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1-6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1(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检测卷
一、直接写出得数。
(16分)
13-8=47-6=15-9=14-4+36=63+20=73+7=32-10=26+3+9=40+17=43-5=55-4=67-7+4=72-9=34+8=8+28=34+40-5=二、用竖式计算。
(12分)
82+9-53=89-34-18=90-36+15=
28+37-16=12+48+36=45-19+18=
三、填一填。
(每空1分,共14分)
1.63比35多(),比83少27的数是()。
2.在里填上“>”“<”或“=”。
76-86566-2566-2965-7-2038
35+277057+3434+604863-27+19 3.☆☆☆☆☆☆
☆☆☆☆☆☆☆☆☆☆
(1)第一行添上()个五角星,就和第二行同样多。
(2)第二行拿走()个五角星,就和第一行同样多。
(3)从第二行拿()个五角星给第一行,两行的五角星就同样多。
4.一本故事书50页,第一天看了16页,第二天看了27页,第三天从第()页看起。
5.苹果有30个,梨的个数比苹果少,桃的个数比苹果多,梨最多有()个。
桃最少有()个。
四、选一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计算58-14+28时,应该先算()。
①加法②减法③都可以
2.要使□+19>33成立,□里最小填()。
①13②14③15
3.()比68少26。
①42②94③54
4.把这些茶杯全都放进纸箱里,能装得下吗?()。
①不能②能③无法确定
5.姐姐有21块糖,给妹妹3块后,两人糖的块数就同样多了,妹妹原来有()块糖。
①18②24③15
五、动手操作。
(每题5分,共10分)
1.在横线上画△,比○多4个,
△有()个。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在横线上画☆,比○少3个,
☆有()个。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六、看图列式计算。
(每题2分,共8分)
1.
,=
2.
,=
3.
,=4.
,=
七、解决问题。
(每题6分,共30分)
1.小军折了43只纸鹤,小明比小军少折7只,小明折了多少只纸鹤?
=()
2.
(1)还剩多少棵?
=()
(2)又买来了42棵,现在一共有多少棵?
=()
3.二年级二班做了52朵红花,43朵黄花,其中46朵是男生做的。
(1)全班一共做了多少朵花?
=()
(2)女生做了多少朵?
=()
4.
(1)面包车有多少辆?
=() (2)大客车有多少辆?
=()
5.
小芳一共跳了多少下?
=()
答案
一、54164683802238573851
6463423669
二、383769499644
三、1.2856
2.>>=<<<
3.(1)4(2)4(3)2
4.44
5.2931
四、1.②2.③3.①4.②5.③
五、
1.10 △△△△△△△△△△6+4=10
2.3 ☆☆☆6-3=3
六、1.40+31=71
2.32+15=47
3.38+27+15=80
4.93-40-25=28
七、1.43-7=36(只)
2.(1)36-17=19(棵)
(2)19+42=61(棵)
3.(1)52+43=95(朵)
(2)95-46=49(朵)
4.(1)27-12=15(辆)
(2)27+19=46(辆) 5.50+24+20=94(下)
第一单元检测卷
一、填空。
(每空1分,共21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学校旗杆高14.8()
一块橡皮的体积是6.4()
一个游泳池蓄水约是50()
一个热水瓶的容积是2()
2.1270立方厘米=()毫升=()升
0.42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3050毫升=()升()毫升
3.5立方米=()立方分米
3.小新家有两块长5分米、宽3分米的玻璃,两块长4分米,宽3分米的玻璃,他爸爸想做一个长方体玻璃鱼缸,还要配一块长()分米,宽()分米的玻璃。
4.一个长方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3条棱的长度分别是8厘米,6厘米,5厘米。
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5.用一根48厘米长的铁丝焊成一个体积最大的正方体模型,这个正方体模型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6.把一个棱长4分米的正方体木料锯成3个相同的长方体,表面积增加()平方分米。
7.把一个长124厘米,宽10厘米,高10厘米的长方体锯成最大的正方体,最多可锯成()个。
(每个正方体的大小相同)
8.把一个长10厘米,宽8厘米,高6厘米的长方体锯成两个小长方体,表面积最少增加()平方厘米,表面积最多增加()平方厘米。
9.用两个相同的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比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和少16平方厘米,其中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10.小华观察一个模型(由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分别从前面、上面、右面观察,看到的图形如下图所示,那么该模型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二、判断。
(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
() 2.墨水瓶上有“净含量60毫升”的字样,这个60毫升是指墨水瓶的容积。
() 3.如果两个正方体的体积相等,那么它们的表面积也相等。
() 4.如果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积与高分别相等,那么它们的表面积也相等。
() 5.棱长6厘米的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
三、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6分)
