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二、三级医疗机构延续护理部门设立及运作现况调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二㊁三级医疗机构延续护理部门
设立及运作现况调查
王琳,黄瑞英,牛亚荣,李凤,朱燕英,陈志丽
摘要目的:了解广东省二㊁三级医疗机构延续护理部门的设立及运作情况,为医疗机构建设延续护理部门㊁开展延续护理提供参考和借鉴㊂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5月4日 19日选取广东省110所二㊁三级医疗机构的护理管理人员进行调查,调查其所在医疗机构延续护理部门的建立情况㊁运作情况㊁阻滞因素及相关建议㊂结果:110所医疗机构中有35所(31.82%)设立了延续护理部门,58所(52.73%)拟计划开展延续护理服务,17所(15.45%)暂无设立延续护理部门及开展延续护理的计划㊂已开展延续护理的35所医疗机构中,2010年前设立延续护理部门的有3所(8.57%),2010 2018年有9所(25.71%),2019年至今有23所(65.71%)㊂35所医疗机构延续护理运作情况良好,但在医疗收费㊁医院-社区联动及延续护理质量指标设置方面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㊂51所(46.36%)医疗机构认为设立延续护理部门开展延续护理服务无障碍,59所(53.64%)认为存在障碍,障碍因素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短缺(79.66%)㊁经济效益受限(76.27%)㊁实施场地缺乏(54.24%)㊁不知如何开展(32.20%)㊁院领导不支持(23.73%)等㊂结论:因缺乏统一㊁规范的标准及指南,广东省二㊁三级医疗机构延续护理部门的设立及运作情况参差不齐且存在多方面争议㊁困惑及不足㊂建议从 相关政策制度㊁部门组织架构㊁信息共享与协调机制㊁服务收费与支付机制㊁延续护理质量评价指标㊁工作人员绩效 等方面完善延续护理部门的设立及运作,从而推进延续护理的发展,助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㊂
关键词二级医院;三级医院;延续护理部门;设立;运作;横断面研究;护理管理研究
K e y w o r d s s e c o n d a r y h o s p i t a l;t e r t i a r y h o s p i t a l;t r a n s i t i o n a l c a r ed e p a r t m e n t;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o p e r a t i o n;c r o s s-s e c t i o n a l s t u d y;n u r s i n g m a n a g e m e n t r e s e a r c h
d o i:10.12104/j.i s s n.1674-4748.2024.04.012
延续护理是指通过一系列连续性的护理活动以确
保病人在不同的保健机构(例如从医院到家庭)及同一
医疗机构(例如在医院的不同部门之间)享受到不同水
平的协调性和连续性的照护[1]㊂延续护理作为医院护理服务的延伸,在改善病人健康结局㊁提高病人满意
度㊁缩短平均住院日及节约医疗资源等方面具有良好
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2-4]㊂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剧及相关医疗卫生政策的出台,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尝试设立延续护理部门㊁开展延续护理工作[5-8],但尚缺乏统一㊁规范的延续护理服务部门设立标准及运行模式㊂基于此,本研究探究广东省二㊁三级医疗机构延续护理部门设立及运作现状,旨在为完善延续护理部门设立标准㊁制订延续护理服务方案提供科学依据㊂现报道如下㊂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5月4日 19日选取
基金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项目,编号:A2022389㊂作者简介王琳,副主任护师,硕士,单位:510630,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瑞英㊁朱燕英㊁陈志丽单位:510630,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牛亚荣㊁李凤单位:510630,暨南大学护理学院㊂
