)班最少有( )名学生。
10.写出60的所有因数( )。
在这些因数中,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是( ),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是( ),( )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
11.如果8a b ÷=(a 、b 都是非0自然数),a 、b 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12.如果3x +1.5=7.5,那么3.5x =( )1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19厘米=( )米 45平方分米=( )平方米 43分=( )时 14.59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它至少要加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假分数。
15.水果店的苹果比梨的4倍还多8千克,如果梨有x 千克,那么苹果有( )千克,当x =35时,苹果有( )千克,苹果和梨一共有( )千克。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6577d9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22.png)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分数:一、填空。
(20分)1.果园里有苹果树a棵,桃树比苹果树多31棵,桃树有()棵,果园里一共有()棵树。
2.与奇数a相邻的两个偶数分别是()和()。
3.用卡片2、0、5、7中的任意三张,按要求摆三位数。
①是3的倍数: ;②是2的倍数,又有因数3: ;③同时是2、3、5的倍数:。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质数。
12=()+()77=()×()5.在方程的后面的括号里画“ ”。
x+y=15() 20-x>10() x-5=12()3+8=11() 4+x=16() 5+a=20()6.一瓶果汁1.5升,一个杯子能装x升果汁,则一瓶果汁可以倒满()个杯子。
7.如果16÷a=b(a、b为非0的自然数),那么16和a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二、判断。
(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10分)1.方程4x=0没有解。
()2. 6既是它本身最大的因数,又是它本身最小的倍数。
()3.方程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4. 24÷2=12,所以24是倍数,2和12是因数。
()5.两个奇数的和一定是偶数。
()三、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1. 15和18的公因数有()。
A.1个B.2个C.3个2.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4,最小公倍数是24,如果其中一个数是12,那么另一个数是()。
A.4B.8C.243.如果一个两位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是不同的合数,并且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那么这个两位数最大是()。
A.79B.49C.984.寒假里,晨晨和康康一起参加书法培训,晨晨每4天去一次,康康每6天去一次,7月12日他们同时参加培训后,()他们会再次相遇。
A.7月18日B.7月22日C.7月24日5.有两袋奶糖,甲袋重6千克,乙袋重x千克。
从甲袋拿出1.5千克放入乙袋后,两袋同样重。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2f3ff3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4b.png)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填空题(第5题5分,其余每空1分,共32分)1.《红楼梦》分上、中、下三册,全书共108元.上册比中册贵11元,下册比中册便宜5元.上册是(_______)元,下册是(_______)元.2.测量温度常用摄氏度(℃)和华氏度(℉),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华氏温度=摄氏温度×1.8+32,当华氏温度为68℉时,相当于(____)℃。
某天的气温是30℃,用华氏温度表示为(____)℉。
3.一个长是16厘米,宽是10厘米的正方形,把它剪成大小一样的正方形且没有剩余,正方形的边长最长是厘米,至少可以裁个.4.下面是小明某天从家出发到山区的行车情况统计图。
小明某天外出行车情况统计图(1)小明共行驶了(_____)千米。
(2)小明出发后,经过(_____)小时到达了目的地,途中休息了(____)小时。
(3)不算休息,小明平均每小时行驶(_____)千米。
5.以下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X+12 9-x=3 0.12m=24 x-1.5<9 12×1.3=15.654÷a=9 12.5+2.5 21÷3=7 ab=80 21÷X等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根据5×13=65,65是(____)的倍数,65也是(____)的倍数,(_____)和(_____)都是65的因数。7.有一筐苹果,平均分给5个人,最后还剩下2个;平均分给8个人,最后还剩下2个。
这筐苹果最少有(________)个。
8.18和24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__)。
