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设计的形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设计的形态
设计文化的规范是建立在设计的形态基础上,文化的规范往往体现形态的本质特征。

如果从设计的形态认识设计的特殊性中,就可以发现,形态的丰富使设计的发展具有本质的演变。

任何形式文化的存在都有一种基本的立场,这是因为文化种类的独特性体现在知识的制约中。

技术越精密,分工越细致,社会的要求就会更协调,这是人类生存的本领,也是设计文化的规律。

4-1视觉传达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是以艺术设计为主导,综合了广告学、传播学、心理学、市场学、社会学诸多的学科,成为一种从边缘形成向主体确立的设计学科,目的是促进消费观念的改变和提高。

视传包括广告、包装、标志、字体、印刷、摄影等内容的设计。

企业形象设计
视传中的图像设计是以平面设计为基础所展开的活动。

1、视觉传达设计的要求
图像和色彩是视觉传达设计的原点。

视传是由哪些方面构成的?
精神传达——象征、寓意、借代等
视觉审美——平衡、对比、流畅
制作表现——材料、工具、媒体
⑴精神传达
设计是一种精神传达,即利用图像的特殊性来昭示消费者的心理欲望。

①象征——设计家借用图像来表现设计的真正意图。

“金利来,男人的世界”与“我要喝娃哈哈”是一种各自的表现对象,成为了一类特定人群的精神象征。

②寓意——是指精神中凝聚的内在本质。

寓意是文化的结果,往往是延伸了物品的属性,它在设计中将一种物性的具象传达出精神的抽象。

视传中的寓意在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形成过程中有一定的心理暗示作用。

③借代——目的在于关联和协调设计的效果
色彩的借代:绿色生命的象征、蓝色的平衡、黄色的明快、红色的热烈
⑵视觉审美
视觉传达追求有平衡、对比、流畅的阅读价值,通过有限的图像设计中,获得无尽的设计空间魅力,提升消费者的视觉审美。

