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2021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水市2021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
1. (2分) (2019高一上·佛山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 .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 .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C . 使工以药淬之
D . 因击沛公于坐
2. (2分) (2019高一下·温州期中)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 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B . 吴之民方痛心焉
C .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 . 将以有为也
3. (2分)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夺:耽误
B .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用来……的
C .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景:通“影”,树影
D . 序八州而朝同列朝:使……朝拜
4. (2分)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 .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C . 天下云集响应
D . 外连衡而斗诸侯
5. (2分) (2020高一下·双城期中) 下列各句的句式与“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一句加黑部分相同的一项是()
A .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 . 若属皆且为所虏
C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 . 古之人不余欺也
6. (2分) (2020高一下·湖州期中) 下列各句翻译恰当的一项是()
A . 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译文:我虽然正大光明问心无愧,但也不能掩饰自己对国君、对父母的过错。

B .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译文:已经在东边封赏了郑国,又想扩大西部的疆界。

C .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译文:范增多次看向项王,三次举起他佩戴的玉玦暗示项王,项王沉默着没有反应。

D . 鄙践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译文:粗陋卑贱的人,不知道将军宽容到这个地步。

7. (2分) (2020高一上·珠海期末) 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关于汉字的构成前人有所谓“六书”之说,其中的“象形”是指依照事物的形状构成汉字的字形,比如“刀”“木”;“指事”指的是在象形符号上加上指事性的形体或符号,比如“刃”“本”。

B .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五代孟昶题在寝门桃符板上的对联,相传这是最早的对联,也是最早的春联,王安石诗中的“总把新桃换旧符”指的就是贴春联。

C . 《论语》中“仁”字共出现过104次,关于什么是“仁”,孔子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他总是根据不同的对象,对“仁”进行不同的阐述。

D . 《兰亭集序》开篇说的永和九年,岁在癸丑,即公元353年,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年法”可以推算出公元357年是丁辰年。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7分)
8. (8分) (2018高一下·阳高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般的书法理论往往从审美特性这个角度出发来总结书法的成就,这种探索自然是有意义的。

但是,当我们过多地把目光集中在书法之“美”或书法所激起的“审美体验”上时,却往往忽视了书法和写字之间的朴素联系。

我们觉得书法是艺术的,而写字却是实用的,可是说到底,书法家不过是无穷无尽的写字者中的一员。

书法家卓然独立,只是因为他把某个字体写到了极致,从而使它具有典范的意义。

书法家从来都不能无中生有。

在书法家的书法产生之前很久,汉字已经在集体书写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形态,发展出了一套高度有序的偏旁、笔划体系,这套体系即使脱离了汉语,也一样具有汉字的魅力。

符号学美学关心汉字和书法的有序性。

书法系统的有序性无疑就是以汉字系统的高度有序性为基础的,无论是无名氏还是书法家,为了书写汉语和汉字,都不得不首先遵从汉字的规则。

承认书法之美依赖于汉字符号系统的有序性,并不会削弱我们对书法艺术家独创性的评价。

在西方传统美学的影响下,我们把创作者的迷狂状态看得过于神秘了。

许多人觉得,不管是在作者那里,还是在读者那里,都有一种全然不同于日常经验的“审美经验”在起作用。

然而,笼而统之用“审美经验”来说事,非但不能增加艺术性,反而会败坏具体而微的艺术感觉。

相形之下,用“高峰堕石”、“夏云舒卷”等来形容书法的古人,反倒要离事情本身更为接近。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作为书法基本造型“材料”的汉字,既不是象形的图画,也不是抽象的图案,而是一套具有极强抽象性和系统性的符号。

书法家并不关心如何在理论上把握文字的符号性,他们关心的是这些符号性的文字如何从感性上得以生动的显现。

就跟玫瑰花的能指不会被它的所指(爱情)耗尽一样,在以写字为美的文化生活形式中,文字的能指也不会被它的所指耗尽——人们在读懂字义的同时,也停留在字的表面,琢磨如何把字写得更好。

