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市宝山区高三高考一模物理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上海市宝山区高三高考一模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共7题)
第(1)题
一竖直悬挂的弹簧振子,下端装有记录笔,在竖直面内放置一张记录纸。
当振子上下振动时,以恒定速率v水平向左拉动记录纸,记录笔在纸上留下如图所示的图像。
、、、为纸上印迹的位置坐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振子的振幅为
B
.振子的振动周期为
C.图像记录了振子相对地面的运动轨迹
D.若纸带速率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振子振动的周期变为原来的2倍
第(2)题
某市学生期考体能测试中有一重要项目:排球垫球个数测试。
某同学在一次测试中双手在同一高度多次竖直垫起排球,第一次垫球后,球竖直上升高度为第二次垫球后,球竖直上升高度为。
已知排球的质量为,重力加速度取,不计空气阻力。
则第二次垫球过程,排球动量变化量的大小为( )
A.B.
C.D.
第(3)题
如图所示,图甲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大量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时,发出频率不同的大量光子,其中频率最高的光子照
射到图乙电路中光电管阴极K上时,电路中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光电管阴极K金属材料的逸出功为5.75eV
B.这些氢原子跃迁时最多发出6种频率的光
C.若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能使光电流为零,则可判断图乙中电源右侧为正极
D.氢原子从能级跃迁到能级时,氢原子能量减小,核外电子动能增加
第(4)题
如图所示,为某种电吹风机的电路示意图,a,b,c,d为四个固定触点。
可动的扇形金属触片P可同时接触两个触点。
触片P 处于不同位置时,电吹风机可处于停机、吹热风和吹冷风三种工作状态。
和分别是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
该电吹
风机的各项参数如下表所示( )
热风时输入功率
冷风时输入功率
小风扇额定电压
正常工作时小风扇输出功
率
A.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
B.吹热风时触点b、c相接触
C.由表中数据可算出小风扇的内阻为
D.由表中数据可算出小风扇的效率
第(5)题
弹头飞行时其重心所经过的路线谓之“弹道曲线”。
由于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使弹道形成不均等的弧形。
升弧较长而直伸,降弧较短而弯曲。
炮弹的弹道曲线如图所示,已知运动过程中,速度越大,空气阻力越大。
关于炮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炮弹的运动是斜抛运动
B.炮弹飞行到最高点时,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
C.炮弹上升过程所用的时间小于下降过程所用的时间
D.炮弹上升过程损失的机械能等于下降过程损失的机械能
第(6)题
如图所示,电阻为R的金属直角线框放置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a、d两点连线与磁场垂直,、长均为l,
长为,定值电阻阻值也为R,线框绕连线以角速度匀速转动。
时刻线框所在平面与磁场垂直,则( )
A.时刻穿过线框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大
B.时刻边所受安培力大小为
C.a、d两点间电压变化规律为
D.线框转一圈过程中外力对线框做功为
第(7)题
某小型水电站发电、输电的简易模型如图所示。
已知水轮机叶片的转速为每秒n转,水轮机带动发电机线圈转动,发电机线圈面积为S,匝数为N,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水电站经过原、副线圈匝数比为的理想变压器给定值电阻R供电。
滑片P的初始位置在副线圈的最上端,发电机线圈电阻的阻值为r,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9r。
则( )
A.当滑片P在初始位置时,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为
B.当滑片P在初始位置时,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为
C.将滑片P缓慢向下滑动的过程中,R消耗的功率一直增大
D.将滑片P缓慢向下滑动的过程中,R消耗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二、多选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共3题)
第(1)题
如图是某同学在足球场上把足球从地面A点踢出又落回地面C点的轨迹草图,其中B点是足球运动的最高点。
不能忽略空气阻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足球在B点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 B.足球在B点速度不是最小
C.足球从A运动到B的时间小于从B运动到C的时间D.足球在A、C两点重力的功率相等
第(2)题
人们有时用“打夯”的方式把松散的地面夯实。
设某次打夯符合以下模型:如图所示,两人同时通过绳子对质量为的重物分别施加大小均为(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方向都与竖直方向成的力,重物离开地面高度后人停止施力,最后重物自
由下落砸入地面的深度为。
,不计空气阻力,则()
A.重物在空中上升的时间一定大于在空中下落的时间
B.重物克服地面阻力做的功等于人对重物做的功
C.重物刚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
D.地面对重物的平均阻力大小为
第(3)题
如图所示,质量为的光滑木板静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左侧连接一个劲度系数为且足够长的水平轻质弹簧,
右侧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细线连接在竖直墙上,细线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现让一个质量为、初速度为的滑块在木板上向左运动,然后压缩弹簧。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细线被拉断前,木板、滑块、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B.细线被拉断时,滑块的加速度最大