9.三个连续偶数,中间一个数是m,那么最小的数是(______),这三个数的和是(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五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1.甲仓存粮a吨,乙仓存粮是甲仓的1.5倍,甲、乙两仓共存粮吨,甲仓比乙仓少存粮吨.2.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3.如果a、b是两个连续的自然数(且a、b都不为0),则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如果a、b是两个非零的自然数,且a是b的倍数,则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4.把3米长的钢筋平均分成7段,每段长米,每段是全长的.5.填出最简分数.45千克=吨; 15分=时; 20公顷=平方千米.6. == ÷=.7.(a是大于0的自然数),当a 时,是真分数,当a 时,是假分数,当a 时,等于4.8.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60,其中最大的一个数是.9.在0.75、、、0.7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数,相等的数是和.10.的分数单位是,再减去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后结果是1.11.一个数除以8余1,除以6也余1,这个数最小是.12.把的分母加上8,要使原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加上.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18分)(将正确答案前的序号填在后面括号内)13.下面式子中,是方程的()A.x﹣5 B.3a+2b=18 C.2y>314.在、、、、中,最简分数有()个.A.4 B.3 C.215.是真分数,不可能()1.A.大于 B.等于 C.小于或等于16.因为=,所以这两个数的()A.大小相等 B.分数单位相同C.分数单位和大小都相同17.一个最简真分数,分子与分母的和是10,这样的分数有()个.A.2 B.3 C.418.生产一个零件,甲要小时,乙要小时,()做得快.A.甲B.乙C.无法确定19.一张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要裁成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且没有剩余.最少可以分成()A.12个B.9个C.6个20.将3米长的木棒锯成相等的小段,共锯了5次,每小段占这根木棒的()A.B.C.D.三、计算题.(共21分)21.把下面的小数化成最简分数.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0.25=3.2=.22.把下面各分数约分.====23.先把下面各数通分,再比较大小和和.24.解方程2.5x﹣0.5x=167.2x÷4=10.84×3.5+6x=44.四、解决实际问题.(4+4+4+4+4+5+4=29分)25.(1)一车间月到月增长的速度最快.(2)二车间下半年平均每月产量是台,平均每季度产量是台.26.一只长颈鹿身高大约是6米,比一只大猩猩高4.35米.这只大猩猩身高大约多少米?(用方程解)27.100千克花生可榨油35千克,平均每千克花生可榨油多少千克?榨1千克花生油需要多少千克花生?28.小丽用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至少需要多少块这样的长方形?29.一堆货物重150吨,用去了30吨,还剩总数的几分之几?30.甲、乙、丙三人同时合做一批零件,甲6分钟做4个,乙4分钟做3个,丙5分钟做3个.做完时,谁做的零件最多?31.长途汽车站每15分钟向南京发一次车,每20分钟向常州发一次车,6:00同时发车后,要到什么时间会再次同时发车?★挑战一下自己吧!32.有一些图形按的顺序排列.(1)请你算一算第50个图形是什么图形?(2)前35个图形中,占总数的几分之几?苏教版五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1.甲仓存粮a吨,乙仓存粮是甲仓的1.5倍,甲、乙两仓共存粮 2.5a 吨,甲仓比乙仓少存粮0.5a 吨.【考点】用字母表示数.【分析】先依据乘法意义,求出乙仓存粮质量,再根据两仓共存粮质量=甲仓存粮质量+乙仓存粮重量,以及甲仓比乙仓少存粮重量=乙仓存粮重量﹣甲仓存粮重量即可解答.【解答】解:a+1.5a=2.5a(吨)1.5a﹣a=0.5a(吨)答:甲乙两仓共存粮2.5a吨,甲仓比乙仓少存粮0.5a吨.故答案为:2.5a,0.5a.2.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 6 ;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24 .【考点】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分析】求最大公约数也就是这几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最小公倍数是共有质因数与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对于两个数来说: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连乘积是最大公约数,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每个数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最小公倍数,由此解决问题即可.【解答】解:(1)12=2×2×3,18=2×3×3,所以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2×3=6;(2)6=2×3,8=2×2×2,所以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2×2×2×3=24;故答案为:6,24.3.如果a、b是两个连续的自然数(且a、b都不为0),则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1 ,最小公倍数是ab ;如果a、b是两个非零的自然数,且a是b的倍数,则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b ,最小公倍数是 a .