然而,在当今这个时代,汉字越来越成为一种单纯为语言服务的记号。

数码化的汉字固然也保留了各式各样的字体,甚至各式各样的书法式样,但是今日之大众并不打算去临摹它们,而是更愿意像拣字工人那样消耗它们。

书法家是精益求精的写字人,和拣字工人不同,他从不把汉字看作现成的可以消耗的材料,而是看作不确定的、需要不断反复才能形成的东西。

当电脑键盘摧毁了书法赖以生长的广阔的民间土壤时,书写汉语的活动在某种意义上已经终结了。

一方面,汉字变得越来越像纯粹的记号;另一方面,书法变得越来越像脱离语言的图像。

这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

(摘编自陈岸瑛《从符号学的角度看文字与书法》)
(1)下列有关“书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书法是艺术的,写字是实用的,从根本上讲,书法也是写字,当书法家把某个字体写到极致,从而使它具有典范的意义时,“写字”就变成了“书法”。

B . 书法作为一种艺术,从审美特性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必须过多地把目光集中于书法的成就在于它的“美”或由它所激起的“审美体验”。

C . 书法之美依赖于汉字符号系统的有序性,书写时必须遵从汉字的规则,而不能由书法家凭空创造。

D . 书法是有序的。

书法系统的有序性无疑就是以汉字系统的高度有序性为基础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书法家对写字要求精益求精,他把汉字看作不确定的、需要不断反复才能形成的东西,这与拣字工人把汉字看作现成的可以消耗的材料不同。

B . 作为书法基本造型“材料”的汉字,既不是象形的图画,也不是抽象的图案,而是一套具有极强抽象性和系统性的符号。

C . 汉字在书法家的书法产生之前很久在集体书写的基础上就形成了一套高度有序的偏旁、笔划体系,这套体系即使脱离了汉语,也一样具有汉字的魅力。

D . 在西方传统美学的影响下,我们都用一种全然不同于日常经验的“审美经验”来增加艺术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如果玫瑰花的“所指”是爱情;那么,文字的“所指”是文字符号背后的含义,“能指”是它作为文字符号的形态。

书法家更为关心的是文字的“能指”而非“所指”。

B . 作为书法基本造型“材料”的汉字具有独特魅力,也许有时候我们看不懂一幅书法作品的内容,但是也有可能被它生动显现出来的形态美而感染。

C . 随着电脑的普及,书法赖以生长的民间土壤已被摧毁,虽然数码化的汉字保留了各式各样的字体和书法式样,但书写汉语的终结已经无法挽回。

D . 如今,汉字变得越来越像纯粹的记号,书法变得越来越像脱离语言的图像,这两种现象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9. (19分) (2019高二下·邹城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深秋
李德霞
收回禾场里的五谷杂粮,季节就翻到深秋那一页了。

那天是个晴朗的日子。

我娘对我爹说:“你去趟耿庄吧,把换瓜的粮食收回来。


我爹手搭凉棚看天,天高云淡,一轮秋阳高悬在头顶。

他一边朝停在院门口的三轮车走一边对我娘说:“那你回屋把那个蓝皮本本儿找出来,我去收粮。

”我娘“嗯”一声,扭身进了屋。

我们村有片沙滩地,适宜种瓜,种出的西瓜又甜又沙。

我爹脑子活,每年西瓜成熟后,他就倒腾几车西瓜到耿庄去卖。

耿庄和我们村仅隔着一条河,产粮不产瓜,他们村里人就特别稀罕我们村的西瓜。

我爹卖瓜不收现钱,赊着,记在他的蓝皮本本儿上。

等秋后粮食归了仓,他挨家挨户地去收粮……
我娘进屋老半天不出来,爹等得有些心急,便扯着嗓门儿说:“一个蓝皮本本儿,就把你压倒啦?”
屋门一开,我娘摊着两手说:“我明明记得就放在衣柜下面的抽屉里,咋不见了呢?”
我爹一怔:“啥?不见了?”我娘说:“对,不见了。

