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重症患者PICC常见并发症及护理方法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PICC常见并发症及护
理方法探讨
【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外科重症患者PICC常见并发症及其护理方法。

方法:纳入64个应用PICC置管的神经外科重症病例,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及PICC并发症预防性护理。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项数值更令人满意(P<0.05)。

结论: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应用PICC并发症预防性护理可显著降低PICC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神经外科;重症患者;PICC;并发症;护理方法
前言:近年来,随着临床医疗理念的不断更新与输液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成为了重症患者药物输注的另外一条重要选择途径[1],但仍有一定概率会发生并发症。

本次研究主要为分析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常见的PICC并发症发生原因,并实施相对应的护理措施,以更好改善患者预后,具体研究内容请自行翻阅下文。

1资料及方法
1.1资料
从我院神经外科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重症患者中择取64例作为研究样本,所有病例均依据“信封法”进行随机分组,分别分入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可容纳样本总数32例。

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9:13;年龄上限与下限分别为80岁和12岁,年龄均值(46.33±5.63)岁。

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7:15;年龄上限与下限分别为78岁和13岁,年龄均值(46.45±5.69)岁。

组间资料对比,P>0.05。

入组标准:①符合PICC置管相关适应证的病例;②临床资料完备且对研究内容详知的患者或家属。

剔除标准:①存在PICC置管相关禁忌证的病例;②合并存在其他严重躯体器质性疾病或重大传染性疾病的病例;③中途脱落研究的病例。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口头告知患者PICC置
管相关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对出现渗液、渗血、静脉炎等PICC并发
症的患者及时遵医嘱对症处理,与此同时提供卫生、饮食、用药等方面的护理服务。

观察组应用PICC并发症预防性护理。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着重实施PICC并发
症预防性护理,从科室中挑选5名具备5年以上PICC置管护理经验并经相关
PICC置管知识培训合格的护理人员与科室护士长组成PICC并发症预防性护理小组,组员对科室内重症患者常见PICC并发症发生原因进行科学分析并通过头脑
风暴和集体讨论制定出针对性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包括:①感染。

评估
其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并仔细告知患者PICC置管后可能存在的相关并
发症及感染发生风险,以便患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确认患者符合相关适应症后
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实施PICC置管,完成后密切关注患者穿刺点有无脓
性分泌物渗出,如有,应及时清除消毒并根据其细菌培养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

②穿刺点渗血。

在置管前应确认患者术前未服用阿司匹林及评估其凝血功能,应
充分考虑患者血管大小、弹性等情况选择适宜的导管及穿刺位置,穿刺时注意避
免导入鞘过于深入而刺伤血管内膜,致使出血时间延长,穿刺完成后立即进行5-10min的局部压迫止血处理,确认无渗血后于穿刺点撒上些许云南白药,放置透
明敷贴并应用弹力绷带进行加压包扎(时间不得低于8-12h),之后24h内对患
者穿刺侧肢体制动并加强观察,若患者因躁动或意识障碍而发生肌张力增加,则
应适当延长加压包扎时间并紧密关注有无渗血情况,如有,立即对症处理。

③静
脉炎。

a:置管前仔细评估患者血管条件是否存在高血压等基础疾病,若有,应
尽量选择4F导管进行PICC置管。

b:由经严格PICC置管培训合格且穿刺经验丰
富的护理人员进行置管,尽量选择健侧肢体血管进行穿刺,在确认手套上滑石粉
清洗干净及消毒液完全干透后再实施穿刺操作,送管动作需保持轻柔、匀速并避
免导入鞘过深。

c:嘱咐患者在置管成功24h后于每日输液前及临睡前分别做20
次握拳动作,以促进血液循环。

d:对穿刺点上方静脉进行热敷,每日2次,每
次时长20min左右;或是应用赛肤润按摩穿刺点至肘静脉之间的血管,每日3次,每次时长5-10min。

e:根据导管尖端液体水流方向调整患者体位,以便水流沿心
方向流动,一般来说,左侧置管患者采取右侧卧位,右侧置管患者采取左侧卧位。

f:密切关注穿刺点有无硬块、红肿、疼痛等情况,如有,则立即对血管应用康
惠尔透明敷贴或新鲜土豆片进行外敷。

④导管堵塞。

护理人员需熟练掌握冲管指
征(应用血液制品、20%甘露醇、脂肪乳等高黏度大分子药物后、输液前后、经PICC导管采血后、患者因意识障碍、躁动、气管切开吸痰等原因而出现剧烈咳嗽
或用力排便后),每次冲管应应用适量的生理盐水,之后实施正压封管。

此外,
对于高龄或血液呈高凝状态的患者应当予以高度重视,一方面可针对性地应用低
分子肝素(皮下注射,一般每日1次,每次注射500U)以改善血液粘稠度,另一
方面需要选用适宜的导管进行穿刺,对应用4F或4F以下导管的患者可改用输液
泵或控制输液速度以防止血液倒流,并在患者输液期间加强巡床力度,以便及时
更换输液瓶或发现输液不畅等异常状况,从而进行针对性处理。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PICC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
表1:统计学规则
指标
统计方

检验方式
统计学差异性标

计数资料%x2
p<0.05
计量资料T
2结果
表2可见,PICC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观察组占比更低,P<0.05。

表2:PICC并发症发生情况[n(%)]
组名


感染
穿刺
点渗血
静脉

导管
堵塞
总发
生率
对照组
n
=32
2
(6.25)
2
(6.25)
2
(6.25)
2
(6.25)
8
(25.00)
观察组
n
=32
(0.00)
(0.00)
1
(3.13)
1
(3.13)
2
(6.25)
x
2
----- 4.267 P-----0.039
3讨论
神经外科属于医院一个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以各类与人体神经系统相关
的疾病为治疗对象的重要科室,其所收治的患者病情多比较危重,因此需要较长
时间对症治疗。

对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来说,本身他们多合并存在意识障碍,治
疗依从性相对较低,加之患者长期应用尼莫地平、20%甘露醇等对血管刺激性较
大的高浓度药物,若长期应用外周静脉输液,则很容易发生穿刺困难、局部疼痛、渗液渗血、静脉炎等不良情况,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2]。

分析PICC常见并发症发生原因可知,患者因素与护理因素是最为重要两个
风险因素,因此护理措施的实施也主要围绕这两个风险因素展开,护理人员首先
需要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在熟练掌握PICC置管技能的同时科学评估患者的
PICC置管条件,对高龄、血管条件差的患者应选择型号适宜的导管,对存在意识
障碍、躁动等肌张力较高患者应加强约束、看护并在置管成功后有效压迫止血,
在患者置管期间需随时关注导管固定及血液回流情况,及时冲管与规范封管,及
时更换敷贴、输液瓶及调节输液速度,通过全方位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来最大程度降低患者PICC并发症的发生率[3]。

总而言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病情大多危重,实施PICC置管可有效减轻其穿刺痛苦,但需要结合相关预防性护理措施,以最大程度降低PICC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提升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王彦鹏.神经外科重症患者PICC常见并发症及临床处理对策[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8):93-94.
[2]刘丽梅,刘晶玉,杨立新,等.神经外科重症患者PICC置管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2):192-193.
[3]宋秀云.神经外科重症患者PICC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0,35(4):197-1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