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差拍控制仿真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相并网逆变器无差拍控制仿真总结
1、主电路和控制框图
Udc
图1.1 单相并网逆变器主电路图
图1.1中
U dc :直流母线电压 L :输入滤波电感 s u :电网电压 i :电感电流电压 1T V ~4T V :开关管
系统运行的任意时刻,回路电压方程为:
L AB s di
u u dt
=- 在一个开关周期内:
L AB s s s i u T u T ∆=- L dc s s s i MU T u T ∆=-
则:
L s s
dc s i u T M U T ∆+=
M 表示A 桥壁归一化之后调制波信号的值;
VT1
VT2
VT4
VT3
图1.2 单相并网逆变器无差拍控制框图
如图1.2所示,i 为当前时刻电感上的电流,指令电流*
i 为下一时刻电感电流
应该达到的值;G1、G2、G3
、G4分别对应VT1、VT2、VT3、VT4四个开关管的驱动信号,由图1.2可知仿真中采用的是调制波反向的倍频单极性的调制方式。

无差拍控制的原理是在每个开关周期的开始,由预测的指令电流减去采样到的并网逆变器的电流(*i i -),得到差值电流i ∆。

将i ∆送入无差拍控制模块,计算得到调制波信号,以下解释无差拍控制模块
中计算调制波信号M 的推导过程:
图1.3 规则采样法
如图1.3所示:M 表示A 桥壁的调制信号与三角载波周期中心线的交点值,
ton1为VT1在一个开关周期内的导通时间,则:
112
on s M
t T +=
113311111(())(()(1))22222
11111(())(()(1))22222
A s dc on s on dc s dc s
B s dc on s on dc s dc s
M M u T U t T t U T MU T M M u T U t T t U T MU T ++=--=--=--=--=--=-
AB s A s B s dc s u T u T u T MU T =-=
2、跟踪基波电流的仿真波形
图1.4 电流跟踪波形
如图1.3所示,给定电流:幅值25A ,频率50HZ 。

下图为一个三角波周期展开
图。

开关周期Ts
delt
参考电流
跟踪电流
电流初始值
电流最终值
A B
图1.5 一个三角波周期展开图
由图1.5可知,A 时刻为一个三角波周期的开始时刻,B 时刻为一个三角波
周期的结束时刻,一个开关周期内,电感电流从A 时刻的电流初始值到B 时刻的电流最终值,其差值为i ∆。

桃红色矩形波为逆变器的输出电压AB u ,幅值为350V (图中为了方便显示做了一定比例的缩小);当350AB u V =电感电流上升,
0AB u V =电感电流下降。

3、谐波电流跟踪仿真
当L 确定后,通过仿真跟踪3、5、7、11次等各次谐波电流,发现给定电流的幅值大于一定值时,电感电流将无法跟踪上,下表给出了5mH 下基波和各次谐波下给定电流幅值的最大限幅值。

表1.1 L=5mH 谐波电流次数和能跟踪最大幅值对应表
减小。

3.1、三次谐波电流跟踪仿真
图1.5 三次谐波电流给定和跟踪波形
由图1.5可知,指令电流为三次谐波,幅值为15A ,电感电流波形能较好跟
上。

下图为局部放大图:
图1.6 局部放大图
由图1.6局部放大图可知,该处放大显示,电感电流没有出现纹波,而是平
滑的上升,说明这段时间内,逆变器出现过调制,开关管保持在一个状态不动作,逆变器输出电压为350V 。

图1.7 逆变器输出电压、电感电压、电网电压波形
由图1.7可知,在0.006秒和0.016秒附近,逆变器过调制,输出电压限幅
在350V ;
U =U AB L s
U +
U L
L di L
dt
= U AB :逆变器输出电压
U L :电感电压
U s :电网电压
结合图1.5和图1.6分析知,逆变器出现过调制的时刻,发生电感电流变化
率较大的时刻,逆变器输出电压满足不了电感过快的变化率产生的压降;对三次谐波和基波电流分别求导,可得:
sin cos d t wt dt ωωω= s i n 33c o s d t w t dt ωωω=
明显,三次谐波电流变化率更大,因此电流幅值相同的情况下,电感上的压降更大。

