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棱镜全站仪测量技术在断面测量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棱镜全站仪测量技术在断面测量中的应用
摘要:当前,随着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应用,极大推动了测绘事业技术的现代化发展,现代化的工程施工,越来越依靠测绘技术现代化的支持。
传统测绘技术已被测绘数字化、信息化取代,模拟白纸测图方式、光学经纬仪已被淘汰。
取而代之的是全站仪、电子水准仪、卫星导航、电子绘图仪。
关键词:无棱镜全站仪;测量;技术
现代化测绘仪器的普及和应用,加快了测绘作业进度,提高了测绘成果的精度,增加了社会经济效益。
无棱镜全站仪测量技术的应用,就是很好的例证。
无棱镜全站仪与全站仪相比,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不仅能提高作业效率,而且能减少一司镜人员,节约了人力。
全站仪在作业时,凡是司镜人员不能达到的地方无法安设棱镜时,就不能采集数据,而无棱镜全站仪完全克服了此类缺陷,能快速采集数据。
本文根据无棱镜全站仪测量技术优缺点,结合其在断面测量中的应用,探讨使用方法,总结经验。
1 无棱镜全站仪概述
1.1无棱镜全站仪简介
无棱镜全站仪,是在原传统全站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传统的全站仪,不同的型号其作用略有差异,但是基本功能大致相同,都具备测角、测距、电子荧屏显示、微电脑处理器、存储记忆等功能,能把所测倾斜距离改化为水平距离、高差、平面坐标等结果。
传统全站仪测距,须有协作目标,也就是反光直角棱镜,或者反射片,棱镜或反射片把从全站仪发出的光,反射回全站仪进而测出距离。
无棱镜全站仪基本原理与全站仪大致相同,发射光束,反射和接收光束。
无棱镜全站仪测距时不需要协作目标,而是把仪器射出的管束,直接打在自然物体的表面,光束经自然物体表面漫反射后被仪器接收测出距离。
然后经全站仪微处理器处理,得到不同的数据。
无棱镜全站仪因为不需要协作目标,因此能够在一些危险的地方、人员不能到达的地方广泛应用,这样不仅作业强度得以降低,而且危险性也大为降低,同时又能有效保护被测目标的稳定性、完整性。
1.2 无棱镜全站仪精度分析
无棱镜全站仪测角精度,与传统全站仪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测距精度。
其误差来源主要有仪器本身测距精度、气象条件(主要是温度、气压、空气透明度等外界条件)、被测物体的反射性能等。
由于本文写作时没有足够的实验数据,只能根据误差理论进行初步探讨,不能定量分析。
由于无棱镜全站仪无协作目标,其测距精度必然受被测物体反射离散程度的影响,同时受被测物体到全站仪距离的影响。
本文从无棱镜全站仪测量的少量数据来看,反射物体稳定性减弱,其观
测数据的方差增大,反射物体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其测距精度影响不大。
随着被测物体距无棱镜全站仪距离的增加,测距精度会降低。
目前来看,无棱镜全站仪测距一般在300米左右,精度在毫米级,能够满足测量精度要求。
1.3 无棱镜全站仪使用中的问题
无棱镜全站仪在使用过程中,和全站仪基本相同,要根据其功能的不同,使用前测定作业环境的温度值、气压值,把温度值、气压值输入全站仪进行温度和气压的自动改正。
作业环境温度值的大小,使用圆盒气压计测定,作业环境温度,用温度干湿计测定。
温度和气压单位,根据仪器的功能不同,采用仪器要求的规定单位。
否则,就会人为造成精度降低或粗差。
无棱镜全站仪在进行测量时,要注意仪器和被测物体之间是否有移动物体出现,观测人员注意力要集中,否则,在仪器和被测物体之间有移动物体出现,而观测人员没有发现,就会造成测量数据失真。
这一点,是与全站仪的最大区别,全站仪没有棱镜不测距,只有在有棱镜的情况下才能测量,有移动物体遮挡,测不出数据,不造成数据失真。
观测人员要根据不同的测量环境,注意不同的移动物。
在城区测量,要注意行人、车辆等遮挡,在城区外田地或河道、道路测量,不仅要注意行人、车辆,还要注意风力的影响,风吹树摇叶动时,遮挡测量。
无棱镜全站仪虽有优点,但是缺点也不可忽视,就是仪器受移动目标影响大,稍不注意,就出现错误。
为防止此类错误出现,仪器测距瞬间,观测人员要精力集中,确定测距时无遮挡物,不注意的话,采集的数据失真,影响观测结果。
在使用无棱镜全站仪时,要根据天气情况,给仪器打伞,不能把仪器曝露在烈日下,仪器不能受潮,要防止雨水浸入。
如果仪器曝露在烈日下,不仅会降低仪器测量精度,长期这样下去,还会减少仪器使用寿命。
2 断面测量原理
2.1 断面要求和断面数据
在道路、河道、水渠、管线等工程中,设计人员需要知道沿工程方向的地面起伏状态,然后根据起伏状态设计工程的要素,这就是纵断面。
与纵断面垂直的断面,在一定范围内起伏的地面状态,就是横断面,横断面起伏的数据要素,同样是设计人员需要的重要数据。
纵、横断面的测量,实际就是测定其纵、横线平面位置和高程,进而绘制纵、横断面图,提供给工程技术设计人员。
2.2 无棱镜全站仪测量
使用无棱镜全站仪,测出一点的平面位置、高程,继续沿纵、横向线测出其他点的位置和高程,然后经计算机处理,从而绘出断面图。
在测量时,一个点的坐标,利用无棱镜全站仪功能直接测出,仪器自动记录。
测量高程时,要进行一定的操作。
无棱镜全站仪高程测量,实际上就是三角高程测量。
