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入“免疫学”开学第一课的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52370973@ 有效德育
基金项目:伊犁师范大学院2021年度自治区生物科学重点专业教师教改项目 疫情当前‘医学免疫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与探
究 (ZDZYJSJG 202103)㊂
作者简介:李雪茹,伊犁师范大学生物与地理科学学院助教㊂
课程思政融入 免疫学 开学第一课的教学设计
ʏ㊀伊犁师范大学生物与地理科学学院㊀李雪茹
㊀㊀摘要:用 专业课程之体,载思政教育之魂 已经成为新时代专业课程的要求,通过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来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的有效方法㊂本文思考并探索了免疫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在开学第一课的课堂上融入课程思政,在完成医学免疫学的专业目标同时,以社会聚焦事件以及人物事迹作为引领,引导学生在疫情当下深植家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文化认同,增强民族自信㊂
关键词: 免疫学 ;疫情;课程思政
0㊀引言
医学免疫学主要研究免疫系统的组成㊁功能以及相关疾病的基本免疫机制,结合免疫学理论学习相关临床疾病和病理过程,阐述免疫学发病机制和免疫学防治策略㊂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发而至,为准确㊁迅速地检测新冠肺炎,并及时有效地控制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规模蔓延,科学家迅速投入研发高效抗体检测试剂盒及新冠疫苗的两项重要任务中,医学免疫学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㊂医学免疫学与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其预防㊁诊断及治疗起重要作用㊂作为生物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医学免疫学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㊂在全方位创建 大思政 教育的形势下,如何上好医学免疫学的第一堂课,并且巧妙地将思政内容融入其中,是值得我们思考并深入探讨的㊂
1㊀课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掌握免疫的基本概念㊁免疫的基本功能;掌握免疫器官的组成及免疫器官的结构与功能;了解免疫学的发展简史㊂
思政目标:树立学生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及爱国情怀,继承和发扬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科学家精神,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坚
力量㊂
2㊀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点
医学免疫这门课程体现的核心专业文化为 检以修身㊁验以正德 ㊂教学过程中,采用医学免疫学相关知识点与疫情实例相结合的方式,弥补学生较弱的历史文化背景及相关的人文素养,通过追溯历史根源㊁结合实事案例㊁敬仰模范先锋,将医学免疫学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结合,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秉承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㊁恪尽职守的责任意识以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等㊂
3㊀教学内容安排及思政设计
3.1㊀ 免疫 与抗疫精神
学习这门课程,首先我们要掌握的第一个概念: 疫 ㊂疫是什么?‘说文“中记载,疫,民皆疾也㊂‘字林“中也有描述,疫,病流行也㊂‘礼记㊃月令“中写道,果实早成,民殃于疫㊂疫: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的统称㊂比如,近年大家最为熟知的新冠肺炎疫情㊂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许多平凡的 普通人 站了出来,白衣为甲㊁逆行出征,舍生忘死挽救生命的广大医务人员,有冒着感染风险免费接送抗疫工作者的武汉普通司机,有向遵守国家倡议封闭在家的市民送生活物资的热心民众,有迅速研发出有效疫苗的科研工作者,他们一起,共同守望武汉,保卫家国,中国人民风雨同舟㊁众志成城,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中国的抗疫斗争,充分展现了中国精神㊁中国力量㊁中国担当㊂借此正确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理想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树立对同胞的真挚情感,逐渐形成扎根中华大地的思想观念㊂引导学生学习疫情当前,那些甘于奉献㊁无惧无畏㊁勇于担当奔赴抗疫一线的 战士 的社会责任感和大爱无疆的奉献精神,引导学生思考
