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篇
大班综合活动教案:有趣的筷子(精选6篇)
![大班综合活动教案:有趣的筷子(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a3c3e436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7f.png)
大班综合活动教案:有趣的筷子大班综合活动教案:有趣的筷子(精选6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综合活动教案:有趣的筷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综合活动教案:有趣的筷子篇1活动目标:1、通过摸、看、玩筷子让幼儿了解各种筷子的用途,知道筷子是中国人的发明创造。
2、发挥幼儿的想象思维,用筷子创造各种图形。
3、让幼儿初步练习使用筷子,并学习用筷子夹东西吃。
活动准备:各种样式及色彩的筷子数十双,用盘子装好的各种食物。
活动过程:一、引出话题: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我在上课前要出个谜语让大家来猜,看看哪个小朋友能最先猜出来,”好哥俩,哥俩好,一样胖瘦一样高。
早中晚,上餐桌,幼儿:(筷子)教师:“筷子是每天都要和我们见面的小伙伴,今天我请小朋友们和我一起来重新认识一下我们的朋友—筷子。
”结合图片小结:筷子是中国人的发明,古时候人们削两根竹棍,一头细,一头粗,称为“箸”,后来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筷子。
二、引导幼儿比较筷子教师出示筷子:我在你们每张桌子下面放了筷子,你们可以相互去摸一摸,看一看,他们都一样嘛?(幼儿回答)通过实物和图片的欣赏,认识各种各样的筷子。
教师总结:原来我们的筷子有长有短,有粗有细,有各种有样的材料,各种各样的颜色,这些各种各样的筷子就像个筷子大家庭一样聚在一起,真热闹啊!今天我想邀请你们去我家做客,你们愿意吗?但是我遇到困难了,你们帮帮我,好吗?三、学习配对1、(出示筷子)你们看,这是什么啊?2、小熊想请我们小朋友给筷子找好朋友,请你们帮他找找好朋友,好吗?3、请你从后面的桌子上找到一支一模一样的筷子做他的好朋友,好吗?4、现在请你们从小椅子下面找到筷子,然后去后面找到他的好朋友!5、幼儿活动――配对。
6、“xxx,请你说说,你为什么找他做好朋友?”(请2-3名幼儿)7、原来你们是因为他们的颜色和图案一样,才找他们做好朋友的,你们的小眼睛可真亮啊!教师引导幼儿知道两根相同的筷子在一起叫做一双筷子。
筷子篇 公益广告内容解析
![筷子篇 公益广告内容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2d0ec93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52.png)
筷子篇公益广告内容解析《筷子篇公益广告内容解析》公益广告是指为了宣传促进社会公共利益而制作、发布的广告。
其中一个常见的公益主题是环保。
环保公益广告旨在唤起社会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关注,从而改变他们的行为习惯,促进绿色生活方式的普及。
本文将对一则名为《筷子篇》的环保公益广告内容进行解析,以了解其传达的环保理念和对公众行为的引导作用。
《筷子篇》公益广告以几个场景为背景,通过对筷子的使用方式进行对比,强调了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广告一开始展示了人们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筷子的场景,强调了这种行为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接着,广告展示了使用可重复利用的筷子的健康环保场景,以对比说明环境友好的使用方式。
广告通过真实生动的场景和对比,成功地凸显了使用一次性塑料筷子存在的问题。
塑料制品的大量使用不仅仅导致塑料垃圾的增加,更严重地影响了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广告借助对比的手法,使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环保和不环保行为之间的差异,突出了使用可重复利用的筷子所具有的优势。
该广告以环保为中心,旨在引起公众对于塑料垃圾产生和环境保护的关注。
通过展示一次性塑料筷子使用造成的问题,广告提醒人们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鼓励其转向更环保的选择,如使用可重复利用的筷子。
此外,广告成功地利用了情感因素,通过展示家庭团聚和友谊相处的场景,让观众在情感上能够更加认同和接受广告所传达的环保理念。
同时,广告避免了指责和教育的口吻,而是通过真实的场景展示给观众,一种“行为示范”的态度,引发观众的共鸣和采取积极行动的欲望。
综上所述,《筷子篇》公益广告通过对比展示了使用一次性塑料筷子与可重复利用筷子的场景,强调了前者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向观众提出了采取环保行动的呼吁。