【考点】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分析】(1)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是互质数,根据互质数的意义得: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2)a、b是两个非零的自然数,且a是b的倍数,成倍数关系的两个非0自然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那个数,小公倍数是较大的那个数;据此解答.【解答】解:(1)由分析知:ab的最大公约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ab;(2)因为a、b是两个非零的自然数,a和b成倍数关系,则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b,最小公倍数是a;故答案为:1,ab,b,a.4.把3米长的钢筋平均分成7段,每段长米,每段是全长的.【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数除法.【分析】把3米长的钢筋平均分成7段,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即将这根3米长的钢筋将做单位“1”平均分成7份,则其中的一段占全为长的:1÷7=;每段的长为3×=米.【解答】解:每段是全长的:1÷7=;每段的长为:3×=(米);答:每段长米,每段是全长的.故答案为:、.5.填出最简分数.45千克=吨; 15分=时; 20公顷=平方千米.【考点】质量的单位换算;时、分、秒及其关系、单位换算与计算;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及单位换算.【分析】(1)根据1吨=1000千克,用45除以1000即可.(2)根据1时=60分,用15除以60即可.(3)根据1平方千米=100公顷,用20除以100即可.【解答】解:根据分析,可得(1)45千克=吨;(2)15分=时;(3)20公顷=平方千米.故答案为:.6. == 5 ÷12 =.【考点】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都乘3就是;分子、分母都乘2就是;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5÷12.【解答】解: ==5÷12=.故答案为:15,5,12,24.7.(a是大于0的自然数),当a <5 时,是真分数,当a ≥5 时,是假分数,当a =20 时,等于4.【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析】(1)根据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和特征: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假分数,假分数等于1或大于1;进行解答即可;(2)根据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法中的除号,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1)(a是大于0的自然数),当a<5时,是真分数,当a≥时,是假分数;(2)=4,a=4×5=20;故答案为:<5,≥5,=20.8.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60,其中最大的一个数是22 .【考点】奇数与偶数的初步认识.【分析】根据连续偶数的特点可知,两个连续偶数相差2,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中间一个偶数的3倍;用60除以3即可求出中间数,再求出后面的偶数即可.【解答】解:60÷3+2,=20+2,=22;故答案为:22.9.在0.75、、、0.7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数0.7 ,相等的数是0.75 和.【考点】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与分数的互化.【分析】首先把、化成小数,再根据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进行比较.【解答】解: =0.875;=0.75;因为:0.875>0.75=>0.7;所以:>0.75=>0.7;答: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0.7,0.75和相等.故答案为:,0.7,0.75,.10.的分数单位是,再减去8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后结果是1.【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析】(1)判定一个分数的分数单位要看分母,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2)用分数(2)减去1得到的分数化成假分数,再看这个假分数的分子是多少就是需要减去分数单位的个数.【解答】解:(1)2的分母是7,所以分数单位是;(2)2﹣1=1=即减去8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后结果就是1;故答案为:,8.11.一个数除以8余1,除以6也余1,这个数最小是25 .【考点】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分析】先求出6和8的最小公倍数,再加1即可.【解答】解:6=2×3,8=2×2×2,所以,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2×3×4=24,24+1=25,答:这个数最小是25,故答案为:25.12.把的分母加上8,要使原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加上 6 .