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文化中校长领导力的探索与实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管理文化中校长领导力的探索与实践
窦爱军
(沈阳市于洪区杨士中心校)
管理理念是学校开展管理工作的价值预设与观 念支撑,对于学校领导和教师具有导向、约束、凝聚、激励和辐射作用。

杨士中心校经过多年发展,以“管 理即是服务”为理念,突出校长领导力的价值引领作 用,为学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确立学校管理理念
(一) 价值引领
价值引领需要通过仪式、活动和思想动员,对学 校价值观念进行界定、传播和加强。

一所学校要有 自己的教育理想,并且是全体教师理解、认同、坚持 的教育理想,这种理想能够为校长和全体师生带来 工作和学习的动力。

我校通过构建学习型的专业社 群促进教师积极参与,与校长共同分析学校处于什 么发展阶段,处于怎样的发展环境,面临怎样的挑战 和发展机遇,学校下一步将要发展到什么水平;更重 要的是,共同分析学校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培养什 么样的人,教师要成为怎样的教师。

(二) 精细服务
我校在精细服务理念的指导下,建立各项管理 制度,做到“凡事有准则,凡事有负责,凡事有程序,凡事有监督”,实施精细化发展战略,通过提供高质 量的教育服务,创设学校品牌。

(三) 总体要求
实施“价值引领,精细服务”的管理文化,学校着 重开展以下工作:一是校长强化研究与思考意识,成 为学校文化和发展愿景的提出者、引领者,不断为学 校的改革与发展注入新鲜的思想,引领学校充满干劲地向前发展。

二是提高中层干部的思考力和行动 力,通过业务培训,提高中层干部的责任意识、服务 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使干部成为本领域的实 践型专家,能够科学、有效地推进部门工作。

三是实 施人本化柔性管理。

关注师生的工作、生活、学习状 态,改善办学条件,让师生在校园里幸福地生活和学 习,为师生提供精细服务。

坚持尊重、赏识、关怀、激 励的原则,采取共同决策、平行沟通的方式,形成尊 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的良性工作氛围。

四 是完善“依法、科学、刚性”的制度文化,坚持“议事讲 民主,决策讲程序”的原则,坚持管理过程的公开公 正,强化监督机制。

二、完善校长管理风格
管理风格是学校管理中一贯坚持的原则、目标 及达成目标方式的合集,对于组织氛围和组织绩效 具有显著影响。

领导者通过调整自身行为形成适宜 的领导风格,可以为组织提高绩效。

我校的校长管 理风格主要分为以下四种。

(一)指示式管理
对于行政性事务,如上级行政部门下派任务,校 务委员会决定实施的重大事项,安排特定人员从事 相应教学科研任务等,校长作为学校的法人代表,具 有明确的决策权,并承担相应责任。

这时校长的管 理风格是“指令式”的,其典型行为模式是——我决 定,你来做;管理方法主要是指示和告知。

指示式管 理风格中,校长为干部和教师的行为方向、实施路径 进行明确规定。

81
(二) 教练式管理
校长是“教师的教师”,是学校的代表,是学校风 格的集中体现者。

校长像是驾校教练—做出示 范,手把手教会学员,并监控前进方向,防止偏离。

在评价总结时,校长又像一个手拿标尺的人,对干部 和教师的行为作出公正评判。

“教练式”管理风格的 典型行为模式是——你来做,我支持;管理方法主要 是阐述意义、解释说明、说服他人。

(三)团队型管理
对于学校中的专业性工作,如教学研究、课堂观 察、教学评价等,校长、干部与教师共同研究,平等交 流。

团队型管理风格的行为模式是——我们探讨,我 们决定;管理方法主要是鼓励、参与、合作。

通过构建 平等、民主的管理风格,最终达成和谐的学校氛围。

(四) 授权型管理
文化强大的学校既要有强有力的校长,也要有 强有力的中层干部,更要有强有力的教师队伍。

在 学校管理中,领导者要信任干部和教师,充分授权,发挥干部、教师的积极作用。

授权型管理风格典型 的行为模式是—
—你来决定,你来做。

校长在这个 过程中的角色是一个观念和价值引领者,充分给予 干部和教师决策权。

总体而言,每一种管理风格都有其使用范围与 情境,在实际运用中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

目前,我 校已经形成一种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的 良性文化氛围。

学校在规章制度制定、重大决策、教 学研究、教师发展等事宜中,充分发挥每一个成员的 积极性、主动性,培育全体学校成员的主人翁责任感,形成校兴我兴、校荣我荣的集体观念,使学校处 处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提升校长的文化领导力
领导与管理是不同的,领导侧重于指明发展方 向,阐明行动意义,引领追随者自觉自愿前进,具有 更强的变革意蕴,更多的时候是一种柔性的引领;而 管理则不同,它强调日常工作中的计划、实施、检查、总结,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常规工作,刚性的力量比较 强。

文化领导是领导的一种重要形式,相比于其他类型的领导力,文化领导强调采用价值观塑造、行为 方式培育、树立榜样人物等方式进行领导。

文化领 导的目的是要构建一种文明、和谐、卓越的共同价值 观,进而推动学校品质不断提升,从优质走向卓越。

文化管理重视人文性,通过创设文明、和谐、卓越的 文化氛围,以文化的力量孕育学校效能。

文化领导 对于校长的领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包括 以下三个方面。

(一) 诊断分析能力
要想建设学校文化,首先必须了解学校文化发 展的现实情况,需要对学校文化进行诊断分析。

通 常采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SWOT模型、文化定量分 析方法、文化塑造理论和学校文化四分法。

校长要 综合运用这些方法,面向工作实际,对学校现有的核 心价值观、培养目标、发展目标、校训、管理文化、课 程文化、德育文化、教学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环境文化、安全文化等方面进行系统地分析与评估。

(二) 发展规划能力
校长可以通过文彳t诊断与分析,对学校现有文 化发展状况进行把握,在此基础上,提出学校发展的 方向和愿景,以及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

我校基于 和谐管理、艺术教育等,提出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为 “细微教育”;根据学校地域特点和生源特征,提出学 校文化理念标识为“白杨精神,雅士气质”;基于核心 价值观和理念标识,将校训确定为“弘毅弘识,美言 美行”。

在此基础上,确立了课程文化为“展现每个 人的精彩”,德育文化为“生活艺术”,教学文化是“以 学习为中心构建和美课堂”,教师文化是“弘德弘艺 的师者、学者和美者”,学生文化是“静水流深,美言 嘉行”,等等。

校长在实践文化方面阐释理念,确定 行动原则,提出具体行动策略。

(三)反思激励能力
学校文化建设既要“说得好”,更要“做得好% 校长要善于自我反思、提炼理念,更要善于激励成 员。

校长应具有描绘愿景和传递愿景的能力,这样 有利于激发团队士气,推动学校更好地发展。

(责任编辑:赵春艳)
8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