①视觉是视力在脑海中所折射的变化,获得的图像特征。

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追求有平衡、对比、流畅的阅读价值。

平衡——长短、粗细、曲直、方圆等平衡法则,是以抽象的点、线、面的变化,最终获得审美心理中的一种感觉平衡。

对比——黑白、色彩、明度的变化,通过不同的形状、方向、大小的调整,造成图像的斜移、反正、重叠的差异,强化视觉的平衡点,吸引视觉的注意力。

流畅——有断联、移动、旋转,形成图像流畅生动的审美效果,延长和增加空间效果。

②制作表现
视传的创作过程,对材料、工具、媒体的研究和应用,是设计思想的完整体现。

材料——是指设计家对材料的认识、选择、发挥、利用材料的性能,明确的表达出设计的意图。

工具——是指对制作手法及工具的改进选择利用,从技术中提高设计的意义。

媒体——是视觉传达的发布渠道。

因此媒体选择与针对性的设计,就有特别的意义。

2、视觉传达设计的类型
广告、招贴、包装装潢、标志、书籍装帧、字体、印刷、摄影等类型成为构成性设计的充分体现。

⑴广告设计
广告以平面广告为主,有报纸、杂志、路牌等,而广播、电视、POP广告、车身广告、电影软性广告等是一种时空性的广告。

广告的作用在不同的产品传播中有特定的方式。

传统广告的四大媒介:报纸、杂志、广播、路牌。

新的广告形式不断地出现。

如:
⑵招贴
招贴是一种海报形式,与广告的关系极为密切,有商业类招贴、文化类招贴、政治类招贴、风俗类招贴等,成为了一种极具独立价值的设计形式。

招贴的社会功能和意图是非常明显的。

设计家重视社会大众的接受水平和程度。

①商业类招贴:促销海报,是露布、布告、通知一类的艺术设计表现。

②文化类招贴:是文化活动的宣传,也称为宣传画,是设计和绘画的结合,如剧场演出、电影、书籍、体育比赛等活动的说明。

③政治类招贴:是因为某种政治活动和需要,而广为宣传的形式,是标语、口号等等的形象化。

⑶包装装潢
包装设计是产品立足于市场的基本形式之一。

它要有亲情的因素,不能使人拒之门外,色彩的和谐、温暖、雅致,获得消费者适用的快感和美感。

它要重视针对性,即对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的满足,绝不能误导消费观念。

包装是设计作品进入市场的主要通道。

⑷标志设计
标志是商标标志的意思,是企业最主要的标识。

商品在市场竞争中的占有率,是商标的影响范围。

标志有长期和短期的运用之分。

奥运会一类的标识有一定的时间限定。

标志设计是一种包容了较大的信息量,提供企业的精神理念,简明而丰富,易记而便识,对人们有持久的感染力。

中国20世纪设计中最重要的作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⑸字体设计
字体设计是将字体作为一种造型艺术的形式。

由于汉字的特殊结构,对字体的设计有着书法的某种特征,在字型、笔意、结体、顺序中的拆、卸、移、变,将具象的字体分解成抽象的笔划,然后整理获得新的字体结构。

(6)书籍装祯
书籍装祯是针对书籍的具体设计。

不同类型的书会有不同设计效果,书籍有文学、科技、历史、哲学、经济等不同类型,又有资料性、学术性、文化性、实用性等性质区分。

书籍装帧的结构:护封、封面、环衬、扉页、正文、插图、封底等,以及对书籍的开本、装订、纸张、字体、排版等。

⑺印刷
印刷技术首先与版面设计有密切的关系。

计算机桌面印刷系统的普及,解决了许多设计印刷的难题。

⑻摄影
摄影是辅助设计传达的重要手段。

摄影时利用光学、机械、化学、艺术诸多的因素,摄影镜头及曝光技术、暗房技术的丰富,为图像的迅速生成提供了方便。

摄影成为了平面设计的一个组成部分。

4-2公共艺术设计
公共艺术是研究和解决自然人化的问题,就是人类生活居住空间,它强调环境设计意识,改善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1、环境与人
现代人的城市生活中,居住小区、商业办公、购物环境、学校、医院、饭店、影剧院、街道、车站等建筑群落,构成了社会化的链性区域。

合理解决因人类生存而带来的社会矛盾,是设计家的职责。

公共艺术是设计家协调和改善生活环境的最直接的手段。

一个城市的建设不能缺少公共艺术规划,同时,公共艺术的介入使城市建设有了人文因素。

从人类历史的发展中,公共艺术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摩崖书法
公共空间中的街道、广场、车站、绿化带以及楼、堂、馆、所的构成,需要设计家对具体环境的精心处理,以及统一协调,成为社区文化的体现。

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应包含着严格的秩序感和独立的应用性,充分体现人生存的主动性、规律性、积极性,从而达到公共艺术的设计目的。