C.木板的最大加速度为
D.滑块最后离开木板时相对地面的速度恰好为零
三、解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共4题)
第(1)题
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M、N是x轴上的两质点,如图甲是质点N的振动图像,图乙中实线是t=3.0 s时的波形曲线,质点M位
于x=8 m处,虚线是经过Δt时间后的波形曲线(其中Δt>0),图中两波峰间的距离Δx=7.0 m,求:
(1)波速大小和方向;
(2)时间Δt;
(3)从实线时刻算起,质点M第11次到达y=2.5 cm所需时间。
第(2)题
在图示的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点和C点的坐标分别为,是以C为圆心、为半径的半圆。
第一
象限内存在方向沿x轴正向的匀强电场;半圆及第四象限内存在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
质量为m、电荷量为e的电子(重力不计)从A点以初速率v在纸面内以与y轴负方向成角的方向射入电场,电子垂直x轴从B点进入磁场,经磁场偏转通过点,射出磁场后通过x轴上的P点。
求:
(1)两点间的距离以及电场的场强大小E;
(2)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以及电子从A点运动到P点所用的时间t。
第(3)题
2024年,东北地区: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四座城市将有新的地铁线路开通,新线路将会大大减轻交通压力,加快城市的发展。
沈阳地铁一号线从S站到T站是一段直线线路,全程1.6km,列车运行最大速度为72km/h。
为了便于分析,我们用图乙来描述这个模型,列车在S站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最大速度后立即做匀速直线运动,进站前从最大速度开始做匀
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到T站停车,且加速的加速度大小为减速加速度大小的倍。
现匀加速运动过程中连续经过A、B、C三点,S→A用时2s,B→C用时4s,且SA长2m,BC长24m。
求:
(1)列车在C点的速度大小;
(2)列车匀速行驶的时间。
第(4)题
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游戏装置,其简化模型如图所示,斜面轨道AB长L=2m,倾角37°,与小球间动摩擦因数=0.5,BC为光滑水平轨道,CDEFG轨道竖直放置,由4个半径R=0.2m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组成,D点与F点为竖直连接点,当小球在圆弧轨道上运动时,轨道与小球间存在沿半径方向(指向圆心)、大小为F=4N的特殊引力。
上述各部分轨道平滑连接,连接处无能量损失,一质量为m=0.1kg的小球从斜面项端A点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滑下,不计空气阻力。
(1)若小球以v=2m/s的初速度从A点滑下时;
①求小球到达斜面底端B点的速度v B;
②求小球刚过D点瞬间对轨道的压力F N;
(2)要使小球能沿轨道运动,且能够到达圆弧轨道最高点E,求小球在A点初速度v A的取值范围。
四、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 (共2题)
第(1)题
某同学为测定电阻丝的电阻率ρ,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路中ab是一段电阻率较大、粗细均匀的电阻丝,保护电阻R0=4.0Ω,电源电动势E=3.0V,电流表内阻忽略不计,滑片P与电阻丝始终接触良好。
(1)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得电阻丝的直径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d=________mm。
(2)实验时闭合开关,调节滑片P的位置,分别测量出每次实验中aP长度x及对应的电流值I,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x/m0.100.200.300.400.500.60
I/A0.490.430.380.330.310.28
/A-1 2.04 2.33 2.63 3.03 3.23 3.57
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丙的坐标纸上作出-x图像________,并由图线求出电阻丝的电阻率ρ=________Ω·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根据-x关系图线纵轴截距的物理意义,可求得电源的内阻为r=_____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若电流表内阻不可忽略,则电流表的内阻对测量电阻丝的电阻率______(选填“有”或“无”)影响,根据-x关系图线纵轴截距的物理意义可求得的是______。
第(2)题
图示装置为“向心力演示器”,已知挡板B、C到左右塔轮中心轴的距离相等,A到左塔轮中心轴距离是B到左塔轮中心轴距离的2倍,皮带连接的左右每层变速塔轮对应的半径之比均已知。
某实验小组用此装置来探究向心力的决定因素。
(1)如果要探究向心力与角速度的关系,则应该将质量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在挡板__________(填“A、B”,“A、C”或“B、C”)处,并且确保左右变速塔轮的半径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2)在记录两个标尺露出的格数时,同学们发现要同时记录两边的格数且格数又不是很稳定,不便于读取。
于是有同学提出用手机拍照后再通过照片读出两边标尺露出的格数。
下列对该同学建议的评价,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____。
A.该方法可行,且不需要匀速转动手柄
B.该方法可行,但仍需要匀速转动手柄
C.该方法不可行,因不能确定拍照时露出的格数是否已稳定
(3)探究完毕后,同学们想继续利用探究结果粗略测量某小球b的质量。
他们将另一质量已知的小球a放在挡板B处,待测质量小球b放在挡板C处,皮带套在两边塔轮半径相同的轮盘上,转动手柄时发现,标尺1几乎露出所有格数时,标尺2露出格数还不足一格,则接下来的操作可行的是__________。
A.将小球a放在B处,小球b放在C处,同时减小左右两侧塔轮的半径比
B.将小球a放在A处、小球b放在C处,同时减小左右两侧塔轮的半径比
C.将小球a放在C处、小球b放在A处,同时减小左右两侧塔轮的半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