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生活与百分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生活与
百分数》
教学目标:
1.在课前实际调研的根底上,沟通常用的理财方式及其利弊,了解各种理财方式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2.在探究各种储蓄方式收益状况的活动中,体会数学学问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实际应用
的价值。

3.在分析、比拟各数据的活动中,培育数据分析的力量,推理辨析,反思调整的意识。

4.在课前活动及课上探究的活动中,感受数学源自于生活,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1.初步了解多种理财的根本方式,感受理财方式的优化。

2.在解决问题、辨析策略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教学难点:能在自觉应用数学学问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分析数据、推理辨析、反思调整的意识。

学科德育、习惯培育、学科教学改良建议:在活动中培育学生解决问
题策略的多样化以及分析数据、推理辨析、反思调整的意识。

教具预备:教学课件、依据学生的调查状况制作的各种图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组织沟通
(一)以压岁钱为话题,引入要讨论的问题
1.谈话引入:同学们,每到过新年的时候你们最快乐的一件事是什么?
师:对!得到压岁钱,这是我国古代留下来的一种民族习俗,其寓意是祝收到压岁钱的人在新的一年里顺当、安康,平安。

2.提问:那你们得到的压岁钱一般又是怎么处理的呢?
3.小结:看来我们大多数同学都是把压岁钱进展合理的储蓄,使其获得更大的收益,这就是根本的理财意识。

(板书课题:理财)
4.沟通汇报:咱班理财意识强的同学,走访了银行,采访了银行的专业人士,了解到了一些相关的信息想与我们大家共享。

(课件上消失实践活动的照片)
(二)借助课前调研,了解理财学问
下面有请赵新莹同学与我们进展学问共享。

学生用自己制作的ppt介绍自己知道的理财学问,并且进展简洁的说明。

二、结合调研结果,提出讨论的问题
1.谈话过渡:看来,将钱放入银行进展合理储蓄的方式是比拟牢靠的,
那假如让你用这种方法来掌管你的压岁钱,你最关怀什么?
2.要想帮忙大家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需求呢?
3.师:为了满意大家的需求,教师给大家预备了一份学习资料,大家仔细阅读,看看能找到哪些信息帮我们解决问题?(拿出学习资料1--浦发银行储蓄学问单)
预设:
(1)20xx年浦发银行定期存款利率
(2)复利计息方式:每次储蓄后将本息都取出来再进展储蓄。

其次年的本金=第一年的本金+第一年的利息
三、小组合作计算,尝试解决问题
(一)组织争论,探究存储方式
1.通过阅读学习资料你都知道哪些信息?(学生汇报)现在能解决刚刚的问题了吗?怎么还不能呢?
预设:
(1)还不知道本金呢?
(2)存多长时间呢?
2.学生思索存储方式,猜测验证收益最高的方式
(1)那存三年,都可以怎么存呢?
出示要求:先独立思索,然后将你想到的存储方式写在纸上,并贴在黑板上。

(2)在这几种存储方式中,你们猜猜哪种存储方式的收益会最大呢?说说你的想法。

(3)是不是像大家所猜测的这样呢?我们需要--验证(算一算)(二)小组合作,借助计算器进展计算,并发觉规律。

1.小组合作,自由计算3年后的本息,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1)1+1+1;(2)1+2;(3)2+1(4)3;
2.学生沟通、汇报
3.发觉规律
(1)提问:通过计算、沟通你有什么发觉或怀疑吗?
(2)沟通发觉
预设1:直接存三年收益最大,1年1年1年的存收益最小。

预设2:1年+2年和2年+1年的收益是一样的。

4.争论:在刚刚自己模拟的理财过程中,你获得了哪些阅历?(学生随便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拓展学问,发散思维
1.提出问题
假如这6000元钱我们想作为上大学的一笔基金,你们觉得这回又该存几年呢?(六年)是啊,存六年,怎样存收益会最大呢?说说你的想法?
2.学生独立思索后,沟通想法。