公共艺术重视环境与人的关系,表现在空间设计中,有着舒适、耐用、华贵等特点。

⑴舒适
人对公共空间的使用价值体现出人性的完整,舒适是人对公共艺术的起码要求。

设计家在公共艺术的设计中,注重人文景观,强化区域的有机性关联,重视城市绿化带的设置,使生活中的人们从观感到心理获得一种审美意义的延伸。

西单、王府井
⑵耐用
公共艺术的对象是人的反复观赏与使用,耐用是一种功能性的目的。

比如街头雕塑、公共设施。

耐用还包括着人对物熟悉认知的精神寄托。

这也是人们往往对长期使用物品的特殊关爱。

公共艺术不是个人的私密性空间,华贵是必然的美学风格。

这其中有对装饰材料的选用,也有对社会大众需求的尊重。

如花岗岩、汉白玉、大理石,又如广场的地面铺设
2、公共艺术设计类型
公共艺术的形态可分为家具、展示、室内、公共环境四个部分。

⑴家具设计
家具设计是一种专门化的设计活动,与公共环境统一协调,起到对适用与美观的综合效应。

家具设计中的桌、椅、几、凳、床、柜、箱、台以及沙发等,这里有对家具款式的设计,也有对材料的利用,以及家具颜色的确定。

椅子是家具设计中最富有变化的样式。

家具陈设使室内空间分割有着丰富性的变化,一组家具的错落有致,可以使居室蓬荜生辉,同时将居室合理的布局构筑出新的空间。

家具的空间占有对居室的气氛调节有积极意义。

通过家具的颜色、光感、材质、造型等的变化,使人们的生活空间得以丰富协调。

缓解生活精神压力。

⑵展示设计
展示设计是物品展览及公共环境的主要形式。

包括展览会、商业货架、商店橱窗、博物馆等展示设计。

也可分为临时性的博览会、永久性的博物馆和半永久性的商业橱窗。

广交会、世博会
展示设计的过程P137最后一段
展示活动以其整体秩序感、视觉新颖感、阅读亲近感为线索,强化展示的效果。

展览是人与物的对话,是技术的人性化体现。

展示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的设计需要设计者具有创意的预见性和技术的独到性。

⑶室内设计
室内是人们生存空间的最根本的需要,人们寻求室内空间的保护,安全的意义不仅是生理稳定,还包括了心理需要。

室内空间分割常用到屏风、博古架、假墙、花架、家具等,设置各自的功能区域,减少使用时的不必要冲突。

室内设计的方法包括对装饰材料、色彩、家具、纺织品、壁画、壁挂等的充分利用。

①装饰材料
②色彩
色彩是视觉反映最敏感的因素,色彩的持久影响,会改变人们的思维注意力。

色彩的选择与材料的应用有很大关系。

③家具
④纺织品
包括窗帘、床罩、床垫、地毯、桌布等,来改变硬质家具带来的冰冷、僵硬感。

在室内中的悬挂、铺垫、包裹、点缀等装饰性的设计,有着棉、麻、毛、丝、化纤诸多不同的面料质地。

⑤壁画
壁画的绘制应视公共空间的位置、大小、高低以及人们活动的范围而定。

敦煌壁画、唐代墓室壁画
是一种常见的装饰物品,可以有毛织、麻编、布堆、丝绣,也可以染、扎、印、贴。

它可以美化居室环境,还具有吸尘、隔音、防潮的诸多功能。

⑦房间
是人的身体和精神安歇的地方。

室内设计的立足点是为了个人生存的安全,延伸着美感的精神特征,以及社会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个人风格在家居中以主人的意志得到极致的发挥。

⑷公共环境设计
公共环境是指户外公共环境的设计,相对于室内设计,这部分是广阔的公共生存空间。

公共环境的本质是提供人们生活的便利。

①街道
街道是人们在户外环境最基本的需求,它导引着人们的方向。

②城市雕塑
③广场
公共环境中的广场是人们休闲、散步、游戏的空间,但是在广场却经常会看到人们的烦恼。

不准玩水、不准踩草坪
公共环境的良性设计,可借助城市的古建筑物或古木名树、名人故居展开,一方面保护了历史人文景观,一方面提升了市民的城市荣誉感。

4-3工业产品设计
工业技术的发展对产品设计有着深刻的影响。

人体工学被人们广泛地接受和使用,工业产品成为了真正意义的人化产物。

1、产品设计的特征
工业产品设计是站在消费者对产品的性能认知的立场上,设计出适用精巧、触感舒适的产品。

工业产品设计的大批量化的特点,需要设计家设计的市场要有明确的针对性,产品投入市场要销路通畅。

工业产品的特点有适用、精巧、触感
⑴适用
适用性是对人的生活范围的充分理解,具有广泛消费群体的应用。

无论是什么产品,人们的适用程度是最具体的要求。

产品设计的关键——从机械制图到立体模型的出现
进入市场的基本条件——造型明快、功能明确的产品
对产品适用性的认定——消费者对产品的选择
适用的特征——重视器具的充分功能,人体工学的意义在于解决人对器具的适用。

将器具与人完全和谐,成为身体的一种延伸,符合人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发挥产品的最大功效。

