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上语文第一、二单元检测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
七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检测试题
亲爱的同学们,初中生活已经掀开了它美丽的面纱。
是苦?是乐?个中滋味惟有我们知晓!青春正值,我们明白初一正是我们人生大厦的基石。
相信同学们能打好基础,接受挑战。
请同学们认真、规范答题!老师期待与你一起分享你的学习成果!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20分)
1、请将下面的诗句准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米字格中。
(2分)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①憧憬②juān 刻③踌躇
④跻身⑤白驹过xì
3、许多广告词借用了成语、熟语,取谐音换新义,朗朗上口,但却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许多陷阱,请识别下面广告词中的陷阱,并将其还原,写在后面的括号内。
例:空调机——完美无夏(瑕)(2分)
A 淋浴器——随心所浴( ) B.咳嗽药——咳不容缓( )
C 洗衣机——爱不湿手( ) D.蚊香——默默无蚊( )
4、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①你却永远年轻微笑着拥抱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梦想,激励一届又一届学子的抱负,也抚慰一年又一年桃李开落的惆怅。
②我是一叶不系之舟,曾经那样安恬地依偎在未名湖的臂抱里,但我的心无时无刻不在向往大海的波涛。
③诗句中丰富的颜色给生活涂上了绚丽的色彩:“红紫芳菲”,“橙黄橘绿”,“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令人眼花缭乱,心旷神怡。
④贾里暗想,不去也罢,否则将来出了名,在写履历时,写上一句“曾剪过线头”也不见得添多少光彩。
A.①排比②夸张③引用④借代B.①排比②比喻③引用④借代C.①反复②拟人③对偶④借代D.①反复②对比③对偶④引用
5、下列填在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教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_________在眼睛里。
②正在恼火时,贾里发现有人在拉他,头一回,____________是邱士力。
“你干什么?”贾里准备战斗。
③事后,贾里只得把真相向鲁智胜___________一二。
鲁智胜的优点是重义轻财,对东西不吝惜,所以对那羽纱上的口子倒不计较。
④就这样,简单而又美好,北大为一个___________以有限的生命拥抱永恒的小女孩打开了一扇神奇的窗子。
A.凝注忽然揭露渴望B.积聚居然揭露希望
C.凝注居然披露渴望D.积聚竟然揭露希望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这家小百货店出售日用品和肥皂、牙膏。
B.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成为一个有志趣高尚的人。
C.搞好卫生,大家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了保障。
D.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7、文学是美好的。
相信你肯定看过很多文学名著,请用一段话介绍你最喜欢的一部(篇)文学作品或一个文学形象,让老师了解你。
(50字左右)(3分)
(2分)
善思则能“从无字句处读书”。
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
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一)古诗文默写。
(8分)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0、此诗寓意深刻,语言凝练,和二字,将景物拟人化,使之富有生机并蕴含自然理趣。
11、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古诗文阅读(12分)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
12.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2分)
先自度.其足()吾忘持度.()
13.请找出文中的两个通假字,并解释。
(2分)
14.在横线上用现代汉语表述下边句子的大意。
(4分)
(1)何不试之以足?
(2)而置之其坐。
15.这个故事现已成为一个成语,请你再写出两个有关寓言典故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16、《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7-20 题。
(12分)
我的小学文/贾平凹
五岁那年,娘牵着我去报名,学校里不收,我就抱住报名室的桌子腿哭,老师都围着我笑;最后就收下了,但不是正式学生,是一年级“见习生”。
娘当时要我给老师磕头,我跪下就磕了,头还在地上有了响声。
那个女老师倒把我抱起来,我以为她要揪我的耳朵了,那胖胖的,有着肉窝儿的手,一捏,却将我的鼻涕捏去了。
“学生了,还流鼻涕!”大家都笑了,我觉得很丢人,从此就再不敢把鼻涕流下来。
因为没有手巾,口袋里常装着杨树叶子,每次进校前就揩的干干净净了。
……
在这个祠堂内,我们坐了两年,老师一直是一个女的,就是捏我鼻涕的那个。