引用信息王琳,黄瑞英,牛亚荣,等.广东省二㊁三级医疗机构延续护理部门设立及运作现况调查[J].全科护理,2024,22(4):653-656.广东省110所二㊁三级医疗机构的护理管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㊂纳入标准:1)工作单位为广东省二㊁三级公立医院;2)担任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及以上职务,或担任延续护理部门负责人;3)熟知本单位延续护理部门设立及运作情况;4)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㊂1.2调查工具
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㊂此问卷调查表由研究小组成员通过查阅文献㊁质性访谈㊁专家指导并经过预调查修订而成㊂问卷包括3个部分,共11个条目㊂1)延续护理部门的设置:包括延续护理部门的架构㊁负责人㊁工作人员配置㊁工作人员资质要求及绩效发放方式等情况㊂2)延续护理部门的运作情况:包括延续护理服务方式㊁延续护理项目类别㊁延续护理出诊费用支付方式㊁质量评价指标的制定㊁是否有信息技术平台支持等㊂其中前4项均采用多选形式设置选项㊂3)延续护理部门设立及运作障碍的因素及建议㊂
1.3资料收集与质量控制
研究者依托 问卷星 在广东省护士协会的支持与帮助下发放调查问卷㊂问卷开头设置指导语,向调查对象说明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对有疑问的条目进行解释说明,确保此次调查匿名填写㊂利用 问卷星 管理平台设置单一I P地址权限,保证问卷填写的唯一性;并设置问卷全部完成后方可提交,以保证问卷填写的完整性与有效性㊂问卷发放范围为广东省护士协会
会员单位,发放前强调由护理部管理者或延续护理部门负责人填写㊂调查结束后,双人核对问卷,剔除无效问卷㊂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112份,回收率93.33%;有效问卷为11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8.21%㊂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导入E x c e l软件建立原始数据库,剔除无效问卷后,导入S P S S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定性资料采用频数㊁百分比(%)进行描述㊂
2结果
2.1一般情况
本研究共调查广东省二㊁三级医疗机构110所,其中三级医院85所(77.27%),二级医院25所(22.73%)㊂2.2医疗机构延续护理部门设立情况
110所医疗机构中,有35所(31.82%)已设立延续护理部门,75所未设立延续护理部门,其中58所(52.73%)拟计划设立延续护理部门开展工作,17所(15.45%)暂无计划㊂
2.3医疗机构延续护理部门的设置及运作情况2.
3.1医疗机构延续护理部门的设置情况
本研究中,有35所医疗机构已开展延续护理服务㊂35所医疗机构延续护理部门设立年份㊁归属部门㊁负责人㊁工作人员配置及资质要求等结果见表1㊂
表135所医疗机构延续护理部门的设置情况
项目数量(所)百分比(%)延续护理部门设立年份2010年前38.57 2010 2018年925.71
2019年后2365.71延续护理部门归属部门护理部2365.71门诊部514.29
护理部和门诊部720.00延续护理部门负责人护理部主任1748.57护士长1337.14
高级实践护士514.29延续护理部门工作人员配置情况专职护理人员1542.86
兼职护理人员1542.86
专职及兼职护理人员514.29延续护理部门工作人员资质要求护师及以上职称2777.14
具备5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3085.71
有专科护理培训经历2057.14
其他411.43
2.3.2医疗机构延续护理部门的运作情况
35所已开展延续护理服务的医疗机构服务方式㊁开展项目㊁病人费用支付方式㊁有无质量评价指标㊁工作人员绩效发放途径㊁有无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等调查结果如下㊂1)延续护理服务方式排名前3位的依次为上门护理服务㊁电话随访㊁健康教育活动;排名后3位的为医院-社区联动㊁双向转诊及信息平台随访㊂2)开展延续护理项目类别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老年慢性病护理㊁伤口造口护理㊁母婴护理,部分医院开展了中医护理㊁安宁疗护等项目㊂3)病人延续护理出诊费用支付方式包含自费㊁医保付费㊁公费医疗及长期护理保险付费,主要支付方式为自费㊂4)24所医疗机构延续护理部门设置了质量评价指标,11所无设置质量评价指标㊂主要设置的指标包含临床结果指标㊁病人功能指标㊁卫生经济指标㊁病人满意度指标,排名第1位的指标是病人满意度指标㊂5)延续护理部门工作人员绩效发放途径多样,大部分医疗机构(65.71%)采用医院平均奖的形式发放,包括医院行政平均奖和临床平均奖,对于部分兼职护士则主要采取独立核算方式发放绩效㊂6)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方面,有30所(85.7%)医疗机构延续护理部门具有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仅5所(14.3%)无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㊂
