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泰市龙廷镇中心学校2014-2015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有答案)资料

合集下载

山东省泰安市2014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山东省泰安市2014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山东省泰安市2014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本试卷分第 卷(选择题)和第 卷(表述题)两部分,第一卷1至6页,第2卷7至8页。

满分 分。

考试时间 分钟。

注意事项、答卷前考生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并务必按照相关要求作答。

、考试结束后,考试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 卷(选择题共 分)一、( 分,每小题 分)、下列各组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提防( ) 蹒跚( ) 桑梓( ) 挑拨离间( ) 、辍学( ) 确凿( ) 憎恶( ) 肆无忌惮( )、隔阂( ) 烨( )然 笃( )信 众目睽睽( )、罹难( ) 造诣( ) 修葺( ) 接踵而至(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泛滥 沦陷 语无伦次 再接再厉、取缔 泄气 莫名其妙 一泄千里、浮躁 愧怍 迫不急待 按部就班、证券 拮据 苦心孤诣 根深帝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老翁逾(越过)墙走,老妇出门看(《石壕吏》).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广阔无际的原野)流(《渡荆门送别》) .吾知所以( 的原因)距子矣,吾不言(《公输》).固(巩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一致的是( )沉重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老夫聊发少年狂,右擎苍,左牵黄,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学而不思则殆,思而不学则罔。

(《论语》)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山间之四时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在本届世乒赛上,经过运动健儿们的奋力拼搏,再次赢得了男子团体冠军。

.为了防止校园安全问题不再发生,各个学校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在 五个一工程 的推动下,我市的文艺创作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全校拔尖,而且在班里也名列前茅。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观,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 安塞腰鼓!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会肃然起敬, 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进了太和们,就到了紫禁城的中心 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混沌喂 开锅! 这是特别给开夜车的或赌家们备下的夜宵,就像 南方的汤圆 。

中考语文新泰试卷答案及答案

中考语文新泰试卷答案及答案

---中考语文新泰试卷答案及解析一、基础知识(30分)1. 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寡言(sǎo)惊心动魄(pò)B. 潜移默化(qián)风驰电掣(chì)C. 蹉跎岁月(tuó)豁然开朗(huò)D. 振聋发聩(kuì)雕梁画栋(diāo)答案:C解析:A项中“沉默寡言”应为“sǎo”,B项中“潜移默化”应为“qián”,D项中“振聋发聩”应为“kuì”。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文字优美,是青少年阅读的好书籍。

B.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C. 在这次比赛中,他的表现非常出色,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D. 我觉得这个问题很难解决,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答案:B解析:A项中“书籍”应改为“读物”,C项中“表现”应改为“表演”,D项中“问题”应改为“难题”。

2. 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下列词语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A. 谦逊(xùn)崇高(chóng)B. 妩媚(wǔ)沉默(mò)C. 惊愕(è)瞒骗(mán)D. 欣慰(xīn)恣意(zì)答案:C解析:A项中“谦逊”应为“xùn”,B项中“妩媚”应为“wǔ”,D项中“欣慰”应为“xīn”。