师:是不是像大家所说的这样呢?咱们课下可以试着来验证一下。

3.小结:上完这节课后,信任我们每位同学都成为了是一名小小的理财家。

(板书课题)课前,通过调研发觉还有众多的理财方式,但无论选择哪一种理财方式,教师都有一句话送给大家----投资有风险,入市需慎重!
五、板书设计
小小理财家
1+1+1 1+2 1+3 2+1
利率
存期
本金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其次单元教案《生活与百分数》2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P16《生活与百分数》
教材分析:教材紧接着百分数(二)这一单元,安排“生活与百分数”这一“综合与实践”活动,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百分数在生活中的运用,提高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力量。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把握了求利息的方法,通过这一实践活动更加提高了他们对百分数学问的应用力量,从而感受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利率的调整与国家经济进展之间的关系。

2、结合详细情境,经受综合运用所学学问解决理财问题的过程。


会设计合理的存款方案,能对自己设计的方案做出合理的解释。

3、从小培育理财意识,感受理财的重要性,培育科学、合理理财的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会设计合理的存款方案,能对自己设计的方案做出合理的解释。

教具预备:学生搜集的银行利率信息及网上查找的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课前,我给大家提前布置了调查任务,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对学校和家庭周边的银行进展了走访调查,记录了一些银行近期的利率,那么,同学们通过这项活动是否已经感受到了百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了呢?但是不一样的理财方式,带来的收益是不同的,那么怎样理财才能给我们带来尽可能多的回报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进入今日的活动吧!
二、探究新知
活动1 --初步感知利率的调整与国家经济进展之间的关系
教师把同学们抄来的存款利率进展了整理,(出示最新存款利率一览表)比照一下,它与教材第11页的利率表有什么不同?
你了解到的国家调整利率的缘由是什么呢?
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教师小结:
一、大幅降息有助于降低企业财务本钱,保障国民经济的稳健进展
二、大幅度降息对房地产业是个直接的利好,将大大降低房地产业的贷款费用,同时也给有需求的贷款买房者削减了购房本钱,促进购房消费。

三、大幅度降息对金融证券市场将产生活泼作用。

四、大幅度降息对消费有刺激作用。

活动2--利用一般储蓄存款设计合理的存款方案
我们从宏观上了解了利率也是依据实际需求在不断调整的,那详细到我们个人的实际需求,则是选取怎样的理财方式才能使我们的存款到期后收益最大。

现在请大家依据咱们调查到的存款利率帮李阿姨算一算,假如她预备给儿子存2万元,供他六年后上大学,怎样存获得的收益最大?
首先我们要考虑什么问题?
预设:
1.去哪家银行存?选择银行,说明理由。

2.怎样安排存期?(6个一年期;3个两年期;2个三年期;1个五年期和1个一年期)
明确:存期为六年,必定需要取出后再次存入,要想使6年后的收益最大,咱们是把每次的利息取出只存本金合算还是连本带息一起存入合算呢?
可以小组合作,用计算器计算。

学生进展小组合作,教师巡察了解状况。

沟通汇报:通过计算学生熟悉到一次性存入的方法比分成许多次存入所获得的利息多。

而一年期利息少,所以五年期配一年期的存款方式也不合算。

最终发觉存六年还是存2个三年期最合算。

活动3--利用教育储蓄和国债设计合理存款方案
另外两种类型的理财方式:教育储蓄存款和购置国债。

由于教育储蓄可以免收利息税,而原来的一般储蓄需要交纳利息税,所以以前存教育储蓄的人许多。

但是现在一般储蓄也免收利息税了,所以教育储蓄已经失去了其优势,渐渐地退出历史舞台。

购置国债还是可以的(出示20xx国债利率)我们还以小组为单位,一起来分析一下,帮李阿姨设计一个合理的存款方案,使六年后的收益最大。

学生连续进展小组合作,教师巡察了解状况。

最终进展汇报。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确定收获满满,说说吧,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沟通各自的收获体会。

看来百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真是无处不在啊,生活中蕴含着无穷的数学学问,盼望同学们关注我们的生活,喜爱我们的数学,积极用数学学问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四、课后延长
生活中不仅仅有百分数,还有千分数、万分数,请同学们课后阅读教材P16“你知道吗?”理解更多的学问。

