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认识有机化合物推断题综合练习题含详细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化学认识有机化合物推断题综合练习题含详细答案
一、认识有机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1)某有机物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球棍模型如图所示:
①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
②写出此有机物与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四种常见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示意图如下,其中甲、乙、丙为烃,丁为烃的衍生物。
①可以鉴别甲和乙的试剂为_________;
a.稀硫酸
b.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c.水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②上述物质中有毒、有特殊气味,且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的是_________(填名称),
③乙和丁的物质的量共1.5mol,完全燃烧需要的氧气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
【答案】碳碳双键和羧基 2CH2=CH-COOH+2Na→2CH2=CH- COONa+H2↑ bd 苯 4.5mol 【解析】
【分析】
(1)根据价键规律和球棍模型,写出有机物的结构简式CH2=CHCOOH,据此写出其所含官能团名称;该有机物含有羧基,能够与钠反应放出氢气,据此写出方程式;
(2)甲、乙、丙为烃类,丁为烃的衍生物,据比例模型可知四种有机物:甲为甲烷、乙为乙烯、丙为苯、丁为乙醇;据以上物质的相关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1)①根据价键规律和球棍模型,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OH,含有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和羧基;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碳碳双键和羧基。
②CH2=CHCOOH与钠反应生成羧酸盐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CH2=CH-
COOH+2Na→2CH2=CH-COONa+H2↑;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2CH2=CH-
COOH+2Na→2CH2=CH-COONa+H2↑。
(2)由比例模型可知甲为甲烷、乙为乙烯、丙为苯、丁为乙醇;
①a项,甲烷和乙烯都不与稀硫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无法鉴别,故不选a项;
b项,乙烯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使其褪色,甲烷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可以鉴别,故选b项;
c项,甲烷和乙烯都不溶于水,故无法鉴别,故不选c项;
d项,乙烯有碳碳双键,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甲烷不能
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故选d项;
综上所述,本题选bd。
②有毒、有特殊气味,且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的有机物为苯,苯为良好的有机溶剂;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苯。
③乙为乙烯、丁为乙醇,1.5mol乙烯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物质的量是
1.5×(2+4
4
)=4.5mol;1.5mol乙醇完全燃烧需要的氧气的物质的量是1.5×(2+6
4
-
1
2
)=4.5mol;所以1.5mol乙烯和乙醇的混合物,完全燃烧需要的氧气的物质的量是
4.5mol;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4.5mol。
2.下列各组物质① O2和O3②红磷和白磷③12C和14C ④ CH3CH2CH2CH3和 (CH3)2CHCH3⑤乙烷和丁烷⑥ CH3CH2CH2CH(C2H5)CH3和 CH3CH2CH2CH(CH3)C2H5,互为同系物的是
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_;是同一物质的是
____________。
【答案】⑤④⑥
【解析】
【分析】
同系物指结构相似、通式相同,组成上相差1个或者若干个CH2原子团,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化合物;具有相同分子式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组成和结构都相同的物质为同一物质,同一物质组成、结构、性质都相同,据此分析。
【详解】
①O2和O3是由O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②红磷和白磷是由P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③12C和14C中子数不同,是碳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
④CH3CH2CH2CH3和(CH3)2CH2CH3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为碳链异构,其名称分别为:正丁烷、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
