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和目标的区别,以及怎样完成任务、实现目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务和⽬标的区别,以及怎样完成任务、实现⽬标
使⽤Todoist⼯作了⼀段时间,完成了⼀些⼯作,也造成了⼀些拖延。

造成拖延的原因是,我实在是没有办法在设定的deadline前完成to do,每天的to do list越来越长,于是引起了逃避⼼理。

为了了解我做错了哪⾥,以及如何改进,我参考了知乎的答案,并总结如下:
1. 分清任务和⽬标
⽬标:Target
任务:Task
⼀个Target,可以有许多个Tasks;
⼀个Task,可以服务于多个Targets;
Target本⾝,是受主观与客观影响的,主观的付出与客观的环境之综合,决定Target能否实现;
Task,是可被执⾏的。

在确⽴了⼀个⽬标(Target)之后,要去思考“为了达到这个⽬标(Target),我需要做那些任务(Task)”。

将⼀个⼤的⽬标(Target),拆解成复数个⼩的、独⽴的、简单的任务(Task),然后才是去执⾏这些任务。

2. 任务(Task)必须可量化可控
任务的制定,需要明确的衡量标准,即有对任务的描述与对起、⽌点的规定,通过这个标准,任务的完成度是可衡量的。

如:完成⽂献总结——这是Target,⽽⾮Task,故其不可执⾏。

故需将Target拆分为Tasks为:
a. 搜集整理100篇⽂献。

b. 分组⽂献为试验组、分析⽅法A组、分析⽅法B组。

c. 对每组⽂献写⽂献总结。

以上的3个分步,即为可量化的task。

3. 任务周期宜短不宜长、任务量设置宜松不宜紧
在设计任务时,任务周期不宜过长,最好控制在⼀周左右,因为过长的计划给⼈遥遥⽆期之感,产⽣倦怠感,影响意志⼒。

在设计任务量时,除⾮特殊情况,⼀般建议将任务量控制在80%左右。

积跬步以⾄千⾥,任务体系的优越性在于能通过完成任务对我们产⽣正向激励,成功得多了,也就成为了易于成事的⼈。

4. 唯⼀不变的是变化本⾝
“计划赶不上变化”。

由于主观上,⼈对本⾝能⼒与任务难度的估计不准,和客观上任务本⾝有变数,造成最初制定的计划,在执⾏了⼀段时间会发现效率不⾼或完成可能性不⼤。

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根据执⾏中发现的问题来及时修订计划。

如果是量的问题,可以重新制定任务周期与强度;如果是质的问题,可以询问专家请教什么样的计划才是合理的。

记住,不是所有的计划都是合理的,不是所有合理的计划都会有好的结果。

5. 设置有可⾏性的⽬标
如果没有经验,可以通过向有经验的⼈请教,获得对⼤⽅向的把握。

再根据⾃⼰的情况,进⼀步拆分⽬标。

------------------------------------------
我感觉使⽤Workflowy结合todoist是更好的⼿段,前者做详尽的任务流规划,后者做简单的执⾏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