⑵精巧
是外形与功能的统一,对于设计家来讲,是技术和科学的体现;对于消费者来讲,是适用和美感的满足。

这里是指触感的舒适程度。

触感是最敏感的心理意识,某些材料的不适应性,会破坏触感。

金属的冰冷、化纤的静电
2、产品设计的类型
从工业设计的类型看,大约可分为服装设计、器皿设计、重工业产品设计。

⑴服装设计
服装设计是对人的外观形象的表现,反映出人的精神风貌。

它分为服与饰两部分。

服饰设计重视消费人群的年龄、性别、职业等差异,以及环境、风俗、季节、时尚的区分。

时装是前卫的,设计师可形成自己的品牌,通过时装发布会来引导消费潮流。

饰物包括首饰(耳环、戒指、手链等)和配件(手袋、提包、背包、手杖等)
职业装用以分辨其地位、职务、工作区域等;强调功能特征
医生、军人、法官、警察
生活装是人们社会生活基本水平的象征。

⑵器皿设计
器皿设计是人们日常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器皿的适用程度代表着社会的文明程度,设计家讲造物观念的目的,实际上就是普通人在生活中对器物的使用状态,体现着功能的价值所在。

器皿的适用与精美,是大众经济能力和精神向往的具体表现。

电器综合了钢铁、塑料、玻璃、电子等材料,满足人类的物质精神需要。

现代电器的发达,在人们生活中成为了须臾不可离开的器物。

⑶重工业产品设计
指现代科技的产物,有交通运输工具、军事工程产品、大型机械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人类近百年来,由于是科技的发明推动社会的进步。

如飞机
人们通过不懈的努力将人类的文明建立在更高的文化规范之中。

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与世界其他先进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4-4手工业设计
在人类的文明发展中,手工业设计和生产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手工业设计常常是对民间文化的一种技术记载。

它种类丰富,风格多样,成为了现代设计文化生成的一种丰厚资源。

对手工艺的传承,被认为是一种文化的延续。

1、手工业设计的特色
人们从森林、草原渐渐聚集到村镇,形成一种链性的手工劳动形态,即通过个人的制作生产,进行等价交换。

东西方社会发展速度有不同的差别,但是在公元前五千年左右的阶段,许多先进的民族开始了定居生活,这就意味着当时社会形态的进步,加快古代社会科学技术的领先。

从早期的陶、青铜、漆、铁器等手工业技术的系列性发展,产生了文明的手工业时代,人们设计了诸多得以生存为目的的器具。

因此,手工艺设计是一种具体生活的结果。

20世纪后半叶流行后现代主义,这是重新重视人类的精神生活特质。

于是,各民族的区域性文化结构得以重视,陶、木、丝、麻等古老材料,这些材料所散发出的原始气息给人们生活注入新鲜的精神源泉。

从手工业技术的回顾中,可以看出如质朴、华丽、活泼等许多有意义的特色。

⑴质朴
质朴是一种人的本质力量展示,在手工艺设计中,质朴常常以真实的生活面貌反映着一个民族文化的特点。

每一个时代的作品,几乎都有不同风格的展示,表现出时代的精神。

质朴既有功能性的直接需要,也有技术性的反复试验。

草编、布艺、花馍
⑵华丽
由于手工艺最初对华丽的风格有着一种本能限制。

简陋的生存条件和质朴的精神意识对文化渴求,质朴必然成为技术的表现特色。

但是,当手工业活动积累成为完整的技术经验之后,华丽的风格就会必然出现。

这一方面是设计家技术的原因,展示着熟能生巧的技艺,另一方面是服从社会审美的意识,满足人们对荣华富贵生活的需求。

⑶活泼
从设计美学的角度看,手工业技术产品亦庄亦谐,大喜大悲,往往成为手工艺设计者的一种喜剧人生态度,这有个人精神的执着,也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和限制。