2.4医疗机构设立延续护理部门障碍因素及建议1)障碍因素:有59所(5
3.64%)医疗机构护理管理人员认为设立延续护理部门存在障碍,51所(46.36%)认为无障碍;关于设立延续护理部门存在的障碍因素主要有人力资源短缺(79.66%)㊁经济效益受限(76.27%)㊁实施场地缺乏(5
4.24%)㊁不知如何开展(32.20%)及院领导不支持(23.73%)㊂2)建议:开放性提问收集到的建议资料为建立政策制度(7所);建立延续护理部门的管理与运行规范(8所);相关费用纳入医保赔付(5所);提高延续护理工作人员绩效(5所);有专项资金支持(2
所);提高延续护理收费,体现医护人员劳动价值(3所)㊂3讨论
3.1广东省医疗机构延续护理部门设立及运作现状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110所医疗机构中,仅有31.82%的医疗机构设立延续护理部门开展延续护理服务,提示我省二㊁三级医疗机构延续护理开展的积极性不高,这可能与在执行国家策略的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有关㊂本研究延续护理实施障碍的调查结果显示,有53.64%的护理管理者认为设立延续护理部门开展延续护理工作存在障碍,障碍因素包括人力资源短缺㊁经济效益受限㊁实施场地缺乏㊁不知如何开展及院领导不支持等㊂可能的原因:我国内陆地区延续护理开展较晚,延续护理管理体系研究较少,延续护理服务体系建设暂无统一标准,各地区㊁各医院技术水平不同,开展延续护理多凭经验进行,使得医院管理人员对延续护理缺乏足够的认识及重视,从而阻碍了各级医院延续护理工作的开展㊂为进一步推动延续护理的发展,建议在卫生政策层面出台指导延续护理开展的相关文件细则;医疗机构的护理管理者也需与院领导沟通,获得充分支持;延续护理领域的学者则肩负制定延续护理相关标准及指南的重大责任㊂
3.2延续护理已成为社会发展新趋势,组织架构服务体系需完善
经过长期实践与探索,国外发达国家及我国港台地区已形成比较完善的延续护理组织体系,设有专门的延续护理部门及专职人员为病人提供延续护理服务[9]㊂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医疗机构延续护理部门负责人及归属部门不统一㊁护理人员岗位配置多样化及资质要求参差不齐等㊂近年来,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国家下发了‘关于印发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 2020年)的通知(国卫医发 2016 64号)“[10]㊁‘关于开展 互联网+护理服务 试点工作的通知“[11]等文件,鼓励医疗机构充分发挥专业技术和人才优势,为出院病人提供形式多样的延续护理,将服务延伸至社区及家庭,保障病人服务的连续性㊂因此,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积极响应政策尝试开展延续护理服务并取得一定成效[12-13]㊂但我国延续护理目前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且相关文献显示,医疗机构较注重对老年慢性疾病的延续护理干预及疗效监测[14-15],而对延续护理管理体系的建设重视不足,不能全面㊁有效地发挥延续护理在医疗服务体系中的特殊作用㊂组织架构和服务体系是一个部门发展的根基,因此重视对延续护理组织架构及服务体系的建设将有助于促进延续护理管理系统化㊁服务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控制服务风险及培养专业人才,从而促进延续护理稳步发展[16]㊂
3.3应建立信息共享和协调机制,促进延续护理双向转诊及医院-社区联动
目前以医院为主体提供的延续护理服务形式多样,包括电话随访㊁专科门诊㊁上门护理及网络咨询等㊂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延续护理服务形式排名前3位的依次是上门护理服务㊁电话随访㊁健康教育活动,这可能与 互联网+护理服务 