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试卷及答案《统计》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试卷
一、根据统计图完成问题
一个路口半小时内车辆通过如下图:
1.半小时内共通过多少辆车?
2.半小时内通过的货车比小汽车多多少辆?
3.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二、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

某饲养场近五年里饲养家兔情况如下:
年份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数量(只)500 1200 1800 1500 2400 制成折线统计图。

1.()年养兔只数下降,()年养兔只数增加最多。

比上一年增加()只。

2.这几年一共养免()只。

三、完成统计图和问题。

月份 1 2 3 4 5 6
产量(辆)2000 2200 2500 2500 2800 3000 制成条形统计图:
制成折线统计图:
1.产量增加最多的是()月份。

2.()月份与()月份产量相同。

3.六个月一共生产汽车()辆。

探究拓展能力强化训练与应用综合能力的养成1.(图表题)根据统计图完成统计填空。

下图是某工厂工业产值增长的情况统计图:
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总值年份
厂名
一厂
二厂
(1)2002年两厂总产量共()万元,
(2)2004年一厂比二厂产值多()万元,
(3)二厂()年增长最快。

(4)一厂四年总产值()万元。

2(情境题)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及问题。

下面是五星小学四(1)班一次数学考试成绩统计表:
分数100 90~99 80~89 70~79 60~69 60以下
人数 5 8 15 13 7 2
根据统计表制成合适的统计图。

(1)哪个分数段人数最多?
(2)90以上为优秀,优秀有()人。

(3)全班有()人
3.(开放题)根据数据完成统计。

某地2004年上半年每月的平均气温如下表:
平均气温0C 4 7 13 17 22 28
(1)哪月气温上升最快?
(2)第一季度的平均气温是()0C
(3)温差比较小的是()月到()月
答案:
第七单元单元测试
教材基础知识针对性训练与基本能力巩固提高
一、1.10+20+40+30=100(辆)
2.40-10=30(辆) 3.略
二、统计图略
1.2003 2004 900
2.500+1200+1800+1500+2400=7400(只)
三、统计图略
1.3 5 2.3 4
3.2000+2200+2500+2500+2800+3000=15000(辆)
探究拓展能力强化训练与应用综合能力的养成
1.统计表略
(1)1000+625=1625(万元)
(2)2000-1225=775(万元)
(3)2003
(4)500+1000+1500十2000=5000(万元)
2.统计图略
(1)80-89分的人数最多。

(2)5+8=13(人)
(3)5+8+15+13+7+2=50(人)
3.统计图略
(1)6月份、3月份上升最快。

(2)(4+7+13)÷3=8℃(3)1 2
生交流讨论,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

(黄河的变化给我们的教育是惨重的,给我们的反思是深沉的。

警醒我们要保护好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3、引导学生举出人类破坏大自然而受到惩罚的例子,说说怎样才能保护好大自然。

板书设计10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以
前适宜生存
现在忧患河人类资源破坏
11、蝙蝠和雷达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认识5 个生字,会写12 个生字。

正确读写“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等词语。

(二)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与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

[重点]
帮助学生理解飞机夜航与蝙蝠飞行之间的联系。

[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蝙蝠探路,飞机上雷达导航的原理。

[课时安排]2 课
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分两步出现)
1.示图,认识蝙蝠,介绍蝙蝠。

2.示图,认识雷达,简介雷达。

3.引导学生思考课题:蝙蝠是一种夜间飞行的哺乳动物,雷达却是一种现代化的推测装置,它们是不是同一类事物呢?(不是)课题用一个“和”字把蝙蝠和雷达两种不同的事物联系在一块儿了,为什么会联系在一块呢?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来弄清楚。

二、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生字。

(正音)
2.自由读课后作业题(1)中的词语,联系课文上下文
理解词义。

有困难的可查字典。

3.处理自学中出现的疑难问题。

三、按小组分自然段齐读课文。

要求读得比较流畅。

四、默读课文并思考:
1.初步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2.课文每个自然段讲了
什么内容?用一句话概括。

读后边讨论,边板书。

五、根据板书,引导学生讨论分段:
1.课文该怎样分段?说说你的根据。

2.概括段意,拟出小标题。

六、指名分段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速读课文。

(读后要求说出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
二、讲读课文。

(一)指名读第一段。

了解课文一开始提出的问题及问题的解答。

(二)阅读第二段。

思考:1.科学家为了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做了几次试验,都是怎样做的?试验说明了什么?给学生出示一表格,在自渎的基础上试着填:
试验次数试
验方式试验
结果试验结
论第一次
第二次第
三次
2.第二段哪句话是主要的句子。

3.简介常识性课文的一般叙述方式。

(三)
阅读第三段。

1.找出这段的主句。

2.围绕这句话,课文是怎样具体叙述的?再读课文。

要求:
(1)读懂有关词语。

(2)说出蝙蝠是怎样凭着嘴和耳朵探路飞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