⑤乙烷和丁烷,结构相似,都属于烷烃,形成2个CH2原子团,互为同系物;
⑥CH3CH2CH2CH(C2H5)CH3和CH3CH2CH2CH(CH3)C2H5分子式相同,结构相同,只是书写形式不同,属于同一物质;
故答案为:⑤;④;⑥。
【点睛】
同系物指结构相似、通式相同,组成上相差1个或者若干个CH2原子团,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化合物;具有相同分子式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组成和结构都相同的物质为同一物质,同一物质组成、结构、性质都相同;
3.在C4H11N中,N原子以三个单键与其他原子相连接,它具有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为()
A.6 B.7 C.8 D.9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该有机物中C 、N 、H 原子之间都是以单键相连,以氮原子为中心,氮原子连一个甲基、一个甲基和一个乙基,有一种结构;氮原子连接一个氢原子、一个乙基、一个乙基,共1种;八种氮原子连一个氢原子、一个甲基和一个丙基,丙基有两种,有2种结构;氮原子连两个氢原子和一个丁基,丁基有4种,有4种结构;共有8种同分异构体,故选C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原子的连接方式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注意丙基分正丙基和异丙基,丁基有4种。
4.两种气态烃以任意比例混合,在105℃时1 L 该混合烃与9 L 氧气混合,充分燃烧后恢复到原状态,所得气体体积仍是10 L 。
下列各组混合烃中不符合此条件的是 ( ) A .CH 4 C 2H 4
B .CH 4
C 3H 4 C .C 2H 4 C 3H 4
D .C 2H 2 C 3H 6 【答案】D
【解析】
【分析】
设有机物的平均式为C x H y ,燃烧通式为:C x H y +(x+4y )O 2→xCO 2+y 2H 2O ,105℃时生成的水为气体,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则反应方程式中反应前后气体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相等,据此计算判断。
【详解】
设有机物的平均式为C x H y ,则有C x H y +( x+
4y )O 2→xCO 2+y 2H 2O ,105℃时生成的水为气体,有机物燃烧前后体积不变,则1+x+
4
y =x+y 2,解答y=4,即混合气中平均含有H 原子数为4。
A .CH 4、C 2H 4中H 原子数都为4,平均值为4,故A 符合;
B .CH 4、
C 3H 4中H 原子数都为4,平均值为4,故B 符合;
C .C 2H 4、C 3H 4中H 原子数都为4,平均值为4,故C 符合;
D .C 2H 2、C 3H 6中H 原子数都为2、6,只有1:1混合才能使平均值为4,不符合以任意比例混合的要求,故D 不符合;
答案选D 。
5.下列物质在给定条件下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不包括立体异构)正确的是
A .结构简式为的一溴代物有4种
B .分子组成是
C 4H 8O 2属于酯的同分异构体有6种
C.分子式为C4H8属于烯烃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
D.C5H12O属于醇的同分异构体有8种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先确定烃的对称中心,即找出等效氢原子,有几种氢原子就有几种一溴代物,中含有5种H,故其一溴代物有5种,故A错误;
B.分子组成是C4H8O2属于酯的同分异构体有HCOOCH2CH2CH3、HCOOCH2(CH3)2、
CH3COOCH2CH3、CH3CH2COOCH3共4种,故B错误;
C.分子式为C4H8属于烯烃的同分异构体有CH2=CHCH2CH3、CH3CH=CHCH3、CH2=C(CH3)2,不考虑顺序异构只有三种,故C错误;
D.羟基为-OH,剩余为戊基,戊基有8种,故分子组成是C5H12O属于醇类的同分异构体有8种,故D正确;
答案为D。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3COOCH2CH3与CH3CH2COOCH3中均含有甲基、乙基和酯基,为同一种物质
B.和为同一物质
C.CH3CH2CH2CH2CH3和CH3CH2CH(CH3)2互为同素异形体
D.CH3CH2OH 和 CH2OHCHOHCH2OH 具有相同的官能团,互为同系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CH3COOCH2CH3与CH3CH2COOCH3所含官能团和原子团相同,但结构不同,不是同一物质,故A错误;
B.不存在异构现象,因此和为同一物质,故B正确;
C.CH3CH2CH2CH2CH3和CH3CH2CH(CH3)2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
D.CH3CH2OH 和 CH2OHCHOHCH2OH所含官能团的数目不同,不互为同系物,故D错误;故答案为:B。
【点睛】
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化合物;一般出现在有机化学中,且必须是同一类物质(含有相同且数量相等的官能团,羟基例外,因酚和醇不能成为同系物,如苯酚和苯甲醇)。
但值得注意的是,一是同系物绝大部分相差1个或n个亚甲基团;二是有同一基团的物质不一定是同系物。
7.有下列各组物质:(A)O2和O3;(B)23592U和23892U;(C) CH3CH2CH2CH3和
;(D) 和;(E)甲烷和新戊烷。
(1)__________组两物质互为同位素;
(2)__________组两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3)__________组两物质互为同系物;
(4)__________组两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B A E C
【解析】
【详解】
(A)O2和O3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B)235
92U和238
