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金钥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金钥匙
【摘要】教育是爱的艺术。
教师要拥有爱心,尊重和关爱每一个学生,用强烈的事业心和真诚的爱去启发学生的智慧和心扉,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关键词】爱启发智慧心扉
【正文】“马克思说过:‘人就是人,而人同世界的关系是一种人的关系,那么你就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
’”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可见,教育是爱的艺术。
教师要担负起教育好学生的神圣职责,就要独具匠心——除了必须掌握好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外,更需要我们拥有一颗真挚的爱心,尊重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去“以心发现心”、“以自己之火点燃别人之火”,用强烈的事业心和真诚的爱去启发学生的智慧和心扉。
用一颗爱心去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用沙里淘金的精神转化一个个后进生。
这是我多年来教育工作的一个体会。
一次,我接手一个新班,这个班的纪律很松散,顽童也较多。
其中有个叫“小煌”的是顽童的“小头目”,个头跟我差不多,无心向学,经常欺负同学,真叫学生害怕,家长无策,老师头疼。
我对他们绝不是歧视和放弃,而更多的是鼓励和帮助。
俗话说,擒贼先擒王。
我决定先从小煌身上入手,开始了转化工作。
经过几天的观察,我发现他口齿伶俐、智商高、喜爱看故事书、喜欢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喜欢指挥别人。
于是,我就抓住他的这些特点,循序渐进地开展转化工作。
我首先有意识让他在班上讲故事,讲完了,就表扬他讲得清楚流利,完整生动,很有相声演员的潜质。
这样一来,他整个人都精神起来了,也喜欢跟我接近了。
接着,我又让他当纪律委员,专门负责管理课前的纪律。
这一招可真灵,第一堂课的课前纪律就特别好,教室鸦雀无声,同学们都坐得端端正正的。
原来他拿着老师的教鞭在座位之间走来走去,如果谁说话,谁不坐好,手脚就要挨一鞭子。
同学们本来就怕他的了,这样一来还有谁敢不守纪律呢?下课后我首先肯定他管的纪律好,帮了老师的忙,再指出他在管理方法上的错误,让他明白到:要管好别人,先要管好自己,要以身作则,要以理服人,以德服人。
此外,我又进行家访,在家长面前称赞他的进步。
我还经常给他补课,找他谈心,给他讲“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教育他要孝敬父母;给他讲“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教育他学习要有恒心;给他讲“山外青山楼外楼”,告诫他学会谦虚;给他讲“独木不成林”、“一个好汉三个帮”的道理,要他学会团结同学;给他讲“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三人行,必有我师”,要他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不断完善自我……从而使他端正了学习目的,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最终成为一个好学生,并在小学毕业时被县重点中学录取。
紧接着,我又以点带面,在班中开展“自律”教育,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本
班的实际情况制订出班的规章制度,通过督促、检查、评比、奖惩,使学生产生一种遵守规章制度的自然需要,产生一种遵守制度的责任感,并转化为维护本人、本班、本校的荣誉需要。
变“要我遵守”为“我要遵守”。
同时,我还在教育管理上引入竞争机制,激励他们树立信心,参与竞争,并帮助他们获得成功。
由于竞争的激烈,使他们产生一种危机感,形成了强大的主动性内驱力。
竞争成功,使他们获得满足,享受喜悦,我就鼓励他们戒骄戒躁,继续努力;竞争遇到困难,遭受失败,使他们产生焦虑、痛苦,我就引导他们反思,适时进行心理辅导,及时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将挫折转化为心理动力,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大大增强了自律意识,从而学会竞争、实现自我,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也就水到渠成了。
学期末,该班被学校评为“文明班”。
还有个男孩,家境优越,看不起人,劣迹也多,老师批评他,他还顶撞老师,人称“小霸王”。
我没有像别的老师那样一味批评他,相反,还在他爸妈面前表扬他有点小聪明。
结果第二天一下课,他就第一个快步走到门口为我开门。
我又适时地表扬他有礼貌、尊敬老师。
我还根据这个小家伙聪明、见识广、自负、基础差、贪玩的特点,制订了可行的帮教措施,争取到家长和其他科任老师的配合和支持。
最初,虽然这个小家伙的行为时好时差,中间有反复,但慢慢地最终还是转化了过来。
当然,教师在教育中对学生的爱必须做到平等无私,要将爱洒向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爱。
因为,出色的、成功的孩子需要从老师的微笑中得到赞赏;犹豫的、缺乏自信的孩子需要从老师的微笑中得到鼓励;出错的、失败的孩子需要从老师的微笑中得到谅解;孤独的、受伤的孩子需要从老师的微笑中得到抚慰......
但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又是不能无原则的。
严格要求学生是爱的特殊表现,是教师高度责任感的体现。
教师光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还不够,还要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严格要求,不迁就、不放松。
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有爱,严慈相济。
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在教师的爱的阳光沐浴下,健康地、活泼地成长。
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
”“的确,爱是一种情感交流,当你把炽热的爱通过一言一行传给孩子时,就会激起孩子对你情感的回报,从而乐于接受你所给予的一切。
”无数的教育实践证明:爱,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