福禄寿喜
这种寓活泼于严肃之中,将悲剧反串的思维方式是手工业设计复杂含混的多重性。

对于研究设计文化的人,不会因为手工艺设计技术的局限而产生距离,而是需要宏观地把握其发生变化的规律。

2、手工业设计的类型
从手工业生产的形态看,手工业设计可分为制陶、编织、民间美术、特种工艺等几种类型。

⑴制陶
陶器是人类最古老最长久的发明,由陶到瓷,形成了手工艺的一种丰富而又特殊的技艺。

从粘土到土陶、沙器、瓦具的制作,再进一步的青釉瓷的出现使用,陶瓷成为手工业时
代的佼佼者。

陶艺是审美意义的作品,是从手工艺生产走向美术创作,同时也提升了制陶的美感,是陶瓷和雕塑结合而成为现代艺术形态。

⑵编织
编织物有软性材料(纤维)和硬性材料(竹)之分。

纤维艺术对麻、毛、棉、棕等材料的利用,在编制中形成许多的手法使用,创造出现代工艺设计的重要形式。

编织物的纹理、质感、色泽、触感的特殊性为人们的审美提供直接的帮助。

竹子有凉爽、洁净、光滑、韧性的特点。

竹制家具、竹刻、竹编
草类编织
藤编:藤柔韧、纤长、耐用
⑶民间美术
民间美术作为一种文化的固定形态,是人类重要的艺术宝库。

民间美术的原色是对工业化设计的反拨和补充,人类生活的多样性需要民间艺术的精神家园。

剪纸又称窗花、喜花
皮影
面塑俗称花馍
布艺:有刺绣、蜡染、扎染、布玩具、布堆画等形式。

其他:泥塑、木雕、木版年画
⑷特种工艺
特种工艺是对传统设计文化保留的文明形态的发掘整理,形成一种文化积淀意义中精美器具,如漆器、玉器、景泰蓝等。

①漆器
漆是一种天然的材料,有光亮、坚硬、防腐等等性能。

漆艺是以漆材料为主的复合材料的利用,形成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

融合了螺钿、玉石、金银、蛋壳等材料,有着平、光、亮的特点。

②玉器
《诗经》“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古人“以玉比德”。

玉石:软玉、蛇纹玉、南阳玉
包括璜、玦、珠、管——玉龙、玉璧、玉碂、璇矶
玉石作为一种材料已超越了本身的物理性能,而以道德、伦理、地位、秩序等联袂,成为一种中国古代的文化规范。

③景泰蓝
景泰蓝是明代景泰年间出现的一种在铜胎上掐铜丝,填充珐琅彩釉的陈设器具。

④其他
牙雕、铁画、斑铜
手工业设计是人类古典文明的结晶,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通过一种递进式的积累,完善人
类的文明意识。

4-5计算机美术设计
现代信息时代的发展支点是计算机技术。

1、计算机设计的前景
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系统的发展从机械性、电子模拟到电子数字的结构进程,使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几乎不可想象的速度和质量急迫的向前。

计算机的硬件——计算机的结构、存储、速度、网络等技术的完善,为设计家配置全新的计算机工具,打印机、扫描仪、绘图仪、多媒体等的组合使用,拓展了设计的范围。

计算机的软件——计算机软件技术的方便性能,不断为设计家的设计素材和方式提供着新的资源,设计过程中自体、图像、色彩的丰富变化,将设计思维迅速转化为图形展示,解放了手工操作,提高和丰富了脑的想象力。

计算机与设计家的关系——计算机的确为设计家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成为了不可离开的重要助手。

但它仅仅是一种便利的工具,终究无法替代人类的意志。

计算机万能论的误区是技术和人的一种相互矛盾的转化。

技术越先进,人的依赖性就越大;人的意志力越坚定,创造性的眼光就越远。

2、计算机设计的掌握
⑴软件
设计家对图形图像处理系统的掌握,图像是照片类扫描输入,而图形是插图类绘制。

图形处理软件:Freehand\Illustrator\Corel Draw
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
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Auto CAD
动画软件3D studio\Animator
绘画设计软件Painter\Dabbler
软件的设计思维方式与手绘的设计思维方式有着很大的不同
计算机技术制作的虚拟实现:游戏、动画、电影特技
⑵工具
计算机辅助设计是一种方便的手段,对各种软件的认识和使用,也是对设计家设计水平和工作效率的挑战。

并非计算机的性能越先进越好,而是根据个人的实际需要进行选择,计算机解放了手,但并没有解放脑。

人与机器的区别在于,人的精神是原生的,而机器不管多么精密,仅仅是对人类智慧的局部复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