92
U都是U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
(C)CH3CH2CH2CH3和(CH3)2CHCH3分子式相同,碳链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
(D)和都代表二氟二氯甲烷,为同一种物质;
(E)甲烷和新戊烷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4个-CH2,互为同系物;
则:(1)互为同位素的是B;(2)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A;(3)互为同系物的是E;(4)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C。
【点睛】
考查同位素、同系物、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判断。
判断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的方法是:若化学式为元素,可能是同位素;若化学式为单质,则可能是同素异形体;若化学式为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化合物,则为同分异构体;若是分子式不同结构相似的有机化合物,则为同系物。
8.从樟科植物枝叶提取的精油中含有甲、乙两种成分:
(1)①乙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
②请写出甲的一种能同时满足下列3个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
a.苯环上有两个不同的取代基
b.能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
c.遇FeCl3溶液显呈现紫色
(2)由甲转化为乙的过程为(已略去无关产物):
反应I的反应类型为______,Y的结构简式_______。
(3)1mol乙最多可与______molH2发生加成反应。
(4)写出乙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答案】醛基、加成反应
5
+2Cu(OH)2+NaOH+Cu2O↓+3H2O 【解析】
【分析】
(1)①根据乙的结构简式确定乙含有的官能团名称;
②同分异构体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甲的同分异构体符合条件:a.苯环上有两个不同的取代基;b.能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说明含有碳碳双键;c.遇FeCl3溶液显呈现紫色说明含有酚羟基,据此书写;
(2)甲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与HCl发生加成反应产生,该物质含有醇羟基,与O2在Cu催化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产生Y是,Y发生
消去反应产生乙:。
(3)苯环、碳碳双键、碳氧都可以与H2发生加成反应;
(4)乙是C6H5CH=CH-CHO,含有醛基,可以被新制Cu(OH)2氧化产生C6H5CH=CH-COOH,同时产生Cu2O砖红色沉淀,结合对应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解答该题。
【详解】
(1)①乙结构简式是,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碳碳双键、醛基,其中含氧官能团名称为醛基;
②甲物质的同分异构体要求符合条件:a.苯环上有两个不同的取代基;b.能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说明含有碳碳双键;c.遇FeCl3溶液显呈现紫色说明含有酚羟基,则
其同分异构体有:、等;
(2)甲和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所以反应I类型为加成反应;
中羟基连接的C原子上含有2个H原子,与O2在Cu作催化剂时被氧气氧化生成含有醛基的Y,Y的结构简式为:;
(3)乙结构简式为:,可知乙分子中含有1个苯环、一个碳碳双键、一个碳氧双键,所以1mol乙最多可与 5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4)乙与新制Cu(OH)2悬浊液在加热煮沸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产生C6H5CH=CH-COOH,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u(OH)2+NaOH+Cu2O↓+3H2O。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及转化关系,涉及有机物推断及合成、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有机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书写等,关键是熟练掌握各种官能团结构和性质,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根据有机物的结构与反应条件进行推断。
茉莉花香气的成分有多种,有机物E (C9H10O2)是其中的一种,它可以从茉莉花中提取,也可以用酒精和苯的某一同系物(C7H8)为原料进行人工合成,合成路线如下:
9.甲苯二异氰酸酯(简称TDI)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是制造聚氨酯系列产品的原料之一。
而工业TDI产品是2,4-甲苯二异氰酸酯与2,6-甲苯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
工业上生产TDT的方法有几种,但比较成熟和经济的方法是胺光气化法。
下图为工业上用“胺光气化法”合成TDI后生产某聚氨酯产品的主要反应流程图(副产物没有标出)
已知:第③、④和⑤步反应两物质等物质的量反应。
试回答:
(1)写出光气(COCl2)和流程图中A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写出与第①步反应产物(见流程图)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或数目。
