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课件(第2课时)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欢呼”表现了人们在周总理到 来之时兴奋、快乐的心情。
统编教科书二语上
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
统编教科书二语上
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统编教科书二语上
积累:
请写几个“一条条”“一串串”这种表示数 量的词组。
一排排 一座座 一张张 一面面
此话一出,语惊四座。周总理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 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 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
统编教科书二语上
总理与民同欢庆
外貌
这是课后第2题哦!
神态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 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对周总理的外貌描写生动地刻画出周总理的傣族装 扮,体现出周总理的平易近人和对傣族人民的尊重。
“笑容满面”表现了周总理的和蔼可亲。
统编教科书二语上
观察插图,并读一读第四自然 段中描写周总理衣着的句子,你从 中体会到什么?
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 赶来了。
从“赶”字可以看出人们 的心情非常激动和兴奋。
统编教科书二语上
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 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 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用“鲜红的地毯”来比喻撒满凤凰花花瓣 的地面,表现出一种欢乐祥和的气氛,说
明场面非常隆重。
统编教科书二语上
“一条条”“一串串”说明了 龙船和花炮的数量之多。
“泼啊,洒啊!”“笑啊,跳啊” 写出了人们尽 情、尽兴地过节的情景, 表现出傣族人民和周总
理在一起互动时的欢乐气氛。
统编教科书二语上
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互相泼水,会向傣族人民送上哪些祝福呢? 周总理把水泼洒到老人身上,祝福他们( C),周总理把
水泼洒到青年人身上,祝福他们( )B ,周总理把水泼洒到 孩子们身上,祝福他们( )A。
图文对照,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在~~~理~~解~~~课~~文~~的~~~同~~时~~,~~~学~~习~~用~~~“~~一~~边~~~…~~…~~一~~边~~~…~~…~~”~~写~~
句子。
~~~~~~~~~~~~~~~~~~~~~~~~~
统编教科书二语上
自由读第1、2自然段,想一想: 泼水节到了,傣族人民为什么特别高 兴?
统编教科书二语上
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 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 起跳舞。
“接过”“敲”“踩”“跳舞”这一 连 串的动作表现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 一起过泼水节的快乐,也表现了周总 理平易近人的品质。
统编教科书二语上
开始泼水了。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 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 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 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周总理穿的是傣族的民族服饰, 这样穿着是为了更亲近傣族人民, 并表达了对傣族人民的尊重。
统编教科书二语上
语文要素
图文对照理解课文 图文对照是一种理解课文的好方法。本文有一幅插图: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 头巾,笑容满面地站在人群中,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手拿 柏、树枝蘸了水准备向人们泼洒。图文对照,我们能更加直 观地感受周总理亲民、爱民、与人、民心连心的特点。
A、快乐成长 B、美满幸福 C、健康长寿
统编教科书二语上
读课文第7-8自然段,想一想:1961年的 泼水节给傣族人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统编教科书二语上
幸福回忆永难忘
多么幸福啊,1961年的泼水节! 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
最后两个自然段抒发了作者幸福、难忘的思想感情。 “多么幸福”“令人难忘”是傣族人民对 1961 年泼水 节最直接、最具体、最真实的感受。
统编教科书二语上
人教版 语文 二年级 上册
第二课时
统编教科书二语上
《难忘的泼水节》讲述了1961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故事。本课教学重点在是导学生练习借 助具体事物复述场景。
学习第1-2自然段,可先适当向学生作一些背景介绍,让学生初步了解周总理的身份和他百忙之 中抽时间与傣族人民过节,再让学生朗读课文,初步体会傣族人民的欢乐和幸福。 学习第3自然段,可以让学生先画出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的语句,然后抓住“赶来、洒满”等词语体会傣族人 民急切、激动的心情,通过“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对比,体会龙船花炮之多,欢迎场面之热烈 ,最后通过朗读体会当日的盛况,感受傣族人民热爱总理的心情。 第4-6自然段,教学时要图文对照,体会情感。通过朗读,边读边想象泼水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周总理与傣 族人民同喜同乐的心情,体会心心相印的深厚情意。 第7-8自然段,连用两个感叹句,反复强调1961年的泼水节令傣族人民永远难忘,引导学生读出陶醉在幸福 之中的感觉。
统编教科书二语上
欢迎总理展盛况
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 敲象脚鼓
赶来了。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 撒花瓣
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
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人们 赛龙舟
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放花炮
这些都是人们欢迎周总理的方式。
统编教科书二语上
从“四面八方”可以体 会到来的人特别多。
统编教科书二语上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想一想:为什么说这是 “难忘的泼水节”?