(2)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很喜欢读书,尤其是《红楼梦》这本书。

B. 我很喜欢读书,尤其是《红楼梦》这本书,尤其是贾宝玉这个人物。

C. 我很喜欢读书,《红楼梦》这本书,尤其是贾宝玉这个人物。

D. 我很喜欢读书,《红楼梦》这本书;尤其是贾宝玉这个人物。

答案:A解析:B项中“这本书”后的逗号应改为分号,C项中“读书”后的逗号应改为分号,D项中“这本书”后的逗号应改为分号。

【5套】山东省泰安市新泰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5套】山东省泰安市新泰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整合5套中考模拟题第1套初中学业水平测试语文模拟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16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煞.(shà)白恣.(zÿ)睢矫.(jiǎo)揉造作断壁残垣.(yuán)B.抽噎.(yý)怄.(îu)气引颈.(jǐng)受戮吹毛求疵.(cÿ)C.荫.(yìn)庇诘.(jí)难味同嚼.(jiáo)蜡怒不可遏.(â)D.狡黠.(xiã)涟漪.(yÿ)怒不可遏.(â)恪.(kâ)尽职守2.下列词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断章取义恼羞成怒自知之明根深蒂固重蹈复辙B.如坐针毡海市蜃楼有条不紊遍稽群籍睡眼惺忪C.中流抵柱越俎代庖通宵达旦顶礼膜拜万恶不赦D.一代天骄一泻千里影影绰绰望眼欲穿化为无有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同样)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B.秦王色挠,长跪而谢.(道谢)之曰:“先生坐!何以至此!”(《唐雎不辱使命》)C.吾妻之美我者,私.(偏爱)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D.乡.(从前)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鱼我所欲也》)4.下面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他活过的八十四年,经历了登峰造极....的君主政体和曙光初现的革命年代。

B.不可言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

C.高高低低的房屋鳞次栉比....,庄亚肃穆的修道院坐落在绿树浓荫中。

D.何满子望眼欲穿....,这颗救星却迟迟不从东边闪现出来。

5.下面一段话,恰当的语序是()(删去本题)①我奋斗过②我没有一点儿遗憾③不过,我总算呼吸过海风了④但我失败了⑤这对从事我们这个行业的人来说很正常A.①②④③⑤B.②①④⑤③C.⑤②①④③D.①④②⑤③5.下面一段话恰当的语序是()(换成天宝一中答案A)①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

山东省新泰市2015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新泰市2015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新泰市2015届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第一卷(选择题共50分)一.(16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煞(shà)白恣(zī)睢矫(jiǎo)揉造作即物起兴(xīng)B、抽噎(yē)慰藉(ji a)引颈(jǐng)受戮鳞次栉(zhì)比C、荫(yìn)庇诘(jí)难味同嚼(jiáo)蜡相形见绌(chù)D、狡黠(xi?)涟漪(yī)戛(gá)然而止叱咤(zhà)风云2.下列词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啜泣喑哑晨曦忧心忡忡谈笑风声B. 撺掇崔巍跻身玲珑剔透妇孺皆知C. 悲怆睥睨惆怅再接再厉心无旁鹜D. 禁锢帷幕赎罪顶礼膜拜无精打彩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念(考虑,想到)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B.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广阔无际的原野)流(《渡荆门送别》)C.吾知所以(,,的原因)距子矣,吾不言(《公输》)D.固(巩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也不敢像舞蹈家一般,内行地赞美她们的一举手一投足,是怎样地“本色当行”。

B.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报,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栩栩如生。

C.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式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

D.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5.下列短语归类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复习快用热水擦干净送礼物B. 热起来做下去摆整齐读两遍C. 听说读写思想感情光荣艰巨轻松愉快D. 新的衣服魅力中国彻底领悟非常激动6.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②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

山东省泰安市2014届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山东省泰安市2014届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2014年山东省泰安市初三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全正确的一项是()A.趱行(zǎn)喑哑(yǎ)锐不可当(dāng)销声匿迹(nì)B.敧斜(qī)缄默(jiān)相形见绌(chù)花团锦簇(cù)C.倔强(júe)攫取(júe)广袤无垠(mào)千山万壑(hè)D.羼水(chān)谮害(zèn)鳞次栉比(zhì)吹毛求疵(cì)【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羼水(chàn)吹毛求疵(cī)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的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B.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C.那树有一点佝娄,露出老态,但是坚固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火焰一样繁密。

D.他知道这是头年的芦苇旧茬儿戳破了他的脚。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佝偻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回头看)(《陈太丘与友期》)B.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接近、趋向)(陈寿《隆中对》)C.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寇贼)(《墨子?公输》)D.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阴土之北。

