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培养学习兴趣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
做好 实验 。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 重视分组实验。 调 动 学 生学 习的 主 动性
作为一名物理教师 , 首要任务就是 : 尽 一切 可能 , 在课堂上 为
分组实验作为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 对提高学 生学 习
学生展现 出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和活生生的物理情景。心理学研 物理的兴趣 和培养学生 的动手分析问题等综合能力 , 都起着很重
三、 积极 创 设 条 件 。 开 展 物 理社 团活 动
我一直担任我校物理社团的指导教师工作 , 平 时通过开展一
电压一定 时 , 电流与电阻成反 比的这一实验结论 。通过这堂实验 些课 外小实验 , 培养学 生的动手动脑 能力 , 更好 地培养学 生学 习 改革 的教学 ,我就 发现这个班 的学 生对欧姆 定律的理解 要更深 物理 的兴趣。九年级简单机械这一章 , 有个蜡烛跷跷板 的小实验 , 刻, 能 够更好地理解 欧姆定律是一个 研究 电流 与那 些因数 ( 电压 这个实验做起来是非 常有趣 的。找来一支蜡烛 , 用一根铁丝穿过 和电阻 ) 有关的定律 , 对物理学 习的兴趣更 加浓 厚 , 对这章 的学 习 蜡 烛 , 把铁丝的两端搭在两个杯子上 , 然后把蜡烛 的两端点燃 , 观
5
2 厂
l 2
6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7
U = f 1 0
8
导, 学生一边 做 , 让 学生通过对 自己的实验数据进 行分析得 出结
论和规律 。对于欧姆定 律这一节 的教学 , 在研 究电流与 电压 、 电流
v < f
8 5
与电阻 的关系时 , 在 以往 的教学 中, 都是老师做演示实验 , 通过示
电路 图 , 让 学生在老 师的指导下 , 完 成 第 一 个 实 验 研 究 电 流 与 电 学生注意观察像随着物距的变化 , 像 的大小 的变化 。学生 通过实
压的关 系, 通过对实验数据进 行分 析 , 得 出在 电阻一 定时 , 电流 与 验对 凸透镜 的各种成像情况有 了最基本的感性认识 , 对各种成像 电压成正 比这一结论 。接着 , 我又指导学生完成第 二个实验 , 研究 情况 就能够很好 的掌握 , 也 能够灵活 的应用 , 对后 面 的学 习也能 电流 与电阻的关 系, 考虑到时间上的关 系 , 分成两个 大组 , 分别控 有积极 的促进作用 。 制电压为 1 V和 2 V, 每组做三个 电阻 5 n、 1 0 n、 1 5 Q, 根据得 到 的实验数据 , 无论控制 的电压是 1 V还是 2 v的 , 让学生 得出在
姆 定律 第 一课 时 ) , 我 就 把 实 验 的 方 式 改 变 了一 下 , 变 我 一 人 实 验 厂 的成像情况 , 让学生能够根据物距的大小变化 , 找 到像距 的大小
为全体学生实验 , 边学边 实验 , 首先让学生根据实验 的要求 , 画 出 变化 以及各种不 同的成像情况 , 总结 出成像规律 , 在实验 中, 指导
经验 交流
2 0 1 3年 7月 8
物 理 实 验
文/ 张 艺
摘
要: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 、 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 物理规律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 , 认 真总结和思考得来的。初 中学生刚刚开
始学 习物理 , 学习方法及抽象思维能力都还没有形成, 刚开始学 习物理兴趣 的培养很 重要 , 从加强学生实验 着手进行教学显得尤为重 要, 在教学 中物理 实验不仅能引起 学生的好奇心, 喜欢上这 门课 , 而且还可 以激发 学生求知欲望, 调动学生的物理学 习兴趣 。 关键词 : 物理实验 ; 演示实验 ; 分 组实验 ; 社 团活动
教 电表让学生来读取数据 , 得 出实验结论 。有一次全 区的公开课 ,
在表格的设计 上, 对于 U > 2 f f < U < 2 f 、 这三种成像情况都设
我正 好开课 的内容就是研究 电流与电压 、 电流与 电阻的关系 ( 欧 计 了两次实验 , 便于比较像的变化 , 还增加了两个特殊点 2 厂 、
