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式学习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
与思考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高中教育愈加重视学生的探究学习。
项目式学习正是探究性学习的一种,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合作为载体的探究性学习活动。
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项目式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思维与实践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学有效性,对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有益。
基于此,本文从高中生物教学视阈出发,对项目式学习展开研究与思考,探索行之有效的实践策略,力争提出科学合理的教学建议,推动高中生物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高中生物学;教学实践与思考
引言
项目式学习是对学科中的具体课题展开探究,它主张学生合作学习,侧重于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让其参与探究全过程,以此达成教学目标,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
项目式学习虽然是以学科课题为基石,但其探究过程中,还会涉及到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因而,项目式学习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
高中生物教学中落实项目式学习,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及其重要的研究方向和原理,它是锻炼学生综合能力、培育生物核心素养的有利途径。
基于此,教师需要正确应用项目式学习,立足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实践策略,实现生物教学的变教为导,切实拓展探究空间,给学生提供良好的项目式学习环境和资源,从而使其学习效果达到最佳。
一、项目式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一)应用价值
近些年,项目式学习的优势日益凸显,应用项目式学习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储备要求较高。
高中时期,学生思维能力趋近巅峰,其各学科的知识储备相
对丰厚,具备参与项目式学习的所需能力。
因此,教师非常重视项目式学习,纷纷将其与学科教育相融合,站在高中生物教学的角度来看,项目式学习拥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其一,项目式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它可以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空间,能够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性,让其从自身的兴趣点出发,探究感兴趣的高中生物课程,这样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还能让其更加热爱生物学科。
其二,项目式学习不仅注重传授知识,它还兼顾综合能力培养。
也就是说,学生参与项目式学习时,既能学会相应的理论知识,又能锻炼学生的综合性学科能力,这对其人生发展大有裨益。
(二)应用要点
为了进一步提高项目式学习的应用效果,教师应该注意四个要点问题,分别是实践性、自主性、综合性、开放性。
实践性是指项目式学习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加强与实际生活场景的联系,将理论探究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使学习过程更具有实用性。
自主性是指项目式学习应该以学生为主,给其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机会,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切实提高学生的学科创新能力。
综合性是指项目式学习应该融合其他领域,借此考察学生对学科交叉知识的掌握程度,发展其综合知识运用能力。
开放性是指项目式学习应该开放自由,不要过多的限制学生,要让其在开放的氛围中探究,鼓励学生探索更便捷、更有效的学习路径[1]。
二、项目式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一)合理设计学习课题
开展项目式学习的关键就是提出课题,项目课题是学生的探究方向,也是核心学习内容的直接体现。
因此,教师需要合理设计课题,保证项目式学习课题的向心性和通用性,课题是后续项目式探究的基础,只有确保课题的合理性,方能有序落实项目式学习活动。
这意味着,教师应该立足高中生物教材,整合其中的知识点,找出有意义的研究方向,围绕课程内容设计课题,这样可以保证项目式学习与教材内容一脉相承,具有很强的向心性,可使学生在掌握生物教材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升华项目式学习价值。
另外,教师设计项目课题时,还应该从学生自身情况出发,综合考虑学生的个人能力、时间安排、生物基础等因素,思考项
目课题是否适合所有学生[2]。
若是不能适用于绝大多数学生,教师便需要有针对性的调整课题,这是提高其通用性的关键举措,亦是保障项目式学习顺利落地的必要手段。
教学案例一:“细胞”是高中时期的重要学习内容,学好这部分知识,对以后的生物学习具有正向影响。
为了让学生明白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教师可以将项目式学习课题定为“制作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
该课题具有很强的向心性,属于生物课程的基础内容,而且契合学生现阶段的学习能力,本身就拥有较好的通用性,将其作为项目课题再合适不过。
通过开展这一项目式学习,学生可以将细胞知识学透彻,这样,高中生物的教学实效便能显著提高。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正如上文所述,项目式学习重视学生的学习探究,因而教师开展项目式学习时,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探究,需要摒弃大包大揽的教学理念。
项目式学习中,教师只需扮演引导者,在必要的时候给予点拨,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瓶颈,其余时间应该信任学生,鼓励学生查阅资料,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细来说,项目式学习目标具有两个层次,浅层目标注重基础能力培养,它侧重于常规化的课程学习,主要是通过项目式的整体探究,将课本知识转化成实践能力,从而实现理论知识的生活迁移。
与之相对的,深层目标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进一步延伸,包括认知能力、创新能力等,它关注学生思维与素养训练,旨在培养生物学领域的人才。
实际学习期间,教师需要跟随学生能力变换相应的学习目标,进而给予相应的学习引导,这样才能快速实现目标,使学生获得进步[3]。
教学案例二:“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这部分内容,涉及到转录与翻译过程,这一过程比较抽象,是让学生较为头疼的知识点。
教材中虽然用图形展示了转录与翻译过程,但还有很多学生不能理解。
为了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记忆和认知,教师可以开展项目式学习,逐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模拟DNA 复制、转录、翻译过程,并制作相应的讲解视频。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现有模型模拟人体内DNA的复制过程。
其次,依托现有模型模拟RNA转录过程。
最后,将RNA模型作为模板,再引入tRNA的模型,模拟RNA翻译过程。
基于教师
的积极引导,学生的探究方向更加明确,其项目式学习效率将会显著提高,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重构知识框架,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入。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项目式学习拥有良好的教学效用,将其引入高中生物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感,还能给其提供良好的自主学习空间。
因此,教师需要制定正确的应用策略,保障项目式学习高效落实,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究机会,提高其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孙铭泽,鄂芳,罗充.项目式学习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生物教学, 2021(35):24-27.
[2] 沃凯杰.项目式学习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物教学, 2020(30):29-29.
[3] 李杏辉,陈冰.新课标下项目式学习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J].中学生物教学, 2022(3):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