通过真实生动的场景和情感因素的利用,广告成功地引起了公众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并鼓励采取积极的环保行动。
参考内容:1. 《筷子篇》公益广告2. 环保公益广告3. 公众对环保行为的认知和行为意愿4. 塑料垃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5. 使用可重复利用筷子的环保优势6. 环保行为的积极导向7. 情感因素在公益广告中的应用8. 共鸣和行为示范对观众的影响。
箸说
![箸说](https://img.taocdn.com/s3/m/d99079aac77da26925c5b069.png)
央视播着一条公益广告,名为《回家·筷子篇》以筷子为主线,讲述从南到北不同家庭亲情,短短五分钟讲述了启迪、传承、明礼、关爱、思念、睦邻、守望、感恩。
看得我心里暖暖的,眼眶也湿润了。
没想到,一双筷子竟承载了中国人那么多情感。
筷子,我们一日三餐离不开的工具,从每个孩子会吃主食那天,长辈就开始教着学用筷子,学会了就用一辈子。
尽管我们每个人天天都用筷子可未必了解它们,那则广告引起我对筷子的兴趣,于是查找了相关资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平日里不起眼的两根小棍居然蕴含着那么多的学问,可以说筷子是中华文明不可缺少的文化符号。
筷子,古称箸,距今已有四千年历史。
河海之中的老百姓认为箸与驻同音,不吉,遂改为筷。
对于筷子是谁发明的,说法不一,有人说姜子牙,亦有人说妲己,还有人说大禹,究竟哪种说法准确,已无从探寻。
别小看筷子,它们还和周易八卦有关,两根筷子,对应八卦中的“兑”卦,是“口”的意思。
筷子本身直,长对应八卦的“巽”卦,是“入”的意思。
一头方,一头圆,对应天圆地方,圆的象征天的这头往嘴里搁,就是“民以食为天”。
一双筷子当中,一根为主动,一根为从动,主动为阳,从动为阴,一根动,一根不动,才能夹得稳,如果两根都动,或者两根都不动,就夹不住,需要讲究配合和协调,此为两仪之象;手持筷子,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间,是为天地人三才之象,此乃阴阳之理。
我们日常用筷子还有很多的忌讳,倘若不小心犯了,老人就会严肃的纠正。
譬如两根筷子不整齐的摆放,被称为三长两短,是很不吉利的。
将筷子竖插在饭食上,被称为当面上香,是祭祀逝者的,对人不敬。
拿筷子在饭菜当中来回扒,被称为执箸巡城,是不礼貌的。
用被用筷子往自己盘子里夹菜时,手里不利落将菜汤流落到其它菜里或桌子上,被称为泪箸遗珠,很失礼。
用餐时用一只筷子去插盘子里的菜品,被称为定海神针,是对同桌人的侮辱。
喝酒或者闲聊时不使用筷子而把筷子架放于盘碟与桌案之间,其筷尖往往是高高翘起同时指向会餐者,被称为千夫所指,有谩骂或指责别人的意思,因此也是无礼的行为。
【初二作文】筷子趣谈
![【初二作文】筷子趣谈](https://img.taocdn.com/s3/m/86f512e7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33.png)
【初二作文】筷子趣谈筷子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用来进食的工具,更是一种文化。
今天,“筷子趣谈”将带你了解筷子的种类、历史、风俗、讲究。
一、筷子的种类筷子有许多不同种类,常用的有木筷、竹筷、塑料筷、金属筷和石筷等。
以古时候为例,最早的筷子是用骨头或者竹子制作的,而宫廷中使用的则是象牙筷子和木刻嵌银的筷子。
到了明清时期,贵族使用的筷子就更多样化了,有金、银、铜、锡等金属制筷子,也有瓷质筷子、珐琅筷子和象牙筷子。
现代社会,为了方便使用和消毒,人们已经发明了许多形状、材质的筷子。
二、筷子的历史关于筷子的历史,有许多传说和说法。
其中一种说法是:筷子起源于中国的长江流域,最早是用骨头或竹子等物品制成的。
据史书记载,商朝已经开始使用筷子,并且在唐代时已经广泛传播开来了。
唐代的筷子是一种非常精致的餐具,通常是用银或者琼脂制成。
而现代的筷子则是在北宋时期开始出现的。
当时人们开始在竹杆上雕刻花纹,使筷子变得更加美观。
三、筷子的风俗中国有许多与筷子有关的风俗习惯。
其中一种是“夹菜不失”。
这是指在夹菜时,要保持筷子的稳定性,使夹住的食物不会掉落,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姿态,不可张大嘴巴、嚼吧吧声音过大。
另一种风俗是“不叉血衣”。
这是指在进食时,要避免把筷子扎人。
如果筷子掉落在地上,也要及时清洗消毒,以避免出现交叉感染。
四、筷子的讲究在中国,筷子也有许多讲究。
其中一种是“主人先夹菜”。
这种讲究是指在正式宴会上,主人应该率先夹菜,并夹给最重要的客人。
另一个讲究是“不对着食客舀汤”。
此讲究源于敬重客人的礼节,认为舀汤时应该避免对着食客。
还有一种讲究是“不夹空筷”。
这是指在用餐时,筷子不能空着放在碗里,应该夹住一根食物。
否则会被认为缺乏食量,失礼于主人。
筷子是中国与世界分享的文化之一,它伴随着漫长的历史走来,不断地演化与变化。
今天,我们应当注重筷子与餐桌礼仪的结合,让它成为一种文化和细节的展示方式。
介绍筷子50字
![介绍筷子50字](https://img.taocdn.com/s3/m/bd3d5b8e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2c.png)
