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旭-2013-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2013-2014年度工作总结

合集下载

电子信息与电气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电子信息与电气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严晓浪
浙江大学
申功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穆钢
东北电力大学
田作华
上海交通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主任委员
吕志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
副主任委员
金亚秋
复旦大学
郝跃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严晓浪
浙江大学
秘书长
何伟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
委员
张贵忠
天津大学
杨瑞霞
河北工业大学
陈徐宗
北京大学
邹雪城
华中科技大学
文玉梅
重庆大学
陈进
柯亨玉
武汉大学
刘润华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赵东风
云南大学
孙才新
重庆大学
赵旦峰
哈尔滨工程大学
朱伟兴
江苏大学
徐淑华
青岛大学
吴建强
哈尔滨工业大学
殷瑞祥
华南理工大学
张正平
贵州大学
袁建生
清华大学
李国丽
合肥工业大学
郭宝龙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李青
中国计量学院
崔翔
华北电力大学
李哲英
北京联合大学
曾孝平
重庆大学
李晶皎
东北大学
李岩
清华大学
刘缠牢
西安工业学院
邸旭
长春理工大学
何平安
武汉大学
陈延如
南京理工大学
吴丽莹
哈尔滨工业大学
陈家壁
上海理工大学
宋菲君
大恒新纪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曹益平
四川大学
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主任委员
谈振辉
北京交通大学
副主任委员

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新专业建设的思路和举措

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新专业建设的思路和举措

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新专业建设的思路和举措收稿日期:2018-10-26基金项目:广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S-TSZY201701)、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TSZY201702)作者简介:刘黎明(1974-),男,湖南永州人,博士,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光电信息器件及应用。

光电信息技术是由光学、光电子、微电子等技术结合而成的多学科综合技术,涉及光信息的辐射、传输、探测以及光电信息的转换、存储、处理与显示等众多的内容。

光电信息技术被公认为是继电子信息技术之后迅猛发展的高新技术,光电信息产业已成为当前最具魅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随着光电信息产业的快速崛起,对光电信息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1]。

我国也从2000年后,迎来国内光电产业发展的最好时期,目前国内的光电产业发展迅猛,同时也面临大量的人才缺口。

为了适应光电人才的市场需求,2012年教育部将原属于电子信息科学类的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光电子技术科学与原属于电气信息类的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光电信息工程、光电子材料与器件五个专业统一修订,批准设置“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

该专业设置旨在为光电技术相关领域产业培养急需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要求毕业生具有现代科学意识,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创新能力强,能够适应当代信息化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2]。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以下简称中山学院)为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由中山市人民政府与电子科技大学合作办学,采取公办体制下的独立学院运行机制。

2016年,学校被遴选为“广东省首批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同时成了省内同类院校中唯一一所“省市共建”高校。

近年来,学校以教育服务地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宗旨,深入推进落实“省市共建”和“应用型转型试点建设”,加快将学校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全国高等学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征求意见稿)教育部“电子信息与电气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2008年2月目录一、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 (1)1.1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主干学科概况 (6)1.2 光学工程学科的方法论介绍 (7)1.3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相关学科及影响本专业教育的因素 (8)1.4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的学科内涵 (8)1.5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的制定原则 (8)二、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 (9)2.1培养目标 (9)2.2 培养规格 (9)2.2.1 素质结构要求 (10)2.2.2 能力结构要求 (12)2.2.3 知识结构要求 (13)三、“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教育内容 (14)3.1 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 (14)3.1.1人才培养的教育内容及知识结构设计的理论依据 (15)3.1.2教育内容及知识结构的总体框架 (15)3.2 知识体系 (16)3.3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18)3.4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创新训练体系 (19)四、“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课程参考体系 (20)五、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学条件 (23)五、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规范的主要参数指标 (25)六、参考文献 (25)一、“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最早源于1952年全国高校大调整时第一批设立的专业之一“光学仪器”专业。

当时全国高等学校共设置本科专业215种。

继浙江大学于1952年率先筹建“光学仪器”专业之后,北京理工大学(1953年)、天津大学(1958年)、上海机械学院(现上海理工大学)、清华大学、长春光机学院(现长春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1953)、武汉测绘学院(现武汉大学)(60年代初)等也陆续成立了“光学仪器”或“军用光学仪器”专业,成为我国最早从事光学工程高级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代表。

我院教师指导学生获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国家级三等奖

我院教师指导学生获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国家级三等奖

我院教师指导学生获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国家级三等奖8月4日至6日,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在国防科技大学举行。

