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六大解放”思想对学前游戏教育的启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81023
基金项目: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 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归国留学生与中国现代教育改革研究 (14YJA880006)ꎮ
作者简介:吴丽红ꎬ长江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ꎬ主要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学㊁教育史ꎻ陈竞蓉ꎬ长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ꎬ教育学博士ꎬ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教育史ꎮ
①㊀胡静:«我国近二十年幼儿创造力研究概述»ꎬ«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年第27期ꎬ第118121页ꎮ
②㊀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1卷ꎬ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ꎬ第94页ꎮ2019年1月第1期南京晓庄学院学报JOURNALOFNANJINGXIAOZHUANGUNIVERSITYJan.2019No.1
陶行知 六大解放 思想对学前游戏教育的启示
吴丽红ꎬ陈竞蓉
(长江大学教育学院ꎬ湖北荆州434023)
摘㊀要:20世纪初ꎬ人民教育家陶行知针对严重摧残儿童创造力的旧教育ꎬ提出了著名的儿童
六大解放 教育思想ꎬ即解放儿童的头脑㊁解放儿童的时间㊁解放儿童的空间㊁解放儿童的双手㊁解放儿童的眼睛和解放儿童的嘴巴ꎬ主张解放儿童的创造力ꎬ培养创造性人才ꎮ这一思想对我国学前游戏教育如何培养幼儿创造力具有如下重要启示:培养幼儿创造力是学前游戏教育的重要目标ꎻ游戏活动的设计应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求知欲ꎻ游戏环境的创设应有利于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ꎻ游戏时间的安排应有利于提高幼儿的探究能力与操作能力ꎻ游戏材料的选择应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以及教师的游戏指导应有利于发展幼儿独立思考能力等ꎮ
关键词:陶行知ꎻ 六大解放 思想ꎻ学前游戏教育ꎻ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G40092 6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97902(2019)01000105
儿童具有创造的潜质ꎬ幼儿期作为其创造力发展的第一个关键期ꎬ其创造力发展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以后的学习和发展①ꎬ而游戏是培养儿童创造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ꎮ然而ꎬ当前我国学前游戏教育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缺乏应有的重视ꎬ不论是游戏内容的设计㊁游戏时间的设置ꎬ还是游戏环境的创设㊁游戏材料的选择等ꎬ均未能把培养幼儿的创造力置于中心地位ꎮ早在20世纪初ꎬ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著有«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ꎬ对严重摧残儿童创造力的旧教育进行了鞭辟入里的批评ꎬ就如何培养儿童的创造力ꎬ明确提出了 六大解放 思想ꎮ其言辞之犀利ꎬ观点之深刻ꎬ振聋发聩㊁引人深思ꎮ遗憾的是ꎬ长期以来陶行知先生的这一思想尚未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ꎬ迄今ꎬ仅有阮素莲«陶行知的 六大解放 思想与儿童创造力培养»(«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1月)㊁韩冰清«论 六大解放 及其实施 陶行知的 六大解放 思想对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启示»(«黄冈师范学院学报»ꎬ2002年2月)等少数几篇研究论文ꎬ而有关陶行知 六大解放 思想与学前游戏教育中儿童创造力培养的研究则更为少见ꎮ有鉴于此ꎬ本文拟对这一思想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ꎬ并从中得出其对我国学前游戏教育的启示ꎮ