A.只呈碱性的芳香族化合物(任写一种)________________;
B.既呈碱性又呈酸性的芳香族化合物的种数为____________。
(3)已知聚氨酯X链节中含有结构。
第⑤步反应类型为_________,
聚氨酯X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资料显示,TDI在大于45℃时会发生两分子聚合成二聚物,此二聚物中除了苯环外还含有两个四元环(由C、N原子构成),写出上述流程图中TDI的一种结构自身反应生成的二聚物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0 加聚反应
++4HCl
或
【解析】
【分析】
甲苯和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2,4-二硝基甲苯,在铜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2,4-二
硝基甲苯和氢气发生还原反应生成A,A和COCl2反应生成,则A的结构简式为:,和乙二醇反应生成X,X的结构简式为:。
【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为,X为。
(1)光气中2个Cl原子与羰基C原子形成2个成单电子形成2对共用电子对,则光气的结构
式是;A的结构简式为:;
(2)A. 2,4-二硝基甲苯的同分异构体为只呈碱性的芳香族化合物,其中一种结构简式为:
;
B. 2,4-二硝基甲苯的同分异构体为既呈碱性又呈酸性的芳香族化合物,呈碱性说明含有氨基,呈酸性说明含有羧基,当氨基和羧基处于邻位时,硝基有4种排列方法,当氨基和羧基处于间位时,硝基有4种排列方法,当氨基和硝基处于对位时,硝基有两种排列方法,所以一共有10种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
(3)通过以上分析知,该反应属于加聚反应,X的结构简式为:
;
(4)根据流程图知,该反应方程式为:++4HCl;
(5)TDI在大于45℃时会发生两分子聚合成二聚物,此二聚物中除了苯环外还含有两个四元环(由C、N原子构成),则该物质的结构简式为:或。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推断,明确物质的官能团及其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注意有机物的断键和成键位置,难点是同分异构体种类的判断,采用“定二议一”的方法进行推断。
10.从煤焦油中可以分离出重要化工原料烃A,淀粉水解得到产物F,可发生如下转化,E 有果香味:
请回答下列问题:
(1)F的分子式________;反应①的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机物B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聚合形成一种无色透明的热塑性塑料,被广泛用于制作一次性泡沫容器,俗称保利龙,请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有机物B中只含有一种官能团,是苯的同系物
B.1molB最多可以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
C.可以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鉴别C、D、E、F
D.淀粉、纤维素在人体内水解均可以得到F,进一步转化提供为人体所需要的能量
【答案】C6H12O6加成反应
n BC
【解析】
【分析】
由转化关系可知A为,B为,D为,淀粉水解得到产物F,F为葡萄糖,G为CH3CH2OH,E为,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1)由分析知:F为葡萄糖,分子式为C6H12O6;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苯乙烯,方程式为
n;
(4)A.有机物B为苯乙烯,含有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与苯的结构不同,不是苯的同系物,故A错误;
B.苯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和苯环,都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1molB最多可以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故B正确;
C.葡萄糖含有醛基,可与氢氧化铜浊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红色沉淀氧化亚铜;F属于酯类,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和氢氧化铜浊液混合后分层,上层是无色的酯,下层是氢氧化铜浊液;苯乙酸具有酸性,可溶解氢氧化铜;苯乙醇溶于水,与氢氧化铜浊液均匀混合,没有明显现象,则可以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鉴别C、D、E、F,故C正确;D.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水解,故D错误。
故答案为:BC。
11.PCT是一种新型聚酯材料,下图是某研究小组合成PCT的路线
其中A的分子式为810
C H,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B生成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由E生成F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
(3)由F和B发生缩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发生解反应,且苯环上一氯代产物只有一种的是
____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
【答案】+2NaOH+2NaCl 酯化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
【解析】
【分析】
A的不饱和度为28210
2
⨯+-