筷子是中国传统的餐具,由竹、木或金属制成。
它是一对长条形的工具,两端尖锐,中间可握持。
使用筷子需要细致的手部协调和技巧,代表着中国饮食文化的独特之处。
筷子还象征着和谐、繁荣,是中国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存在。
筷子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餐具,源自中国。
它的设计简洁而实用,方便了人们进食。
从使用筷子可以看出中国饮食文化的独特性和注重礼仪的传统。
筷子的使用方法取决于个人习惯,但无论如何,筷子都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筷子作为中国传统的餐具,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以其独特的形态和使用方式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代表之一。
在中国,使用筷子是一种艺术,需要细致的手部动作和耐心的练习。
除了在餐桌上的使用,筷子还常被用于正式场合和传统节日,它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瑰宝之一。
筷子篇 公益广告内容解析
![筷子篇 公益广告内容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0297934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0e.png)
筷子篇公益广告内容解析
筷子作为中国人日常餐具的一部分,是大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
可是,在使用筷子的过程中,我们是否会注意到用筷子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呢?筷子公益广告的目的就是提醒大家关注用筷子的问题,起到促进环保、倡导健康饮食、文化传承等多重作用的效果。
首先,筷子如何影响环境保护呢?大家都知道,现在的一次性筷子过多,不仅浪费资源,造成环境污染,还会给生态环境带来压力。
因此,公益广告需要提醒大家,我们要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的次数,可以选择使用可以重复使用的筷子或者自带筷子来解决。
这对于推广环保理念也是有着积极的效果。
其次,公益广告可以借此机会传达健康饮食的概念。
筷子的使用已经成为文化习俗,但是有些饮食习惯却未必是健康的。
比如说,习惯性地吃快餐或者垃圾食品,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
因此,广告可以提醒民众在使用筷子的时候,将更多的关注放在饮食上,让大家在使用筷子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健康饮食。
最后,筷子公益广告在传承文化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筷子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象征之一。
公益广告可以通过筷子这个符号来传达和诠释中国文化内涵,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总的来说,筷子作为一种日常餐具,在广告的传递中,可以引
发大家对环保、健康饮食、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思考,从而有助于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长足发展。
央视电视公益广告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分析——以《筷子篇》为例
![央视电视公益广告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分析——以《筷子篇》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d3cd35668e9951e79b8927cb.png)
仁爱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价值观 ,所 以 《筷
子篇 》更 易被受众认可 ,更易弓I起情感上的
共鸣。在 《筷子篇 》中 ,邻居盛邀独 自过年
的老王到 自己家 吃年夜饭 ,推辞 之问,一句
“不就是多双筷子”的话 ,让老王无法拒绝 ,
大杂居 、小聚居中邻里相助的和谐氛围 由此
而生 ,几个镜头的转换 ,传递给观众的是一
蒙太奇表 现手法 ,表述我们生活中容易忽视 而又最易感动 的细节 ,把 “礼”的思想表达 得淋漓尽致 。