”“对你个头,咋就不见了呢?”我爹黑了脸,风一样刮进屋里。

找来找去,直把屋里的旮旯犄角找了个遍,也没找到我爹说的那个蓝皮本本。

我娘搓着手说:“明明就放在那里,它能自个儿跑了?大瓮里面还能走了鳖?”“找不到那个本本,还收个屁的粮!”我爹喷着唾沫星子,手指头雨点般敲着炕沿说,“那可是一千多斤粮食哩……”我娘没了辙,两手抱着脑袋在屋里转圈圈儿。

这时,我爷爷拄着拐棍进了屋。

问明情况后,我爷爷把手里的拐棍一戳地说:“去吧。

该收粮,收你的粮去。


我爹笑了:“爹你糊涂了吧?没有账本,咋收粮?”
我爷爷如此这般一说,爹的心里还是不踏实。

“这行吗?”我爹挠着头说。

我爷爷生气了,撅着胡子要走,临出门时撂下一句:“亏你和耿庄人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哩……”
那天,我爹最终还是去了耿庄。

我爹开着三轮车进村的时候,村头儿的那棵老槐树下,正聚着一帮闲扯的人。

看见我爹把三轮车停在槐树下,众人便知道我爹是来收粮的。

工夫不大,就有人背着粮食过来。

那人问:“我家多少粮?”我爹一愣,突然想起什么,赶忙说:“老规矩,二斤瓜兑一斤粮。

你家赊了多少斤瓜,你报个数……”
那人问:“账本呢?你没带账本?”“走得急,忘了带。

呵呵,多少斤瓜,你说了算。


那人笑着说:“收粮忘账本,搬家丢婆娘……你这人,有意思。

”我爹也笑:“打交道不是一年两年了,我信
得过你……”
于是,那人报个瓜的斤数,我爹折半去称粮。

多了,挖出去;少了,再添上。

称好了,哗啦,倒进我爹抻开的蛇皮口袋里。

又有人背着粮食过来,于是,我爹和人家又重复着以上的对话──
“我家多少粮?”“老规矩,二斤瓜兑一斤粮。

你家赊了多少斤瓜,你报个数”
“账本呢?你没带账本?”“走得急,忘了带。

呵呵,多少斤瓜,你说了算。


“收粮忘账本,搬家丢婆娘……你这人,有意思。

”“打交道不是一年两年了,我信得过你……”
家家都如此。

太阳蹲在西山顶上时,我爹收完了最后一户人家的粮食。

望着车斗子上满满当当的十个蛇皮口袋,我爹心里惊呼,啊呀呀,这可是一千多斤粮食哩!我爹想起我爷爷的话:“耿庄人就是耿直,该你的,不赖账……”
有人路过,笑着跟我爹打招呼:“粮食都收齐了?”我爹脸上的笑容比晚霞还灿烂:“收齐了收齐了。

”那人又说:“来年,还来换瓜不?”我爹抹把脸上的汗说:“哪儿不去都行,你们耿庄,不来不行……”
这个点儿,正是吃晚饭的时候,空气中飘来一阵阵饭香味儿。

那人说:“吃了饭再回吧。

”我爹一步跨上三轮车:“不了不了,老婆孩子还在屋里等着哪……”爹发动了三轮车,突突突,撒着欢儿奔跑在夕阳里。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8年第1期)
(1)下列对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小说标题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而且深秋是五谷杂粮收回的季节,创设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B . 文章开头插叙我家种瓜换粮的情节,交代了“我爹”和耿庄人打交道时间之长,为后面情节做了铺垫。

C . 文章借助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手法,刻画了“我爹”“我娘”两人找不到账本的焦急与无助。

D . “我爷爷如此这般一说”却不交代说的内容,小说用这种渲染的手法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也节省笔墨。