五、课堂作业
你们也马上毕业,可以为自己的压岁钱也做一个理财规划,看看怎样存能够让六年后的收益最大?
板书设计:
生活与百分数
存6年存2个三年期的最合算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其次单元教案《生活与百分数》3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利率,了解利率调整的缘由;计算不同的理财方式带来的不同收益,知道如何使收益最大;了解千分数、万分数的概念。

2、让学生经受整理信息、利用信息的过程,获得运用数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3、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感受数学学问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热忱。

教学重难点
1、深化百分数的意义和运用,把握百分数问题的解决方法。

2、强调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培育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利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利息”也是我们的生财方法之一。

但是,不一样的理财方式,带来的效益是不同的,那么怎样理财才能给我们带来尽可能多的回报呢?那就一起来参与今日的活动吧!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什么是利息和利率?怎样求存款利息?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2、活动1:昨天教师给大家留了作业,让你们去调查一下四周银行的最新利率,并与课本第11页的利率表进展比照,了解国家调整利率的缘由,现在小组内沟通一下。

(1)学生分组沟通,教师选取几份调查表全班展现。

(2)问:你们知道国家为什么要调整利率吗?
【设计意图】
通过对四周银行的调查,不仅了解到当前的利率状况和国家调整利率的缘由,还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搜集信息的力量。

二、探究新知
1、活动2。

师:我们了解了利率也是依据实际需求不断调整的,而详细到我们个人的实际需求,在选取理财方式时,也要慎重。

请依据第16页的一般利率表,帮李阿姨算一算,假如把预备给儿子的2万元存入银行,供他六年
后上大学,哪种方法获得的利息最多?
(1)小组合作完成,可以用计算器计算。

出示第16页利率表,小组合作完成时,教师巡察了解情況。

(2)组织学生沟通,重点明确存期六年,需要取出再次存入时,要把上一次的利息作为本金的一局部存入。

一般存款:一年一年存存6次共23881。

05元
一般存款:二年二年存存3次共24845。

94元
一般存款:三年三年存存2次共25425。

13元
一般存款:五年一年存存2次共25492。

5元
一般存款:一二三年存存3次共24968。

49元
国债存款:一年一年存存6次共24871。

53元
国债存款:五年一年存存2次共26962元
国债存款:三年三年存存2次共27046。

73元
教育储蓄:六年存1次共25700元
(3)这些方案中你会选择哪种方案,为什么?
通过计算,使学生熟悉到国债的收益最高。

(4)小结:在本金一样、存期一样的状况下,利率越高利息越高。

【设计意图】
在本环节的教学中,主要实行学生自主尝试解决问题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计算和比照,发觉在本金一样和存期一样的状况下,利率越高利息越
高。

2、熟悉千分数和万分数。

(1)学生自主阅读课本第16页“你知道吗?”
(2)学生沟通自己对千分数和万分数的理解。

(3)强调千分号和万分号的写法。

三、课后作业
自己去各大银行了解利率状况,给自己的压岁钱设计一个合理的方案,供自己六年后上大学用,并算出到期后的本息。

四、课堂总结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沟通各自的收获体会。

总结: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百分率,生活中蕴含着无穷的数学学问,盼望同学们关怀我们的生活,喜爱我们的数学,积极用数学学问解决生活中的同题。

教后思索: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其次单元教案《生活与百分数》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受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感受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感受百分数产生的价值,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2、使学生会解释百分数的实际含义。

3、提高学生比拟、分析信息的力量,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教学难点:在详细的情境中理解百分数的实际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出主题
1、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谁能告知教师,我们的数学学问来自哪里?学生举手答复:来自于生活。

(教师出示课前收集的服装成分百分数图片。


师:没错,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这是教师前段时间买的衣服,同学们,你能从这些图中发觉什么数学信息?
2、提醒主题:
像这里的86%、14%、63.2%、36.8%等数,我们把它们叫做“百分数”。

