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界总统”郑周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财界总统”郑周永
作者:暂无
来源:《国企管理》 2018年第11期
在韩国“ 可能有人不知道总统是谁,但没有人不知道郑周永”。
这虽然是一句玩笑话,但是也反映出他强大的影响力。
白手起家创建韩国现代财团,垫资申办汉城奥运会,赶着“统一牛”越过“三八线”开启“牛群外交”,在韩国现代史的每个重要节点,都有这位有着韩国财
界总统之称的时代巨人留下的足迹。
卖大米到造汽车
郑周永出生在现属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江原北道通川郡贫农家庭。
少年的郑周永不
甘心一辈子当农民,渴望着能走出农村。
1934 年,郑周永的家乡峨山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庄稼绝收,不仅朝饭夕粥的生活没有保证,就连饮水都成了问题,一种可怕的“浮黄”病也开
始在村里流行。
1935 年,郑周永第四次离家出走,他只身来到仁川码头做苦力,在汉城当过近一年的工人,最后又在一间米店寻得待遇较好的工作。
这是他多次离家出走的第一次转机,当时郑周永未满
20 岁。
郑周永在米店干活勤奋,深得老板赏识,并与当时一些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为以后打
下了基础。
1938 年,因为家中原因,米店老板将米店免费过给了诚实勤奋的郑周永来管理。
就这样,郑周永没花一分钱就拥有了自己的第一份产业,并挂出“京一商会”的新招牌。
由于良
好的信誉和服务,郑周永的京一商会生意兴隆,规模也越做越大。
没过多久,二战爆发,日本对朝鲜实行粮食配给制,命令全部米店关门。
米店夭折给郑周
永巨大冲击,但他并未灰心,借钱干起当时有赚头的汽车修理业,不过开业五天,工厂又毁于
一场大火,上天好像要考验他的耐力似的!
但是郑周永毫不泄气,因为他也没有这个时间和权利。
令郑周永感动的是,当他向老客户
借钱时,因为此前他良好的信誉,人家二话不说就借给了他。
这次教训使郑周永明白了一个道理:信誉就是一切!
1945 年,日本战败投降,美军拍卖房产,郑周永与几位朋友在汉城承包了美军兵器库的汽车发动机更换以及汽车维修业务,又买下汉城中区草洞106 号的一块地皮,建起了一座汽车修
配厂,首次挂起了“现代自动车工业社”的牌子。
当时进驻朝鲜南方的美军车辆很多,郑周永
因修理经验多、技术好而取得客户信任,不到一年工夫,郑周永的工厂就发展成为近百人的大
型修理厂了。
借助朝鲜战争后建设浪潮的推动,郑周永于1967 年12 月建立了现代汽车公司。
新生的汽车制造商最早选择福特的英国分公司作为其合作伙伴,即由福特负责向现代提供生产轿车及轻
型卡车所必需的技术。
然而,福特公司对现代很冷淡,他们感到韩国市场小,也赚不了多少钱,因此百般刁难,
最后郑周永做出决定,终止与福特的合作,自己生产汽车。
1976 年1 月,通过引进乔治·敦布尔设计室的车型以及使用从日本和英国学习到的生产
技术。
现代汽车的第一个自主车型“小马”终于投产。
这款微型汽车在国内市场迅速获得了巨
大成功,令现代汽车雄踞国内市场首位长达20 年之久,成为汽车市场上一匹实实在在的黑马。
1992 年,现代又在底特律车展上,推出完全自主研发的第一款概念车——HCD - I,流畅的线条,前卫的造型,立刻征服了北美的车迷,震惊了整个世界。
目前,现代汽车年产量已突破100 万辆,主要产品有小马牌、超小马牌、索纳塔牌小客车
及载货车。
现代汽车公司已发展成为现代集团,其经营范围由汽车扩展到建筑、造船和机械等
领域。
2018 年7 月19 日,《财富》世界500 强排行榜发布,现代汽车位列78 位。
施工工地的“暴君”
虽然当时汽车修配业的生意很好,但郑周永发现建筑是个更为赚钱的行业。
1947 年5 月
25 日,郑周永在现代汽车工业社旁边开设了“现代土建社”,并很快在建筑业站稳脚跟。
1950 年1 月10 日,郑周永将现代汽车工业社和现代土建社合并成立现代建设株式会社,即“现代
建设”。
命运再次玩弄了郑周永,1950 年 6 月,朝鲜战争爆发。
1953 年停战后,大部分美军撤离。
郑周永除承接美军工程外,还承揽了韩国政府的一些紧急修复工程。
而1953 年4 月至1955
年5 月的釜山洛东江高灵桥工程使现代建设背上了6500 万元的巨额赤字。
为解决资金周转问题,郑周永和家人朋友几乎倾家荡产,终于还是使工程完工。
郑周永宁可倒闭也不失去信用的做法得到韩国政府的好评。
现代建设因此获得承担韩国政
府工程的特权。
1957 年至1959 年,现代建设成功承建汉江人行桥工程,并获得合同工程费40% 的厚利。
现代建设在经营管理和工程技术方面都上了一个新台阶,成为韩国建筑界六强之一。
在韩国,郑周永可以说是富可敌国了,韩国人称他为韩国的首富。
郑周永却不这样认为,
他说他只是一个富有的劳动者,是用劳动生产财富的人。
郑周永认为,一个人用10 倍的干劲去工作,就会得到10 倍的回报。
他十分注重勤俭节约,他对年轻的职工说:“你们不要先忙着买电视,连自己的房都没有,买来电视往哪放?有一台
