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吸痰法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教育
1、教会清醒病人吸痰时正确配合,鼓励病人 咳嗽,以利深部痰液咳出。 2、向病人和病人家属宣传呼吸道疾病的预防 保健知识。 3、痰液粘稠,可配合口击、雾化吸入等方法, 提高分泌物效果。


谢谢大家!
注意事项


5、操作时注意动作轻、快,避免损伤气管粘膜。 吸痰前应先阻断负压,吸痰过程中,因负压过高或 吸痰管开口正对着气管壁,且停留时间过长,负压 可将小黏膜吸入气管内,而导致出血。所以在吸痰 管插到气管远端前,不能带负压,以免过度抽吸肺 内气体,引起肺萎陷。 6、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应做好病人呼吸道黏膜的 温湿化护理,使痰液充分湿化、稀释,以利于排出, 避免形成痰痂、血痂等。
大手术后和胸部 创伤等,呼吸道被呕吐 物、分泌物阻塞而出现各种呼吸困难症 状以及各种原因不能有效咳嗽的病人, 气管切开及气管插管的病人。
吸痰器的种类

脚踏式吸痰器: 需要电力供应, 结构复杂,吸引 力远不能满足需 要,其重量也有 数公斤之多,不 便携带和使用, 已经被淘汰。
注意事项
7、吸引器各管道连接要准确、无漏气,吸引 瓶及时倾倒,液面不能超过瓶体的2/3,每天 要消毒。 8、使用人工呼吸机的病人,吸痰后与呼吸机 连接,调节好参数,气管切开处敷料及时更 换。 9、吸痰顺序:气管插管—口腔—鼻腔。

吸痰的并发症
1.低氧血症 2.肺不张 3.支气管黏膜损伤 4.支气管痉挛 5.感染 6.心律失常 7.增加颅内压及血压的改变

操作步骤





(6)给予高流量吸氧,将吸痰管经气管套管插入气管内, 快速地开启吸引阀门作间歇性吸引,右手旋转吸痰管边吸边 退(旋转上提),一次抽出痰液。切忌上下多次抽动,以避 免缺氧,一般单次吸引时间5—8s,不宜超过15s。 (7)吸氧或休息片刻可再次吸引,但最多不能超过4次。 (8)如分泌物粘稠,可注入2—5ml的湿化液于气管内,然 后加压呼吸3—4次,使滴入的液体到小支气管以稀释滞积的 痰液。 (9)吸痰完毕,再次给予高流量吸氧,分离吸痰管,将吸 引管的末端插入挂于床头旁盛有消毒液试管中,手套及吸痰 管按一次性物品处理。 (10)用听诊器听诊肺部以评估吸痰效果,整理床单位,清 理用物。 (11)脱手套,洗手。记录吸痰情况。
负压吸痰法的应用
负压吸痰法的应用
定义:吸痰法是指用吸痰装置经口、鼻腔、 人工气道将呼吸道的分泌物及误吸的呕吐 物吸出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负压吸痰法、 中心管道吸痰法、注射器吸痰法等。
负压吸痰的目的: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
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发生。
适应症
适应症:危重、昏迷、老年、全麻未醒、

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治疗盘内吸痰用物应更换 1—2次/d,吸痰导管每次更换,做好口腔护理。 2、定时吸痰,当发现喉头有痰鸣音或排痰不畅, 应及时抽吸。 3、吸痰面前后应给与病人高流量吸氧,如病情需 要,可按照步骤重复吸引,但最多不超过4次,重 复吸痰中间应充分给氧后再吸痰。 4、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管、手套、 吸痰溶液及容器必须每次更换,避免因操作不当而 引起交叉感染。
手持吸痰器





手持吸痰器: 适应于无电源无医 疗设施紧急情况下 的吸痰。具有体积 小、重量轻、吸引 力大、结构紧凑、 便于携带、成本低、 坚固耐用、可反复 使用等特点。
便携式吸痰器
噪音低,体积小, 重量轻,携带方便。 负压调节系统可根 据需要无级调压。
中心负压吸痰装置
吸痰管

吸痰管由无毒医用高分子材料精制而成,并 作防静电硅处理。质地柔软,小于气管套管 内径的1/2。
操作流程
方法:口鼻吸痰 和气管吸痰法。

气管切开吸痰操作步骤

(1)评估病人是否需要气管内吸痰。指正包括:呼吸音粗糙、咳嗽、 呼吸频率加快。 (2)备齐用物,推至床旁,向病人(清醒者)或家属(昏迷病人)解 释,以取得合作。 (3)打开吸引器,调节好负压,根据病人的情况及痰粘稠度调节负压一 般成人0.01-0.04MPa;儿童小于0.02MPa,用生理盐水试吸,关上开 关。 (4)将灭菌生理盐水倒入灭菌罐内,打开吸痰管,暴露末端,戴上手 套右手保持灭菌,取出吸痰管。 (5)右手持吸痰管与左手吸引管连接,并用左手拇指控制吸引阀门, 用生理盐水浸湿吸痰管试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