这节课,教师将和同学们一起来熟悉“百分数”。

二、联系生活,学会读写
1、观看服装成分中的百分数,教师先示范读,再让学生齐读。

2、熟悉百分号,总结百分数的写法。

三、引导探究,提醒意义
1、教师展现课前搜集的百分数,学生选择自己最喜爱的一个读给同桌听,并说说所选百分数有详细含义。

2、学生汇报,师生评价。

同时教师板书出每个分数的详细含义。

3、小结意义,引导学生归纳百分数的意义。

4、利用百格图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四、多层练习,稳固深化
1、选择适宜的数,并说明理由。

110% 90% 100% 311.76% 55% 311.76
(1)据统计,国庆长假期间,半数以上的年轻人选择自驾游,占年轻人出游总数的()
(2)国庆长假期间,小客车上高速实行免费通行,长假期间小客车高速通行免费率到达()
(3)高速大路上小客车的速度超过了大客车,小客车的行驶速度是大货车速度的()
(4)高铁是准点率最高的交通工具,深受人们出行的宠爱,国庆期间全国高铁准点率到达()以上。

(5)2023年国庆当天,全国122个景区接待游客()万人次。

2、依据题意选择适宜的图示。

图()最有可能符合第(1)题的意思。

图()最有可能符合第(3)题的意思。

3、小组争论: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有什么一样之处和不同之处呢?
五、沟通体会,总结提升
让学生回忆这节课学过的内容,谈一谈这节课的快乐、紧急与圆满各占百分之几?
最终以爱迪生的名言完毕本节课。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其次单元教案《生活与百分数》5
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百分数(二)、圆柱与圆锥、比例、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百分数(二)和比例三个单元。

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熟悉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学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洁实际问题是加强问题解决教学的重要方面之一。

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学问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学问和阅历的根底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学问的探究与学习,把握有关圆柱外表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根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进展。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百分数(二)、圆柱与圆锥、比例等学问的学习,教学用所学的学问解决生活中的简洁问题;培育学生
发觉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在数学思想方法方面,教材除了结合负数、百分数(二)、圆柱与圆锥、比例、整理和复习等学问,让学生体会、理解和把握归纳法、类比法、符号思想、分类思想、演绎推理思想、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思想等思想方法外,还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看、试验、推理等活动,理解和把握模型思想、归纳法、演绎推理思想,体会运用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优越性,进展学生的四能。

整理和复习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展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忆与整理,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原来分散学习的学问得以梳理,由数学的学问点串成学问线,由学问线构成学问网,从而帮忙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构造,为初中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根底;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学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学情分析
大局部学生能把握本册应把握的根本学问,学习较主动,但有个别学生依靠性较强,思维力量和分析力量都较差,听课时较易分神,学习成绩较不抱负。

应用类,如应用题,还有个别学生对题目难以理解,解题困难。

学生学习习惯大多较好,课堂听课仔细,作业根本上都能按时完成。

只有少数潜能生学习上仍有惰性,完成作业处于应付状态。

本学期尽量多设计
分层次作业,让潜能生得到提高,优生得到进展。

学习目标
1、娴熟地把握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解决问题。

2、通过归纳整理,是学生娴熟地把握解决百分数问题的方法。

3、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仔细审题,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等百分数在生活中的详细应用,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它们更多的应用,学习新学问之前,我们来回忆下之前的内容。

学生沟通,汇报,教师随机板书,绘制表格。

二、综合运用
课件出例如5。

1、学生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及问题,尝试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2、利用提问,引导学生思索答复,归纳出解题思路。

提问启发:“满100元减50元”是什么意思?
引导答复:就是在总价中取整百元局部,每个100元减去50元。


满100元的零头局部不优待。

归纳整理解题思路:
(1)在A商场买,直接用总价乘以50%就能算出实际花费。

(2)在B商场买,先看总价中有几个100,230里有两个100,然后从总价里减去2个50元。

3、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再沟通汇报,教师板书: A商场:230×50%=115(元)
B商场:230-2×50
=230-100
=130(元)
11572,B商场更省钱。