五、 “孝”的思想 “孝 ”是传统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 ,千 百 年来一直作为伦理道德之本 、行为规范之 首而倍受 推崇 。孟子 的“仁之实 。事亲也者”、 《孝经 》上的 “孝 ,德之本也 ,教之所 由生 也”等都把孝视为仁 、义 的根本 ,孝敬是性 德 ,即本性 中所具有的品德。在 “关爱篇” 中 ,冰天雪地 ,千里迢迢 回家的儿子深一脚 。 浅一脚 的踏进家 门,母子相见相拥而泣。母 亲对儿子说 :“这次 回来一定要多住几天。” 在其 中一方面蕴含了母亲对儿子 的关爱 ,同 时也也体现 出儿子对母亲的孝敬 。即 “常 回 家 看看”。另外 画面中在美 国唐 人街 ,一个 自发老人 在八 仙桌上 ,用心 的摆好两 幅筷 子 ,为 了告慰 自己逝去的亲人 。同样也可以 看 出晚辈对长辈 的孝敬。 结 语 : 广告若是想要获得大众的认 同,就必须 体 现出带有传统 民族文化的特征 。在广告中 融进文化所特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从 受 众心 理需求 到广告 创意策 略都是离 不开 中国传统文化 的。目前 ,我国处 于经济快速 发展、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 ,道德的缺 失和价值 观的异化 ,使社会精神文 明出现明 显滑坡 。公益广告是传播 中国传统文化的重 要平 台。在公益广告中 ,我们 应合理运用中 国传统文化 ,不断挖掘其内涵 ,并将道德和 情感诉求 结合起来 ,才能达到最好 的广告效
筷子的神力实验(3篇)
![筷子的神力实验(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5b9836d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c1.png)
筷子的神力实验(3篇)神奇的筷子实验篇一“叮零零”上课铃响了,老师来到讲台上神秘兮兮地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做一个有趣的实验。
”话音刚落,同学们都沸腾起来了。
同学们拿出了实验材料:瓶子一个,米一杯,筷子一根。
材料都准备好了,我们就开始做实验了。
老师宣布实验开始,有的同学手忙脚乱的;有的同学手握拳头十分紧张,教室一下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大家纷纷忙碌起来,我也不例外。
我小心翼翼地把米倒入杯子中,可是米还是洒了出来,我左手扶着杯子,右手轻轻地把杯子里的米压紧,当我把手抬起来时,发现手上都是米,我心想:这米可真调皮,像一个调皮的小娃娃,露出雪白的小脸正在对我笑呢!我后面的同学小亮想按紧这些米,可刚按完,这些白花花的米从桌子上跳了下来,掉得满地都是。
我看见了,心想:我可要小心一点,可不能把米洒得满地都是。
于是我屏住呼吸,拿起桌上的筷子目不转睛地往杯子里看,我把筷子慢慢地往米的里面伸,我连忙闭上眼睛不敢看向杯子,嘴里念道:“一、二、三。
”当我数到“三”,我立刻把筷子拿出来,可我睁开眼睛看到的却只有筷子,这时候我泄气了。
正当我泄气时,我后面的同学子怡把筷子插入米里,轻轻一提,子怡的筷子和杯子一起举起来了,她大叫道:“我成功了,我成功了!”她露了自豪的表情。
哦,太厉害了!我用羡慕的眼神看着子怡同学,心想:我的方法和子怡的一样,为什么子怡能做成,而我却失败呢?通过亲手做了这个实验,我从中感受到:只要我们善于思考,细心观察就一定能知道其中的奥秘,最终获得成功!筷子篇二森林里,高大的树争着向上生长,空气中弥漫着春雨和草叶的味道。
除了鸟鸣和动物踩着落叶的沙沙声,没有任何声音,整个世界浸在阳光中。
当我在树上舒展、摇曳,我以为我的日子会永远这样悠长。
直到——山头竖起一块与这里极不相称的牌子,一群钢筋铁骨的怪物在林间冲撞,吞没了一片又一片绿色。
终于,我所在的树也倒在了一片扬起的尘埃中。
在盘山路上转了几天之后,我晕头转向。
而之后在工厂里的切割更是让我痛不欲生。
健力士筷子篇广告文案
![健力士筷子篇广告文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8ed19a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c1.png)
健力士筷子篇广告文案
健力士筷子篇广告文案: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饮食文化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即便是传统的中式餐饮,使用筷子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当你手握一双筷子,搭配着美味的食物,感受到它带来的美好体验,你会发现那就是生活中最好的瞬间。
健力士筷子,就是让你品味美味的道具。
健力士筷子以精美的外观设计为基础,给你带来极致的手感体验。
优质的材质保证了健力士筷子的质感与使用寿命。
让你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中,依然能享受那些经典的时刻,品味饮食文化的精髓。
健力士筷子的外观设计也是别具一格的。
通过独特的纹路设计和细腻的色调搭配,营造出一种简洁而又不失雅致的氛围。
无论是在家中享用美食,还是在外出就餐,健力士筷子都能让你感受到一种高贵典雅的气息。
健力士筷子篇广告文案,再一次呈现了筷子所代表的文化价值与生活美学,满足人们对于品质生活的所有幻想。
不论是在日常餐饮,还是在商务宴请,健力士筷子都是你不可或缺的搭配。
在健力士筷子的陪伴下,你将开启一段崭新的饮食之旅。
掌声谷粒-筷子篇
![掌声谷粒-筷子篇](https://img.taocdn.com/s3/m/8b8e343867ec102de2bd89da.png)