级 的 比热 容 的 教 学 , 我在教学 中, 就是 通 过 一 个 有 趣 的实 验 , 引 入 表格完成实验数据 , 表格如下 1 0 c m
新课 。为 了说 明不 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 , 升高 的温度不同 , 我找 来两根筷子 , 一根是金属 的, 一根是木头的 , 同时在 同一酒 精灯上 加热一定 时间 , 再去点燃两 只相同的火柴 , 看到金 属筷子能把 火 柴点燃 , 而 木头筷子不行 , 让学 生感 受到金属筷子 和木头筷 子的 温度不 同, 金属筷子 的温度高 , 达到火柴的燃点 , 从 而引到本节课 的内容。通过这个实验 , 能够更好地 开展本节课内容的学习 。
年级的 凸透镜 成像的教学 中 , 借助 凸透镜 成像的实验 , 对 很好地
通过有趣 的实验引入新课 , 一下子把学生 的注意力集 中到课 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起 到了关键性 的作用 。我在这里 的教学 中 , 堂上来 , 从而对本节课的 内容有 了强烈 的学 习欲望 。苏科 版九年 首先让学生认识 实验所需要 的器材 , 了解 物距和像距 , 根据 实验
次数 物距 U ( c m) 像距 V ( c m) 像的性质 像物同或异侧
1 3 0
> 2 f
2 2 5
3
4
2 f 2 0
1 6
2 . 边学边实验 ,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演示实验主要都是 由教 师在课 堂上做给学生看 的, 但 是如果
条件允许 的话 , 可 以把一 些演示实验变成 学生的实验 , 教 师一边
究表明 : 人 的动作记忆效率 比语言文字记忆效率要高好几倍 。物 要的作用。要 提高学生分组实验 的教学效果 , 就必须让学生真正
理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真实 、 生动有趣 的特点 , 使学生感受倍深 。 1 . 用实验导人新课 ,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进入角色 , 手、 眼、 脑并用地进 行有 目的的探 索活动。在苏科版八
、
做好 实验 。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 重视分组实验。 调 动 学 生学 习的 主 动性
作为一名物理教师 , 首要任务就是 : 尽 一切 可能 , 在课堂上 为
分组实验作为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 对提高学 生学 习
学生展现 出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和活生生的物理情景。心理学研 物理的兴趣 和培养学生 的动手分析问题等综合能力 , 都起着很重
三、 积极 创 设 条 件 。 开 展 物 理社 团活 动
我一直担任我校物理社团的指导教师工作 , 平 时通过开展一
电压一定 时 , 电流与电阻成反 比的这一实验结论 。通过这堂实验 些课 外小实验 , 培养学 生的动手动脑 能力 , 更好 地培养学 生学 习 改革 的教学 ,我就 发现这个班 的学 生对欧姆 定律的理解 要更深 物理 的兴趣。九年级简单机械这一章 , 有个蜡烛跷跷板 的小实验 , 刻, 能 够更好地理解 欧姆定律是一个 研究 电流 与那 些因数 ( 电压 这个实验做起来是非 常有趣 的。找来一支蜡烛 , 用一根铁丝穿过 和电阻 ) 有关的定律 , 对物理学 习的兴趣更 加浓 厚 , 对这章 的学 习 蜡 烛 , 把铁丝的两端搭在两个杯子上 , 然后把蜡烛 的两端点燃 , 观
5
2 厂
l 2
6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7
U = f 1 0
8
导, 学生一边 做 , 让 学生通过对 自己的实验数据进 行分析得 出结
论和规律 。对于欧姆定 律这一节 的教学 , 在研 究电流与 电压 、 电流
v < f
8 5
与电阻 的关系时 , 在 以往 的教学 中, 都是老师做演示实验 , 通过示
电路 图 , 让 学生在老 师的指导下 , 完 成 第 一 个 实 验 研 究 电 流 与 电 学生注意观察像随着物距的变化 , 像 的大小 的变化 。学生 通过实