本次竞赛以“光与测量”为主题,由题目一“基于光电导航的智能移动测量小车”和题目二“复杂表面物体体积的非接触光学测量”两个赛题组成。

我院金莹、徐树、王文超同学组成的“X Dream”队(指导老师:王清华),张培德、饶志强、翁朝阳同学组成的“DreamStar”队(指导老师:张正军)均获得题目二“复杂表面物体体积的非接触光学测量”国家级三等奖。

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由中国光学学会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联合主办,是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大学生专业学科知识创新与设计的竞赛活动。

与一般学科竞赛不同的是,本竞赛需要制作实物,现场测试,实战性强,既检验学生的理论水平,又检验学生的动手能力。

本次竞赛共有来自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全国62所高校236支参赛队伍700多人参加“基于光电导航的智能移动测量小车”和“复杂表面物体体积的非接触光学测量”两个赛题的角逐。

我院首次组队参赛,共派出3支队,就能有2支队获奖,获奖率超本次竞赛的平均获奖率51%。

在国内众多知名985高校参赛队全军覆没的情况下,我院参赛队首次参加该项竞赛就能获得两个三等奖已实属不易,反映了我校学子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不畏强者的拼搏精神。

理学院。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探索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探索

[收稿时间]2019-08-25[基金项目]上海理工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研究项目“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改造探索”(CFTD18012Y );上海理工大学“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新工科背景下,深化‘四位一体’产教研融合的创新与实践”(JXCGPY2018003);上海理工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研究项目“面向‘大智移云’的多学科交叉融合教学模式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CFTD191002)。

[作者简介]隋国荣(1974-),男,山东荣成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王宁(1984-),男,江苏徐州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贾宏志(1968-),男,陕西西安人,博士,教授,国家光电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研究方向: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通信作者:杨晖(1981-),男,上海人,博士,教授,教学副院长,研究方向: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摘要]为了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教育部成立了全新的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以促进我国光电及相关产业高速、稳定发展,迎接未来的挑战。

文章从研究传统光学专业的培养方式入手,结合国内外相关认证的经验,对现有的专业课程类型进行梳理,对授课方式进行改进,对授课内容进行更新,并提出相应的专业工程和实践改革方案。

通过四届为期六年的专业改革和实践,学生培养质量有显著提高,企业和科研院所对学生的满意度和需求都在持续增加,同时学生和需求方对专业培养和改革方案的参与热情也在不断增加。

[关键词]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认证;实践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0)09-0090-032020年9University Education引言随着21世纪的到来,我国在科技发展和产业进步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瓶颈的矛盾逐渐显露,导致近年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频出,对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更多更长远的要求与规划[1-4]。

工业仪器走进光电技术实验课堂

工业仪器走进光电技术实验课堂

工业仪器走进光电技术实验课堂摘要: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和军用光电工程等光电信息类专业本科生的教学中,光电技术实验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

实验教学仪器的选择与二次开发对实验课的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其选择要考虑开设实验的类型及其授课对象。

本文从面向军用光电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应用型光电技术实验出发,以工业用激光测距机为例,探讨了如何利用市场上成熟的商用光电设备来实现教学的目的。

为了更好的完成实验目的,达到预期实验效果,根据需要还可以对商用设备进行改进或二次开发。

关键词:实验课程商用设备激光测距1 引言对工程类本科教学而言,实验课程是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1-4],与专业理论课的教学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

在实验课程的建设过程中,课程体系设置与实验设备购置与开发等,均需要慎重考虑与决策。

《光电技术实验》是我校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一门独立的专业实验课程,其地位与专业理论课程相当,是本科生的必修课程之一[5]。

在实验内容上,光电技术实验分为基础型实验、技术型实验、应用型实验和综合型实验四种。

基础型实验主要是对基本的概念、原理等进行验证;技术性实验的主要目的让学生掌握或了解某一项技术;应用型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熟悉某一种实验设备(主要是装备)的工作原理,掌握其使用和基本的维修方法,例如微光夜视仪与红外热像仪的使用实验、军用光电经纬仪实验等;综合型实验则涵盖到多门理论知识和多种技术方法。

不同类型的实验所需要的实验设备也有所不同,本文从实验教学仪器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利用市场上成熟的商用光电设备来实现实验教学的目的。

2 教学仪器分类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对教育事业的投入越来越多,可用于教学仪器购置的经费也随之增多。