別拘謹,當自個兒家,手伸長一點自己夾。
炎黃子孫用筷的文化長達三千年,是我們對於飲食的共同記憶,更是咱們的驕傲,沒想到,吃飯這一件事兒竟能變得如此優雅與專注,最重要的是充滿著濃濃的人情味。
來自花蓮奇萊山的老檜木餘材,用惜物節儉的工法,捨棄細膩的拋光、上漆等加工,讓珍惜物力的原始粗糙質感呈現在我們掌心,純粹天然的檜木原木,請您安心使用。
我們希冀用台灣各地代表性美食來勾勒彼此的回憶、香噴噴的南部豬腳飯、金黃油亮的西部烏魚子、遠近馳名的北部小籠包云云,用筷食飯儼然成為一種與友人分享美食經驗的媒介,開啟人們對於食欲的想像與期待。
吃遍五湖四海、東西南北,讓我們用最質樸謙卑的食具,大啖四方!。
筷子文化知识大全
![筷子文化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56053c4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e3.png)
筷子文化知识大全
筷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一些筷子文化知识的介绍:
1.筷子的起源和历史:据史书记载,筷子起源于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最早的筷子可能是由骨头、石头、木头等材料制成,后来逐渐演变为现在的竹木筷子。
2.筷子的种类和材质:筷子种类繁多,有竹筷、木筷、金属筷、象牙筷、玉筷等。
其中,竹筷和木筷是最常见的筷子,价格也相对便宜,适合日常使用。
而金属筷、象牙筷、玉筷等则较为昂贵,多作为礼品或收藏品。
3.筷子的使用礼仪:在中国餐桌上,使用筷子有很多礼仪和规矩。
比如,不能指着别人或在空中乱摆,不能插在饭里或插在碗里,不能舔筷子或咬筷子等等。
这些礼仪不仅体现了对食物的尊重,也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
4.筷子的文化内涵:筷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代表了中国人谦逊、和谐、节约的精神,也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同时,筷子还被视为一种吉祥物,常被赠送给亲朋好友,寓意着祝福和好运。
5.筷子的艺术价值:除了实用价值外,筷子还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很多筷子都被精心雕刻和绘画,成为独特的艺术品。
此外,还有一些专门的筷子收藏家,他们收集各种材质、形状、图案的筷子,欣赏和研究筷子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总之,筷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一种餐具,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艺术品。
材料作文“筷子”导写
![材料作文“筷子”导写](https://img.taocdn.com/s3/m/b3cb0456e53a580217fcfeab.png)
材料作文“筷子”导写作者:邓济舟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4年第34期□邓济舟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央视马年春晚中,公益广告《筷子篇》亲情亮相,在除夕团圆夜传递中国情感,弘扬中国文化,打动亿万华人。
广告中有许多瞬间打动了我们:婴儿时,长辈用筷子蘸各种味道来让你辨别酸甜苦辣,是一种启迪;妈妈教会你如何使用筷子,是一种传承;孩提时,爸爸敲打你先下手夹菜的筷子,是一种明礼;长大后,你用筷子往妈妈的碗里夹上一块她爱吃的菜,是一种感恩;除夕夜,热气腾腾的饭桌上摆满了筷子,是一种团圆。
孤独的人通过添双筷子找到了人情的温暖,相守的人通过筷子找到了彼此心灵的依靠……启迪、传承、明礼、关爱、思念、守望、睦邻、感恩等各种中国人含蓄的情感,团结、和谐等中国人倡导的哲学生活态度都通过一双筷子来表现。
一双筷子,承载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内涵。
一双筷子,还能让你想到什么?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材料由“筷子”引发对不同情感的关注与思考。
总体来看,应该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与思考,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一种领悟。
本题最适合以小见大,从小小的筷子入手,深入到人的情感、民族的美德、国家的发展、文化的传承……学生对“筷子”都十分熟悉,都有很多可写的东西。
故可以写一篇议论文,阐述对“筷子”的一些哲学思考;可以写一篇记叙文,在对自己生活经历的叙述中以小见大;也可以写一篇抒情散文,讲述自己的心路历程,分享自己的人生经验。
缠绕酸甜苦辣的你□陈玉花感知酸甜苦辣的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间也,你乐之,甘之。
筷子,你将酸甜苦辣凝聚在唇间,你是否也察觉到了那一缕缕温情,一丝丝感动,一抹抹思念……领略小小成就感的你笑得开怀。