一㊁陶行知的 六大解放 思想
陶行知是我国创造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开拓者和奠基人ꎮ20世纪初ꎬ西方现代教育理论纷纷涌入中国ꎬ我国教育界在运用这些教育理论批判传统教育的同时ꎬ也出现了盲目照搬的情况ꎮ对此ꎬ陶行知明确指出: 中外情形有同者ꎬ有不同者ꎮ同者借镜ꎬ他山之石ꎬ固可攻玉ꎮ不同者而效焉ꎬ则适于外者未必适于中ꎮ ②他 深信一个国家的教育ꎬ无论在制度上㊁内容上㊁方法上不应常靠着稗贩和因袭ꎬ而应该准照那国家的需要

和精神ꎬ去谋合适ꎬ谋创造 ①ꎬ从而提出了创造教育思想ꎬ旨在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创造性人才ꎮ他认为儿童天生具有创造力ꎬ儿童的创造力作为一种巨大的潜在的智力资源ꎬ如果被埋没或没有充分发挥出来ꎬ这既是教育的失职ꎬ亦是国家莫大的损失ꎮ为培养和发展儿童的创造力ꎬ陶行知提出了 六大解放 思想ꎬ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解放儿童的头脑
陶行知认为ꎬ儿童的创造力被固有的迷信㊁成见㊁曲解㊁幻想等层层裹头布包裹了起来ꎬ要发展儿童的创造力ꎬ先要把儿童的头脑从迷信㊁成见㊁曲解㊁幻想中解放出来②ꎮ因为 大凡人类对于一件事ꎬ研究其中的道理ꎬ首先发生思想ꎬ思想贯通ꎬ以后才发生信仰ꎬ有了信仰ꎬ才生力量ꎮ思想贯通ꎬ便等于头脑解放 ③ꎮ迷信要不得ꎬ成见要不得ꎬ曲解要不得ꎬ幻想亦要不得ꎮ他指出要摒弃迷信㊁成见等束缚儿童创造力发展的裹头布ꎬ坚信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引导儿童的发展ꎬ解放儿童的头脑ꎬ培养他们的思考力和创造力ꎮ陶行知主张不应以成人的观点去看待儿童㊁以成人的要求去苛求儿童及以成人的思想去左右儿童ꎬ儿童的头脑是自己的ꎬ他们有权利自由选择装进头脑中的事物ꎮ教育应尊重儿童的选择和自由ꎬ任其己心ꎬ解放其天性ꎬ并帮助他们发现兴趣㊁发展兴趣ꎬ而不是将其当成容器一味灌输他们不喜欢的东西ꎮ
(二)解放儿童的时间
陶行知说: 现在一般学校把儿童的时间安排得太紧ꎮ一个茶杯要有空位方可盛水ꎮ 一般学校把儿童的时间全部占据ꎬ使儿童失去学习人生的机会ꎬ养成无意创造的倾向ꎬ到成人时ꎬ即使有时间ꎬ也不知道怎样下手去发挥他的创造力了ꎮ 为此ꎬ他大声疾呼: 创造的教育ꎬ首先要为儿童争取时间之解放ꎮ ④他主张 解放时间ꎬ把孩子从劳碌中解放出来ꎬ使大家有点空闲ꎬ想想问题ꎬ谈谈国事ꎬ看看书ꎬ干点于老百姓有益的事ꎬ还要有空玩玩ꎬ才算是有点做人的味道 ⑤ꎮ儿童的发展需要充足的自由时间ꎬ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活动ꎬ而不应该被成人安排得满满当当ꎮ成人只需要给予适当的引导ꎬ保护儿童的好奇心ꎬ培养他们的求知欲ꎬ而不是代替他们做决定ꎮ针对当时儿童独立自由时间十分缺乏的状况ꎬ陶行知指出儿童自由时间的重要性ꎬ强调教育应该根据儿童全面发展的需要来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ꎬ以期凸显儿童主体性与自主性ꎮ
(三)解放儿童的空间
陶行知说: 从前的学校完全是一只鸟笼ꎬ改良的学校是放大的鸟笼ꎮ要把孩子从鸟笼中解放出来ꎬ放大的鸟笼比原来的鸟笼大些ꎬ有一棵树ꎬ有假山ꎬ有猴子陪着玩ꎬ但仍然是个放大的鸟笼ꎬ不是鸟的家乡ꎬ不是鸟的世界ꎮ鸟的世界是森林ꎬ是海阔天空ꎮ我们要解放孩子的空间ꎬ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㊁树木㊁青山㊁绿水㊁日月㊁星辰以及社会中之士㊁农㊁工㊁商㊁三教九流ꎬ自由地对宇宙发问ꎬ与万物为友ꎬ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ꎮ ⑥他认为儿童的教育来源于生活ꎬ教育应该以其生活经验为基础ꎬ并主张将儿童周围的世界与教育紧密联系起来ꎬ让他们从生活中学习ꎬ从身边的大自然和社会学习ꎬ进而解放儿童的空间ꎬ放飞儿童的自由ꎮ教师应将教育的场所拓展到森林㊁湖泊㊁稻田㊁山川等大自然中去ꎬ将教育的空间延伸至博物馆㊁文化宫㊁体育馆㊁广场㊁公园㊁家庭等大生活中去ꎬ真正践行教育源于生活㊁教育源于自然的理念ꎬ打开传统的教育大门ꎬ释放儿童探索世界的天性ꎬ满足他们对学校外面世界的好奇心ꎬ使其在大自然和生活中尽情地自由翱翔ꎮ