1.如果把一个长方体纸盒的表面完全展开,至少要剪开()条棱。
A.5B.6
C.7D.8
2.如果把一根3米长的长方体木料沿图中的虚线锯成同样长的两段后,表面积会增加100平方厘米,那么这根木料原来的体积是()。
A.300立方厘米B.15000立方厘米
C.150立方分米D.1.5立方分米
3.一个长方体盒子从里面量长6厘米,宽4厘米,高5厘米,往里面放棱长为2厘米的小正方体,最多可以放()个。
A.12 B.15 C.18 D.10
4.下图中,哪一个能折叠成一个正方体()。
A. B. C. D.
5.如果用表示1个正方体,用表示两个正方体叠加,用表示3个正方体叠加,那么右图由7个正方体叠加的几何体,从正面观察,可画出的平面图形是()。
A. B. C. D.
6.一个表面涂色的正方体分割成若干个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
体,其中两面涂色的有36个,原来正方体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A.64 B.125 C.216 D.27
四、计算。
(12分)
1.下图是一个长方体纸盒的平面展开图,这个纸盒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4分)
2.求下面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单位:dm)(8分)
五、动手操作。
(1题8分,2题16分,共14分)
1.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都是2厘米,高是3厘米。
(1)请在下面方格图中把这个长方体的展开图画完整。
(每个小方格的
面积是1平方厘米)
(2)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
方厘米。
2.将如图的长方形铁皮剪成5块,焊成一个底面是正方形的无盖长方体容器,所焊容器的容积是多少?(分一分,再算一算)
六、解决问题。
(5题8分,6题6分,其余每题7分,共42分) 1.一个长方体汽油箱,长和宽都是6 dm,高是5 dm。
(1)做这个汽油箱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铁皮厚度和接头处
忽略不计)
(2)如果每升汽油的价格是5.5元,将这个空汽油箱加满汽油一共要付
多少元?
2.一盒牛奶的外包装上标有“净含量200毫升”的字样,小明动手量了一下,发现盒子从外面量长5 cm,宽4 cm,高10 cm,你觉得这个标注合适吗?为什么?
3.把一根长4 m的长方体木料沿图中的虚线截成三段,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36 dm2,这根木料原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4.在一个长25 cm,宽12 cm,高20 cm的长方体玻璃缸中放入一个棱长9厘米的正方体铁块,加水,使铁块完全浸没水中。
当铁块从水中取出时,玻璃缸中的水会下降多少厘米?
5.我们知道要把一个长方体切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小长方体,有三种不同的切法,若这三种切法,增加出的表面积分别是84 cm2,
70 cm2,60 cm2。
(1)你知道原来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吗?
(2)原来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呢?
6.用棱长为1 cm 的小正方体按下面的规律摆长方体。
……(1)用3个小正方体摆成的长方体表面积是()cm2,体积是
()cm3。
(2)用n个小正方体摆成的长方体表面积是()cm2,体积是
()cm3。
(3)用()个小正方体摆成的长方体表面积是22 cm2。
答案
一、1.米立方厘米立方米升
2.1270 1.274203503500
3.544.2362405.646.647.12
8.961609.4810.5
二、1.×2.×3.√4.×5.×
三、1.C2.B3.A4.A5.A6.B
四、1.高:(28-10×2)÷2=4(cm)
体积:4×10×6=240(cm3)
2.S:8×8×6-4×4×2=352(dm2)
V:8×8×8-4×4×8=384(dm3)
五、1.(1)(答案不唯一)
(2)3212
2.