(2)文中重复描写爹和耿庄人还粮时的那句对话,这有什么作用?
(3)小说结尾处的划线句有人物对话,有景物描写,这样有何表达效果?请进行赏析。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
10. (4分) (2019高二上·双鸭山期末) 补写出下面句子的空白处。

(1)《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吃穿用度都比别人差,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写塞外风狂雪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________,________”两句,暗用了《庄子•物外篇》中“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两句,表现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

四、小作文 (共1题;共5分)
11. (5分)(2019·北京模拟) 微写作
《红楼梦》《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六部经典名著以其独特的魅力,为人们所熟知。

请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200字左右。

①有很多人喜欢外出旅行时带上书。

如果外出旅行需要从这六本书里选择一本,你会带哪一本呢?请谈谈你的理由。

要求结合书的内容或艺术特点等,言之有理。

②某同学在名著阅读交流会上说:痛苦能让一个人变得坚强;痛苦也能让一个人变得脆弱。

你同意哪一种说法?请从以下人物中选择一个,结合其相关情节加以说明。

香菱、贾探春(《红楼梦》)孙少平、田润叶(《平凡的世界》)
华子良、刘思扬(《红岩》)桑地亚哥(《老人与海》)
天保、傩送(《边城》)单四嫂子(《明天》)
③这六部作品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情感丰富的人物形象。

请从这六部作品中选择一个人物形象,以“,我看到了你灼热的心”为题,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

要求在横线上填写人物名字,结合书中的具体内容。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
12. (16分) (2018高一上·铁山港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韩瑗,字伯玉,京兆三原人。

父仲良,武德初,与定律令,建言:“周律,其属三千,秦、汉后约为五百。

依古则繁,请崇宽简,以示惟新。

”于是采《开皇律》宜于时者定之。

终刑部尚书、秦州都督府长史、颍川县公。

瑗少负节行。

博学,晓吏事。

贞观中,以兵部侍郎袭爵。

永徽三年,迁黄门侍郎。

俄同中书门下三品,监修国
史。

进侍中,兼太子宾客。

王后之废,瑗涕泣言曰:“皇后乃陛下在藩时先帝所娶,今无罪辄废,非社稷计。

”不纳。

明日复谏曰:“王者立后,配天地,象日月。

匹夫匹妇尚知相择,况天子乎?《诗》云:‘赫赫宗周,褒姒灭之。

’臣读至此,常辍卷太息,不图本朝亲见此祸。

宗庙其不血食乎!”帝大怒,诏引出。

褚遂良贬潭州都督,明年瑗上言:“遂良受先帝顾托,一德无二,向日论事,至诚恳切,讵肯令陛下后尧、舜而尘史册哉?遭厚谤丑言,损陛下之明,折志士之锐。

况被迁以来,再离寒暑,其责塞矣。

愿宽无辜,以顺众心。

”帝曰:“遂良之情,朕知之矣。

其孛戾好犯上,朕责之,讵有过邪?”瑗曰:“遂良,社稷臣。

苍蝇点白,傅致有罪。

昔微子既去,殷以亡;张华不死,晋不及乱。

陛下富有四海,安于清泰,忽驱逐旧臣,遂不省察乎?”帝愈不听。

瑗忧愤,自表归田里,不报。

显庆二年,许敬宗、李义府奏:“瑗以桂州授遂良,桂用武地,倚之谋不轨。

”于是贬振州刺史逾年卒年五十四长孙无忌死义府等复奏瑗与通谋遣使即杀之;既至,瑗已死,发棺验视乃还。

追削官爵,籍其家,子孙谪广州官奴。

神龙初,武后遗诏复官爵。

自瑗与遂良相继死,内外以言为读将二十年。

帝造奉天宫,御史李善感始上疏极言,时人喜之,谓之“凤鸣朝阳”。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三十》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于是贬振州刺史/逾年/卒/年五十四/长孙无忌死/义府等复奏/瑗与通谋遣使即杀之
B . 于是贬振州刺史/逾年/卒年五十四/长孙无忌死义府/等复奏瑷/与通谋遣使即杀之
C . 于是贬振州刺史/逾年/卒/年五十四/长孙无忌死/义府等复奏瑗与通谋/遣使即杀之
D . 于是贬振州刺史/逾年/卒/年五十四/长孙无忌死义府/等复奏瑷/与通谋遣使即杀之
(2)下列对文中划线的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社稷,是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有时也用于古代皇帝的代称。