教学仪器这个巨大的市场引起了商家广泛的注意,各种各样的教学仪器层出不穷。

大体来讲,实验教学系统可以分为以下三类:(1)分立元件型。

实验系统由分立的光学、机械和电子元器件组成,需要学生自己按照实验原理动手搭建光路,调试并观察实验现象。

教育部关于增补、调整教育部高等学校有关指导委员会委员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增补、调整教育部高等学校有关指导委员会委员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增补、调整教育部高等学校有关指导委员会委员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07.03.07•【文号】教高函[2007]4号•【施行日期】2007.03.0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关于增补、调整教育部高等学校有关指导委员会委员的通知(教高函[2007]4号)有关高等学校,有关单位:为了进一步加强教育行政部门对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充分发挥各科类专家学者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的研究和指导作用,我部在2005年底组建了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有关科类教学指导委员会。

根据有关学科发展建设的实际需要,部分科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和高等学校提出增补、调整委员申请。

经研究,我部对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部分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成员进行了增补、调整(名单见附件一)。

同时因工作需要,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也提出增补、调整委员申请。

经研究,我部对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的成员一并进行增补、调整(名单见附件二)。

请你们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附件一: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有关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增补、调整名单附件二: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增补、调整名单教育部二○○七年三月七日附件一: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有关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增补、调整名单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增补委员:王海燕北京语言大学叶云屏北京理工大学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增补委员:李向农华中师范大学林树明贵州师范大学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历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增补委员:朱立群外交学院免去委员:曲星外交学院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增补委员:陆杰荣辽宁大学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增补委员:龚廷泰南京师范大学付子堂西南政法大学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增补委员:刘平沈阳师范大学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增补委员:刘瑞武北京联合大学芮必峰安徽大学董广安郑州大学强月新武汉大学彭祝斌湖南大学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增补委员:戴国强上海财经大学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增补副主任委员:伊志宏中国人民大学增补秘书长:葛京西安交通大学免去秘书长(保留委员):梁磊浙江工业大学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增补委员:徐晓林华中科技大学崔运武云南大学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增补副主任委员:王杉北京大学包军东北农业大学冯博琴西安交通大学增补委员:马斌荣首都医科大学裴喜春内蒙古农业大学贺立源华中农业大学仇小强广西医科大学农林类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增补委员:高荣华南京农业大学赵晓春青岛农业大学医药类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增补委员:王世伟中国医科大学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数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增补副主任委员(兼):徐宗本西安交通大学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增补秘书长:刘玉鑫北京大学免去秘书长(保留委员):王若鹏北京大学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增补委员:刘玉鑫北京大学天文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增补委员:张力云南大学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与化工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增补委员:王彦广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增补委员:余立新清华大学化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增补委员:雷家珩武汉理工大学免去委员:郑化武汉理工大学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力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增补委员:贺鹏飞同济大学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增补委员:方平首都师范大学康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球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增补副主任委员:金振民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学与地质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增补副主任委员:金振民中国地质大学增补委员:刘家铎成都理工大学免去副主任委员:高山中国地质大学大气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增补委员:潘学标中国农业大学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增补委员:刘友宾国家环保总局陈吉宁清华大学孟伟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易斌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境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增补委员:董德明吉林大学段昌群云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增补副主任委员;刘友宾国家环保总局孟伟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易斌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增补委员:高宝玉山东大学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增补委员:陈越浙江大学李学庆山东大学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增补委员;郑庆华西安交通大学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增补委员:潘峰清华大学材料物理与材料化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增补委员:张酣北京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与冶金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增补委员:安胜利内蒙古科技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增补委员:余其俊华南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增补委员:李扬大连理工大学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增补副主任委员:钟志华湖南大学增补委员:李理光同济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增补委员:郭二军哈尔滨理工大学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增补委员:童慧明广州美术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增补委员:江楠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增补委员:林建平同济大学陈文华浙江理工大学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与电气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增补委员:蔡志平厦门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增补委员:毕卫红燕山大学郭永彩重庆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增补委员:汪惠清华大学刘富强同济大学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增补委员:陈启军同济大学胥布工华南理工大学向凤红昆明理工大学齐勇西安交通大学李炜兰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增补委员:张艳上海交通大学甫拉提新疆大学电子电气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增补委员:唐祯安大连理工大学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轻工与食品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增补秘书长:曾名勇中国海洋大学免去秘书长(保留委员):薛长湖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增补委员:赵丽芹内蒙古农业大学曾名勇中国海洋大学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增补委员:李干杰国家核安全局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图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增补委员:王兰美山东理工大学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增补委员:张新义山东理工大学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矿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地质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增补委员:隆威中南大学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增补副主任委员:马国强东北财经大学增补委员:张中华哈尔滨工业大学韦化广西大学免去副主任委员:冯向东华中科技大学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指导委员会增补秘书长:张爱林北京工业大学增补委员:吴宝瑞中国人民大学李明清华大学黄侃北京传媒大学杨劼内蒙古大学董国强哈尔滨工程大学马传峰山东大学姚来昌山东农业大学武建国云南大学免去秘书长:程会强北京工业大学免去委员:郭奋北京化工大学柳中海山东大学附件二: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增补、调整名单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增补委员:刘清水中国农业大学刘利北京师范大学杨晓军辽宁大学李书源吉林大学刘万国东北师范大学周洪江西师范大学佐斌华中师范大学张伟云贵州师范大学江志学兰州大学张玉萍新疆大学商琳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魏秀娟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唐晓应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免去委员:张权中国农业大学姜璐北京师范大学宝成关吉林大学傅永生东北师范大学。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思想政 治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 2.5 40 40
原理
毛泽东思想和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 4.5 72 72
理论体系概论
马克思主义
必修 14
2-1
学院
学分
马克思主义
3-2 学院
形势与政策
每学期不低于
2.0 8 学时
马克思主义
1-1~4-2 学院
英语
大学英语 A1/大学
/
3.0 64 32 32
英语 B1
三、培养方式
按照创新型和复合型两个方向进行培养,学生前 2 年进行基础理论学习和专业基础理 论学习,在第 3 学年选择专业方向,然后按专业方向进行培养。
四、主干学科与相关学科
主干学科:光学工程 相关学科: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等
五、专业核心课程
信号与系统、原子物理与量子力学、电动力学、应用光学、物理光学、信息光学、激 光原理与技术、智能传感与检测、光电图像处理、光电子学等
〔5〕材料管理 材料的资量、消耗直接影响到建筑本钱。这里只提现场 管理中协助施工单位对材料的管理 ① 材料的进场检验 建筑材料验收入库时必须向供给商索要国家规定的有关 质量合格及生产许可证明。工程采用的设备、材料应经检验 合格,并符合设计及相应现行标准要求。材料检验单位必须 具备相应的检测条件和能力,经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或者其授权的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承当检验工作。 材料〔包括试样〕的验资,应有我公司人员监督取样, 一起共同去质捡部们交验,防止中途掉包。检验结果有我公 司专人取回。 ① 材料存放管理 建筑材料应根据材料的不同性质存放于符合要求的专门
注:1.大学英语实行分类、分层、分级教学,采用 6+3 教学模式,具体方案及大学英语拓展课清单见《大 学英语 6+3 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方案》(附件 1)。