2.完成教材第15页“练习二”第13题。

甲品牌:260-100=160(元)
乙品牌:260×60%×95%=260×0.6×0.95=148.2(元)
148.2<160,乙品牌的更便宜。

3.某旅游团共有成人12人,学生7人,他们到一个风景名胜地观光旅游,以下是导游了解到的门票报价:
A.成人票每张30元。

B.学生票半价。

C.满20人可以购团体票,在成人票价上打七折。

如果你是其中一员,你会制定怎样的购票方案。

(学生交流讨论,集体汇报不同方案)
方案一:30×12+30÷2×7=465(元)
方案二:30×20×70%=420(元)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将如何运用到生活中呢?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例5
(1)A商场:230×50%=115(元)
B商场:230-50×2=130(元)
答:在A商场买应付115元,在B商场买应付130元。

(2)115<130
答:选择A商场更省钱。

教学反思
1.购物在学生日常生活中是经常遇到的,这节课正是把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各种促销策略融入教材,通过几个情境的展示以及几个问题的讨论,让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来分析不同情况下各个商店的优惠策略,从而择优选择。

2.对于教学内容为综合应用的课时,一般是对前面一个或几个课时
知识点的总结、巩固与提升。

我们应该在复习旧知和提高学生分析、应用能力上分清主次,并根据学生学习状况等反馈信息及时进行相应调整,切忌在这种类似练习课的课堂中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只重视传授不顾启发学生。

在每一个引导提问、学生讨论的环节,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并且收集学生存在的问题后,再进行集中讲解。

3.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备课资料参考
典型例题准备
【例题】一个商场打折销售,规定购买200元以下(包括200元)商品
不打折,200元以上500元以下(包括500元)全部打九折,如购买500元
以上的商品,就把500元以内(包括500元)的打九折,超出的打八折。


川买了两次,分别用了189元、432元,那么如果他一次购买这些商品的话,可节省多少元?
分析:(1)200元以下(包括200元)商品不打折,最多付款200元;(2)200元以上500元以下(包括500元)全部打九折,最少付款200×90%
=180(元),最多付款500×90%=450(元);(3)500元以上的就把500元
以内(包括500元)的打九折,超出500元的部分打八折,最少付款450元。

189元>180元,说明原价就是189元或属于第(2)种情况;432元<450元,它属于第(2)种情况;再把钱数相加后根据第(3)种情况计算可节
省的钱数。

解答:200×90%=180(元)
189元>180元,说明没有打折,原价就是189元;或者打九折,原
价是189÷90%=210(元)。

500×90%=450(元)
432元<450元,说明原价就是432÷90%=480(元)。

当原价是189+480=669(元)时,450+(669-500)×80%=585.2(元) 189+432-585.2=35.8(元)
当原价是210+480=690(元)时,450+(690-500)×80%=602(元)
189+432-602=19(元)
答:可节省35.8元或19元。

解法归纳:分段折扣问题中,已知实际支付的钱数求原价时,应根据折扣计算方式分情况讨论。

相关知识阅读
关于百分数的成语
十拿九稳:90% 百里挑一:1%
事半功倍:200% 事倍功半:50%
半途而废:50% 平分秋色:50%
百发百中:100% 一箭双雕:200%
十室九空:10% 十全十美:100%
半壁江山:50% 一刀两断:50%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生活与百分数》8
教学目标:
1、巩固对储蓄存款的认识,了解教育储蓄、国债利率
2、在自主活动中进一步熟悉掌握存款利息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认识到存款利国利民
教学重点:
掌握有关存款形式、利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明确问题
李阿姨要存2万元,供儿子六年后上大学,怎样存款收益最大?
三种理财方式:普通储蓄存款、教育储蓄、购买国债
二、交流汇报有关利率、教育储蓄、国债相关小知识
1、学生汇报自己收集到的相关知识
2、教师释疑
A、收集到的利率为什么与教材上的不同?
B、不同银行存款利率不一样
C、国家利率调整的原因
D、教育储蓄存款存期的计算
三、设计方案
根据利息=本金x利率x存期计算每种方案最后利息
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设计不同方案
2、教师巡回指导,选择代表性方案演板
方案一:一年期存6次利息:3880。

95元
方案二:二年期存3次利息:4845。

9元
方案三:三年期存2次利息:5425。

13元
方案四:先存五年期一次,再存一年期一次利息:5492。

5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