(四)解放儿童的双手
陶行知认为ꎬ人类自从腰骨竖起ꎬ前脚变成一双可以自由活动的手ꎬ进步便一日千里ꎬ超越一切动物ꎮ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 中国对于小孩子一直是不允许动手ꎬ动手要打手心ꎬ往往因此残害了儿童的创造力ꎮ 要根绝这个弊端ꎬ就必须解放儿童的双手ꎮ⑦他主张创造教育要以生活为内容ꎬ强调教学做合一ꎬ尤其重视做ꎮ 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 ꎬ通过做获取知识ꎬ再经过思想的处理ꎬ继而产生新的东西便是创造ꎮ
2 ①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1卷ꎬ第568页ꎮ
周洪宇:«陶行知生活教育学说»ꎬ湖北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ꎬ第233页ꎮ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3卷ꎬ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ꎬ第525页ꎮ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3卷ꎬ第527页ꎮ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3卷ꎬ第569570页ꎮ
南京晓庄师范陶行知研究室编:«陶行知文集»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ꎬ第753页ꎮ周洪宇:«陶行知生活教育学说»ꎬ第234页ꎮ
做ꎬ是儿童探索世界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ꎬ使用双手探索世界是儿童的本性ꎮ解放儿童的双手ꎬ就是解放儿童的天性ꎬ给予儿童自由ꎬ放手让他们自由去做㊁去行动ꎬ这不仅符合儿童身体的发展规律ꎬ而且迎合了儿童的发展需要ꎬ有利于促进其动作协调发展和提高动手操作能力ꎮ斯佩里左右脑分工理论表明ꎬ人类的右脑也称为创造脑ꎬ右脑是创造力的源泉ꎬ而右脑的开发需要有意识地加强左侧肢体的运动ꎬ如提高左手的运用率来促进右脑的发展ꎮ可见陶行知强调将儿童的双手解放出来ꎬ正视其动手需求和活动ꎬ鼓励其大胆实践ꎬ以启发和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ꎬ是极为科学的主张ꎮ
(五)解放儿童的眼睛
陶行知认为ꎬ传统的封建教育给儿童戴上了一副有色眼镜ꎬ使他们脱离社会实际生活ꎬ 两耳不闻窗外
事ꎬ一心只读圣贤书 ꎬ成为无益于社会的 小书呆子 ①ꎮ他指出不要让儿童 戴上封建的有色眼镜ꎬ使眼睛能看事实 ②ꎬ教育应该引导儿童对大自然进行观察ꎬ对大社会进行分析ꎬ在大自然㊁大社会的怀抱中ꎬ陶冶性情ꎬ锻炼意志ꎬ进而培养他们分析问题㊁解决问题的能力ꎮ他主张通过解放儿童的眼睛来洞察世界ꎬ认识世界万事万物ꎬ使他们成为改造社会的新一代ꎮ儿童的学习不能仅局限于书本知识ꎬ世界之大无奇不有ꎬ很多知识在书本上是学习不来的ꎬ学习还应结合生活ꎮ在生活中ꎬ他们通过亲身经历与实践ꎬ可获取大量的直接经验ꎮ要解放儿童的双眼ꎬ教师就应将儿童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当中ꎬ教他们学会看周围的世界ꎬ学会观察分析㊁独立判断和独立思考ꎬ避免人云亦云ꎬ做一个有思想㊁有主见㊁有理智的人ꎮ
(六)解放儿童的嘴巴
陶行知认为ꎬ中国人一般习惯是不多说话ꎬ儿童没有言论自由的权利ꎮ大人说什么ꎬ小孩就听什么ꎬ就照着做ꎬ久而久之ꎬ使儿童养成一种盲从陋习ꎬ这是不利于儿童成长的ꎮ他指出: 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ꎬ特别是问的自由ꎬ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ꎮ ③1924年ꎬ他在«每事问»一诗中写道: 发明千千万ꎬ起点是一问ꎮ禽兽不如人ꎬ过在不会问ꎮ智者问的巧ꎬ愚者问的笨ꎮ人力胜天工ꎬ只在每事问ꎮ ④由此可见ꎬ陶行知将发明创造的起点ꎬ归结于 问 ꎮ 问 是儿童求知欲的体现ꎬ是好奇心的彰显ꎬ也是其创造力的开端ꎮ科学研究表明ꎬ没有提问就没有创造ꎬ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ꎬ是创新精神的基石ꎮ儿童通过问和说这种方式ꎬ得以自由发表见解ꎬ其创新思维能够得到快速发展ꎮ此外ꎬ儿童也有言论自由的权利ꎮ解放儿童的嘴巴ꎬ鼓励他们多说㊁多问ꎬ有利于促进其语言组织能力㊁语言表达能力㊁人际交往能力㊁思考能力㊁理解能力和情绪情感等方面的发展ꎬ儿童也才有可能成为富有创造力的人ꎮ二㊁ 六大解放 思想对学前游戏教育的启示