=4,由PCT的结构,结合A转化生成F及C,可知A中含有
苯环,侧链为2个甲基处于对位,A为,A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甲基上的取代反应生成D,D在氢氧化钠水溶液是发生取代反应,生成E,由E的分子式结合PTC的结构可知,A中每个甲基发生一元取代生成D,D为,D在氢氧
化钠水溶液是发生取代反应生成E,E为;E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F,F为,由PTC的结构可知,A→B是对二甲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成对苯二甲酸,B→C是对苯二甲酸与甲醇酯化反应生成对苯二甲酸甲酯,对苯二甲酸甲酯和交换后缩聚形成PTC与甲醇。
【详解】
(1)D为,在在氢氧化钠水溶液是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E为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2NaCl;
(2)B→C是对苯二甲酸与甲醇酯化反应生成对苯二甲酸甲酯,E→F是
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3)B为对苯二甲酸,F为,两者发生缩聚反应生成聚合酯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对苯二甲酸的同分异构体能发生水解反应,含有酯基,且苯环上一氯代产物只有一种,苯环上只有1种H原子,含有2个-CHO,处于对位位置,则符合条件的结构简式为。
12.某链烃的化学式为C6H4, 若分子中已有一个碳碳双键,则还含有碳碳叁键_______个,某链烃的化学式为C200H200,则分子中最多含碳碳叁键_____个。
【答案】2 50
【解析】
【分析】
根据分子中含有1个双键比相同碳原子的烷烃少2个氢原子,含有1个三键比相同碳原子的烷烃少4个氢原子来解答。
【详解】
某链烃的化学式为C6H4,比相同碳原子的烷烃少10个氢原子,而分子中已有1个碳碳双键,少2个氢原子,则含碳碳叁键(-C≡C-)为2个;
某链状烃的化学式为C200H200,比相同碳原子的烷烃少202个氢原子,含有1个三键比相同碳原子的烷烃少4个氢原子,则分子中最多含碳碳叁键50个。
13.某化学学习小组欲探究己烷的性质,用己烷进行下列实验:
实验1:
实验2:将上述橙色溶液装入密封性好的无色试剂瓶中。
过一段时间,溶液颜色变浅,打开瓶盖瓶口出现白雾。
实验3: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在一定条件分解己烷(生成丙烷和丙烯
32CH CH CH =),且丙烯能被酸性4KMnO 溶液氧化。
(1)实验1中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2)由实验1可知,己烷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2中的橙色溶液逐渐变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己烷与溴发生了取代反应
B .溴代己烷为无色物质
C .液溴向外挥发浓度降低
D .己烷与液溴发生了加成反应
E .液溴与己烷分层,密度大的液溴在下层
(4)实验3中装置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管C 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试写出装置Ⅰ中发生的生成丙烷和丙烯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烧杯、分液漏斗(有无玻璃棒均正确) 己烷的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可溶解溴 AB 冷凝己烷分解产生的气体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紫色褪去
()323323324CH CH CH CH CH CH CH CH CH −−−−→+=一定条件下
【解析】
【分析】
【详解】
(1)实验①的主要操作是分液,需要的玻璃仪器主要是烧杯和分液漏斗,故答案为:烧杯、分液漏斗;
(2)溴水和己烷混合后,下层几乎是无色的,且分液后得到橙色溶液,这说明己烷比水轻,难溶于水,可溶解溴,故答案为:己烷比水轻,难熔于水,可溶解溴;
(3)由于打开瓶盖瓶口出现白雾,这说明有溴化氢生成。
由于己烷是烷烃,能和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代烷和溴化氢,因此正确的答案选AB,故答案为:AB;
(4)实验3的装置Ⅱ中有冰水浴,所以该装置的作用是冷凝己烷分解产生的气体,故答案为:冷凝己烷分解产生的气体;
(5)己烷裂化有气态的烯烃生成,烯烃含有碳碳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因此看到试管C中酸性高锰酸钾的紫色褪去,故答案为:酸性高锰酸钾的紫色褪去;
(6)在一定条件下,己烷裂化生成丙烷和丙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3(CH2)4CH3
CH3CH2CH3﹢CH3CH=CH2,故答案为:CH3(CH2)4CH3CH3CH2CH3﹢CH3CH=CH2。
14.将一支试管中盛满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倒置于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水槽中,在漫射光的照射下,产生的现象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
【答案】颜色变浅液面上升有黄色油状物生成溶液中有沉淀生成
【解析】
【分析】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3Cl(气体)、CH2Cl2、CHCl3、CCl4、HCl,氯气逐渐减少甚至消失,氯气的颜色逐渐变浅或消失;反应后有油状液滴(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与四氯甲烷)出现;反应过程中气体的体积减小,导致试管内的压强低于外界大气压;氯化氢溶于水后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增大,导致氯化钠固体析出,溶液的pH变小。
