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3D技术在重启三星堆考古研究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3D技术在重启三星堆考古研究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1-07-16T03:27:51.970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1期作者:章新珏
[导读] 三星堆考古遗址地点坐落于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镇,是四川盆地目前为止发现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中心性遗址。
1986年,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现让三星堆文明吸引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后来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基本原则,我国暂停为了保护文物,暂停挖掘。
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大庆 163000
摘要:三星堆考古挖掘时隔34年后,于2020年9月5日重启。
在此次三星堆考古挖掘中3D扫描技术和3D打印技术因其无接触式扫描、高精准度记录、高效率作业、降低挖掘成本、个性化定制等天然优势在考古过程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3D扫描技术全程记录三星堆考古挖掘过程及遗址、文物数据并构建三星堆文物遗址数据库;3D打印技术首次打印硅胶保护套提取珍稀文物,帮助降低对文物的“二次伤害”。
关键词:3D扫描;3D打印;三星堆;文物保护;文物遗址数据库
一.引言
三星堆考古遗址地点坐落于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镇,是四川盆地目前为止发现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中心性遗址。
1986年,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现让三星堆文明吸引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后来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基本原则,我国暂停为了保护文物,暂停挖掘。
时隔34年,三星堆于2020年9月5日重启考古发掘工作。
这次我们之所以能够重启挖掘,主要得益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在此次考古挖掘过程中,考古工作者们采用了3D扫描技术和3D打印技术对三星堆考古挖掘的过程以及三星堆遗址样貌进行记录,并扫描挖了掘出的文物,建立起三星堆文物数据库,对易破损或已破损文物进行保护性提取挖掘。
二.3D扫描与3D打印
(一)3D扫描技术
3D扫描技术是一种融汇了结构光技术、相位测量技术、奥比中光3D视觉技术、复合三维非接触测量技术,从而建立物体三维数字模型的新型黑科技手段。
近些年来,3D扫描技术慢慢渗透进多个领域并取得一定成果,在考古挖掘领域它也展现出了它独特的优势:无需接触式扫描。
因文物埋在地里多年,如果考古工作者再直接对文物进行测绘将极易对文物造成“二次破坏”;高精准度记录。
考古挖掘对于精确度的要求往往比较高而3D扫描因其技术原因,相较于原有的测绘技术对于误差的把控更为精准,在考古挖掘中更具优势;高效率作业。
3D扫描仪器可以不受外界干扰全天候作业,极大地缩短了测量数据记录数据的时间;降低挖掘成本。
3D扫描仪器因其高精准度、高效率等特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考古工作的成本。
(二)3D打印技术
3D打印技术又被称为增材制造技术,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控制、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进行逐层叠加打印的造物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提升、新材料的发明发现,3D打印技术在金属制品制造、航空航天、医疗、时尚设计、建筑、军事等多个领域都证明了它的价值。
3D打印技术具有几大特点:高精度打印。
3D打印技术高度依赖计算机,可以通过计算机建模测量数据然后进行处理;个性化定制。
3D 打印技术可以在计算机上先进行建模绘制,然后根据绘制所得进行立体建模,完全呈现出最终成品的模样,且3D打印成本较低可以根据所需进行个性化定制。
李丽红、王家鑫分析云冈石窟复制过程中3D扫描技术与3D打印技术所起到的作用,指出了3D扫描技术与打印技术在文物复制中的优势及不足0。
杨蕴等分析3D打印技术在陶瓷类文物复制修复过程中的应用,指出了3D打印技术相较于传统修复手法,具有无损、快速、精确等特点0。
葛兆宏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大汶口陶器复制及保护工作中,并认为3D打印技术可以拓展到其他文物领域的复制与修复0。
三.3D技术和三星堆考古研究
(一)3D扫描建立三星堆文物遗址数据库
在曾经的考古过程中,我们会用人工手段将历史遗址、文物尽量精准地测绘出来并记录在册,但因技术受限,所记录的数据存在较大的偏差,对于后续的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而且对于文物遗址这些久经风霜的事物而言,传统的记录文物遗址数据的方式,容易对文物
遗址等造成二次伤害。
如今的3D扫描技术,相较于传统的技术具有测速快、精确度高、无需接触实物、使用方便等优势,已经开始逐步取代传统的方法,成为新的考古工具。
在此次三星堆考古挖掘现场,考古人员用3D激光扫描仪全方位的扫描7号“祭祀坑”,并利用扫描所得数据建立该“祭祀坑”的3D模型。
在恒温恒湿的玻璃方舵里,技术人员通过电子显微镜、3D激光扫描仪器、3D摄影建模设备等,不间断地发掘、记录考古过程中细小的遗存现象。
同时各专家还将考古挖掘所得的文物都进行了全面的3D扫描,将文物信息全部记录下来。
在3D扫描之后得出的数据形成局部点云,给未来的考古挖掘工作留样,给文物修复和遗址复原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二)3D打印首次进行文物保护应用
铜器在地下掩埋数千年之久,几乎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损坏,在以往的考古挖掘过程中,通常是在青铜器外层包裹上薄膜、软布等材料,再用石膏进行固定。
这样的操作难免会对本就已经十分脆弱的文物造成二次伤害。
而在这次三星堆文化的挖掘出土过程中,我国首次采用了3D打印技术制作硅胶套,进行文物提取过程中的保护工作。
此次过程中,技术人员先通过三维无接触扫描技术对青铜器进行扫描,然后对所获得的点云数据信息进行修复加工处理,从而建构所需提取的文物的真实三维模型,反复确认模型后,将模型打印成型,再利用这些模型,一对一制作严丝合缝的文物硅胶保护被套。
在提取过程中,将保护套完全贴合文物之后,使用套箱方式进行文物提取
利用3D打印技术进行文物提取过程中的保护工作和以往的方式相比,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文物二次毁损的风险,为文物提供最大的保护。
这项新技术的运用,使得此次三星堆考古挖掘文物的提取过程较之前更为顺利,可见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考古挖掘、考古研究都有着很大的积极意义。
四.结语
3D扫描技术和3D打印技术以其无需接触式扫描、高精确度记录、高效率作业、降低工作成本、个性化定制、高精度打印等多项优势,在此次三星堆考古挖掘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3D扫描技术和3D打印技术的联合运用不仅可以在汽车、金属、军工等行业中发光发亮,还可以推动历史研究,促进文化传承与交流。
科技的发展推动考古研究的进步,相信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升级,考古挖掘研究领域一定可以发现、还原更多历史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李丽红,王家鑫.浅谈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与3D打印技术在云冈石窟复制中的应用[J].经纬天地,2020(05):88-92.
[2]杨蕴.浅谈3D打印技术在陶瓷类文物修复和复制中的应用[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5,27(02):110-113.
[3]葛兆宏. 浅谈3D打印技术在大汶口陶器复制及保护中的应用[D].山东艺术学院,2020.
作者简介:
章新珏(1998-),女,汉族,江西南昌,东北石油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艺术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