压的关 系, 通过对实验数据进 行分 析 , 得 出在 电阻一 定时 , 电流 与 验对 凸透镜 的各种成像情况有 了最基本的感性认识 , 对各种成像 电压成正 比这一结论 。接着 , 我又指导学生完成第 二个实验 , 研究 情况 就能够很好 的掌握 , 也 能够灵活 的应用 , 对后 面 的学 习也能 电流 与电阻的关 系, 考虑到时间上的关 系 , 分成两个 大组 , 分别控 有积极 的促进作用 。 制电压为 1 V和 2 V, 每组做三个 电阻 5 n、 1 0 n、 1 5 Q, 根据得 到 的实验数据 , 无论控制 的电压是 1 V还是 2 v的 , 让学生 得出在
姆 定律 第 一课 时 ) , 我 就 把 实 验 的 方 式 改 变 了一 下 , 变 我 一 人 实 验 厂 的成像情况 , 让学生能够根据物距的大小变化 , 找 到像距 的大小
为全体学生实验 , 边学边 实验 , 首先让学生根据实验 的要求 , 画 出 变化 以及各种不 同的成像情况 , 总结 出成像规律 , 在实验 中, 指导
经验 交流
2 0 1 3年 7月 8
物 理 实 验
文/ 张 艺
摘
要: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 、 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 物理规律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 , 认 真总结和思考得来的。初 中学生刚刚开
始学 习物理 , 学习方法及抽象思维能力都还没有形成, 刚开始学 习物理兴趣 的培养很 重要 , 从加强学生实验 着手进行教学显得尤为重 要, 在教学 中物理 实验不仅能引起 学生的好奇心, 喜欢上这 门课 , 而且还可 以激发 学生求知欲望, 调动学生的物理学 习兴趣 。 关键词 : 物理实验 ; 演示实验 ; 分 组实验 ; 社 团活动
教 电表让学生来读取数据 , 得 出实验结论 。有一次全 区的公开课 ,
在表格的设计 上, 对于 U > 2 f f < U < 2 f 、 这三种成像情况都设
我正 好开课 的内容就是研究 电流与电压 、 电流与 电阻的关系 ( 欧 计 了两次实验 , 便于比较像的变化 , 还增加了两个特殊点 2 厂 、
级 的 比热 容 的 教 学 , 我在教学 中, 就是 通 过 一 个 有 趣 的实 验 , 引 入 表格完成实验数据 , 表格如下 1 0 c m
新课 。为 了说 明不 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 , 升高 的温度不同 , 我找 来两根筷子 , 一根是金属 的, 一根是木头的 , 同时在 同一酒 精灯上 加热一定 时间 , 再去点燃两 只相同的火柴 , 看到金 属筷子能把 火 柴点燃 , 而 木头筷子不行 , 让学 生感 受到金属筷子 和木头筷 子的 温度不 同, 金属筷子 的温度高 , 达到火柴的燃点 , 从 而引到本节课 的内容。通过这个实验 , 能够更好地 开展本节课内容的学习 。
年级的 凸透镜 成像的教学 中 , 借助 凸透镜 成像的实验 , 对 很好地
通过有趣 的实验引入新课 , 一下子把学生 的注意力集 中到课 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起 到了关键性 的作用 。我在这里 的教学 中 , 堂上来 , 从而对本节课的 内容有 了强烈 的学 习欲望 。苏科 版九年 首先让学生认识 实验所需要 的器材 , 了解 物距和像距 , 根据 实验
次数 物距 U ( c m) 像距 V ( c m) 像的性质 像物同或异侧
1 3 0
> 2 f
2 2 5
3
4
2 f 2 0
1 6
2 . 边学边实验 ,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演示实验主要都是 由教 师在课 堂上做给学生看 的, 但 是如果
条件允许 的话 , 可 以把一 些演示实验变成 学生的实验 , 教 师一边
究表明 : 人 的动作记忆效率 比语言文字记忆效率要高好几倍 。物 要的作用。要 提高学生分组实验 的教学效果 , 就必须让学生真正
理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真实 、 生动有趣 的特点 , 使学生感受倍深 。 1 . 用实验导人新课 ,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进入角色 , 手、 眼、 脑并用地进 行有 目的的探 索活动。在苏科版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