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期中考试(完美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期中考试(完美版)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珊瑚虫和血吸虫的共同特征是()
A.背腹扁平B.身体呈辐射对称
C.身体呈两侧对称D.有口无肛门
2、如图为人体心脏与血管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血液由a向c流动,则该血管是主动脉
B.若血液由c向a流动,则该血管内流的是静脉血
C.若受伤后鲜红的血液从b处喷涌而出,应马上按压c处止血
D.若b处为静脉抽血时针刺入的部位,应该在a处扎上胶皮管
3、我国美丽富饶的南海诸岛,有许多是由珊瑚虫分泌物堆积而构成的珊瑚礁形成的。
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其显著特征是()
A.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B.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C.身体呈圆柱形,有口有肛门D.身体呈圆筒形,身体分节
4、下图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设计,图中试管均置于37 ℃温水中10分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变蓝色、②③不变蓝色
B.①与②对照,可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C.本探究实验的变量不唯一,无法得出任何结论
D.②③对照,②号为对照组,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消化的作用5、下列都属于腔肠动物的一组是()
A.海蜇、水螅B.珊瑚虫、涡虫
C.绦虫、血吸虫D.涡虫、水螅
6、在一群阿尔卑斯狒狒组成的“等级社会”中,关于“首领”狒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B.优先选择筑巢场地
C.首领狒狒一般为雌性D.负责指挥整个社群的行动
7、下列装置中,能够快速、安全地溶解叶绿素的是()
A.B.
C.D.
8、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人醉酒后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说明酒精已经麻醉了脑干
B.人体内的激素含量多,对各项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C.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D.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血糖浓度低于正常水平
9、植物的根不断地向土壤的深层生长,是因为根尖的()活动的结果A.根冠B.分生区
C.伸长区D.分生区和伸长区
10、袁枚在《苔》中写到“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下列关于苔藓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苔藓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B.苔藓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
C.苔藓是绿色的,能进行光合作用D.苔藓植物能开出米粒大小的花
11、下列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A.青稞的种子繁殖B.玫瑰的扦插
C.水杉的组织培养D.苹果的嫁接
12、如图为人体部分消化器官的示意图,甲处阻塞,最可能发生的是()
A.胰腺无法分泌胰液 B.胃液无法分解蛋白质
C.消化脂肪的功能下降 D.吸收氨基酸的功能下降
13、一只白色公羊与一只黑色母羊交配,生下的小羊全部表现出白色,此现象可解释为()
A.控制黑色的基因消失了B.控制黑色的基因未消失但不表现C.黑色母羊必为Aa D.白色公羊必为Aa
14、哺乳动物是最高等的一类动物,有很强的生存能力,下面相关述错误的是()
A.胎生、哺乳提高了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
B.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
C.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能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作出反应D.不断变化的体温,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了分布范围
15、如图是植物体的某些器官或结构示意图,据图进行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图中结构①②③④共同组成种子的胚
B.乙图中的a和b是由甲图中的①发育成
C.丙图中的结构B和C可以使根不断长长
D.丁图中的③将来可发育成乙图中的结构b
16、某男子看《唐人街探案》时,哈哈大笑后发现下颌不能正常合拢了。
原因
最可能是()
A.关节囊受到损伤B.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出
C.关节软骨有病变D.韧带损伤颌骨无法复位
17、空气中PM2.5的含量是检验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PM2.5颗粒能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PM2.5颗粒经过鼻、咽、喉以后,在进入血液之前,还会经过的结构依次是( )
A.肺泡、支气管、气管B.气管、肺泡、支气管
C.支气管、肺泡、气管D.气管、支气管、肺泡
18、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A.若载玻片上写有英文字母“p”,则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b”
B.显微镜对光完成的标志是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视野范围也就越大
D.调节粗准焦螺旋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目镜
19、蜜蜂采蜜可以帮助植物()
A.去除多余的花蜜 B.传播花粉 C.传播种子 D.保存花粉
20、下列动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A.菜青虫总是取食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植物
B.失去雏鸟的红雀连续给浮到水面求食的金鱼喂昆虫
C.黑猩猩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爬到箱顶取下高处的香蕉
D.刚出生的小袋鼠爬到母亲的育儿袋里吃奶
21、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叙述错误的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B.保护生物多样性主要是指保护基因的多样性
C.动物园中培育大熊猫属于迁出原地保护
D.建立濒危动物的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22、人一生中身高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是()
A.幼儿期B.童年期C.成年期D.青春期