研究表明ꎬ游戏性与创造力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游戏性强的孩子创造力强⑤ꎮ但是ꎬ在现实中旨在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游戏教育活动却存在诸如游戏教育活动目标不明确ꎬ游戏活动设计不合理ꎬ游戏环境单调划一ꎬ游戏时间安排不科学ꎬ游戏材料数量少ꎬ教师的游戏指导不到位等许多问题ꎬ致使幼儿创造力难以得到良好的培养与发展ꎮ陶行知 六大解放 教育思想既高屋建瓴地指出了培养和发展儿童创造力的重要性ꎻ又立足我国国情ꎬ提出了培养儿童创造力的根本措施ꎮ该思想对于解决上述学前游戏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我国学前游戏教育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具有重要借鉴和启示ꎮ
(一)培养幼儿创造力是学前游戏教育的重要目标
创造力作为人所具有的一种特殊能力ꎬ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ꎬ也是个人自身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ꎮ当今ꎬ世界各国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创造力的竞争ꎮ学前教育阶段是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关键时期ꎬ理应十分重视幼儿创造力的培养ꎮ国外许多幼儿园将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明确作为教育目标ꎬ如享誉中外的瑞吉欧ꎬ它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为目标来指导实践ꎬ开发萌发式的课程ꎬ以建构式的提问引导幼儿开展开放性的探索ꎬ并依据幼儿的经验与兴趣做适当的回应ꎬ使其从社会㊁环境互动中学习ꎬ注重激发幼儿的学习潜能和对事物的好奇心ꎬ鼓励其大胆创新ꎮ我国学前游戏教育亦应将幼儿创造力的培养作为重要目标ꎬ并贯
3 ①②③④⑤何国华:«陶行知教育学»ꎬ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ꎬ第274页ꎮ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3卷ꎬ第542页ꎮ南京晓庄师范陶行知研究室编:«陶行知文集»ꎬ第753页ꎮ陶行知:«行知诗歌集»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1981年版ꎬ第12页ꎮ
何梦焱ꎬ刘焱:«面向21世纪培养儿童的游戏性»ꎬ«学前教育研究»1999年第1期ꎬ第2124页ꎮ
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ꎮ
(二)游戏活动的设计要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求知欲ꎬ是培养幼儿创造能力的基础ꎮ如何激发幼儿对世界万物的好奇心ꎬ这需要从激发兴趣开始ꎮ俗话说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ꎮ兴趣是儿童进行学习和探索事物的原动力ꎮ因此ꎬ教师对游戏活动的设计要符合幼儿的兴趣特点ꎬ对活动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其生活经验ꎬ活动过程的设计还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ꎬ并遵循维果斯基的儿童 最近发展区 规律ꎮ在学前游戏教育中ꎬ教师应多设计与选择创造性游戏ꎬ如角色游戏㊁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等ꎮ在其他种类游戏活动中ꎬ还需尽量设计充满乐趣和稍有难度的游戏ꎮ如在安吉游戏中ꎬ教师为幼儿提供不同型号不同材质的大型积木ꎮ由于这些积木是普通小型积木的放大版ꎬ幼儿深感好奇ꎬ并萌发强烈的探求欲望ꎬ于是热情地投入到积木搭建活动中ꎮ有的幼儿选择木质积木搭建一座一米高的迷你小屋ꎬ在里面居住ꎻ有的幼儿建设一座大桥ꎬ在上面行走ꎮ这不仅能使幼儿亲身体验自我搭建的建筑物ꎬ并且能激发他们进一步思考如何使搭建的建筑更稳固等问题ꎮ幼儿通过一次次尝试和探究ꎬ将想法付诸实践ꎬ能获得较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ꎮ安吉游戏的成功经验ꎬ值得其他幼儿园师法ꎬ应推而广之ꎮ