【详解】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3Cl(气体)、CH2Cl2、CHCl3、CCl4、HCl,氯气逐渐减少甚至消失,氯气的颜色逐渐变浅或消失;反应后有油状液滴(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与四氯甲烷)出现;反应过程中气体的体积减小,导致试管内的压强低于外界大气压;氯化氢溶于水后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增大,导致氯化钠固体析出,溶液的pH变小。
故答案为:颜色变浅;液面上升;有黄色油状物生成;溶液中有沉淀生成
【点睛】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3Cl(气体)、CH2Cl2、CHCl3、CCl4、HCl,其中,一氯甲烷、氯化氢属于气体,而其余的三种为无色的油状液体。
15.己知化合物X是离子化合物,其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X遇水剧烈反应,产生的气体甲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1)气体甲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溶液乙中通入过量CO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利用以上原理,某同学为了探究气体甲的还原性并检验产物设计如图1的实验:
Ⅰ、请从图2装置中选择适合作为图1中A部分的装置,适合的是________(填装置序号);
Ⅱ、正确选择发生装置后,连接装置进行实验。
一段时间后,出现以下实验现象:
C硬质玻璃管里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D干燥管里白色粉末变成蓝色;
E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尾气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①图1中D干燥管里的试剂可能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②若C中红色固体是一种单质,氧化产物是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6的混合气体,写出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实验完毕后,要先后熄灭C和F处的酒精灯,应后熄灭的是________处酒精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Al4C3+12H2O=4Al(OH)3+3CH4 AlO2-+CO2+2H2O=Al(OH)3↓+HCO3-Ⅰ
无水硫酸铜检验甲烷与氧化铜反应的产物是否含有水 2CH4+7CuO
7Cu+CO+CO2+4H2O C 停止加热C玻璃管后,继续通入甲烷至玻璃管冷却,避免炽热铜粉被氧化,且尾气是可燃气体,可能含有有毒的CO,要用燃烧法除去
【解析】
【分析】
(1)气体甲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则甲为CH4,X是离子化合物,其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且X与水反应得到甲烷与沉淀,沉淀能被氢氧化钠溶液溶解,金属应为Al,应是金属碳化物与水反应,可推知X为Al4C3,反应得到的沉淀为氢氧化铝;
(2)生成沉淀为Al(OH)3,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NaAlO2,二氧化碳过量,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氢根离子;
(3)Ⅰ.根据制取气体的反应特点选择发生装置;
Ⅱ.①根据一段时间后,C硬质玻璃管里黑色粉末变成红色,说明得到红色固体单质乙为Cu,干燥管D中白色粉末变成蓝色等现象,可知干燥管D中的试剂可能是无水硫酸铜,其作用是检验甲烷与氧化铜反应的产物是否含有水;
②甲烷与氧化铜反应的氧化产物是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6的混合气体,则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据质量守恒书写方程式;
Ⅲ.实验完毕后,应后熄灭的是 C处酒精灯,理由是停止加热C玻璃管后,继续通入甲烷至玻璃管冷却,避免炽热铜粉被氧化;尾气是可燃气体,可能含有有毒的CO,要用燃烧法除去。
【详解】
(1)气体甲为CH4,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反应①为碳化铝的水解反应,化学
方程式为Al4C3+12H2O=4Al(OH)3+3CH4;
(2)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铝沉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AlO2-+CO2+2H2O=Al(OH)3↓+HCO3-;
(3)Ⅰ.根据碳化铝与水在常温下剧烈反应,生成大量气体,故利用碳化铝制取气体,图2中适合作为气体发生装置的是Ⅰ,因为装置Ⅰ适合于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制取气体,而且能够很好的控制反应的进行和开始,并能够控制反应速率,故答案为:Ⅰ;
Ⅱ.①根据一段时间后,干燥管D中白色粉末变成蓝色等现象,可知干燥管D中的试剂可能是无水硫酸铜,其作用是检验甲烷与氧化铜反应的产物是否含有水;
②甲烷与氧化铜反应的氧化产物是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6的混合气体,则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反应为:2CH4+7CuO 7Cu+CO+CO2+4H2O;
Ⅲ.实验完毕后,应后熄灭的是 C处酒精灯,理由是停止加热C玻璃管后,继续通入甲烷至玻璃管冷却,避免炽热铜粉被氧化;尾气是可燃气体,可能含有有毒的CO,要用燃烧法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