三角高程测量公
式为:
h=D*tga+k-l,①
Hb=Ha+h ②
上式中,是由某个已知高程点a,在a点上安置仪器,观测另一个未知点b,①式是计算两点高差,D是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k是a点仪器高,l是未知点b 上的觇标高,h是两点高差,tga是观测时测得的竖直角正切值,②式是高程计算公式。
根据无棱镜全站仪的功能可知,觇标高为零,D*tga则由无棱镜全站仪直接测出,仪器高k用小钢尺直接量出,输入仪器,则未知点高程直接测出,仪器自动记录。
3 道路纵、横断面测量
道路工程,主要有铁路、公路、简易路工程,一般主要指铁路和公路。
铁路工程中纵、横断面测量主要是选线时进行,公路纵、横断面测量主要是选线新建和改造时进行。
部分道路工程在竣工验收时,也进行纵、横断面检测量。
本文中以公路纵横、断面测量为主,叙述无棱镜全站仪测量技术具体应用。
公路工程经有关部门可行性研究后组织实施,一般是根据设计图纸上顶线,然后到实地进行定线。
道路中线实地定放后,即可进行纵、横断面测量。
一般的纵横断面可以分开进行,也可以同时进行,本文以分开的方式进行叙述。
3.1道路纵断面测量
在进行纵断面测量前,要收集道路工程区域内的控制在资料、道路中心线定测情况、道路中桩具体位置。
根据道路等级要求,确定施测精度。
也可根据道路工程总体技术要求规定执行设计要求精度。
无论哪种情况,都要确保测量精度的可靠性。
根据收集掌握道路工程范围内各类控制点布设情况及精度,判断控制点密度和精度是否满足纵断面测量要求,如果不能满足纵断面测量要求,应根据技术设计,布设施测加密控制点。
当工程区域内控制点能够进行测量时,就可开始测量。
根据道路中心桩之间的距离以及地形情况确定是否加桩,一般的平坦地区,30至50米一个中心庄,地形起伏较大,要根据起伏情况,在地形变换处增加中桩,中桩点的密度,以能正确反映道路中线地形起伏为准。
仪器观测员在已知点上安置无棱镜全站仪后,用小钢尺量取仪器高至毫米,根据仪器功能输入仪器高,输入已知点坐标、高程数据,根据实地测量的温度、气压值,按要求输入仪器。
如果不能现场测量气压、温度,也可根据当地天气预报查询当天温度、气压值。
转动仪器瞄准后视点定向,用另一个已知点做检查。
记录员要根据要求,对上述有关数据进行记录,并检查,记录检查无误后,核对检查结果,是否符合要求后,进行测量。
观测员瞄准首个观测点进行观测,仪器自动记录,保存数据,转动仪器,同法施测下一个观测点,直到本测站结束,结束前,利用已知点进行检查。
同法进行下一站观测,直至观测结束。
这样观测的数据,就是每个中桩点的三维
值,观测时,要瞄准中桩地面位置,不要瞄准中桩上部,不然就不是该点的地面位置了。
外业结束后,从全站仪上下载观测数据到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完成纵断面图的绘制。
3.2 道路横断面图的测量
道路横断面图的测量,和纵断面图测量方法一样,只是横断面测量时,一般不用布点,直接瞄准测量就行。
在进行横断面测量时,要注意点的取向,一定要选在纵向的基本垂直方向,不可偏离太大。
一般平坦地区,5至15米一个点,有起伏时,地形变换处都要测量。
在一个测站上,可以同时测量多个横断面点。
同样的方法,数据下载到计算机,对数据处理得到横断面图。
利用无棱镜测量道路纵、横断面时,方面快捷,能提高作业效率,不足之处是,若地面起伏较大,低洼的纵、横断面点,容易被地物遮挡,不能被仪器直接看到,从而影响测量。
遇到这种情况,观测人员应采取其他辅助办法进行。
4 其他工程断面测量
在其他工程中,还有很多工程需进行断面测量,例如河道、灌渠、给水、排水、天然气输油管道等工程,不同的工程,对断面测量有不同的要求,进行测量时,要根据不同要求,制定符合实际的观测方案。
断面测量方法,大同小异,在仪器选择上,要结合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设备。
在一些人们不易到达的工程段,或者危险工程段,无棱镜全站仪可作为首要的选择。
5结束语
断面测量工程是工程测量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工程建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做好断面测量工程,无棱镜全站仪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
无棱镜全站仪虽然诞生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是由于它的优越性强,用途越来越广。
无棱镜全站仪的优越性,就是利用了自然物体的光线反射进行测量,省去了协作目标的配合,无需人为设置反射目标就能测量。
这样不仅节省人力,而且能够对人走不到的地方,或者危险的地方进行测量。
无棱镜全站仪,在一些行走不便的山区,水系发达地区,能发挥很好的作用。
在城市建成区,能对高大建筑物进行无协作测量,使得一些看来不能进行的测量成为现实。
但是,尽管五棱镜全站仪有许多优势,但是也有不足之处。
例如,在城区测量时,人流、车辆等其他移动物,影响其观测效果,在林区、农田测量时,容易受树木、植被、防护网等影响。
尽管如此,只要观测人员仔细认真,就能很好地克服这些不足,最大限度发挥无棱镜全站仪的优越性。
作者简介:王越,(1974-),男,工程师,主要从事规划管理,工程测量技术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