”(相当于“之于”)(《愚公移山》)【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寇:名词作动词“入侵”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4、对下面各项的判断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这一期杂志还刊登了台湾当代著名作家陈映真的短片小说《山路》《搭错车》和这部电影的主题曲——《酒干倘卖无》。

表述前后不一致。

B.“改革开放”“多么可爱”“红得发紫”“老师讲课”,分别是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后补短语,主谓短语。

山东省新泰市龙廷镇中心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山东省新泰市龙廷镇中心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5——2016下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表述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12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和蔼.(ǎi) 炽.痛(chì) 倜傥..(tìdǎng) 弥.漫(mí) 嗥.呜(háo)B.执拗.(ǎo) 骊.歌(lí) 夹袄.(ǎo) 骇.人(gāi) 田垄.(lǒng)C.污秽.(suì) 花圃.(pǔ) 哽.住(gěng) 迸.溅(bèng) 山巅.(diān)D.磅.礴(páng) 伫.立(zhù) 沮.丧(jǔ) 机杼.(zhù) 督.学(d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轻捷脑髓蝉蜕人际罕至一泻万里B.相宜确凿肿胀来势汹汹不期而至C.狂澜婉转嫌钱浩浩荡荡回环曲折D.懊悔崎岖阻抑亦复如是度来度去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其诗以养父母、收.(收拢)族为意,传一.(全)乡秀才观之。

(《伤仲永》)B.愿为.(为此)市.(到集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木兰诗》)C.爷娘闻女来,出郭.(外城)相扶将..(扶持)。

(《木兰诗》)D.卒.(最后)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指后天所受的教育)者不至也。

(《伤仲永》)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他一回到老家就感受到热烈的气氛和乡亲们一张张快乐的笑脸。

B.经过诗歌朗诵比赛,使人重拾古典文学之美,越发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

C.《第三极地》之所以火爆的原因,在于这部纪录片美到极致的风景和独特的风俗人情。

D.我们欣赏散文,既要细心领会作者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又要认真品评作者表达这种感悟所用的形式。

5.下列各句与原文书写一致的一项是()(2分)A.犹豫的日子需要镇定: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要来临。

新泰中考模拟试卷答案语文

新泰中考模拟试卷答案语文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神秘莫测(mí)B. 妙手回春(cūn)C. 恍若隔世(huǎng)D. 妄自菲薄(fěi)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本书是我最近刚买的,非常喜欢。

B. 为了这次考试,我复习了整整一个星期。

C. 他不仅成绩优秀,还擅长体育。

D. 我们要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答案:D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风和日丽(和:温暖)B. 碧波荡漾(荡漾:起伏不定)C. 鸡飞蛋打(蛋:蛋壳)D. 一丝不苟(苟:马虎)答案:C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去公园玩吧!B. 小明很喜欢看书,尤其喜欢《三国演义》。

C. 她来到学校,看到老师正在教室里讲课文。

D. 这本书很畅销,已经卖光了。

答案:B5. 下列各句中,运用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A. 月亮像小船,挂在天空中。

B. 这本书像一座金山,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C. 雨点像珍珠一样,洒在窗户上。

D. 这篇文章像一首诗,读起来很美。

答案:A二、填空题6. 《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 ____________ 》。

这句话的意思是: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吗?答案:《学而》7. 《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被称为“桃园三结义”。

其中,刘备被封为“ ____________ ”。

答案:蜀汉皇帝8. 《红楼梦》中,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被称为“金陵十二钗”。

其中,贾宝玉最喜欢的是“ ____________ ”。

答案:林黛玉9. 《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句话出自屈原的《 ____________ 》。

答案:《离骚》10.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句话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 ____________ 》。

答案:《冬夜读书示子聿》三、简答题11. 请简要概括《三国演义》的主要故事情节。

2015年泰安语文中考模拟题(十六、十七参考答案)

2015年泰安语文中考模拟题(十六、十七参考答案)