试点工作的推进及实施方式的便捷性有关㊂排名后3位的为医院-社区联动㊁双向转诊及信息平台随访,这可能与医疗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和协调机制㊁医疗服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不够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才缺乏及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有关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是延续护理服务提供的重要力量之一,结合医院在技术上的优势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地理位置上便捷性的优势,加强上下级医疗机构之间的转诊及医院-社区之间的联动,建立有效的协作机制,是国家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重要举措[17],将有利于提高整个卫生体系的延续护理服务能力[18],对改善病人结局有重要意义[19]㊂因此,为了更好地加强双向转诊及医院-社区联动,建议可由三级医疗机构牵头成立区域延续护理专科联盟,建立信息共享和协调机制,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利用㊂此外,建议完善延续护理领域医院-社区联动及双向转诊标准与流程,从而提高护理的连续性㊂
3.4应建立合理的收费机制㊁探索收费标准和有效的支付方式
探索有效的支付方式㊁建立合理的收费机制和收费标准是延续护理服务得以持续发展的保障[20]㊂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医疗机构提供延续护理服务产生的费用为病人自付,延续护理服务费用暂未全部纳入医保范畴,仅少部分项目收费可通过医保赔付㊂部分护理管理者认为延续护理服务费用低,难以体现医护人员的劳动价值,同时也难以激励医护人员开展延续护理工作㊂此外,延续护理无对应专项收费项目,无统一收费标准,缺乏政府相关经费支持㊂因此,建议卫生行政部门在论证基础上,建立有效的医保支付及费用报销方面的财政支持机制,制定有关延续护理收费制度和标准方面的政策性指导意见,从而保障延续护理可持续发展㊂
3.5应构建科学㊁合理的质量指标,促进延续护理的标准化
延续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旨在及时㊁有效㊁客观㊁科
学地评价延续护理质量㊂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已开展延续护理的35所医疗机构中,有24所(68.57%)设置了质量评价指标㊂其中23所医疗机构设置了病人满意度指标,15所设置了临床结果指标及病人功能指标,11所设置卫生经济指标㊂由此可见,各地医疗机构对于延续护理服务并无系统㊁科学㊁统一的质量评价体系,且较少关注卫生经济方面指标㊂建议护理管理者联合各级医疗机构进行研究论证,构建一套科学㊁统一的延续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护理管理者及各级护理人员客观评价延续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促进护理服务的标准化及规范化㊂质量评价指标关注病人非计划再入院率和平均住院日等卫生经济指标可以明显节约医疗资源,降低医疗费用和社会负担[3]㊂
3.6应关注延续护理人员绩效方案,促进延续护理长效发展
保障延续护理工作人员收入是延续护理得以发展的长效动力㊂本研究中延续护理工作人员绩效发放方式主要为医院行政平均奖㊁医院临床平均奖及部门独立核算3种类型,表明目前的医疗机构已考虑到延续护理人员的绩效分配方案㊂但多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并未将医务人员上门护理等纳入绩效考核,导致提供延续护理上门服务的积极性不高㊂此外,现行延续护理收费项目无统一标准且收费较低,而延续护理上门服务交通及人力成本较高,承担的风险大,服务时间长,工作与激励不相符,是目前延续护理部门设立及运行遇到的主要障碍之一㊂建议卫生行政部门及医疗机构出台相应绩效激励政策和保障制度㊂此外,医院管理者还需关注延续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包括人员资质㊁岗位配置㊁教育培训㊁绩效考核㊁晋升晋级㊁薪酬福利等,从而吸引优秀专业人才,促进延续护理长效发展㊂
4小结
延续护理已被纳入国家护理发展规划,成为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㊂然而,在执行国家策略的过程中常会遇到实施上的困难[20]㊂本研究调查了110所广东省二㊁三级医院延续护理部门的设立及运行情况,对设立延续护理部门的重要性㊁运行中所面临的障碍㊁困惑及不足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延续护理部门建立及运行过程中需关注的方向㊁政策与制度等建议,为各级医疗机构建设延续护理部门㊁开展延续护理服务提供相应参考依据㊂为推进延续护理进一步发展,未来可在延续护理部门组织架构及运行标准方面进行具体的研究㊂
参考文献:
[1] D U T H I EE H,K A T Z P R,M A L O N E M L.P r a c t i c eo f g e r i a t r i c s
[M].P h i l a d e l p h i a:S a u n d e r s/E l s e v i e r,2007:145.