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

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
30日上午,在紫金港校区东操场举行实物竞赛。浙江大学教务处处长刘向东老师主持了比赛开幕式,信息学 部主任刘旭老师、光电系党委书记张为鄂老师分别致词,竞赛委员会秘书长郑晓东老师介绍了赛程规则,学务处副 处长李磊老师宣布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开始。
经过紧张而有序的比赛,最终浙江大学“老乡组”代表队和华中科技大学“光动能”代表队获得一等奖,另 有8支参赛队伍分别荣获二、三等奖;详细获奖名单附后。
经过2天的激烈角逐,“基于太阳能的光电导航搬运车”和“光电智能导盲器”两个赛题中,分别决出了一等 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4名和优胜奖10名;10所高校荣获优秀组织奖。
2012年8月10-12日,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在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隆重举行。本届竞赛的主题是 “光与信息”。旨在加强全国大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提供光、机、电、算一体化系统设 计与开发能力的实训交流平台,构筑全国光学工程学科和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生之间交流学习的桥梁, 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届竞赛由中国光学学会主办,教育部高 等学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福建省光学学会协办,福建师范大学承办。
8月5日上午,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沈志宇少将,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教育长曾淳少将,中国光学学会副理 事长、光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共主任委员、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委员会副主任、天津大学郁道银教授,中国光 学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光电教指分委主任委员、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委员会副主任、浙江大学刘旭教授, 中国光学学会光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共主任委员、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技大学明海教授,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教务处处长雷勇军,教育部光电教指分委副主任委员、天津大学葛宝臻教授,教育部光电教指 分委副主任委员、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组委会秘书长、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秦石乔院长, 教育部光电教指分委秘书长、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委员会秘书长、浙江大学刘向东教授,欧姆龙通灵自动化 系统(杭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技术总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颖颢,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政委姚炳洪,以及全体 竞赛评审专家出席了隆重的开幕仪式。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光学工程方向)本科生培养方案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光学工程方向)本科生培养方案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光学工程方向)本科生培养方案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思想道德、文化修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宽基础、高素质、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本专业学生应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领域各研究方向上具有宽厚的理论基础、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实验技能,并具有综合运用光电科学理论和技术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能从事光电信息技术方向的研究、设计、制造及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与开发等工作。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光电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设计、开发、集成及应用光电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光电信息学科的研究和工程技术研发,以及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或工程项目的施工、运行和维护能力。