23、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更具有生存优势的原因是()
A.恒温动物耗氧少B.恒温动物需要的食物少
C.恒温动物更适应环境的变化D.恒温动物所需的能量少
24、下列人类疾病与激素分泌无直接关系的是()
A.甲亢B.脚气病C.糖尿病D.肢端肥大症25、“飞禽走兽”中“禽”和“兽”分别属于哪一类生物()
A.都是哺乳动物B.哺乳类和鸟类C.鸟类和哺乳类D.都是鸟类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炎热的夏季,洗净晾干的鞋一般不会长霉,而脏鞋就容易长霉,此外真空包装的食品也能够保存较长的时间。
由此可以推测,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需要的条件有__________、水、适宜________和空气等。
2、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
3、鸟的主要特征是:体表__________前肢变成__________具有飞翔的能力,身体内有__________,体温__________。
4、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这一结论有许多_______证据的支持。
5、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________、成虫三个时期.若虫的形态、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这种发育过程称为________.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36分)
1、如图一表示某淡水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图三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过程。
请据图回答:
(1)请写出图一中具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_____(答全才给分)。
图二中的1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__。
(2)由于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未经严格的处理就排放,导致该生态系统的水质发生了恶化,水体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锐减,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有一定限
度。
(3)图三中字母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数字代表推动碳循环的生理过程,则D 和E分别代表_____,②③分别表示_____。
2、与遗传有关的结构示意图,看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①主要是由②_____________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一般情况下,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有___________对染色体,其中一对能决定人的性别的是_________。
在人的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说明生男生女机会_________。
(2)图中②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能控制生物的性状,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__________传递给子代,传递的“桥梁”是
____________。
3、小明放学回家,路过某居民小区时不慎被一只流浪猫抓伤了手。
请结合如图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小明被猫抓伤时,手立即缩回,此反射活动完成的途径是
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的序号和箭头表示)。
(2)小明在完成缩手反射后,感到被抓伤的手非常疼痛。
疼痛是在_________产生的。
(3)在以后的几天里,每当经过这个小区时,小明的心跳和呼吸都会不由自主地加快,当听到有人说到“猫”也会紧张,小明能够听到“猫”的感受器位于
_________内,产生听觉的部位是____________。
听到有人说到“猫”会紧张的行为是人类特有的________中枢参与的结果。
(4)小明被抓伤后,家人立即将其带到医院注射了狂犬疫苗,注射的疫苗属于______,产生的免疫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
(共1个小题,共14分)
1、选取牵牛花植株上生长期、长势、大小相同的甲、乙、丙三片叶片开展如下图所示的光合作用的相关探究实验:
①此装置经黑暗处理一昼夜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这三片叶片摘取下来,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脱色。
②分别用清水漂洗后分别放入三个培养皿中,分别向这三片叶片滴加碘液,观察到甲叶片上遮光部位不变蓝,暴光部位变蓝,乙叶片不变蓝,丙叶片变蓝。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将此装置黑暗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
(2)甲叶片上所进行的实验,其探究的变量是____,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
(3)乙、丙叶片所进行的实验,其探究的变量是____,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岀的结论是_____。
(4)在农业生产上常采取____的措施来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农作物产量。
(5)绿色植物被称为“空气净化器”,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_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D
2、D
3、A
4、B
5、A
6、C
7、D
8、C
9、D
10、D
11、A
12、C
13、B
14、D
15、A
16、B
17、D
18、B
19、B
20、C
21、B
22、D
23、C
24、B
25、C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有机物温度
2、观察法实验法
3、被覆羽毛翼气囊恒定
4、化石
5、若虫不完全变态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36分)
1、甲→乙→丙→戊,甲→丁→丙→戊,甲→丙→己→戊丙或己自动调节能力分解者、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2、DNA 23 性染色体均等遗传物质生殖细胞
3、①→②→⑤→⑥→⑦大脑皮层耳蜗 (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语言抗原特异性免疫
四、实验探究题。
(共1个小题,共14分)
1、让叶片中原有的淀粉(有机物)消耗尽光照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或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合理密植碳一氧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