《初中语文中考模拟题(十六)》参考答案一、1.C 2.A 3.D 4.B 5.B 6.D 7.B 8.C二、9.D 10.C 11.D 12.A 13.A三、14.B 15.D 16.C 17.A四、18.D 19.B 20.D 21.A五、22.B 23.C 24.B 25.D六、26.(1)做官 (2) 备办 (3)说 (4)这样27.(1)我把这些看成是累赘,并非感到不足。

(2) 我收入有余,而你才真是困乏呢,怎么能让困乏者接济富裕者啊?(3) 给我财物,是损害我的精神;替我扬名,是毁灭我的躯体。

28.严君平以苦为乐,不为物质所累,淡泊名利,恬然自足。

课外文言文参考译文:东汉时,隐上严遵(字君平)常在成都街市给人卜卦算命,每天可得一百钱,以此维持生活,卜卦完毕,就关门著书。

有个叫罗冲的富翁问他:“你为何不去做官?”严说:“我没有这个基础啊。

”罗就给他准备了车马衣粮。

严说:“我把这些看成是累赘,并非感到不足。

我收入有余,而你才真是困乏呢,怎么能让困乏者接济富裕者啊?”罗说:“我家有钱万金,而你的钱不足百金,却说有余,这不太荒谬了吗?”严争辩道:“不对。

我曾在你家住过,你家到半夜还有人劳作不停,日夜辛劳仍不能满足。

而我以卜卦为业,连床都不下,钱就自己来了;如今还剩余几百钱,卜面的尘土有厚厚一层,而我却不知怎样来用掉,这难道不是我有余,而你困乏吗!”罗闻听此话,十分羞愧。

严感叹道:“给我财物,是损害我的精神;替我扬名,是毁灭我的躯体,因此,我不愿做官。

”七、29.逻辑顺序,手机的无线定位技术(或如何用手机来定位)。

30.举例子。

具体地说明了无线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

31.计算时间差定位、根据信号场强定位、测量入射角度定位32.不能,“至少”表明“不少于”,在句中说明必须要测量两个基站得到两条方向线才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八、33.书写不完整、写错字不得分。

书写正确、工整、结构匀称、笔画流畅得2分;书写正确、比较工整、结构基本匀称、笔画流畅得1分。

2024年山东省新泰市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山东省新泰市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新泰市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37分)(一)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1~3题。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志存高远,方能登高望远;脚踏实地,才能行稳致远。

实现梦想的旅途上,二者缺一不可。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意味着不仅要远大志向,还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以锲而不舍的精神走稳走实人生的每一步。

一分耕(gēng)耘一分收获,道虽远,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不论学习还是工作,成功都是深入实践、苦干实干的结果。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还意味着在日复一日的努力中,以矢志不渝的精神牢记最初的梦想,守住内心的志向,真正踏上追梦旅途后,沿路有平川也有丘壑(hè),有缓流也有险滩,有丽日也有阴霾(mái)。

拥有高远的志向,才能在奋进路上引亢高歌。

走在梦想的路上,难免遇到挫(cuō)折,我们应目标坚定、,不因一时一事而,也不因暂时的困难停下前行的脚步,或许一个愿望没有实现,或许一次比赛结果不够称心,或许客观条件暂时受限,只要志气在,人生便有无限可能。

志存高远不是好高骛远,脚踏实地不是因循守旧。

只有在不断的与实践中,我们才能将高远的志向变成可及的未来。

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耕(gēng)B.壑(hè)C.霾(mái)D.挫(cuō)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锲而不舍B.矢志不渝C.引亢高歌D.好高骛远3.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树立处变不惊困惑探索B.建立宠辱不惊疑惑探查C.树立处变不惊疑惑探索D.建立宠辱不惊困惑探查(二)复兴学校开展以“多彩体育伴我行”为主题的校园体育节系列活动,邀请你参与宣传。