本专业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终生学习和在工程实践中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工程科技创新和创业的意识。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相关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

本专业在学习过程中接受工程技术基础、科学研究等多方面综合能力的训练,培养过程体现信息产业高速发展、学科交叉的趋势。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追求卓越的态度、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3.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4.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或有关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5.具备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计算机相关知识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6.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光电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以及系统运行和维护的初步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7.具有自主获取知识能力,了解本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和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鉴别能力;8.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9.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和合作的初步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籍和资料。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现状分析及对策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现状分析及对策

创新教育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226DOI:10.16660/ki.1674-098X.2018.17.226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现状分析及对策①魏勇 李宏民 田芃 王文进 闵力 金佳鸿(湖南理工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湖南岳阳 414006)摘 要: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国家和社会对光电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

本文对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建设发展现状、实验实践教学在专业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及现状、理工融合研究现状、专业课与职业关系的现状等四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和梳理,并给出对策,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现状分析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8)06(b)-0226-02①课题来源:教育部2017年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项目编号:201702071089)。

作者简介:魏勇(1977—),男,汉族,湖南岳阳人,博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激光与光电技术研究。

2012年,教育部将原本的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光电子技术科学和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光电信息工程、光电子材料与器件5个专业融合在一起统一修订后形成一个全新的专业,即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目的是为了适应光电信息领域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1]。

原本的5个专业分别属于电子信息科学类和电气信息类,理论与实践研究泾渭分明,在该领域应用上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

新建的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实践性和创新性较强的新兴专业,可以培养出具有科学理论知识、创新思维能力强、对光学工程、光电信息技术以及多种信息处理等技术具备良好素质的综合型人才,能够很好地满足现代社会对光电信息人才的需要[2]。

然而新专业的融合并不是之前5个专业的简单加法,还需进行必要的教学模式改革和深入的培养理念探索,以适应新时代光电技术和光电行业的发展[3]。

华中科大光电测控技术系简介

华中科大光电测控技术系简介

鲍晓静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光电测控技术系 系主任
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717所) 副所长
主要研究方向:舰船(艇)光电设备的开发、 设计、研制
集红外、激光、电视等技术于一体的舰用光 电系统
天文导航技术研究 光电对抗系统 研究
杨坤涛教授 博士生导师
原光电学院书记、副院长,教育部电气与电子信息专 业教指委委员,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分教指委副主任, SPIE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光电测控技术系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 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科方向与师资队伍
学科方向
光电测控技术 光电医学工程
师资队伍
全职教师:26人 教授:10人 副教授:8人 讲师硕士生导师:3人 兼职博导:8人
学科方向(一)
光电测控技术:研究光、机、电、信息、纳 米技术融合的现代光电测控理论、方法与技 术,服务光电子产业、空间技术、军事装备、 工业检测、生物医学以及交通运输等领域
课题组主要成员: 杨振刚博士,讲师 刘斌昺讲师
曹丹华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基于DSP的嵌入式系统信息处理技术为主攻方向
完成了 “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军舰船电子 装备研制,以及企业合作攻关等研究项目20余项。 项目研究内容涉及宽光谱辐射成像、激光全息衍射 图像分析、CMOS/CCD数字成像系统、嵌入式实时测 控系统。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以及会议上发表学术论 文40余篇,被三大索引收录20余篇,获专利1项。
主要成员:
吴裕斌副教授、武树斌博士,讲师
元秀华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
宽带光通信技术(光纤通信、自由空间光通信)
光电传感技术(光纤传感、红外传感)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院士:姚建铨(专职) 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声华(专职)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韩家广等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韩家广等 国家级教学名师:郁道银 国家级教学团队:光学与光电子技术教学团队、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教学团队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陈晓冬、胡晓东、胡明列、韩家广、刘常杰、栗大超、李小英等 中国青年女科学家:李小英
办学历史
1952年,创办精密仪器专业,并于1959年正式建系。 1959年,精密仪器工程系开始成批招收和培养研究生的工作。 学院环境(2张)1965年,精密仪器系举办了“半工半读中技班”,为学校和系培养了首批技术工人。 1971年,经学校负责人决定,恢复筹建航行仪表专业,并批准新建激光专业。 20世纪80年代,精密仪器系先后创办了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专业,并将激光专业更名为光电子技术专业。 1995年10月2日,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在原精密仪器工程系基础上成立。 2003年,光电子技术科学(天南大合办)开始招收,学生能够同时分享两所顶级高校优秀的教育资源,获得 两校颁发的毕业证书。 2009年,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2011年,精仪学院被国家教改办、教育部批准成为首批十七所国家级试点学院。 2012年,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首批通过了由教育部、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专家组进行的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2018年12月,获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光电子工 程学院
天津大学下设二级学院
01 办学历史
03 学术研究
目录
02 办学条件 04 文化传统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School of Precision Instrument and Opto-Electronics Engineering,Tianjin University)是天津大学下设的二级学院,是国家级试点学院、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类 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单位,设有南昌微技术研究院。