垂髻借助你初涉酸甜苦辣,你只是蜻蜓点水般地把点滴送进渴求的唇齿间,然后,等待他或她的一系列出人预料的反应。
当他或她泛起泡沫般多彩的笑容时,你长舒一口气,继而露出由内而外的微笑。
小心翼翼的你,笑得开怀的你,一定很温暖和感动吧。
小学三年级写筷子篇的作文
![小学三年级写筷子篇的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db10907f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4a.png)
小学三年级写筷子篇的作文“哎呀,妈妈,我不想用筷子吃饭啦,太难啦!”我嘟囔着。
今天的午饭时间又到了,我看着那一双筷子,就感觉好头疼呀。
妈妈笑着说:“宝贝,用筷子吃饭可是咱们中国人的传统呀,你得好好学。
”爸爸也在一旁点头,“对呀对呀,你看我们不都是用筷子吃得好好的嘛。
”我无奈地拿起筷子,开始和碗里的饭菜“战斗”。
我试着去夹一块肉,哎呀,筷子怎么都不听使唤,肉一下子就滑走了,就好像它在和我玩捉迷藏似的。
我气得直跺脚,“哼,这筷子太难用啦!”妈妈温柔地说:“别着急,宝贝,慢慢来,你看像这样……”妈妈给我示范着怎么拿筷子,怎么去夹东西。
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努力地调整着手指的位置。
“嘿,我夹住啦!”我兴奋地叫起来,那块肉终于被我夹起来了。
爸爸妈妈都笑着给我鼓掌。
我得意极了,继续用筷子去夹其他的菜。
虽然还是会掉,但比一开始好多啦。
吃着吃着,我突然想到,这小小的筷子可真不简单呀,它能让我们吃到美味的食物呢。
就好像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用处一样,虽然小小的,但也能发挥大大的作用呀。
哎呀,我怎么突然这么有哲理啦,哈哈。
一顿饭下来,我已经能比较熟练地使用筷子啦。
我开心地对爸爸妈妈说:“看呀,我会用筷子啦!”爸爸妈妈满脸笑容地看着我,眼神里满是欣慰。
我知道啦,做什么事情都不能着急,只要慢慢学,就一定能学会。
就像这筷子,一开始觉得难,可只要坚持练习,就一定能掌握它。
以后呀,我还要用筷子吃好多好多好吃的呢!。
中国传统文化之筷子礼仪
![中国传统文化之筷子礼仪](https://img.taocdn.com/s3/m/8c1c0337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e1.png)
中国传统文化之筷子礼仪中国是一个重视礼仪的国家,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使用筷子也有着严格的礼仪规范。
筷子是中国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使用筷子的礼仪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筷子的礼仪。
首先,筷子的使用有一定的礼节。
在使用筷子时,应该注意不要发出噪音,以免影响他人。
拿起筷子要轻柔,不要抓得过紧,也不要松懈。
在夹取食物的时候,一要夹得好看,食物不起落;二要夹得舒适,不让食物滑落。
一般来说,使用筷子夹菜应该从最近的一边夹,而不是从远离自己的一边夹。
夹到的食物也要适量,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
其次,筷子在用餐过程中的摆放也有一定的规矩。
当筷子不使用时,应该将筷子平行放置在碗或者筷子架上。
不应该把筷子插在碗里,这被视为不吉利的象征,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在祭祀时,人们会将筷子插在碗里来祭祀祖先。
另外,如果需要暂时放下筷子,应该将它们放在自己面前,不要交叉在碗上,以免给别人带来不便。
第三,筷子在分食过程中的礼仪也很重要。
当一桌子的人吃饭时,应该注意不要将自己的筷子伸向别人的盘子或者碗里去夹食物。
应该优先夹自己的菜,确保每个人的筷子只接触自己的碗或者盘子里的食物。
另外,在分食时,不要夹一个食物的一部分,而是应该夹整个食物。
这是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夹食物的部分是不吉利的,被看作是对他人的不尊重。
最后,筷子在用餐结束后的摆放也有专门的准则。
用餐结束后,应该将筷子放在自己的碗或者碟子上,而不是直接放在桌子上。
如果桌子上没有提供专门的筷子架,应该将筷子交叉放在碗或者碟子上,以示礼貌。
另外,筷子的末端不应该向别人指向,这被视为不尊重他人的举动。
总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筷子的使用礼仪十分重要。
通过遵守筷子的使用规范,不仅能够展现个人修养,还能够体现对他人的尊重和礼貌。
在现代社会中,虽然筷子使用上已经没有那么严格的要求,但是了解并遵循传统的筷子礼仪仍然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部分。
饮食文化之筷子
![饮食文化之筷子](https://img.taocdn.com/s3/m/228853455f0e7cd1842536ee.png)
所以说,把筷子插在碗里是决不被接受的。
交叉十字
添加题
这一点往往不被人们所注意,在用餐时将筷子随便交叉放在桌上。这是不对的,为北京人认为在饭桌上