山东省新泰市龙廷镇中心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山东省新泰市龙廷镇中心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初中毕业年级语文模拟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16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契.合(qiè) 沉淀.(diàn) 头晕目眩.(xuàn) 忍俊不禁.(jìn)B.折.腾(zhé) 迸.溅(bèng) 相形见绌.(zhuō) 面面相觑.(qù)C.追溯.(shuò) 针砭.(biān) 锲.(qì)而不舍风雪载.(zài)途D.挑衅.(xìn) 休憩.(qì)怒不可遏.(è) 强.(qiǎng)词夺理2.下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一百年前的今天,一颗巨星殒落了。

B.在一片焦躁恼怒的喇叭声里,那一片清阴不再有用处C.多么宁静的世界哟,万籁俱寂,没有百鸟啾啾,没有树叶沙沙D.小城镇的文庙十有八九坍塌破败,只剩下断壁残垣,埋没于蓬蒿荆棘之中,成为鸟兽栖聚之地。

3.对下面复句关系判断正确的是()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

A.二重复句,第一重是转折关系,第二重是因果关系B.一重复句,是因果关系C.一重复句,转折关系D.二重复句,第一重是因果关系,第二重是转折关系4.联系语境,对下列句中的词解释不正确的是( ) (2分)A、老斑羚凭着娴熟的跳跃技巧,在半大斑羚从最高点往下降落的瞬间,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

(娴熟:熟练。

)B、是屈辱的心灵在抽搐吗? (抽搐:这里指心灵因痛苦而颤抖。

)C、有一个不羁的灵魏/掠过我的头顶〈不羁:不受拘束。

〉D、所以那些野马远比大多数家马来得强壮、轻捷和遒劲。

(遒劲:倔强,不驯服。

)5.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A、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孩子在浪花里蹿。

(夸张〉B、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

(排比〉C、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2014届山东泰安市泰山区初中学生学业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2014届山东泰安市泰山区初中学生学业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2014届山东泰安市泰山区初中学生学业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注意事项: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分卷I分卷I 注释 一、单选题(注释)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有一项是( )(2分)A .狡黠(xié)蛮横(héng )呱呱坠地(gū)执拗(niù)B .排闼(tà)干瘪(biě)骇人听闻(hài )期期艾艾((ài )C . 剔除(tì) 奔丧(sāng )猝(cuì)然长逝怏怏(yānɡ)不乐D .皴裂(cūn )炽热(zhì) 叱咤风云(zhà) 戛(jiá)然而止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焕然一新遍稽群籍美轮美奂睡眼惺忪沧海桑田B .张惶失措诚惶诚恐众目睽睽不可思议不容置疑C .合辙押韵粗制滥造锋芒必露略胜一筹莫衷一是D .郑重其是巧妙绝伦一视同仁龙吟凤哕芸芸众生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念(考虑,想到)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B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广阔无际的原野)流(《渡荆门送别》)C .吾知所以(……的原因)距子矣,吾不言(《公输》)D .固(巩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下面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他们熟悉那地下的世界,在迷宫般的坑道中探索道路,指导或是了解或是参与地下深处的工作,并乐不思蜀,甚至忘记了岁月是怎样逝去的。

B .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C .“还有一个问题,”我急不可耐的打断了他的话。

D .近年来,由于引进五彩斑斓的观赏鱼而给某地区带来霍乱病源的消息时常见诸报端。

5、下面一段话恰当的语序是( )① 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

山东省新泰市龙廷镇中心学校2014-2015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有答案)

山东省新泰市龙廷镇中心学校2014-2015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有答案)

二〇一五年初中学生学业考试模拟题第Ⅰ卷(选择题50分)一、(16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倔.强(jué)谄.媚(chán)莘.莘学子(shēn)鳞次栉.比(zhì)B.稽.首(qí)炮.制(páo)戛.然而止(jiá)惟妙惟肖.(xiào)C.绮.丽(qǐ)恫.吓(dòng)锋芒毕露.(lòu)乳臭.未干(xiù)D.惩.罚(chéng)褶.皱(zhě)气冲斗.牛(dǒu)忧心忡.忡(chōng)2.下列词句子中没有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骇人听闻别出新裁鲜为人知正经危坐B.巧夺天工孜孜不倦直截了当刻不容缓C.锋芒必露兴高采烈郑重其事一泄千里D.忍俊不禁谈笑风声遮天弊日芒刺在背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我而为之。