2018-2022年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名单

2018-2022年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名单
道路运输与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水路运输与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铁路运输与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航空运输与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50.海洋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3
51.航空航天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52.兵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53.核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54.农业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55.林业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70.基础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71.临床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4
临床实践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精神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儿科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麻醉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眼视光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72.口腔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73.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74.中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111.对口支援工作指导委员会
7
90.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91.艺术学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92.音乐与舞蹈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93.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94.美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95.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96.动画、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三、课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
97.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
56.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57.生物医学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58.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59.建筑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60.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61.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62.公安技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63.植物生产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2018-2022年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名单

2018-2022年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名单

附件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名单一、综合类教学指导委员会1.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教学指导委员会二、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2.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3.经济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4.财政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5.金融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6.经济与贸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7.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8.政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9.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10.民族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11.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12.公安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13.教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14.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15.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俄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德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法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西班牙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阿拉伯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日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非通用语种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16.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17.历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18.数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19.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1.天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2.地理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3.大气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4.海洋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5.地球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6.地质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7.生物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8.心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9.统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30.力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31.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32.仪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33.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34.能源动力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35.电气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36.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37.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38.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39.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40.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41.土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42.水利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43.测绘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44.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45.地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46.矿业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47.纺织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48.轻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49.交通运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交通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航海技术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道路运输与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水路运输与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铁路运输与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航空运输与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50.海洋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51.航空航天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52.兵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53.核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54.农业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55.林业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56.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57.生物医学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58.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59.建筑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60.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61.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62.公安技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63.植物生产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农艺(含农学、植物保护)类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园艺(含茶学)类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64.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65.动物生产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66.动物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67.林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68.水产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69.草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70.基础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71.临床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临床实践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精神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儿科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麻醉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眼视光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72.口腔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73.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74.中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75.中西医结合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76.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含临床药学、制药工程等专业)77.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78.法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79.医学技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80.护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81.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保密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教学指导分委员会82.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计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83.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84.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85.图书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86.档案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87.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88.工业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89.电子商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90.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91.艺术学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92.音乐与舞蹈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93.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94.美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95.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96.动画、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三、课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97.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98.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99.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100.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101.大学生物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102.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103.工科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104.医学人文素质与全科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四、专项工作类指导委员会105.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106.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107.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108.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109.教学信息化与教学方法创新指导委员会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创新方法教学指导分委员会110.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高职高专院校分委员会111.对口支援工作指导委员会。

多进制频率调制信号抗干扰性能建模与分析

多进制频率调制信号抗干扰性能建模与分析

兵工自动化 2015-01Ordnance Industry Automation 34(1) ·56·doi: 10.7690/bgzdh.2015.01.014多进制频率调制信号抗干扰性能建模与分析刘旭光,周长征,王满喜,李浩(电子信息系统复杂电磁环境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洛阳 471003)摘要:针对模拟调制已不能满足当今军事通信的需要的问题,建立一种通信系统模型和宽带高斯噪声、窄带噪声、调频和音调等干扰样式模型。

分析了MFSK信号调制和解调的特点,并在基于非相干解调情况下,以M=8为例,分析了5种干扰样式情况下的理论误码率,并通过仿真得出了各种干扰样式对MFSK信号的干扰效果。