B . 刑部是我国古代政府部门之一,掌管国家的执法和刑狱事务,长官为刑部尚书。

C . 太子宾客,是古代官职名。

从唐代始置,为太子东宫属官,掌管调护侍从规谏等。

D . 先帝,尊称已故的君主,也指远古的帝王,本文是前一种意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韩瑗通晓吏治,屡受升迁。

贞观年间在兵部侍郎任上承袭了爵位。

永徽年间,更是屡屡升迁,由黄门侍
郎最后进职为侍中,兼任太子宾客。

B . 韩瑗多次受人诬陷,遭遇不幸。

许敬宗等人诬陷他与褚遂良图谋不轨,因此被贬官;李义府等人又诬陷他和长孙无忌私通谋逆,以致他的官爵被剥夺,家被查抄。

C . 韩瑗公正耿直,敢于进谏。

褚遂良因为遭受诽谤而被贬任潭州都督,韩瑗上书,为他辩解,希望高宗将其赦免。

但皇帝并没有听从,最终,韩瑷请求辞职。

D . 韩瑷熟悉典章制度,精通律法。

他曾经参与制定法律制度,主张保留前朝的《开皇律》中适合当下的律令;并且建议精减官员,以推崇宽厚简易的风气。

(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②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六、诗歌鉴赏 (共1题;共9分)
13. (9分)(2020·西安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各题。

平凉①
李攀龙
春色萧条白日斜,平凉西北见天涯。

惟余青草王孙路,不属朱门弟子家?
宛马如云开汉苑②,秦兵二月走胡沙。

欲投万里封侯笔,愧我谈经鬓有华。

注:①平凉在汉唐盛世时并不属于边塞地界,明王朝时嘉峪关以外大片土地尽失,平凉渐渐成了边塞,而且平凉在明朝时属于陕西。

②“汉苑”原指汉朝马苑,这里借写明代平凉府的大牧马场。

(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首联描绘冷落、寂寥的平凉春色,荒芜的边城蒙上了一抹灰暗、冷峻的色调,寄情于景,景中有情。

B . 颔联不露雕琢痕迹,貌似平淡无奇,实则在特定图景中,包含着诗人对人世沧桑的深沉回顾和感叹。

C . 颈联抚今追昔,借助想象,用精炼的语言描绘出秦汉强盛时军队在边关塞外沙漠中驰骋作战的图景。

D . 本诗用词准确富有表现力,如“宛马如云”,描绘出战马迅猛奔跑如彤云翻滚的情景,极具动态感。

(2)尾联突出使用了怎样的抒情手法来表现诗人复杂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七、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4. (5分) (2019高一下·中山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复旦大学严峰教授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设想朱自清活在21世纪,有一天晚上忽然想起家边荷塘,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看到月光淡淡的,拿出手机,“咔嚓”一下拍照,再发到朋友圈或者微博,写了句“今晚的荷塘很美”,然后就没有了,文字没有了,《荷塘月色》没有了,散文没有了。

请以“生活‘咔嚓’以后”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可以讲述故事,说明道理,也可以发表评论阐述观点;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7分)
8-1、
8-2、
8-3、
9-1、
9-2、
9-3、
10-1、
10-2、
10-3、
四、小作文 (共1题;共5分)
11-1、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
12-1、
12-2、
12-3、
12-4、
13-1、
13-2、
七、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