20×20×5=2000(dm3)
六、1.(1)6×6×2+6×5×4
=72+120
=192(dm2)
答:做这个汽油箱至少需要192 dm2的铁皮。
(2)6×6×5×5.5=990(元)
答:将这个空汽油箱加满汽油一共要付990元。
2.5×4×10=200(cm3)
答:不合适,盒子有厚度。
3.36÷4=9(dm2)9 dm2=0.09 m2
0.09×4=0.36(m3)
答:这根木料原来的体积是0.36 m3。
4.(9×9×9)÷(25×12)=2.43(cm)
答:玻璃缸中的水会下降2.43 cm。
5.(1)84+70+60=214(cm2)
答:原来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214 cm2。
(2)84÷2=42(cm2)70÷2=35(cm2)
60÷2=30(cm2)
42=6×735=5×730=6×5
5×6×7=210(cm3)
答:原来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210 cm3。
6.(1)143(2)4n+2n(3)5
第一单元检测卷
一、填一填。
(每空1分,共24分)
1.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2.598×6的积大约是()。
613×8的积是()位数,积的最高位是()位。
3.20的4倍是(),24是3的()倍。
4.在里填上“>”“<”或“=”。
500×3900×3602×5600×5
30×015+06×720702×6
300×3+300300×4105×3×2105×6
5.在一道乘法算式中,一个乘数减少4,另一个乘数是408,则积减少()。
6.8时=()分9分=()秒4厘米=()毫米7.240×5的积的末尾有()个0,250×4的积的末尾有()个0。
8.一个数与8相乘的积是0,这个数与800相乘的积是()。
9.一个话筒320元,学校买了3个,全部付一百元一张的人民币,要付()张。
10.张老师读一本书,每天读14页,第6天他应该从第()页读起。
11.要使65×3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填();要使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二、判断对错。
(对的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10分)
1.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任何数与1相乘都得1。
()
2.一个乘数的末尾有0,则积的末尾一定也有0。
() 3.一个乘数的中间有0,则积的中间一定也有0。
() 4.两个数的积一定大于这两个数的和。
()
5.2个418相加的和等于418的2倍。
()
三、选一选。
(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在506×8,930×4,9×510,6×598这四道算式中,得数小于4000的有()道。
A.1B.2C.3
2.结果与745×6的结果不相等的式子是()。
A.745×2×3B.745×5+5C.745×5+745 3.要使345×的积是一个三位数,里最大填()。
A.1B.2C.3
4.一个游泳池的泳道长50米,洋洋游了3个来回,他一共游了()米。
A.150B.300C.450
5.公路旁每相邻两根电线杆之间的距离是400米,第1根和第8根电线杆之间的距离是()米。
A.2800B.3200C.3600
四、计算能手。
(20分)
1.口算。
(8分)
8×90=50×8=15×4=600×5=
1×56=3×14=0×49=43×2=
0+7=42-18=17×3=8×7+7=
195×4≈98×4≈302×4≈6×9+9=
2.用竖式计算。
(12分)
7×36=4×935=258×5=
620×8=409×9=290×3=
五、算一算,连一连。
(1题2分,2题4分,共6分)
1.根据下面每个图形中涂色部分表示的数算一算,每个图形表示的数是多少?
2.估一估,连一连。
六、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6题6分,其余每题4分,共30分) 1.国庆期间壶口瀑布平均每天接待游客人数达803人,国庆期间(7天)共接待游客多少人?
2.把3本相同的书摞起来,高度是18毫米。
如果把30本这样的书摞起来,高度是多少毫米?
3.500名同学分成4组参观博物馆。
前3组各有112名同学,第4组有多少名同学?
4.小君从家出发,每分钟走68米,9分钟能走到博物馆吗?
5.一件外套的价钱是一双鞋的4倍,买3件这样的外套要花多少元?
6.公园里有水杉树24棵,松树的棵数是水杉树的3倍。
(1)水杉树和松树一共有多少棵?
(2)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7.小猴子摘桃子,它把摘得的这些桃子先平均分成四堆,三堆送给
它的朋友,自己留下一堆。
后来它又把留下的这一堆平均分成三堆,两堆送给别的猴子,一堆自己吃,已知它自己吃了5个,那么它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
答案
一、1.两三2.3600四千3.808
4.<><>==5.1632
6.480540407.238.0
9.1010.7111.23
二、1.×2.√3.×4.×5.√
三、1.B2.B3.B4.B5.A
四、1.720400603000564208672451
63800400120063
2.
五、1.4962040
2.
六、1.803×7=5621(人)
答:国庆期间共接待游客5621人。
2.18÷3=6(毫米)30×6=180(毫米)答:高度是180毫米。
3.112×3=336(名)500-336=164(名)答:第4组有164名同学。
4.68×9=612(米)612<640
答:9分钟不能走到博物馆。
5.62×4=248(元)248×3=744(元)答:买3件这样的外套要花744元。
6.(1)24×3=72(棵)72+24=96(棵)答:水杉树和松树一共有96棵。
(2)答案不唯一。
例如:
水杉树比松树少多少棵?