有效德育852370973@
社会担当和个人修养问题;伟大的抗疫斗争实践再次向世人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备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凝聚人心㊁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㊂
3.2㊀免疫系统与合作精神
免疫系统是为了保护人体健康而发育和存在的,具体而言,免疫系统理论上是为了阻止企图通过人体的膜屏障系统而进入的异源微生物而存在的㊂在阻止异源微生物入侵机体的过程中,就需要免疫系统的各个组分发挥功能,共同协作㊂我们如果将免疫系统比作国家,那么免疫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就相当于国家的各个部门,虽然社会分工有所差异,但是为了国家以及集体的利益,各自坚守岗位,各部门团结协作,才能使国家正常运转㊂借此教育学生,工作只有分工不同而无贵贱之分,学习的各个科目也只有知识点和侧重点的不同,并无主次之分,培植学生爱岗敬业和团队合作的精神,良好的职业素养及责任心㊂
3.3㊀免疫类型与高尚职业道德和个人修养
用患有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的病变图片,引出免疫类型这个知识点㊂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发的慢性传染病,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艾滋病, 获得性免疫 就是免疫类型的一种,通常也称为适应性免疫㊂性传播是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这其中同性传播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增加趋势,此外,吸毒也是艾滋病传染的重要途径,二者之间呈现交叉感染的趋势㊂HIV的传播对人体的危害表现在,侵犯并破坏机体免疫细胞,导致免疫细胞和功能受损乃至缺陷,最终合并各种严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具有传播迅速㊁发病缓慢㊁病死率高的特点㊂新疆是我国艾滋病疫情严重的省份之一,而伊犁州为新疆艾滋病最早流行的地区,也是新疆疫情最严重的地区㊂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艾滋病会传染,可遗传,简直就是谈 艾 色变,但是希望大家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可以做到理智的面对,在面对艾滋病人时,我们要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们㊂世界卫生组织已把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目的就是让全世界人都携起手来,给他们以精神和心理上的支持与帮助㊂但是也要提醒大家,珍爱生命㊁远离毒品㊁洁身自爱㊁避免危险性行为,要懂得如何保护好自己㊂关爱病人,做有高尚品德的从业者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人格㊂
3.4㊀免疫学发展史与文化自信和科学家精神
以清朝时期 痘 对王朝更替的影响,引出天花,接着讲述关于中国古代医药学家和其他国家的医药学家对于天花防治做出的贡献㊂
早在远古时期,劳动人民就发现并对免疫现象有了初步了解㊂在埃及㊁印度及我国的古代文物和书籍当中,都记载着与 疫 有关的一些事实㊂据历史学家和病毒学家的推测,天花在人类刚开始农耕生活时的公元前一万年就出现了,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严重传染病,具有很高的致死率㊂
我国古代医学家在对天花病长期临床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预防天花病的经验,并且创造性地发明了人痘苗预防天花病的方法,这在天花病毒未被发现,医学科学尚未发展之前,对人类来讲实是一项伟大的贡献,也是人类认识机体免疫性的开端㊂据我国现存医书考证,关于人痘法的文字记载最早可见于宋真宗时代(公元11世纪),但一直到明代隆庆年间(公元16世纪)才有了较为重大的改进,直到清代(公元17世纪)在我国推广应用㊂
17世纪,我国使用人痘苗预防天花的方法很快被传入了俄国㊁朝鲜㊁日本㊁土耳其和英国等国家㊂无疑,人痘法的发现和传播为以后英国医生Jenner发明牛痘苗和法国的免疫学家Pasteur发明减毒疫苗提供了极其宝贵经验,可以说是人类免疫学的先驱,为人类的免疫预防科学做出了宝贵的贡献㊂借此引导学生学习中国古代人民在面对疫病时的智慧,树立学生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及爱国情怀,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㊂
