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骨气》江苏省赛课一等奖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晗
我们把这种像骨头一样宁折不弯、刚强 不屈的气概叫做骨气。
吴晗(1909-1969年):著名 历史学家。一个极有骨气的人。 他坚持真理,反对邪恶。十年动 乱中,由于不肯向四人帮低下高 贵的头颅,连同妻子、女儿一起 被迫害致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学习目标
1、初步学会分析议论文的观点(论点) 和材料(论据)。
2、理解用典型事例论证观点的论证方法。
笔头练习
在我国历史上,有骨气的人 岂止三个。从平时的阅读和积累 中,你还了解哪些有骨气的事例? 请为课文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答题模式:什么人做了什么事
刘 胡 兰
刘胡兰面对阎锡山军队的威胁,从容地躺到铡刀下面, 大声地说:“死有什么可怕!要杀就由你们吧 ,我再活 十七岁,还是这个样子。”这位17岁的女英雄就这样慷 慨就义了。刘胡兰在敌人面前英勇不屈,大义 凛然, 体现了无产阶级的骨气。
当堂检测 巩固提高
阅读题答案: 1.我们每读一本书,每见一件事,都应该多动脑筋、多
思考。 2.这样才能在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上发现新的东西,
由此锻炼出我们敏锐而正确的观察判断能力。 3.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研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4.观察——疑问——解决问题。 5.示例1:阿基米德洗澡时从浴盆水溢出的现象中发
补充事实论据
(1)富贵不能淫—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侍权 贵” ;苏武---“留胡节不辱”
(2)贫贱不能移―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食美国 的救济粮”;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
(3)威武不能屈—李公仆为和平民主而遭反动 派毒手;刘胡兰在敌人的闸刀面前视死如归; 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 翰,还有后来人。”
补充论据要遵守三个原则
补充的论据必须能证明论点 要有真实性 要有典型性
回顾课文 理清结构
提出论点 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富贵不能淫一文天祥
古(士大夫)
举例论证 贫贱不能移一不食嗟来之食 ↓ (平民)
威武不能屈一闻一多
今 (知识分子)
总结归纳 无产阶级骨气 发出号召
回顾课文 理清结构
回顾课文 理清结构
3、感受中华民族的骨气,增强民族自豪感。
资料助读: 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 :作者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和主张.
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或道理 , 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论证: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 .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
1、作者的主要观点(论点)是什么?
2 、为了证明这个论点,作者列举了哪 三个人的事例并概括出来?
南宋文天祥宁死不降 古代穷人不食嗟来之食
闻一多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 这三个事例就是证明论点的论据 属于议论文中的事实论据
理解文本 合作探究
提问:中国人有骨气的事例很多,选 取这三个人的事例有代表性吗?列举 的三个人物能否顺序颠倒?为什么?
——文天祥是丞相,穷人是平民百姓,闻一多 是民主战士,按照从古到今的顺序,什么阶层 的人士都有,很有代表性;同时,三个事例按 顺序证明了孟子的三句话,围绕中心论点,所 以很有说服力。同学们以后写议论文,如果要 找事实论据,就要注意,所举的论据要有代表 性,最好是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阶层的 事实论据各举一例,这样你写的议论文就更有 说服力。
现了著名的浮力定律。 示例2:鲁班上山爬坡时,手被茅草划破,受到启
发,发明了锯子。
文章结构:
❖根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思路,可将本文划分为 哪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1-4):提出论点“我们中 国人是有骨气的”。
第二部分(5-9):列举事例,证明我 们中国的确有许多有骨气的人。
第三部分(10):阐明提倡骨气的积极 意义。
我们把这种像骨头一样宁折不弯、刚强 不屈的气概叫做骨气。
吴晗(1909-1969年):著名 历史学家。一个极有骨气的人。 他坚持真理,反对邪恶。十年动 乱中,由于不肯向四人帮低下高 贵的头颅,连同妻子、女儿一起 被迫害致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学习目标
1、初步学会分析议论文的观点(论点) 和材料(论据)。
2、理解用典型事例论证观点的论证方法。
笔头练习
在我国历史上,有骨气的人 岂止三个。从平时的阅读和积累 中,你还了解哪些有骨气的事例? 请为课文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答题模式:什么人做了什么事
刘 胡 兰
刘胡兰面对阎锡山军队的威胁,从容地躺到铡刀下面, 大声地说:“死有什么可怕!要杀就由你们吧 ,我再活 十七岁,还是这个样子。”这位17岁的女英雄就这样慷 慨就义了。刘胡兰在敌人面前英勇不屈,大义 凛然, 体现了无产阶级的骨气。
当堂检测 巩固提高
阅读题答案: 1.我们每读一本书,每见一件事,都应该多动脑筋、多
思考。 2.这样才能在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上发现新的东西,
由此锻炼出我们敏锐而正确的观察判断能力。 3.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研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4.观察——疑问——解决问题。 5.示例1:阿基米德洗澡时从浴盆水溢出的现象中发
补充事实论据
(1)富贵不能淫—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侍权 贵” ;苏武---“留胡节不辱”
(2)贫贱不能移―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食美国 的救济粮”;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
(3)威武不能屈—李公仆为和平民主而遭反动 派毒手;刘胡兰在敌人的闸刀面前视死如归; 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 翰,还有后来人。”
补充论据要遵守三个原则
补充的论据必须能证明论点 要有真实性 要有典型性
回顾课文 理清结构
提出论点 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富贵不能淫一文天祥
古(士大夫)
举例论证 贫贱不能移一不食嗟来之食 ↓ (平民)
威武不能屈一闻一多
今 (知识分子)
总结归纳 无产阶级骨气 发出号召
回顾课文 理清结构
回顾课文 理清结构
3、感受中华民族的骨气,增强民族自豪感。
资料助读: 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 :作者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和主张.
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或道理 , 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论证: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 .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
1、作者的主要观点(论点)是什么?
2 、为了证明这个论点,作者列举了哪 三个人的事例并概括出来?
南宋文天祥宁死不降 古代穷人不食嗟来之食
闻一多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 这三个事例就是证明论点的论据 属于议论文中的事实论据
理解文本 合作探究
提问:中国人有骨气的事例很多,选 取这三个人的事例有代表性吗?列举 的三个人物能否顺序颠倒?为什么?
——文天祥是丞相,穷人是平民百姓,闻一多 是民主战士,按照从古到今的顺序,什么阶层 的人士都有,很有代表性;同时,三个事例按 顺序证明了孟子的三句话,围绕中心论点,所 以很有说服力。同学们以后写议论文,如果要 找事实论据,就要注意,所举的论据要有代表 性,最好是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阶层的 事实论据各举一例,这样你写的议论文就更有 说服力。
现了著名的浮力定律。 示例2:鲁班上山爬坡时,手被茅草划破,受到启
发,发明了锯子。
文章结构:
❖根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思路,可将本文划分为 哪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1-4):提出论点“我们中 国人是有骨气的”。
第二部分(5-9):列举事例,证明我 们中国的确有许多有骨气的人。
第三部分(10):阐明提倡骨气的积极 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