(三)游戏环境的创设应有利于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游戏环境主要是指为幼儿游戏活动所提供的条件ꎬ包括心理环境和物质环境ꎮ心理环境是指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及心理气氛ꎬ包括师幼关系㊁幼儿之间的同伴关系及宽松㊁自由的游戏氛围ꎻ物质环境主要是指幼儿园各种人工与非人工的游戏空间和场地㊁游戏材料㊁游戏时间等ꎮ①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ꎬ需要具备良好的环境和条件ꎮ陶行知先生强调ꎬ培养和摧残儿童创造力的是环境ꎬ儿童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ꎮ郑也夫先生在«吾国教育病理»一书中也明确指出ꎬ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对学生创造力的摧毁ꎮ究其原因ꎬ中国教育忽视了培养创造力所需要的环境和条件ꎬ即民主与自由ꎮ
因此ꎬ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一个宽松㊁宽容的心理环境和自主㊁自在的物质环境ꎬ这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首要条件ꎮ在一个安全舒适的心理环境中ꎬ幼儿才会主动参与到游戏活动当中去ꎬ才敢于质疑ꎬ敢于挑战ꎬ敢于 天马行空 地想象ꎮ在游戏活动中ꎬ如果教师比较严肃ꎬ易使幼儿由于畏惧老师的威严而不敢放开玩ꎬ不敢质疑ꎬ更不敢否定权威ꎮ故在游戏活动中ꎬ提供平等的㊁互动的㊁和谐的人际关系ꎬ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游戏氛围是必不可少的ꎮ同样重要的是ꎬ教师也可借助家庭㊁社区的丰富资源为幼儿提供一个开放的物质环境ꎮ社区资源隐藏着较大的教育价值ꎬ适当地开展社区活动ꎬ有利于将周边的资源变为幼儿切身的生活体验ꎬ这对幼儿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②ꎮ如在社区的公园里(安全范围内)开展户外活动ꎬ让幼儿有机会真正接触花草树木ꎬ走进大自然ꎬ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开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ꎮ
(四)游戏时间的安排应有利于提高幼儿的探究能力与操作能力
活动ꎬ尤其是动手操作活动ꎬ是幼儿形成探究能力和提高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ꎮ在园所活动中ꎬ经常出现由于游戏时间较短而限制幼儿活动次数的情况ꎬ使得语言教学的时间增加ꎮ而充足的游戏时间ꎬ是有效开展活动强有力的保证ꎬ是培养幼儿探究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必要条件ꎬ更是幼儿创新灵感产生的条件之一ꎮ教师应合理规划幼儿游戏活动的时间ꎬ允许幼儿自由操作ꎬ鼓励其积极探索ꎬ强调增加幼儿使用左手的频率ꎬ并给予右脑适当的刺激ꎬ以开发幼儿创造力ꎮ在游戏活动中ꎬ教师还应注重因材施教ꎮ每个幼儿由于游戏能力不同ꎬ其所需的游戏时间也参差不齐ꎮ有的幼儿能力强ꎬ可快速完成 任务 ꎻ有的幼儿能力稍弱ꎬ速度稍慢ꎬ在充足时间内也可以独立完成 任务 ꎮ游戏活动应给予幼儿充足的游戏时间ꎬ使能力各异的幼儿都能通过自己的思考独立完成 任务 ꎮ如在开展户外森林游戏活动时ꎬ面对具有挑战的小山坡ꎬ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ꎬ他们可以多试几遍不同的路径ꎬ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条路ꎻ遇到过不去的沟ꎬ可搭一块木板走过去ꎬ亦可跳过去ꎬ方法多样ꎮ教师应鼓励并引导幼儿大胆寻求多样新颖的方法ꎬ从而发现新事物ꎮ
(五)游戏材料的选择应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ꎬ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ꎮ它是引发幼儿创造力的先导ꎬ亦是激发创造力的动力ꎮ为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ꎬ教师应在游戏活动中投放多种多样的游戏材料ꎬ便于幼儿接触
4 ①