爱德华㊃詹纳(Edward Jenner,1749 1823)是英国著名的医生㊁科学家以及现代免疫学的奠基者㊂他通过对自然现象地仔细观察,发现了牛痘与天花之间微妙的联系,通过严谨的科学求证证明了接种牛痘对天花的预防作用,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他还开创了 疫苗 和 病毒 等医学专有名词,并沿用至今,为天花病毒的消灭做出了宝贵贡献㊂当然成功的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牛痘苗研制过程中,他饱受当时英国上层社会的抨击与批评,恶评如潮,人们甚至讥笑他说: 种过牛痘疫苗的人们会长出牛角㊁牛毛来 ㊂但是詹纳医生没有畏惧,没有退却,与别有用心的攻击者进行了坚决的反驳与斗争,始终以顽强的科学精神,开展接种牛痘的科学宣传,最终获得成功㊂
接种牛痘苗是划时代的发明,成为人工预防人类传染病的先声,这也是人类首次借助免疫干预手段成功控制烈性传染病,是现代医学最辉煌的成就之一㊂所以从詹纳医生身上,我们可以学习到他为了真理坚定不移的同恶劣形式斗争的精神,学习他见微知著的品质,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以及刻苦研究的高尚科学品格㊂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科学家精神㊂
4㊀总结
疫情防控是一场与病魔较量的阻击战,也是一场与病毒赛跑的科技战㊂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是对疫情的源头和宿主㊁传播途径㊁致病机理㊁危害性致命性㊁诊疗方案㊁救治药物以及患者康复后是否存在后遗
852370973@ 有效德育
症等给我一个科学合理的方案㊂所以,同学们,祖国的未来,靠你们㊁靠我们大家共同努力,现在学习好基础知识,将来为祖国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㊂
生命至上㊁举国同心㊁舍生忘死㊁尊重科学㊁命运与共 ㊂
板书设计
:
图1 板书设计样式
参考文献
[1]龚非力.医学免疫学[M ].第3版.北京:科学出版
社,2012.
[2]纪洪兵,肖颖,张鹏霞,等.疫情之下医学免疫学融合课程
思政的教学设计[J ].广东化工,2020,47(18):254-255+261.
[3]尹素改,张小莉,梅雪,等.思想政治教育在医学免疫学教
学中的应用[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8,(13):3.
[4]刘在洲.科学家精神培养:引育大学生献身科学事业的重
要基石[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01).
[5]杨德武,王俊莹,姜俊茹,等.课程思政资源共建模式在专
业群课程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以医学免疫与影像技术课程为例[J ].中国免疫学杂志,2021,37(14):1764-1767.[6]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J ].
道德与文明,2020,(06):2.
[7]谢伏瞻.抗疫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力量[J ].求
是,2019,(18):7.3.
[8]本刊编辑部.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脉,讲好中国故事
[J ].文史杂志,2017,(06):1-1.
[9]轩小燕,李倩如,杨璇,等.课程思政融入研究生医学免疫
学教学探索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2021,(06):113-116.
[10]孟婕.人民日报(1985 2020) 艾滋病 议题报道的话语
变迁[D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21.
[11]杨宠,刘忠华,李国庆,等.针对3类艾滋病高危人群的健
康传播方式研究[J ].中国健康教育,2008,24(4):265-267.
[12]王敏.毒品与艾滋病现状㊁趋势及防控机制创新[J ].江苏
警官学院学报,2018,33(03):48-55.
[13]黄成军,程书权,关菁,等.HIV 合并HBV 感染抗病毒治
疗研究进展[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20,(06):691-695.
[14]百哈拉木㊃阿布都外力.新疆伊犁州艾滋病母婴传播现
状分析[D ].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2019.
[15]刘锡琎.中国古代的免疫思想和人痘苗的发展[J ].微生
物学报,1978,18(01):3-7.
[16]索何夫,南枝.天花:亘古长战之终末[J ].课堂内外(科
学Fans ),2021,(Z 2):28-35.
[17]卢珊.天花消灭的神话[J ].中国科技奖励,2016,(09):
77-78.
[18]韩吉辰.从 人痘接种 到 牛痘免疫 [J ].同学少年,
2003,(07):28-29.
[19]王海莉,吴俊,王斌,等.免疫接种与天花疫苗的发现者:
爱德华㊃詹纳[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20,24(07):865-868.
[20]黄建东.人类征服天花的里程碑[J ].发明与创新,2003,
(09):42-43.
责任编辑㊀任㊀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