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辩术原理》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启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雄辩术原理》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启示
作者:冯兆祥
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12期
摘要:昆体良声名卓著,集古代希腊、罗马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之大成,被誉为夸美纽斯以前西方最杰出的教学法学者。

著有《雄辩术原理》一书。

笔者分别回顾了昆体良其人其事及《雄辩术原理》的主要观点,最后重点结合当今中学历史课堂及核心素养的落实现状,谈了自己理解和启示。

关键词:昆体良雄辩术核心素养历史教学
一、昆体良与《雄辩术原理》
马库斯·法比尤斯·昆体良是生活在公元一世纪左右,是那个时期古罗马最有成就的教育家,在整个罗马时代的所有著作中,只有昆体良的12卷巨著《雄辩术原理》系统地论述了年轻一代的教育问题,昆体良是古代希腊、罗马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之集大成者,是夸美纽斯以前西方最杰出的教学法学者。

[1]
在第一卷中,昆体良开门见山地指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完美雄辩家。

这样一种雄辩家的首要因素是他应当是一个善良的人,因此,我要求他不仅具有非凡的演说天才,同时要具有一切优良的品格,一个真正名副其实的公民并能履行其公私职责的人,一个能够用自己的意见指导国家、用他的立法给国家稳固基础、用他的法官身份消除邪恶的人,无疑地只能是我们所要求的那种雄辩家。

[2]该部分主要论及教育问题,这也是雄辩术教师任务的开端。

如何培养杰出的雄辩家是此书重点探讨的问题。

昆体良指出:雄辩家的学习首要的是培养德行,他必须了解一切关于正义的、值得尊敬的事项,不了解这些,任何人既不能成为善良的人,也不能成为精于雄辩的人。

[3]因此培养真诚的感情特别重要,只有以己度人才会雄辩有力。

假如一个雄辩家只要传达他的思想就已足够,他就不用特别费工夫去选择恰当的用语;但是由于他要取悦于听众,打动听众,激起听众的各种情绪,他就要运用自然本身给予了人的那些辅助手段。

[4]当然,这并不是要求每个雄辩家的说话风格都是千篇一律的,真正卓越的雄辩家总是保留着各自的独特风格。

昆体良还就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观点,推动了古罗马教育事业发展。

其教育思想广为流传,中世纪后期,对文艺复兴运动也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的一些思想在当今社会仍值得学习借鉴。

二、《雄辩术原理》之今用
(一)雄辩术与历史课堂
总体来看,雄辩术就是一种现场演说能力,演说能力的背后代表着发言者的知识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

回归当代教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已不再是培养雄辩家,而是学生全面的发展。

《面向未来: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研究报告指出,最受各经济体和国际组织重视的七大素养分别是沟通与合作、创造性与问题解决、信息素养、自我认识与调控、批判性思维、学会学习与终身学习以及公民责任与社会参与。

[5]其中沟通与合作能力是指,学生能够运用口头、书面的交流技能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能够有效地倾听同伴的思想和观点,并运用他人的思想和观点或是对他人的思想和观点进行提问;在不同的团队中能够有效地進行交流和工作并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6]因此,昆体良的教育思想对于当代教育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合作能力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在深化课程改革的当下,中学历史课堂越来重视课堂探究活动。

角色扮演法、小组合作探究、课堂辩论赛等新的课堂形式层出不穷,学生们在实践中、辩论中不断学习、完善自己的观点、深化理解教材内容,碰撞思维的火花,沟通及合作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二)雄辩术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不断受到诟病。

在核心素养推行的当下,教学改革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基本停留在教案之上、概念之中,课堂教学要么仍是满堂灌,要么是从“满堂灌”转化为“满堂问”,忽视思维过程,排斥求异思维,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极为有限,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状态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观,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尊重。

[7]课堂上多了讨论环节、小组活动、角色扮演,但课堂活动设计是否合理?学生是否真的得到锻炼与提高?
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旗帜鲜明的指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

[8]落实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成为包括历史教育工作者在内的人民教师的重要任务。

五大核心素养是历史学科与其它学科最大的不同。

传统的讲授方式难以真正落实核心素养,真正使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地还需要历史教师更加深入专研课标、理解教材、了解学生,不为教知识而教知识而是通过改变教学方式,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掌握核心素养,提升元认知能力。

《雄辩术原理》一书中,昆体良特别强调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启发诱导,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寻找答案,锻炼学生的思维。

同理,核心素养的落地,也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才有可能落地生根的,传统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掌握浅层的知识或许可以起到作用,但核心素养只有在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中,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才有可能实现。

三、小结
昆体良及其《雄辩术原理》一书虽然距今已有近2000多年。

但昆体良关于雄辩家培养的方法、策略、课程设置等内容仍震古烁今,经典永流传。

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宝库,回顾《雄
辩术原理》并结合当今中学历史课堂,深入思考,批判吸收,为我所用。

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加强反思,从知识传授到能力培养,落实核心素养,一直在路上。

参考文献
[1] 任钟印:《昆体良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
[2] 任钟印:《昆体良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6.
[3] 任钟印:《昆体良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64.
[4] 任钟印:《昆体良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72.
[5] 闫志明宋述强:《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45.
[6] 闫志明宋述强:《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45. [7]刘月霞郭华:《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理论普及本)》[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4.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