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数据速率的情况下,多音干扰和噪声调频2种干扰信号的干扰效果最好,单音和窄带干扰次之,宽带高斯噪声最差,为进一步研究干扰技术和干扰效果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多进制频率调制;干扰样式;干信比;误码率中图分类号:TP391.9 文献标志码:AAnti-Jamming Performance of MFSK Signal Modeling and AnalysisLiu Xuguang, Zhou Changzheng, Wang Manxi, Li Hao(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omplex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Effects on Electronics & Information System,Luoyang 471003, China)Abstract: Aiming at the problem that analogue modulation method can’t meet the needs of military communication nowadays,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 model of MFSK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five jamming samples models (wide-band gauss noises, narrow-band noises, FM, tone). After discuss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FSK demodulation signal, this paper takes M=8 for example and analyzes the theoretical error rates under various jamming simples based on incoherent demodulation, then gives jamming effects of five jamming simples to MFSK signal by mathematic simulati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among the interference effects in the same data rate, the multi-tone and FM occupy the first place, single-tone and narrow-band noises come secondly, and wide-band gauss is the worst, which provides valuable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study of jamming technology and effects in external field.Keywords: MFSK; jamming sample; jamming-to-signal ratio; error rates0 引言伴随科技的持续发展,信号调制技术的革新促使通信对抗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度主要工作(1)
• 完成教育部委托任务,配合大教指委开展工作 • 加强对外合作,发展协作委员 • 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组织工作 • 组织专业教改热点难点教研活动
2013-2017年教育部光电专业教指分委第三次全体会议(扩大会议)
三、年度主要工作(1)
向教育部提出建议和接受委托任务
时间 2013.09.02 2013.09.15 2013.12.15 2014.02.28 2014.04.04 2014.04.11
三、年度主要工作(2)
积极发展协作委员单位
教指分委有24名委员、23个委员单位,其中具有专业点的高校委 员单位只有16个,仅占全国专业点高校的8%。据统计,2013年 全国具有“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资格的专业点共210个 ,其中授工学位专业点125个,授理学位专业点69个,理、工学 位兼授专业点8个。在202个专业点高校中,985、211院校不 足10%,绝大部分是面向区域的应用型高校,师资和办学条件相 对匮乏。所以提高专业整体人才培养质量,首先要将大多数专业 点高校吸纳进教指分委组织之中。
2013-2017年教育部光电专业教指分委第三次全体会议(扩大会议)
一、光电教指分委任务
1. 完成教育部和大教指委委托或下达的任务。 2. 就高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建设、
教材建设、教学实验室建设和教学改革等工作 向教育部提出咨询意见和建议。 3. 组织和开展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教学 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4. 制订本专业的教学质量标准,组织教师培训、 学术研讨和信息交流等工作。
大教指委成立电子信息类专业系 教指分委全体成员参加,配合在专业点
列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会
院校落实申报教材编审工作
参加2014年第一期工程教育专业 认证专家(组长)培训班
共4位成员参加培训
2013-2017年教育部光电专业教指分委第三次全体会议(扩大会议)
三、年度主要工作(1活动内容
高教司理工处意见咨询
回复工学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框架意见
高教司综合处委托任务
审阅2012年高校申报光电专业材料并回 复意见
“教指委通讯”主编夏鲁惠邀约 发布秘书长新年致辞
光电教指分委2014年新年展望
发函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电子 推荐葛宝臻等12人为2014年工程认证见 信息与电气工程分委员会秘书处 习专家候选人
搭建各级各类专业实习实训平台,探寻本专业点学生提高实践能 力的途径。 继续围绕专业建设、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和实验室建 设,组织年度光学与光学工程专业教育教学研讨活动,促进各专 业点经验互鉴、资源共享。 构建国内外知名光学工程学科高等院校院长论坛,促进本专业人 才培养的国际化进程。
2013-2017年教育部光电专业教指分委第三次全体会议(扩大会议)
单位,为专业教育在工程实践、教学仪器、教材出 版以及条件支持方面拓宽渠道。 本年度发展了机械工业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天津耀辉、武汉光驰、大恒新纪 元、杭州永灿、滨松光子、技讯光电等9家首批联络 员单位(不完全统计)
2013-2017年教育部光电专业教指分委第三次全体会议(扩大会议)
2013-2017年教育部光电专业教指分委第三次全体会议(扩大会议)
2013-2017年教育部光电专业教指分委第三次全体会议(扩大会议)
一、光电教指分委