打叉子,是对同桌其他人的全部否定,就如同学生写错作业,被老师在本上打叉子的性质一样,不能被
他人接受。除此以外,这种做法也是对自己的不尊敬,因为过去吃官司画供时才打叉子,这也就无疑是
这个传说显然是崇拜姜子牙的产物与史料记载也不符。而且据说姜子 牙没有妻子。 殷纣王时代已出现了象牙筷姜子牙和殷纣王是同时代的人既然纣王已 经用上象牙筷那姜子牙的丝竹筷也就谈不上什么发明创造了。不过有 一点却是真实的那就是商代民间以竹为筷。
妲己
传说商纣王喜怒无常,经常因饭菜不合口而诛杀厨师,妲己也知道商纣王不好侍 奉,便要先品尝饭菜味道以免商纣王因饭菜不合口而发怒,但是有一次端上的汤 太热,又来不及凉,妲己急中生智将玉簪取下两根夹起菜来吹凉了再喂给商纣王 ,商纣王极其享乐此事令妲己每餐如此,妲己就让工匠为其专门打造了一对长玉 簪,便是筷子的雏形。
定海神针 在用餐时用一只筷子去插盘子里的菜品,这也是不行的,这是被认为对同桌用餐人员的一种羞辱。在吃 饭时作出这种举动,无异于在欧洲当众对人伸出中指的意思是一样的,这也是不行的。
当众上香
则往往是出于好心帮别人盛饭时,为了方便省事把一副筷子插在饭中递给对方。被会人视为大不敬,因
为北京的传统是为死人上香时才这样做,如果把一副筷子插入饭中,无异是被视同于给死人上香一样,
贰
发展历程
考古发现
➢春秋晚期 据《文物》1980年8期记载:“安徽贵池里山徽家冲窖藏出土,青铜箸一双。由于岁月的腐蚀两支铜 箸长短不齐,但相差无几,平均为20公分,经考证为春秋晚期之物。春秋时代的箸,多为上下一般粗 细的圆柱体。 ➢西汉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1973年出土的三干多件精美文物中,有一双竹箸,长17公分,直径0.3公分。 汉代箸之形状大多为首粗下足略细的圆形。 ➢魏晋 魏晋以前出土的多为竹木箸、牙骨箸和铜箸。 ➢隋代 隋代长安李静训墓出土一双银箸,长29公分,两头细、中间粗,迄今为止是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银箸。 ➢唐代 唐代出土银箸,不但数量多,箸也长,最长者竟有33.1公分。 ➢宋辽夏元 有不少筷箸出土,质地多为银制和铜铸。若与唐代相比,相对较短,约在25公分左右,最短者仅15公 分。箸上部有了新突破,改圆柱形为六棱形,其下端还是细圆柱形。
【筷子】史上最全筷子百科,筷子的起源【3】
![【筷子】史上最全筷子百科,筷子的起源【3】](https://img.taocdn.com/s3/m/1058456c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f2.png)
【筷子】史上最全筷子百科,筷子的起源【3】【筷子的特殊用法】筷子在古人眼中并不仅是餐具,还有特殊的用途。
用作陪嫁“筷子筷子,快快生子”。
筷子在古人的婚姻生活中,也曾经扮演着重要角色。
父母在给女儿准备的嫁妆中,总少不了筷子。
这种风俗,一般认为出现于宋代,当时男女双方家长议定孩子的婚事后,女方父母一般都会送一对盛水的坛子,内放活金鱼四尾,并附上筷子两双。
金鱼,谐音“金余”,祝愿一对新人钱多多;水的意思是,嫁出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筷子则有两种含义,一是祈子,希望能够早生贵子,二是希望小夫妻以后像筷子一样成双成对,永不分离。
用作占卜筷子在古代常被当成占卜工具,叫“箸卜”。
唐末五代时的南唐每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便流行箸卜,宋初徐铉《稽神录》中证实了这一说法:“会正月望夜,时俗取饭箕衣之,衣服插箸为觜,使画盘粉以卜。
”另外,古人还认为筷子有神性,可以通过使用筷子的手法来观察和分析人生和未来。
《太平御览》引《相书》上的说法,称“人,三指用箸者,自如;四指用箸,贵;五指用箸,大富贵也。
”当然,这种说法是没有任何的科学依据的。
[返回页首]【使用筷子的禁忌】中国人使用筷子作为餐具的历史由来已久,在使用筷子的过程中也有颇多讲究。
一般在使用筷子时,正确的方法讲究的是用右手执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个手指自然弯曲扶住筷子,并且筷子的两端一定要对齐。
筷子在使用的过程也有诸多禁忌。
三长两短在用餐前或用餐过程当中,忌将筷子长短不齐的放在桌子上。
这种做法被认为是大不吉利的,代表着死亡的。
因为中国人过去认为人死以后是要装进棺材的,在人装进去以后,还没有盖棺材盖的时候,棺材的组成部分是前后两块短木板,两旁加底部共三块长木板,五块木板合在一起做成的棺材正好是三长两短。
仙人指路这种拿筷子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和中指、无名指、小指捏住筷子,而食指伸出,这在北京人眼里叫“骂大街”,是不能被人所接受的。
品箸留声其做法是把筷子的一端含在嘴里,用嘴来回去嘬,并不时的发出咝咝声响,这种做法被认为是缺少家教。
最新感人公益广告之筷子篇
![最新感人公益广告之筷子篇](https://img.taocdn.com/s3/m/51fc348227d3240c8547ef74.png)
最新感人公益广告之筷子篇最新感人公益广告之筷子篇最新感人公益广告《筷子篇》广告也能“感动中国”《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年02月17日第7版)公益广告《筷子篇》剧照“我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我没想到这段公益广告拍得这么好!它以筷子作为一个切入点,以小见大,让我感受到了那种文化传承、血脉亲情。