收音机就足够你们了解天下大事了;在没有建立家庭之前最好不要抽烟,连咖啡等也最好不喝;公司发给你们工作服,甚至连内衣都发,只要有一套去见岳母的西服就足够了。
我年轻的时候,只有一套春秋装,冬天时就在春秋装里面加一件内衣,一年过得也不错。
”
除了勤俭,在郑周永的经营方式中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提倡“现场第一主义”。
他认为
商场如战场,一个指挥员如果不亲临前线指挥作战,是不可能打胜仗的。
在现代集团里,郑周永是最忙碌的人,每天4 点钟起来,他听汇报,看报告,及时掌握现
代集团的动向,他的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施工现场上。
不论是在京釜高速公路的工地还是在蔚
山船厂工地,不论是在巴林还是在朱拜勒,都能看到他足蹬军靴身穿工作服的身影。
一到工地,就能听到他的吼叫声:“要快!快!” 只要郑周永一来到工地,现代的工人们就说:“老虎来了。
”郑周永是名副其实的“施工工地的暴君”。
这就是现代精神,郑周永骄傲地总结为“创造、开拓、刚毅和勤俭”。
垫付钱财办奥运
1979 年,韩国时任总统朴正熙宣布汉城准备申办第24 届奥运会,并打算以成功举办奥运
会作为韩国从发展中国家跃升为发达国家之列的奠基石。
同年10 月,朴正煕遭暗杀身亡,韩
国国内出现动荡。
虽然韩当局在不利的条件下依然选择了继续申奥,但包括总理在内的许多韩国政要都认为,与日本竞争申办权是不可能成功的,而且即便申请成功,举办奥运会所需的巨额资金将给财政
造成沉重的负担,会使韩国经济崩溃,因此都不支持申办奥运会。
汉城市长对此闭口不谈,韩
国奥委会委员对申办奥运会也非常悲观,认为在国际奥委会的82 张选票中,韩国最多也就能
获得三四张。
为保全面子,使得韩国在投票表决时不要输的太惨,韩国文教部部长决定让民间经济界人
士出任申办促进委员会会长的职务。
而这时候被选中的人就是时任韩全国经济人联合会会长的
郑周永。
深知申奥重要性的郑周永很爽快地接受了任命,并迅速开展工作。
为节约经费,他决定把
一些大学和城市现有的体育场馆改造成奥运会的赛场。
奥运村也采取先用后售的策略,即在环
境优美的地方盖一些小公寓,等奥运会结束后再出售给人居住。
他当时表示,只要全体国民上
下一心,共同为申办奥运出力,那就一定会成功。
为参加在德国巴登- 巴登举行的申奥活动,郑周永向汉城市和韩国总理申请预算,用于布
置宣传会场、制作宣传电影和手册等,但他们都表示无法支付费用。
无奈,郑周永只好让政府
签下借据,自己垫付钱财。
为了拉选票,有消息说日本方面向奥委会委员赠送了名贵手表。
郑周永便也提出以韩国奥
委会委员金泽寿的名义向各位送花篮的建议,但金泽寿觉得这样不合礼节。
于是,郑周永索性
以自己的名义给每个奥委会委员送上了花篮。
郑周永还让韩国馆的工作人员穿上韩服,热情接见每位奥委会官员,并赠送有韩国特色的
纪念品。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形势渐渐地向有利于韩国的方向发展。
最终,汉城以52 票的
结果战胜日本名古屋,成功拿下1988 年奥运会的举办权。
虽然因多国的抵制以及“兄弟之家”等问题,那一届奥运会常遭到后人诟病。
但郑周永在
申奥过程中表现出的超前的策略意识以及强大的执行力,还是确保了这一运动盛会成功在汉城
举行,同时为韩国在国际舞台稳住了阵脚。
“统一牛”过“三八线”
1987 年2 月,郑周永将会长一职交给了四弟郑世永,自己退居二线担任名誉会长。
数日后,他又把自己已经担任了5 届(长达10 年)的全国经济人联合会会长一职交给了乐喜金星
集团(LG 的前身)的会长具滋暻。
郑周永自此真正走上了“财政总统”之路。
他表示自己的后半生要“为社会、国家和民族
做些事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成为一个能有所贡献的人”。
此后,郑周永经常出没于瑞山农场。
韩国是个国土面积狭小的国家,1982 年,郑周永投巨资填海造田兴建了瑞山农场。
其面积比韩国的金堤平原还要大,旨在为韩国的子孙后代造福。
1993 年,郑周永又在瑞山农场成立了峨山农业研究所,招聘农业科技人员从事农业技术的研发。
他希望把瑞山农场建设成比美国加州产量还高的粮食生产基地。
1989 年1 月6 日,郑周永应苏联工商会议所所长的邀请访问苏联,共同探讨西伯利亚的
开发问题。
苏联当时尚未与韩国建交,郑周永也成为了首位访问苏联的韩国企业家。
20 世纪80 年代末,朝韩关系回暖。
1989 年1 月23 日,郑周永应朝鲜祖国和平统一委
员会的邀请访问朝鲜,这是战后韩国企业家首次访问朝鲜。
经过商谈,郑周永提出了开发金刚
山旅游路线的合作意向,并商讨了共同开发金刚山的事宜。
郑周永还借机回故乡通川郡祭祖,并看望了留在那里的亲戚。
1998 年6 月16 日,郑周永带着500 头黄牛和30 多辆现代汽车从板门店越过军事分界线进入朝鲜,开启了著名的“牛群外交”,也就此拉开了南北经济合作的序幕。
郑周永也成为朝鲜半岛南北分裂后首位越过军事分界线的民间企业家。
同年10 月27 日,郑周永再次赶着501 头“统一牛”经板门店访问朝鲜。
他说:“与前一次的500 头相加,正好是1001 头牛。
这1001 决不意味着结束,而是意为跨越千年之后,将要有一个新的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