下面给出5、7、9次谐波电流跟踪波形:
图1.8 5次谐波电流跟踪波形
图1.9 7次谐波电流跟踪波形
图1.10 9次谐波电流跟踪波形
二、APF 无差拍控制策略总结
1、主电路和控制框图
Udc
图2.1 并联APF 主电路图
如图2.1所示,为并联三相三线制APF 的整体系统机构图。

U dc :直流母线电压 L :输入滤波电感
a e 、
b e 、
c e :三相电网电压
a i 、
b i 、
c i :APF 的补偿电流
sa i 、sb i 、sc i :电网侧电流
'a
i 、'b i 、'c i :非线性负载电流
1T V ~6T V :开关管
如图2.1所示,通过计算得到负载电流中的谐波和无功电流分量,作为逆变
器输出的参考电流。

针对如图2.1所示的电路,可写出如下方程
0abc
abc abc di L
u e dt =-1)
0()abc
abcN N abc di L
u u e dt
=+- 式中,0abc u 表示逆变器a 、b 、c 三相对于网侧中性点的相电压输出; abcN u 表示a 、b 、c 三点相对于N 点的电压,可用开关函数表示:
abcN abc dc u s U =
当系统稳定,逆变器输出三相电压对称时,可得:
03aN
bN cN
N u u u u ++=-
则系统方程可表示为:
()3
abc a b c
sbc dc abc di s s s L
s U e dt ++=-- ()3
a b c
abc sbc s s s K s ++=-
将abc K 称做开关系数 对1)离散化:
*1
((1)())**()*2
abc abc abc dc s abc s L i k i K M U T e k T +-=-
调制波信号:
*((1)())()*1*2
abc abc abc abc
s dc L i k i K e k T
M T U +-+=
VT1
VT2
VT3
VT4
VT5
VT6
图2.3 并联APF 无差拍控制框图
由图2.3可知,无差拍控制的原理是在每个开关周期的开始,由预测的指令
电流减去采样到的并网逆变器的电流(*i i -),得到差值电流i ∆,将i ∆送入无差拍控制模块,计算得到调制波信号。

电感电流的选取: a b c d
c di L K U E dt
=- 取平均值4
9
abc K =
,220E V =为电网电压有效值,取电感电流最大脉动为9A 。

代入上式,得:4
(*700220)*/919
s L T A mH =-=
明显电感电流的纹波大小,取决于电感值和开关频率的大小,其关系是与电感值和开
关频率成反比。

2、指令电流的预测方法
无差拍控制需要预测下一时刻的参考电流作为当前时刻的给定,主要的预测方式有平推和线性预测;仿真中采用的重复预测的方法,在线性预测的基础上叠加误差补偿,在负载突变的时候,线性预测起作用,而补偿值在一个周波之后起作用。

1)、平推预测
*(1)()a a i k i k +=
2)、线性预测
*(1)2()(1)a a a i k i k i k +=--
3)、重复预测
**(1)2()(1)+(199)0.95(200)()()()
a a a a a a a i k i k i k i i e k u k e k i k i k +=--∆∆=-+-=-
3、并联APF
无差拍仿真波形
开关周期Ts
图2.5 一个三角波周期展开图
由图2.5可知,A 时刻为一个三角波周期的开始时刻,B 时刻为一个三角波
周期的结束时刻,一个开关周期内,电感电流从A 时刻的电流初始值到B 时刻
的电流最终值,其差值为i ∆。

桃红色矩形波为逆变器一相的输出电压AN u ,即A
点相对于电网中性点N 的值(图中为了方便显示做了一定比例的缩小); 由图可知,逆变器输出相电压波形一个开关周期内变化6次;当 23AN dc
u U =时电感电流上升且斜率大,当13AN dc u U =电感电流上升斜率相对较小,0AN u V =时电感电流下降。

图2.6 补偿前、后电网A 相电流波形
图2.7补偿前、后电网A 相电流的THD
由图2.6和图2.7可知,APF 工作后,电网电流的THD 从26.7%下降到0.58%。

但电网电流稳定需要到3-4个周波之后。

参考文献:
[1] 曾繁鹏.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简单无差拍控制策略[J]. 电气应用.2006
[2] 张国荣. 基于改进重复预测原理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无差拍控制策略[J]. 农业工程学报.2012
[3] 何英杰. 基于重复预测原理的三电平APF 无差拍控制方式[J]. 电工技术学报.2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