”让央视主持人董卿感动和赞叹的,是今年春节期间央视发布的公益广告《筷子篇》。
《筷子篇》描述了一种我们经常会忽略掉的生活中的美好。
广告片中有牙牙学语的孩童,有满头白发的老者,一双双筷子述说着他们的不同人生和情感:小孩通过筷子第一次尝到人生的酸甜苦辣,老人通过筷子尝到了儿孙满堂的幸福滋味,孤独的人通过添双筷子找到了人情的温暖,相守的人通过筷子找到了彼此心灵的依靠……今年春节前后,中央电视台发布的公益广告《筷子篇》、《中国年,让世界相连》、《感谢不平凡的自己》以及小米、京东、苏宁、格力、克莱斯勒、欧米茄、肯德基7家企业的广告大片,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
公益广告感人至深,广告大片不管是低调奢华有内涵、清新昂扬小励志,还是平民大温情,都与其所要表达的品牌内核相契合,并与春节团圆回家的主调相协调,如果不是最后出现企业的LOGO,观众也许都不会意识到这是商品广告,因而都广受好评。
《筷子篇》制作方麦肯国际负责人介绍,这则广告在四川、福建、黑龙江、上海等地拍摄,力求体现各地最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
为了更精准地传递筷子的含义,创意执行团队去上海筷子博物馆参观学习,专门采访了筷子博物馆的专家,补习了很多关于筷子习俗的专业知识。
央视还专门请了一位人大的教授和一位国学院的研究员,与创意团队一起研讨。
演员的挑选也十分讲究,广告中的一位儿童演员,就是从大大小小的幼儿园的七八百名小朋友中挑选出来的。
而特别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广告,莫过于冯小刚亲自出演的那则克莱斯勒广告:“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一个地方,在这里做梦,从这里出发,离开又回来,这个地方叫做家……”广告以“回家”为主题,和自己“对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抵人心的公益广告
胡秀娟
2011级应用心理 2014.05.12
【目录页】
1
广告介绍
2
广告效果
2
1
2 3
广告介绍 筷子的注意事项
广告的效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广告介绍
中国人的含蓄表达
筷子, 不光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共同的饮食工具, 它还是一个含蓄的中国人,表达情感与爱很重要
的工具。我们把视角对准餐桌上的普通中国人,
用筷子这个元素,表达出教会感恩,学会分享的
含义。
4
启迪
长辈用筷子 蘸着各种味
道来教会孩
子品尝酸甜
苦辣。
5
传承
母亲温柔耐 心的教育女
儿如何用筷
子吃到母亲
做的美味。
6
明礼
父母共同教 会我们如何
在饭席上做
到尊敬长辈。
7
关爱
最幸福莫过 于吃上妈妈
精心特意准
备的我最爱
的食物。
8
思恋
地域阻隔不 了血浓于水
美味的菜肴 生活的场景 平凡的人民
17
【第六感觉】
启迪,传承,明礼,关爱,思恋,睦邻 平民中见大文清 感动你我他
18
网友浅仓楠ly评论:
“启迪,传承,明礼,关爱,睦邻。春晚这个公 益广告,彰显传统的‘筷子文化’,一双筷子传
递出浓浓的中国味,如此接地气儿的画面特能抓
住大家的眼球,传承了历史、故事和感动,感觉
忒好!”
19
《经济观察网》专栏作者陈泰然
“今年春节看电视,我记住的是这则广告。一双 筷子,一份亲情。”
20
董卿
“我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是一段公益广告,我没 想到拍得这么好,它以筷子作为一个切入点,以
小见大,让我感受到了那种文化传承、血脉亲
情。”
21
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一个关于 家的味道,它是一个味觉的习 惯,也是一种情感的记忆,南 北不一,味道各异,但对家人 的爱,却是唯一。
的亲情。
9
睦邻
热情乡邻的 可爱,使这
个单身的年
不再孤单。
10
11
【广告效果】
情感 因素 心理 因素 筷子
文化传承
文化 背景
血脉亲情
时空 环境
12
筷子, 不光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共同的饮食工具, 它还是一个含蓄的中国人,表达情感与爱很重要
的工具。我们把视角对准餐桌上的普通中国人,
用筷子这个元素,表达出教会感恩,学会分享的
含义。
13
【广告效果】
情感 因素 筷子 心理 因素
文化 背景
时空 环境
14
视觉 味觉 听觉
嗅觉 触觉
第六感觉
【听觉】
背景音乐:轻柔舒缓,给人一种心灵的宁静,很 具感染力,拨动人们的心弦。
乡音:“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16
【视觉】【味觉】【嗅觉】【触觉】
Copyright © 2012 Andy Guo. All rights reserved。
/9ippt
22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