[2] B R OW A L L M,F O R S B E R G C,W E N G S T RÖM Y.A s s e s s i n gp a t i e n t
o u t c o m e s a n d c o s t-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 o f n u r s e-l e d f o l l o w-u p f o rw o m e n w i t hb r e a s t c a n c e r-h a v e r e l e v a n t a n d s e n s i t i v e e v a l u a t i o nm e a s u r e s
b e e nu s e d[J].J C l i nN u r s,2017,26(13/14):1770-1786.
[3] B R A E TA,W E L T E N S C,S E R M E U S W.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o fd i s c h a r g e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sf r o m h o s p i t a l t oh o m eo nh o s p i t a l r e a d m i s s i o n s:a
s y s t e m a t i cr e v i e w[J].J B I D a t a b a s eo fS y s t e m a t i c R e v i e w sa n d
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R e p o r t s,2016,14(2):106-173.
[4]王少玲,符始艳,周家仪,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延续护理
[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8):758-760.
[5]谢凤兰,林芳宇,曾讯.三级甲等医院延续护理重点专科的建立与
发展状况[J].中国医院管理,2015,35(11):77-78.
[6]高寅巳,于卫华,罗在琼,等.互联网+四元联动延续护理整合照护
模式的实践探索[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23):145-147.
[7]陈伟菊,林清然,翟萃球.延续护理实践模式探索与对未来发展趋
势的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17,17(4):444-448.
[8]杜光会,吴玉芬,叶志君,等.延续护理在区域分级医疗体系构建中
的作用研究[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8,15(5):223-226. [9]张平平,万巧琴,大塚眞理子.日本老年护理领域中延续护理的发
展及现状[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10):42-44. [10]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
(2016 2020年)的通知[E B/O L].(2016-11-18)[2020-11-24].h t t p://
w w w.n h c.g o v.c n/y z y g j/s3593/201611/92b2e8f8c c644a899e9d0f d572a e f e f3.
s h t m l.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
于开展 互联网+护理服务 试点工作的通知[E B/O L].(2019-
01-22)[2020-11-24].h t t p s://w w w.g o v.c n/z h e n g c e/z h e n g c e k u/
2019-10/08/c o n t e n t_5436955.h t m.
[12]谢凤兰,成守珍,蔡卫,等.电话随访实施延续护理对提高护理满
意度的效果[J].中国医院管理,2013,33(4):52-53. [13]杨巧红,翟翠球,李东娜,等.延续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康复
期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31):220-222.
[14]王凤菊,李岩.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生
活质量的影响[J].吉林医学,2023,44(6):1657-1660. [15]麦娴静,黄佩英,叶飞宜,等.微信延续护理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
患者体重血糖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23,40(4):7-9.
[16]范玲.护理垂直管理模式的有效架构及运行机制[J].护理学杂
志,2013,28(1):2-4.
[17]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
划(2017 2025年)的通知[E B/O L].(2017-01-22)[2019-04-14].
h t t p s://w w w.g o v.c n/z h e n g c e/z h e n g c e k u/2017-02/14/c o n t e n t_
5167886.h t m.
[18]尚少梅.国外延续护理的发展及启示[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20(1):1-3.
[19]赵庆,刘贤亮,牛淑珍,等.慢性病患者医院-社区联动延续护理质
量指标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8,53(11):1386-1390.
[20]王少玲,黄金月.延续护理实践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护理
管理,2017,17(4):433-438.
(收稿日期:2023-08-05;修回日期:2024-02-11)
(本文编辑李进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