因为敬爱的周总理百忙之中抽时间来和傣族 人民一起度过了这个幸福的节日。
统编教科书二语上
学习本文时,我们可以借助资料了解故事背景,
~~~~~~~~~~~~~~~~~~~~~~~~
然后借助重点词句,感受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的盛况,
统编教科书二语上
记方法:“一边……一边……”表示并列关系,因此它连 接的两件事必须是并列的,是可以同时进行,互不干扰的。 像这样的关联词语还有:一面……一面……、那么……那 么……等,等等。 用方法:请用“一边……一边……”的句式写一句话。
示例 妹妹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统编教科书二语上
统编教科书二语上
统编教科书二语上
这是课后第1题哦!
周总理是怎样同人们一起过泼水节的? 周总理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
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 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周总理一手端着盛 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 泼洒,为人们祝福。
统编教科书二语上
清清的水,泼啊,洒啊!周 总理和傣族人民笑啊,跳啊, 是那么开心!
统编教科书二语上
仿写:
请你仿照课文最后两句的句式,写两个感叹句。
多么开心啊,我们自己的节日! 多么快乐啊,我们共同成长!
统编教科书二语上
语文要素
用“一边……一边……”写句子 学方法:一个人同时做两件事且互不干扰时,可以用“一 边……一边……”将这两件事连接起来。如文中的“傣族人 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这 句话中欢呼和泼水两件事可以同时进行,互不干扰,所以就 用“一边……一边……”将它们连接起来。
统编教科书二语上
下面哪个句子更能表现节日的热闹和喜庆气氛? (1)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2)一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花炮升上天空。 第一个句子。因为第一个句子中的“一条条、一串串 ”写出了龙船、花炮很多,更能体现节日的热闹和喜庆 气氛。
统编教科书二语上
读课文第4-6自然段,想一想:周 总理如何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
本课需要书写的8个字,包含独体字、左右、上下、半包围4种结构,可以根据字的结构归类学 习,整体把握。其中“泼”要强调右边是“发”,不要写成“友”,“令”要重点提醒不要丢了最后一笔点,和“今” 区分清楚。 关注词语:难忘、泼水节、一年一度、四面八方、龙船、花炮、欢呼、人群、欢乐、柏树枝、多么。提醒 学生读好“一年一度”中“一”的变调。借助图片读词语“龙船、花炮、柏树枝”,随文识记巩固“难忘、泼水节 、一年一度、四面八方、欢呼、人群、欢乐、多么”。
这篇课文写的是 1961 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 一起过泼水节的事,表现了周总理和傣族人 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
统编教科书二语上
怀念周总理泼水节,让我们感受到热情和欢 乐;泼水节,让我们感受到激动和幸福。周总理 与人民心连心,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我们永远 怀念他。
统编教科书二语上
上坡路和下坡路
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总理的面说: “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 走路。”
统编教科书二语上
泼水节至盼总理
“敬爱”表现了周总理深 受人民爱戴。
1961 年的泼水节,傣族人民特别高兴, 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 水节。
1961 年的泼水节傣族人民过得特别高兴,因为那 一年敬爱的周总理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统编教科书二上
读课文第3自然段,人们是如何欢 迎周总理的?
“一手……一手……”写出了周总理同傣族人民过泼 水节的情景。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样,用泼水的方式 为人们祝福。周总理平易近人的形象再次跃然纸上。
统编教科书二语上
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 福他健康长寿。
“一边……一边……”“写出了傣族人 民向周总理祝福时的欢乐场面,表达
了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爱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