(《鱼我所欲也》)B.经纶..(筹划)世务者,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C.又间.(私自,偷着)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司马迁《陈涉世家》)D.怀怒未发,休.(不祥)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唐雎不辱使命》)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我们真诚地希望常昊夺取世界冠军之后再接再厉....,不断带给人们惊喜。

B.我国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神舟”十号飞行的各项准备工作。

C.市中心许多商业广告牌被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的宣传画取而代之....。

D.近十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夜景观”建设琳琅满目....,发展十分迅速。

5.下列加点字的词性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形容词)B.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动词)C.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副词)D.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动词)6.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一致的是()A.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进酒家。

山东省新泰市龙廷镇中心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鲁教版

山东省新泰市龙廷镇中心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鲁教版

山东省新泰市龙廷镇中心学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用蓝黑色钢笔或中性笔认真书写。

2.本试卷共10页,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诘.(jié)责媲.(bǐ)美叱咄.(duō)龙吟凤哕.(huì)B.禁锢.(gù)胡髭.(zī)缥.(piǎo)碧即物起兴.(xìng)C.迸.(bèng)射锃.(zhèng)亮招徕.(lái)觥.(gōng)筹交错D.鲲.(kūn)鹏缄.(jiān)默牟.(móu)取负箧曳屣.(lǚ)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宽恕睥睨挑衅粗制滥造肃然起敬B.琅琊馈赠阴翳翻来复去广袤无垠C.蹲据伛偻酷肖引经据典合辙押韵D.愚钝璀璨镶嵌顾名思议正襟危坐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微.(没有)斯人,吾谁与归.(归依)?(范仲淹《岳阳楼记》)B.既醉而退,曾不吝情..(离开和留下)。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舍不得)去留C.录毕,走.(跑)送至,不敢稍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D.峰回路转.(拐弯),有亭翼然临.(靠近)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因为它们的视力很差,鼠目寸光....,看不到远处的东西,所以很难把大海和小河沟区别开来。

B.买卖人的功夫在嘴上,到了需要逢场作戏、八面玲珑、看风使舵、左右逢源....的时候,就更指着杨巴那张好嘴了。

C.不管是扔进去什么东西,这个慷慨大方的洞全部一视同仁,照收不误,这个洞任劳..任怨..地给整个城市洗刷着各种肮脏的的东西。

D.生态环境发生恶化,沙漠以每年3米至5米的速度向湖中推进,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自成一统....。

5.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白天鹅改革开放藤野先生我的母亲B.跑得快打量一番洗得干净心情愉快C.赠从弟敬畏自然登飞来峰热爱劳动D.雁归来旅鼠之谜俗世奇人精力充沛6.下面一段话的语序恰当的一项是①这么多的细胞不仅能够相互协调②而且每个细胞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分工③每个细胞都有其特定的工作④绝对不会混淆⑤人体共有一万亿多个细胞⑥从而使整个人体处于高度有序的状态A.⑤①②③④⑥ B.⑤⑥①④③② C.⑤①④⑥③② D.⑤③④①②⑥7.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014泰安初中语文中考模拟题参考答案15

2014泰安初中语文中考模拟题参考答案15

《初中语文中考模拟题(十五)》参考答案1.B2.A3.D4.C5.C6.D7.B8.B9.D 10.B11.C 12.A 13.B 14.D 15.A 16.C 17.A 18.D 19.B 20.A21.C 22.A 23.B 24.D 25.C 26.C27.(他)日夜在马棚中读书,卫使起初不知道。