【考点】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析】首先发现分母之间的变化,由4变为(4+8)=12,扩大了3倍,要使分数的大小相等,分子也应扩大3倍,由此通过计算就可以得出.【解答】解:原分数的分母是4,现在的分母是4+8=12,扩大了3倍,原分数的分子是3,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也扩大3倍,变为9,即9﹣3=6,故答案为:6.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18分)(将正确答案前的序号填在后面括号内)13.下面式子中,是方程的()A.x﹣5 B.3a+2b=18 C.2y>3【考点】方程的意义.【分析】方程是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所以方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含有未知数;②等式.由此进行选择.【解答】解:A、x﹣5,只是含有未知数的式子,不是等式,不是方程;B、3a+2b=18,既含有未知数又是等式,具备了方程的条件,因此是方程;C、2y>3,虽然含有未知数,但它是不等式,也不是方程.故选:B.14.在、、、、中,最简分数有()个.A.4 B.3 C.2【考点】最简分数.【分析】最简分数是指分子和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根据最简分数的意义直接判断后再选择.【解答】解:最简分数有:、、,一共有3个.故选:B.15.是真分数,不可能()1.A.大于 B.等于 C.小于或等于【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析】真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小,要使是真分数,则x只能是1、2、3、4共4个整数,那么>1,据此解答.【解答】解:是真分数,则x只能是1、2、3、4共4个整数,那么>1,所以不可能小于或等于1.故选:C.16.因为=,所以这两个数的()A.大小相等 B.分数单位相同C.分数单位和大小都相同【考点】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析】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可知, =,其大小相等,但是根据分数单位的意义可知,的分数单位是,的分数单位是,所以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不同.【解答】解:根据分数单位的基本性质可知: =,其大小相等;的分数单位是,的分数单位是,所以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不同.故选:A.17.一个最简真分数,分子与分母的和是10,这样的分数有()个.A.2 B.3 C.4【考点】最简分数.【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写出真分数,使分子与分母的和是10,有:、、、,共有4个,其中和不是最简分数,据此即可选择.【解答】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分子与分母的和是10的最简分数有和,一共有2个.故选:A.18.生产一个零件,甲要小时,乙要小时,()做得快.A.甲B.乙C.无法确定【考点】简单的工程问题.【分析】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可得工作量一定时,谁用的时间越短,则谁做得快,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因为工作量一定,,所以甲用的时间短,因此甲做得快.答:甲做得快.故选:A.19.一张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要裁成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且没有剩余.最少可以分成()A.12个B.9个C.6个【考点】公因数和公倍数应用题.【分析】要想使分成的小正方形个数最少,那么要使小正方形的边长最大,由此只要求得小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多少,也就是求得18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多少,由此即可求出小正方形的边长,从而用除法求得分得的小正方形的个数.【解答】解:12=2×2×3,18=2×3×3,18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2×3=6,所以小正方形的边长为6厘米,(18÷6)×(12÷6)=3×2=6(个),答:最少可以分成6个.故选:C.20.将3米长的木棒锯成相等的小段,共锯了5次,每小段占这根木棒的()A.B.C.D.【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析】将3米长的木棒锯成相等的小段,共锯了5次,则将这根小棒平均锯成了5+1=6段,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每段占全长的1÷6=.【解答】解:每段占全长的:1÷(5+1)=1÷6,=.故选:C.三、计算题.(共21分)21.把下面的小数化成最简分数.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0.25=3.2=.【考点】小数与分数的互化;近似数及其求法.【分析】把小数化成分数,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添上几个0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确定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把分数化成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0.25==3.2==3=7÷25=0.28=1÷3≈0.33322.把下面各分数约分.