72-24=48(棵)
答:水杉树比松树少48棵。
7.5×3=15(个)15×4=60(个)
答:它一共摘了60个桃子。
第一单元检测卷
一、填空。
(3、8题每题3分,其余每空1分,共25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8000毫升=()升6升=()毫升
()升=5000毫升4升=()毫升
3000毫升=()升1升30毫升=()毫升
2.在里填上“>”“<”或“=”。
900毫升9升2400毫升2升
5600毫升6升1升708毫升
3.请在容量大于1升的容器下面的括号里画“√”。
4.在括号里填上“升”或“毫升”。
5.一个杯子能装500毫升的水,()个这样的杯子能装1升的水。
6.一瓶酸奶有600毫升,玲玲已经喝了一半,再将剩下的酸奶倒入一个容量是150毫升的杯子中,还剩()毫升。
7.将甲容器里的2升水倒入乙容器后,甲、乙两个容器里的水同样
多,原来甲容器比乙容器多盛水()升。
8.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5毫升2000毫升1
4升800毫升4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一个瓶子里装了1000毫升水,把这个瓶子倒过来如右图所示,这个瓶子里最多能装()毫升水,可以倒满()
个容量是300毫升的杯子。
二、判断。
(对的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10分) 1.明明今天喝了400毫升牛奶。
() 2.一个浴缸的容量大约是5000毫升。
() 3.一瓶娃哈哈有180升。
() 4.用滴管滴100滴水大约是100毫升。
() 5.可以用一个容量是300毫升的量杯一次量出350毫升水。
()三、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一碗水大约有300()。
A.升B.毫升C.千克
2.甲容器最多可盛水3000毫升,乙容器最多可盛水3升。
甲容器的容量和乙容器的容量相比,()。
A.甲大B.甲小C.一样大
3.爸爸将新买的一瓶饮料(净含量为625毫升)浸没在一个装满冰水的盆中冰镇,盆里溢出的水()。
A.是625毫升B.比625毫升多C.比625毫升少4.用一个容量为400毫升的杯子向一个容量为3 L的水桶里倒水,至少要操作()次才能将水桶装满。
A.7B.8C.9
5.李老师将两个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铁块浸没在一个注满水的盆中,盆中的水将()。
A.减少2升B.减少1升C.不变
四、计算。
(共20分)
1.口算。
(8分)
540÷9=40×21=
0×9=150×4=
11×50=480÷4=
540÷6=57÷3=
2.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12分)
65×30=*627÷3=*608÷4=
五、解决问题。
(共35分)
1.他一个月(30天)一共喝了多少升牛奶?(5分)
2.一个容器中有1升水,用同样大的杯子倒出4杯,还剩400毫升,倒出的每杯水是多少毫升?(5分)
3.洗衣液每瓶2 L,洗两件衣服要用10 mL,一瓶洗衣液能洗几件衣服?(5分)
4.如果一个没关好的水龙头1小时能流掉1升水,制造一桶纯净水需要用水4升,这个水龙头一天流掉的水能制造多少桶这样的纯净水?(5分)
5.明明感冒了,拿回一瓶感冒药,标签如下:
明明今年12岁了,一共服用了3天,你知道他一共喝了多少毫升药吗?这瓶药还剩多少毫升?(5分)
6.一个量杯中装有350毫升水,一名同学为了测量一块雨花石的体积,将雨花石放入量杯中(完全浸没),此时水面刻度为630毫升(水没有溢出)。
这块雨花石的体积相当于多少毫升水的体积?(5分)
7.甲、乙两个容器一共可以盛水900毫升,甲容器的容量是乙容器的8倍,甲、乙两个容器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5分)
答案
一、1.8 6000 5 4000 3 1030
2.< > < > 3.(√) ( ) (√) (√)
4.毫升 毫升 升 毫升 5.2
6.150 7.4
8.25毫升<14升<800毫升<2000毫升<4升
9.1200 4
二、1.√ 2.× 3.× 4.× 5.× 三、1.B 2.C 3.B 4.B 5.A 四、1.60 840 0 600
550 120 90 19
2.65×30=1950 627÷3=209
验算:
608÷4=152
验算:
五、1.200×30=6000(毫升) 6000毫升=6升
答:他一个月(30天)一共喝了6升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