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论文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论文doc
在开展“我与化学”活动中培养创新人才
讲到创新,我们很快会想到苹果公司的乔布斯、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中国比亚迪
公司的王传福、联想电脑公司的柳权志?。

世界上有许多伟大的引领潮流的风流人物,他
们源源不断地创新,成就了他们的事业,从中推动了社会的跨步前进。

企业的生存发展需
要有创新精神的领导者和员工,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也依靠创新人才引领。

现在各国的竞
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社会、学校、
家庭营造一个良好的适合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

作为一个教师,就要在教学育人的过程中
有意识去担负起创新人才培养的责任。

培养创新型人才不仅仅要体现在课堂教学当中,还
须开辟第二课堂。

或许有些第二课堂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并不显眼,但是它是实实在在的工作,对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起着启蒙作用,促使学生从小舞台走向大舞台。

在这里,就我
校化学科组如何发挥化学学科的自身优势,在开展广州市中学生“我与化学活动”过程中,有意识培养创新人才进行的有效尝试谈谈做法。

一、走进“我与化学”活动,开拓
视野,确立创新目的
刚开始,我们带着任务,抱着通过开展“我与化学”活动,争取奖项,为学校争光的
心理参加这一心理去参加这一项活动的。

在组织活动中发现,学生的热情比想象中的要大,开始参加的学生人数是30多人,后来,有许多同学也参与到其中。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
的兴趣和个性特长得到了开发,学生活动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想法,积极作计划开展探索,独立地或合作解决一系列问题。

许多同学大胆质疑,勇于超越自我。

参加活动的学生学习
积极性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化学学习的热情,从中提高了化学成绩。

在活动中,你会发现,拿奖并不是唯一的目的,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过程中积极探索、勇于超越的科学
精神更为重要。

活动中,我们教师在春秋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创造条件过程中也增加了不
少知识,而学生在发现和寻找身边的化学过程中开拓了视野,达到了动手、动脑,长知识、长能力的效果,创新素质得到了提高。

我们教师在组织“我与化学”活动中有了新的认识,看到学生的成长,认识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社会责任,我们的愿望在这片小天地得以实现而
充满了自豪感。

二、在选题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选题是开展“我与化学”活动的关键,培养创新思维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创新人才
是具有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素质是创新人才应具备的核心素质,也可以说是
灵魂,而创新思维是创新素质的核心部分。

开展“我与化学活动”,引导好学生学会选题
就是一个培养创新思维的过程。

首先了解在开展“我与化学”活动中有哪些办法,可以让
学生传阅《我与化学活动论文选编》,上网了解近年来广州市开展“我与化学”活动的资料,将研究的主题形成系列化,形成系统性的思维方式。

如《我与化学活动论文选编》将
活动内容分成校园用水、校园饮食、农村水环境、环境质量、污水处理、食品与健康、食
品添加剂、能源和环境安全等多个系列,参照这种思路我们增加了“身边的学生实验探究”和“生活中的食品制作”等适合初中化学研究的系列。

《我与化学活动论文选编》校园饮
食的课题有“对豆浆假沸现象的探”、“关于小吃店食品塑料袋健康安全的调查报告”、“饮食与健康的研究报告”、“学生食用方便面现状的调查和思考”、“碳酸饮料对人体
骨胳影响因素的研究报告”。

依照这样的思维方式,结合初中学生的知识状况,引导学生
思索,由“身边的学生实验探究”这个系列引伸出“氧气浓度对物质燃烧的影响”、“实
验室哪些药品可作氯酸钾的催化剂”、“二氧化锰用量对
过氧化氢制氧气速率影响的研究”、“测定氧气含量实验氧气体积少于三分之一原因
的探究”等。

对已有知识内容信息进行组织、加工,产生新的探究思路。

课题的内容不要
远远地脱离自己的知识基础,否则找不到完成自己探索意图的办法,变成无头苍蝇,到处
乱钻。

课题选取目标太大就会造成没有实施活动的方案。

初中学生的知识面校为狭窄,可
以从水的净化、电解水、物质的燃烧、催化剂、铁的生锈等基础知识发散思维,从不同的
侧面去思考,在原有的知识信息量的条件下选取有创造性又可行的能解决问题的课题。

三、在制定方案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创新人才的基础性素质。

确立课题后就需制定一个有逻辑关系的
方案。

这个方案最终能解决探究的主题,如探究不同浓度的电解质对水电解产生氢气速度
的影响这一课题。

就要明确需要哪一些仪器用品。

探究的步骤如何,是否合理,探究中有
哪些难点。

学生对探究有一套完整的方案,有些环节解决不了要善于上网搜寻,找到解决
的办法。

确立一个课题不能制定有效的方案,找不到所需的仪器,那就要抛弃这个课题。

方案制定过程中要群策群力,各人提出自己的见解,制定过程中要做到周密思考,既要大
胆设计过程,又要共同探讨交流其可行性、合理性。

老师鼓励同学们积极探讨,发现问题
后要及时修订方案,力求使方案更完整。

这样的好处是培养学生质疑、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符合新课标提出的“以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的目标,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创新人
才必不可少的科学素养。