====【考点】约分和通分.【分析】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约分的方法是: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公因数,化成最简分数即可.【解答】解: ========.23.先把下面各数通分,再比较大小和和.【考点】约分和通分;分数大小的比较.【分析】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几个异分母分数(式)化成与原来分数(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数(式)的过程,叫做通分.据此将各组中的分数通分后化为同分母的分数比较大小即可.【解答】解: =, =,因为<,所以<;=,因为>,所以>.24.解方程2.5x﹣0.5x=167.2x÷4=10.84×3.5+6x=44.【考点】方程的解和解方程.【分析】(1)先计算2.5x﹣0.5x=2x,根据等式的性质,然后等式两边同时除以2;(2)根据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上4,然后等式两边同时除以7.2;(3)先计算4×3.5=14,根据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减去14,然后等式的两边同时除以6.【解答】解:(1)2.5x﹣0.5x=162x=162x÷2=16÷2x=8;(2)7.2x÷4=10.87.2x÷4×4=10.8×47.2x=43.27.2x÷7.2=43.2÷7.2x=6;(3)4×3.5+6x=4414+6x=4414+6x﹣14=44﹣146x=306x÷6=30÷6x=5.四、解决实际问题.(4+4+4+4+4+5+4=29分)25.(1)一车间11 月到12 月增长的速度最快.(2)二车间下半年平均每月产量是70 台,平均每季度产量是210 台.【考点】统计图表的综合分析、解释和应用.【分析】(1)观察统计图,根据图中表示产量情况的折线变化情况即可确定一车间哪个时间段增长的最快;(2)观察统计图,把二车间7至12月份的产量都加起来,再除以6即可得出平均每月的产量,下半年有2个季度,用下半年的总产量除以2,即可得出平均每个季度的产量.【解答】解:(1)由图可知:一车间 11月到 12月增长的速度最快.(2)40+45+50+60+90+135=420(台)420÷6=70(台)420÷2=210(台)答:二车间下半年平均每月产量是 70台,平均每季度产量是 210台.故答案为:11,12;70,210.26.一只长颈鹿身高大约是6米,比一只大猩猩高4.35米.这只大猩猩身高大约多少米?(用方程解)【考点】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分析】根据题意,设这只大猩猩身高大约是x米,那么6﹣x就是一只长颈鹿身高比一只大猩猩高的米数.再根据题意列出方程解答即可.【解答】解:设这只大猩猩身高大约是x米.根据题意可得:6﹣x=4.35x=6﹣4.35x=1.65答:这只大猩猩身高大约1.65米.27.100千克花生可榨油35千克,平均每千克花生可榨油多少千克?榨1千克花生油需要多少千克花生?【考点】分数除法.【分析】(1)用榨出油的重量除以花生的重量就是平均每千克花生可榨油多少千克;(2)用花生的重量除以油的重量就是榨1千克花生油需要多少千克花生.【解答】解:35÷100=(千克);100÷35=(千克);答:平均每千克花生可榨油千克,榨1千克花生油需要千克花生.28.小丽用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至少需要多少块这样的长方形?【考点】公因数和公倍数应用题.【分析】由题意知: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是6和4的最小公倍数,先把4和6进行分解质因数,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其最小公倍数;然后根据题意,分别求出长需要几个,宽需要几个,然后相乘即可.【解答】解:4=2×2,6=2×3,6和4的最小公倍数为:2×2×3=12,即正方形的边长是12厘米,(12÷6)×(12÷4)=2×3=6(个);答:至少需要6个.29.一堆货物重150吨,用去了30吨,还剩总数的几分之几?【考点】分数除法应用题.【分析】根据“一堆货物重150吨,用去了30吨,”求出还剩的货物的吨数,用剩下的货物的吨数除以货物的总吨数就是要求的答案.【解答】解:÷150,=120÷150,=;答:还剩总数的.30.甲、乙、丙三人同时合做一批零件,甲6分钟做4个,乙4分钟做3个,丙5分钟做3个.做完时,谁做的零件最多?【考点】简单的工程问题;分数大小的比较.【分析】根据除法的意义,分别用甲、乙、丙所做的个数除以所用时间,求出他们每分钟分别做的个数后,即得谁的效率高,则效率高的做完时做的零件就多.【解答】解:4÷6=(个)3÷4=(个)3÷5=(个)答:做完时,乙做的零件最多.31.长途汽车站每15分钟向南京发一次车,每20分钟向常州发一次车,6:00同时发车后,要到什么时间会再次同时发车?【考点】公约数与公倍数问题;发车间隔问题.【分析】已知长途汽车站每15分钟向南京发一次车,每20分钟向常州发一次车,因此15和20的最小公倍数即是两车同时发车的间隔时间.【解答】解:15和20的最小公倍数是60,即60分钟后会再次同时发车;60分钟=1小时,6+1=7(时);所以,7:00会再次同时发车.答:要到7:00会再次同时发车.★挑战一下自己吧!32.有一些图形按的顺序排列.(1)请你算一算第50个图形是什么图形?(2)前35个图形中,占总数的几分之几?【考点】事物的间隔排列规律.【分析】根据题干可得:这组图形的排列规律,6个图形为一个循环周期;(1)第50个图形是在:50÷6=8…2,第9个周期的第2个图形,与第一个周期的第2个图形相同;(2)每个周期都有2个,这里先利用周期特点求出35个图形是经历了几个周期,从而即可求得有几个,由此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50÷6=8…2,答:第50个图形是第9个周期的第2个图形,与第一个周期的第2个图形相同,是□.(2)35÷6=5…5,所以前35个图形中占总数的: =;答:前35个图形中,占总数的.2016年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