她长得很白,讲课的声音十分好听,每每念着课文,就像唱歌儿。
我从来没有听到过她这么好听的声音,开头的半年时间里,几乎没有听懂她讲的什么,每一堂课却被她的声音陶醉着。
所以,每当她让我站起来回答问题时,我一句话也答不出,她就说:“你真是个见习生!”见习生的事原先同学们都不知道,她一说,大家都小瞧起我了,以后干什么事,他们就朝我伸小拇指头,还要在上边呸呸几口,再说一句:“哼,你能干什么,你真是个见习生!”我们就打过几次架。
娘后来狠狠揍了我一次,罚我一顿不准吃饭。
老师知道了,寻到我家,向我和娘作了检讨,说是她的不对,问我是不是听不懂课。
我说:“我光听了你的声,你的声好听!”她脸红红的,就笑了。
从此,我就下了决心,一定不落人后,老师对我格外好起来,她的声音还是那么好听,但一下课,就来辅导我,惹得同学们都眼红起来。
一年级学完后,老师对我说:“你年纪小,不让你升级。
”我当下就吓哭了。
老师却将我抱起来,说她是哄我,宣布我再也不是见习生了。
我一高兴,就叫她“姨姨”,叫完就后悔了。
她却并没有恼我,还拧了我一下嘴:她笑了,我也笑了。
下午,她拿着成绩单到我家,向娘夸说我乖,学习进步快,娘给她打荷包鸡蛋吃。
我便大胆起来,说:“老师,你的声音好听,你给我唱个歌吗?”她就唱起来,腮帮上深深显出两个酒窝,唱完就咯咯地笑。
……
这一年,我们上完了二年级。
三年级学生可以到寺庙大院里去住了,我们都很高兴。
寒假里,同学们都去挖药、砍柴卖钱,商量春节给老师买些年画拜年。
到了腊月三十日中午,我们就集合起来,拿着一卷子年画,还有一串鞭炮去找老师,但是,老师却不在。
问校长,原来她调走了。
校长拿出一包水果糖来,说是我们的老师临走时,很想各家去看看我们,但时间来不及了,就买了这糖,让开学后发给我们每人一颗。
我们就都哭了。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见到我的那位老师,在寺庙里读了四年书,后来又到离家十五里外的中学读了三年,就彻底毕业了,但我的启蒙老师一直没有下落。
现在是二十五年过去了,老师还在世没有,我仍不知道,每每想起来,心里就充满了一种深深的惆怅。
17、为什么“每每想起来,心里就充满了一种深深的惆怅”?请根据最后一自然段的内容作出回答。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根据文中第2自然段的内容,写出本段所述事情的六要素的具体内容来(3)。
(1)时间_______________ (2)地点_______________
(3)人物_______________ (4)起因_______________
(5)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列理解有误的是( )(3分)
A老师为我捏鼻涕并且说:“学生了,还流鼻涕!”(这是因为她嫌我太脏而感到我不适合上学。
)
B“我”在捏鼻涕一事后便在衣袋里装了杨树叶子,每次进校门前就把鼻涕揩干净了。
(这样做是为了不在老师面前丢人,说明“我”很有自尊心,同时也听老师的话。
)
C老师到“我”家,向“我”和娘检讨。
(这说明了老师勇于检讨自己的错误,不愿学生因此而感到痛苦,是真的关爱学生的表现。
)
D老师到“我”家宣布“我”不再是见习生了,我一高兴,就叫她“姨姨”了。
(这叫“姨姨”在“我”看来是显得更加亲切的称谓。
)
20、文中写了老师的4次笑。
除了报名时,因“我”抱住桌腿哭逗得大家笑而外,还具体写了女老师的3次笑,请从文中找出来,并说明这些笑体现出老师怎样的性格。
(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笑体现出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1-24 题。
(13分)
雨中的童年
①窗外,雨的帘幕层层地、轻轻地、若隐若现地遮掩了远近的山脉和田野。
风吹得树木左右摇晃,雨打得花朵弯了腰也低了头。
夏日的梅雨,来得总是那般急促匆忙,出人意料。
悄悄地掩上窗门,将满空恣意喷洒的水珠,挡在窗外,可是雨点却又纷纷打在屋顶,滴哩啪啦,极象一群顽皮的小精灵,将屋瓦当成一面面小鼓,兴奋而轻快地擂了起来。
②侧耳倾听,雨,仿佛轻轻拨动了大地的心弦,谱缀成一串串美妙的音符,在周遭跳跃,也跳跃在我心坎,是如此的熟悉,可是却又那么遥远。
为什么?我静静地思索着,再度推开那扇窗,一刹而过的风夹着雨点又扑了进来,猛抬眼,是盈眶的绿,绿得朦胧,也绿得醉人。
无垠的天空,灰蒙蒙的,找不到一丝云彩,雨水细细地汇聚,好像注入我脑海,激起无数沉淀已久的回忆。
我想,我所要寻找的,不是绚烂的云霞,而是美丽温馨的童年。
③记忆中,也是这么一阵雨,从午后断断续续地直到傍晚,下得庭前水沟上的木板也都浮了起来,沟水涨得四处流溢,水融融的柏油路光滑得像是可以在上头溜冰似的。
雨不停地下,我的心也像那块木板般浮躁起来,我盼望能在雨中尽情嬉游一番,可是又逃不过父母的监视和禁止,只有无奈地望着雨噼哩哗啦地继续洒落。
④好不容易,雨势稍小,再也顾不得父母的责骂与挨打,悄悄套上小红雨鞋,偷偷溜出屋外,和小伙伴们会合,顺便也拖走了那块木板,当成跷跷板玩了起来,一高一低,好快乐,好尽兴,大伙儿的笑声震天价响。
闹够了,就把雨鞋灌满雨水,来来去去地走,雨鞋叽咕叽咕地响着,我们也嘻嘻哈哈地笑着,走到那棵常年青翠的柏树下,大家合力摇落一树晶莹的雨露,让它滴在脸上、头上,沁凉而舒爽。
⑤傍晚时分,雨停了,夕阳也露出半边红艳的脸庞。
此时,一道弯弯如带的七彩虹,也伴随着夕阳遥挂在天际,相互辉映。
夕阳、云霞、彩虹,我们欢欣地呼喊,举手指向那道虹,喃喃地数着:红的、黄的、蓝的、绿的……。
哎唷!好多喔!在我眼里彩虹已不只是七种颜色了,它的亮丽缤纷,让我怎么也数不清。
此刻,天色和谐,霓裳层叠,就这么边数边赞美地送走了一轮夕阳,满天晚霞与那道梦幻似的虹。
这虽然只是宇宙间短暂的停留,但在我心中却铭刻成永恒。
⑥直至如今,不知度过多少个漫漫夏季,也不知听过多少次雨的旋律。
儿时的浪漫,犹如在耳际,欲寻却又了无痕迹,岁月悠悠,带走了我的童年,我已不再拥有。
只是,何时才能重回旧地,看看那棵老柏树,和树梢上闪烁的小雨滴?何时才能重踏那份濡湿的记忆,访访儿时友伴,与他们在飘坠的季节里,共数雨后天边的那一道彩虹?