邱学青:«学前儿童游戏»(第4版)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ꎬ第184页ꎮ
全守杰ꎬ张恋:«论生活教育理论视野中的园本课程开发»ꎬ«教育与教学研究»2018年第32期ꎬ第7984页㊁第127页ꎮ
各种游戏材料形象ꎬ体验各种感觉ꎮ如训练幼儿图像想象能力时ꎬ教师画出一个圆ꎬ问幼儿 它像什么? 幼儿的答案五花八门ꎬ像太阳㊁碗㊁面包㊁饼干㊁眼睛㊁杯子 ꎬ教师需呈现多种丰富的材料形象ꎬ引导幼儿想象ꎻ训练幼儿的空间想象力时ꎬ教师可结合视觉㊁听觉㊁触觉㊁嗅觉㊁味觉等多种感官来提供游戏材料ꎬ如给幼儿听一种音乐ꎬ问其想到了什么ꎬ并鼓励他们用任何颜色的彩笔画出自己所想的东西ꎻ给幼儿一些石头㊁树叶和木棍ꎬ让其自由创作ꎻ带幼儿到田野中去观察油菜花和稻谷ꎬ让他们想一想这些植物与我们生活中哪些食物紧密相关ꎻ感受太阳的温暖ꎬ说说太阳像什么ꎬ等等ꎮ教师应多给幼儿提出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ꎬ引导他们大胆想象ꎮ
在材料投放的数量方面ꎬ教师可根据幼儿的人数投入适量的材料ꎮ研究表明ꎬ材料投放的数量与幼儿数量应保持一致ꎮ材料投放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ꎬ如材料投放过多ꎬ则易使幼儿形成选择困难症ꎬ难以发挥想象力ꎻ若材料投放数量少于幼儿人数ꎬ则易引起冲突ꎮ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ꎬ不论孩子的年龄大小ꎬ都必须提供足够的材料ꎮ ①此外ꎬ所投放材料的规格和结构也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ꎬ教师需依据其年龄阶段来投放不同规格㊁不同结构的游戏材料ꎮ如小班幼儿认知水平较低ꎬ其游戏材料应该是与其生活经验紧密结合的各种实物ꎬ便于他们积累各种形象ꎬ为后期开展联想训练打下基础ꎻ中班幼儿的游戏材料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比小班稍高ꎬ可提供大小不同㊁形状各异的中低结构材料ꎻ大班幼儿游戏材料的选择要求更高ꎬ随着大班幼儿动手能力和表征能力的增强ꎬ他们需要的游戏材料是利于发挥想象的未成型玩具及材料ꎬ如泥土㊁水㊁积木等大自然原始材料和低结构材料ꎮ
(六)教师的游戏指导应有利于发展幼儿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游戏过程中ꎬ教师的指导是至关重要的ꎮ教师指导游戏时介入的时间㊁方式㊁程度等均会影响幼儿独立思考能力的发挥ꎮ如在游戏中幼儿遇到困难ꎬ教师需先细致观察ꎬ看幼儿自己能否独立解决问题ꎬ是否会找同伴寻求帮助ꎬ以及是否会主动向教师求助等ꎬ给幼儿提供足够的独立思考机会ꎮ如若幼儿无计可施ꎬ此时教师应该鼓励其主动寻求帮助ꎬ并寻找最佳指导契机帮助他们ꎮ此举不仅能激励幼儿积极思考ꎬ亦能促进他们创造力的发展ꎮ
在给予幼儿指导时ꎬ教师应确保他们具有充足的独立思考机会㊁能执行自己的意志ꎮ在采用语言介入提示时ꎬ教师应该根据幼儿个性特点量体裁衣㊁对症下药ꎬ鼓励积极思考ꎮ对于胆小的幼儿ꎬ教师要主动给予其帮助ꎬ多用赞赏性激励性语言鼓励他们ꎻ对于急性子的幼儿ꎬ教师要采用温和的语言ꎬ耐心引导ꎮ教师的积极肯定与鼓励ꎬ既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ꎬ又可促进其敢于思考ꎬ敢于 异想天开 ꎬ形成乐于动脑的好习惯ꎮ除语言提示外ꎬ教师亦可采用行为暗示指导法ꎮ如对于幼儿的创造性表现ꎬ教师可示之微笑以示赞扬ꎻ而面对自我怀疑的幼儿时ꎬ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的眼光以示激励ꎮ不论哪种指导方式ꎬ教师都应点到为止ꎬ不宜过多干涉ꎬ并充分尊重幼儿的意愿ꎮ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ꎬ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ꎮ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呼唤更多创新型人才ꎬ作为基础教育之基础的学前教育ꎬ尤其是学前游戏教育ꎬ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方面理应作出更大的贡献ꎮ(责任编辑:钟玖英㊀校对:刘㊀倩) 5 ①马乔里 J 克斯特尔尼克等著ꎬ邹晓燕等译ꎬ诸惠芳等校:«儿童社会性发展指南理论到实践»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ꎬ第343
344页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