四、在实践活动中加强实践操作能力
依据课题的不同特点,有些是在实验室就可以完成的,如:“氧气浓度对物质燃烧的
影响”、“实验室哪些药品可作氯酸钾的催化剂”、“二氧化锰用量对过氧化氢制氧气速
率影响的研究”、“测定氧气含量实验氧气体积少于三分之一原因的探究”等,而有些活
动要与外部世界直接发生关系的,如:“对豆浆假沸现象的探”、“关于小吃店食品塑料
袋健康安全的调查报告”。

不论哪一课题的开展,都必须通过实践的环节,才能得以验证。

而实践操作能力是创新素质的必要素质,对创新活动的成功与否起着关键的作用。

在实践
的过程中,学生要查阅资料,参与动手准备仪器和用品,做调查报告时要多跟身边的人了
解相关的知识,或走进工厂,或深入市场,在活动中走进社会。

学生利用上网、社会关系
去增加知识,在社会实践中得真知。

化学课堂教学偏重于基础知识的传授、基本实验技能
操作和基本实验方法的训练,要加强研究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则要强化实践环节措施,也就是有了想法,就大胆去实施。

在实践中修正自己的方案,有些问题的出现是实践过程
发现的,超出了原来的设想,这样的问题常常发生,例如要探究不同的浓度电解做电解水
实验,有5%浓度的很难产生氢气,同学们就要分析原因,消除诸如电极被氧化等一些影响因素。

又如在探究酸菜腌制过程中酸碱度的变化,设定食盐水质量分数为3%、6%、8%、10%,结果试验结束后品尝一下味道,3%已是咸得不得了,已没有食用价值,这样食盐水
的质量分数需降低才有实用价值。

实践环节不仅体现在动手操作上,也包含了对实践过程
中出现问题的解决实施上。

五、在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创新人格
“我与化学”活动中要强化团队精神,不主张单打独干。

每个课题至少三个人组成一
个小组进行操作,甚至一个课题由多个小组分工进行。

如探究过氢化氢的催化剂实验中,
使用的药品几十上百种,可将药品分类,让不同的小组完成探究,最后将数据共用。

在活
动中增强与人合作,提高效率的意识。

活动中,同学
间有不同的观点,就会有争论,但要在争论中找到最佳方案,克服不良情绪的影响,
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加强自我控制能力,对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有毅力去克服。

每一个同
学都不会向困难低头,互相鼓励。

这些创新人格要在活动中可以培养出来。

老师注意每个
学生的情绪、情感。

激励学生的意志,增强学生情绪调节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激励
能力。

六、在活动的总结和反思过程中提高创新知识水平
每一个课题的完成,凝聚着学生无数的心血,,研究过程中材料用具、探究观察记录,操作结论、试验点评等方面内容撰写成实验报告。

对活动的现象要学会分析产生的原因,
联系已有的知识,将知识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如探究空气对酸菜发酵的影响,俩明
细到了生物学中乳酸菌,而乳酸菌是厌氧性细菌,空气对其生活的影响而影响到了PH值。

这些学科间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开拓了思维。

而活动中出现的一些奇异现象,通过上网、咨询老师或者专业人士,增长了知识水平,活动实施后,将成果进行交流、展示。


展示自己的成果,也拿自己的成果与别人的研究作对比。

展示的方式有多种,1、学校有
不同课题研究的,可以装订成小册子,相互交流展示,互相促进。

2、将获奖的成果在班
上展示,可以制成宣传栏,让同学观看,提高学生对活动的兴趣,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3、可以在活动过程中拍下照片或录像,照片制作成相册让学生在班上传阅,录像制成PPT 放映,对未参加活动的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4、在实验室、学校宣传栏或班上一角用
照片配以文字的形式形成展示,让全校的学生观看,开阔同学们的视野,让同学们觉得每
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小小的科学家。

多样的形式吸引学生的眼球,形成开展“我与化学”
的氛围,又能提高知识水平。

“我与化学”活动的开展已有多年,活动在广州市教育局化学研究室等部门的精心组织下,吸引越来越多的学校参与。

我们学校是这两年才开始参与的,时间不长,慢慢对活动有了新的认识。

随着活动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同学参与了这项主题。

他们每天利用课外的十多分钟开展活动,并在活动中快乐地学习、探究。

他们就像一个个小化学家那样精心设计方案、大胆猜想、分析推理,用心去体会其中的奥妙,增加了知识,培养了意志,提高了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创新素质的发展。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