28.(1)刘宣:苦读成才。

(2)卫使:爱惜人才。

(3)刘铉:慧眼识才。

29.因为英雄所处的境遇常常有一般人难以想象的艰难与困苦,人们往往看到英雄前台的辉煌,而忽略了英雄背后的艰辛与磨难。

30.(1)英雄总具有一种大无畏的气概;(2)英雄总具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3)英雄总是不断挑战极限;(4)英雄总是具有一种默默奉献的精神;(5)英雄总有一种直面人生的胸怀。

31.(1)英雄是民族精神长河的中流砥柱;(2)英雄是默默支撑民族信念大厦的基石。

32.该题是一道开放性表述题,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对生活的领悟能力。

举例得当,阐述合理即可。

33.【评分】书写不完整、写错字不得分。

书写正确、工整、结构匀称、笔画流畅得2分;书写正确、比较工整、结构基本匀称、笔画流畅得1分。

34.【评分】从内容、表达、文面三个方面综合评分。

可分为四类卷:一类卷40-34分;二类卷33-28分;三类卷27-24分;四类卷24分以下。

《初中语文中考模拟题(十七)》参考答案1.C2.D3.A4.A5.C6.D7.B8.C9.C 10.D11.A 12.B 13.A 14.C 15.B 16.C 17.C 18.B 19.A 20.D21.B 22.B 23.D 24.B 25.C26.(1)来访,探望。

(2)暴露,显露。

27.我本来(就)怀疑你,果然(是你)偷了我的鞋。

28.友人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往往也会有误解别人的事情发生,但我们如果能在了解事情的真相后勇于承认并改正错误,这也是难能可贵的。

29.人人都应该追求内心和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〇一五年初中学生学业考试模拟题第Ⅰ卷(选择题50分)一、(16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倔.强(jué)谄.媚(chán)莘.莘学子(shēn)鳞次栉.比(zhì)B.稽.首(qí)炮.制(páo)戛.然而止(jiá)惟妙惟肖.(xiào)C.绮.丽(qǐ)恫.吓(dîng)锋芒毕露.(lîu)乳臭.未干(xiù)D.惩.罚(chéng)褶.皱(zhě)气冲斗.牛(dǒu)忧心忡.忡(chōng)2.下列词句子中没有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骇人听闻别出新裁鲜为人知正经危坐B.巧夺天工孜孜不倦直截了当刻不容缓C.锋芒必露兴高采烈郑重其事一泄千里D.忍俊不禁谈笑风声遮天弊日芒刺在背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我而为之。

(《鱼我所欲也》)B.经纶..(筹划)世务者,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C.又间.(私自,偷着)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司马迁《陈涉世家》)D.怀怒未发,休.(不祥)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唐雎不辱使命》)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我们真诚地希望常昊夺取世界冠军之后再接再厉....,不断带给人们惊喜。

B.我国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神舟”十号飞行的各项准备工作。

C.市中心许多商业广告牌被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的宣传画取而代之....。

D.近十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夜景观”建设琳琅满目....,发展十分迅速。

5.下列加点字的词性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形容词)B.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动词)C.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副词)D.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动词)6.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一致的是()A.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进酒家。

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C.海日升残夜,江春入旧年。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7.下列一段话恰当的语序一项是( )1①雪落在城外,也落在城内。

②温暖的房间里,有人用汤匙慢慢搅动一杯蜜汁。

③隔着结冰的河流,对岸是华灯灿烂的城市。

④杯勺碰响的和声里,浓浓淡淡的花香冲逸开来,唤起多少鲜艳的回忆。

⑤蜜是花的情感,是融化的琥珀。

⑥这是当天从养蜂人那里买来的。

A.③①②⑥⑤④B.③⑤④①②⑥C.⑥⑤④③①②D.⑥③⑤①②④8.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据调查,家长受广告的误导严重,不懂孩子的身体状况,不知道该补什么、怎么补、补多少,只是盲目地补钙、补铁、补锌、补维生素等。