2013年5月30日,教育部召开全国视频工作 会议,正式成立2013-2017年教育部高等 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在电子信息类专业教 指委下,设立由24位成员组成的光电信息 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教指委的性质是教育部聘请并领导的专家组 织和非常设学术机构,接受教育部委托,开 展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的研究、咨询、指导、 评估、服务等工作
2014年3月,经与中国光学学会光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协商,将教指分委 协助中国光学学会举办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改为与中国光学学会 联合举办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
2013-2017年教育部光电专业教指分委第三次全体会议(扩大会议)
三、年度主要工作(2)
积极发展联络员单位 加强与产业行业和出版部门联络,发展部分联络员
三、年度主要工作(2)
区域协作委员联络人
区域 华北区
协作委员 联络人
毕卫红
联络人 所在单位
燕山大学
东北区 付跃刚 长春理工大学
西北区 刘缠牢 西安工业大学
西南区 曹益平
四川大学
东南区 李 晖 福建师范大学
中部区 何平安
武汉大学
东部区 贾宏志 上海理工大学
2013-2014年度协作委员发展情况 (截止2014.7.15)
积极参加2013年大教指委第一次工作会议,协 助和配合大教指委研制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质量 国家标准。刘旭主任委员担任光电信息科学与工 程专业质量标准研制小组牵头负责人,并把质量 标准研制作为教指分委主要工作之一。
将《专业类国家标准制订及与光电专业适配性研 究》设立为教指分委定向探索类首批教研项目, 由葛宝臻副主任委员担任项目负责人,确定项目 研究主要内容为:(1)参与起草电子信息类专 业通用标准;(2)研究通用标准与光电专业的 适配性;(3)研究理工差异以及各类标准相互 关系;(4)负责制订光电专业补充标准。
教指分委确定继续实行协作委员制度,原则上每专业点设1名协作 委员;第二次全会决定启动首批协作委员发展工作,将全国划分 为华北、东北、西北、西南、东南、中部、东部共7个区域,聘请 7位委员分别担任联络人,负责区域协作委员注册登记和活动组织 。
2013-2017年教育部光电专业教指分委第三次全体会议(扩大会议)
2013年10月,联合中国光学学会和浙江大学向Long Range Advisory Committee of ETOP发出函件,申请2015年在杭州主办“第十三届 光学与光子学教育及训练国际研讨会(13th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 Training in Optics & Photonics, ETOP 2015)”。此会主办权最 后被法国获得,教指分委明年拟再次申请2017年第十四届的主办权。
向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 分委员会秘书处推荐12人为2014年工程认证 见习专家候选人,3人入选。4人次参加2014 年第一期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组长)培训 班,拟2014年下半年进校考察。
组织召开专业认证补充标准专题会议,讨论、 确定光电专业认证补充标准修改建议。
2013-2017年教育部光电专业教指分委第三次全体会议(扩大会议)
2013-2017年教育部光电专业教指分委第三次全体会议(扩大会议)
二、开展活动情况
教指分委在2013-2014年度,共召开2次全 体会议
召集或参加教育部主管部门或大教指委组织 的专题会议11次
向教育部提出建议或接受委托任务6次 自主开展其他活动8次 这些活动在教指分委委员和全国高校光电专业
第二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 12月15日在海口召开。
主要议题:
通报已开展工作,传达秘书长 会议精神
通报与光学教育专委会合办第 四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 的情况
讨论向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分委员会 秘书处推荐工程认证专家候选 人
讨论征集光电专业教育教学改 革热点、难点问题。
三、年度主要工作(2)
• 完成教育部委托任务,配合大教指委开展工作 • 加强对外合作,发展协作委员 • 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组织工作 • 组织专业教改热点难点教研活动
2013-2017年教育部光电专业教指分委第三次全体会议(扩大会议)
三、年度主要工作(2)
与国内外专业团体联合组织学科学术活动
2013年8月中国光学学会学术大会(长沙)期间,与中国光学学会光学 教育专业委员会合作,在国防科技大学联合举办“2013年全国光学与光 学工程教育教学专题交流会”,收到16所高校45篇专业教改论文,11所 高校50多名代表参加了38篇论文的交流。
第一次全体会议决议:
决定继续实行协作委员制度,原则上每专业点设1名协作委员; 继续实行协商或投票等议事方式; 继续实行年度大、小会议制度; 试行分大区工作模式,拟按专业点地域分布划分七个工作区,依
托区域开展相关工作; 执行教育部和大教指委下达的工作任务; 加强对外合作、协同育人,加强与产业行业、科研院所、出版单
参加大教指委分别在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 学、南京邮电大学召开的历次“电子信息类专业 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专题工作会议,并针对 中间稿积极发表修订建议。
2013-2017年教育部光电专业教指分委第三次全体会议(扩大会议)
三、年度主要工作(1)
推进光电专业工程认证工作
积极配合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和中国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开展光电专业工程认证 工作。发布“关于鼓励光电类工学专业积极申 报2014年度工程认证的通知”文件,鼓励本专 业点积极申请参加2014年度工程认证。南京理 工大学、四川大学提出认证申请并获批准,南 京理工大学进入自评阶段。
一、光电教指分委全体会议(1)
第一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6月16日在杭州召开。 传达教育部关于成立2013-2017年高校教指委的通知精
神,学习教指委章程,讨论教指分委今后五年工作思路和 模式。
2013-2017年教育部光电专业教指分委第三次全体会议(扩大会议)
一、光电教指分委全体会议(1)
2013-2017年教育部光电专业教指分委第三次全体会议(扩大会议)
2013-2017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光电信息 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2013-2014年度工作总结
刘旭
2014.7.24 秦皇岛
提纲
光电教指分委介绍 开展活动情况 2013-2014年度主要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