21、由窗外的雨激起“沉淀已久的回忆”,作者选取了童心特有的雨趣,共有几件?请依次说说。
(4分)
(1)_______________ _(2)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 _________
22、 作者文笔细腻,描写逼真如画。
请从文中找出例句,看看作者是如何摹声绘
色的?(2分)
(1)摹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绘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3、第二段开头说:“雨,在周遭跳跃,也跳跃在我心坎上,是如此的熟悉,可是却又那么遥远。
”请你通读全文,说说“熟悉”指的是什么?“遥远”又指的是什么?(4分)
(1)熟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遥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第六段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记叙 B .描写
C .议论
D .抒情),请你分析、概括本文的中心要点。
(3分)
四、写作与表达(50分)
25、请你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请以“___________,我的快乐之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文体不限(除诗歌外),字数不少于500字。
③中心明确,有真情实感。
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如需出现,可用虚拟名称替代。
(2)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幸福常常伴随着我们。
当父母用慈爱的伞为你撑起一方晴空时,你会感到“有家真好”;当同学用贴心的话安抚你孤独的心境时,你会感到“有朋友真好”;当欢歌笑语飞出课堂洒向山间野外时,你会感到“有这样的活动真好”;当知识帮你打开智慧的大门时,你会感到“有书真好”;当理想为你插上腾飞的翅膀时,你会感到“有梦真好”……“真好”是一种心灵的体验,“真好”是一种幸福的感觉。
请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以“有 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
(2)不少于500字。
(3) 书写工整规范。
题目:
第一、二单元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1、略
2、①chōng ②镌③chóu ④jī⑤jū隙
3、欲刻释闻
4、B
5、C
6、B
7、略
8、如:读春雨,读出了它润物无声的柔情。
读大海,读出了它气势磅礴的豪情。
读石灰,读出了它粉身碎骨不变色的清白。
(能说出事物特点,句式相近即可)
9、略
10、生、入
11、表达了诗人思乡念亲的思想感情。
( 评分标准:意思相近即可;只翻译诗句给1分)
12、duó、量长短,dù、量好的尺码
13、坐,同“座”,座位;反,同“返”,返回。
14、⑴为什么不用脚试一下鞋子呢?⑵然后把它(量好的尺码)放在座位上
15、刻舟求剑、狐假虎威、守株待兔等等。
16、它告诉人们,遇事要实事求是,要会灵活变通,不要死守教条。
17、“老师临走时,我们没有见到她,后来,她也一直没有下落,现在二十五年过去了,老师是否在世也不可知”,因此惆怅。
18、(1)时间:在祠堂上学时(2)地点:祠堂里和家里(3)人物:我、老师、同学、娘(4)起因:我答不上题,老师笑我是“见习生”(5)经过:同学们因此起哄,我和他们打架,受到娘的惩罚(6)结果:老师到家里来道歉,并了解我答不出题的原因。
19、A(不是嫌我太脏而是对我关爱)
20、(1)第一次:老师得知我答不出题的真正原因而笑。
(2)第二次:我叫老师“姨姨”,老师笑了。
(3)第三次:我请她唱歌,她唱后笑了。
老师应是:性格开朗、温和,喜爱学生的好老师。
21、(1)雨中玩跷跷板(2)穿着灌满雨水的鞋子来回走
(3)摇落树上的雨露(4)数天边的彩虹。
22、略(每类从文中找出合适的例子就行)
23、(1)“熟悉”指的是眼前的雨景。
(2)“遥远”指的是逝去的雨趣、逝去的童年。
24、D 中心要点:回顾了童年与雨有关的几件趣事,抒发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对童年雨趣的眷恋。
25、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