B.王老师走进高三(5)班教室,问道:“作业写完了吗?同学们。

”C.同时,在产品的包装上、商标上、说明书的文字、图片上讲究精美,也是必要的。

D.上级领导对我们提出了三项要求:一是学习三个代表,提高觉悟;二是坚持改革创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三是关心员工的思想和生活,确保内部的安定团结。

二、(10分,每小题2分)阅读《芦花荡》中的节选文字,完成9—13题。

①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

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

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

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

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

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

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②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

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也还是望着荷花淀瞪眼。

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③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

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

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④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圆圈,又回去了。

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⑤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

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

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

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⑥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

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

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

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

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

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2⑦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⑧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

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⑨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9.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选段是故事的发展部分。

B.选段是故事的高潮部分。

C.选段是故事的发展和高潮部分。

D.选段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部分。

10.对于第⑧段中自然景物描写的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描写表明美丽的荷花淀是不容侵犯的,如果有人来犯,必然没有好下场。

B.景物描写与战争环境和人物的心境相谐,渲染了故事的气氛。

C.景物描写衬托出老头子把敌人置于死地时,内心萌发出的一种报仇后的狂喜、失态的情绪。

D.景物描写给作品增添了一种战斗的诗情画意,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提高了作品的感染力。

11.下列对重点词句在文中的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鬼子们也还是望着荷花淀瞪眼”中“望”“瞪眼”形象地写出了敌人的贪婪和对白洋淀的可望而不可即,突出了白洋淀军民对敌人打击很大。

B.“老头子张皇失措”是写老头子为了诱惑敌人上当故意装出害怕的样子,表现了老头子的机智。

C.“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中的“找”字妙在利用拟人手法将钩子写活,增添文章的生动性,表达了作者对日寇的痛恨。

D.“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中“砸”“顽固的老玉米”形象生动的描写了老头子酣畅淋漓地打鬼子的情景,体现了老头子的玩兴不减,也体现了作者鲜明的态度,感情色彩鲜明。

12.有关揣摩藏在芦花下的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有误的一项是()A.别看他这么大年纪,真是老英雄啊! 我真是小看了他。

你看他,毫不畏惧、足智多谋。

剥莲蓬吃,就是有些嘴馋。

B.水上有血,水下定有机关!他驾船的本领神了,好像牵着鬼子的鼻子在转。

C.他真有本事,不用枪,一个人就能对付十几个鬼子,叫鬼子只有挨打的份,没有还手的力。

D.老英雄砸得好,狠狠砸!大菱的仇算是报了,回去告诉大菱,让她知道这英雄的故事,早日养好伤,向老英雄学习,打败日本鬼子。

13.下面对选段写作特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选段运用非常简练的文笔,通过对话、动作和心理描写,逐步刻画出了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B.选段富有特色的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将叙事与写景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

C.选段中作者用强烈的反差来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

D.选段采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景物描写写得雅致隽永,景随情移,情景相生。

3三、(10分,每小题2分)阅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的节选文字,完成14—18题。

①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②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

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

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③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

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

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④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⑤“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

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⑥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⑦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⑧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4.对句子中加点的“中国人”含义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句中的“中国人”指所有中国人。

B.“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句中的“中国人”指国民党反动统治及御用文人。

C.“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句中的“中国人”指广大人民。

D.“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句中“中国人”指一部分中国人。

15.①—④自然段批驳的方式是()A.直接驳论点B.通过驳论据驳论点C.通过驳论证来驳论点D.间接反驳16.文中指出“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污蔑。

”其充分的理由是()A.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B.现在也不乏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地战斗的人。

C.中国的脊梁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D.中国的脊梁有确信、不自欺,一直在前仆后继地战斗着。

417.下面关于选文论证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第⑤段承上启下,在批驳对方论证的基础上从正面提出了“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的观点。

B.选文第⑥段采用事实论证的方法,证明了上文提出的“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的观点。

C.选文第⑦段采用道理论证的方法,证明了上文提出的“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的观点。

D.选文第⑧段总结全文,照应题目,指出应如何评价中国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