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孝感高中2014—2015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信笺jiān凭借pín 汗涔涔cén 蓦然回首mò
B.惩罚chéng 埋怨mán 档案袋dàng 锲而不舍qiè
C.半晌shǎng冗长rǒng棕榈树lǚ繁文缛节rù
D.撇下piē 啮齿niè 倔脾气juè 痛入骨髓suí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赋与料峭瑕不掩瑜偃苗助长
B.婉惜天遣因噎废食枯燥无味
C.誊写阑珊出其不意插科打诨
D.愤懑缭草残羹冷灸骇人听闻
3.填入下列文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菜籽油含有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等三种人体的脂肪酸,还有油酸。
②一个城市要繁荣,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缺一不可。
失去了物质文明的支撑,精神文明建设就是空谈;精神文明上不去,物质文明建设也是。
③那些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人,不仅为正人君子所,还可能滑向犯罪的深渊。
A.必须枉然不齿B.必须惘然不耻
C.必需惘然不耻D.必需枉然不齿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当利益受到侵害时,消费者应该主动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否则,一些本来违法违规的“霸王条款”,会被更多人认为是合情合理的。
这不仅有损法律尊严,还会姑息不良商家,不利于营造遵纪守法的社会。
B.《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C.专家提醒,油梨虽然营养丰富,但是它的表面常常黏附着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和农药,所以大家食用前应该洗净削皮比较安全。
D.由于海外华人的努力,中国的春节被很多亚洲国家和欧美城市接受,甚至还把春节作为公共假日写入法规,显示出中国春节越来越浓重的国际化色彩。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有《窦娥冤》《倩女幽魂》《墙头马上》《汉宫秋》。
B.《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剧本,具有深刻的悲剧意义、复杂的人物性格以及丰富完美的悲剧手法,代表着整个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同《麦克白》《李尔王》和《奥赛罗》一起组成莎士比亚“四大悲剧”。
C.《雷雨》是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
剧中,鲁大海代表矿上的罢工工人来找周朴园谈判,痛斥周朴园残害民工、破坏罢工的罪恶行径。
周冲冲上前殴打鲁大海。
眼见自己的两个儿子骨肉相残,侍萍放声大哭。
D.《谈美》的作者朱光潜,字孟实,晚年时被尊称为“美学老人”。
他在《谈美》的末篇《慢慢走,欣赏啊!》中表达出其最根本的人生观: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
文章忌俗滥,生活也忌俗滥。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文人画的时代意义
近代著名学者陈师曾在其《文人画之价值》一文开端说:“何谓文人画?即画中带有文人之性质,含有人文之趣味,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之功夫,必须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此之所谓文人画。
”文人画经历了从初创到繁荣又到式微的数百年发展过程,涌现了王维、倪瓒、徐渭、八大山人等众多的代表性文人画家。
文人画家在每一个时代都肩负着特别的文化使命,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
自文人画产生后,每一个时代都有文人画家群体出现。
无论是早期的士大夫画家,还是各个朝代各阶层的文人画家,他们大都受科举制度的影响,饱读古学,厚爱时文,其文学艺术的综合修养兼容并蓄。
被董其昌首肯为文人画始祖的王维,他的诗学、文才不仅在名震当时,至今仍影响久远。
王维在创作文人画时还引导人们去理解文人画、欣赏文人画。
他在无数次的创作积累的基础上,开创了水墨山水画之先河,更将他的学识、修养、思想情感寄于水墨山水画中,因此他的画广受赞誉。
文人画的表现形式有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涵盖了中国画的众多方面,更为可贵的是文人画在表现形质的同时更多注重的是中国画的神采和意蕴。
文人画不沽名钓誉、不博取财富功名,在自我欣赏、娱乐的同时又绽放出豪迈之气。
元代大画家倪瓒曾经说:“画者不过意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写心中逸气耳。
”历代文人画家在题材上择取“梅、兰、竹、菊”,更多的是为了表现梅的冲寒斗雪、玉骨冰肌、孤芳自赏,兰的清雅幽香、芳草自怜、洁身自好,竹的虚心劲节、直笔凌云、高风亮节,菊的凌霜而荣、孤标傲骨。
文人画家将自己的清高文雅与家国命运和对未来生活的期盼淋漓尽致地展现于作品之中。
文人画产生后,历经千年,横跨数代,每个时代的文人画家无论身居高位还是命运多舛,都自觉地承载文化传承的使命,用他们坚定的步伐引领着时代前行。
明代的徐渭,一生坎坷,他能用草书笔法入画,书画和谐共生,同时,在写意花鸟画的创作上徐渭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
当然,一个画种不可能十全十美。
论工致,文人画不及画工画,论华彩,文人画也逊于院体画。
然而,文人画作为中国画的一类,它传承的文化财富、精神给养却是万古不灭的,虽然历经多次争论,文人画的秉赋却依然光彩熠熠。
文人画家的知性、简淡的画风,清白、自励的人格,高尚、坚贞的道德,已经深深地植入了中国画的方方面面,文人画的时代意义不仅仅是在当代可以浓墨重彩,其未来的影响也将是辉煌灿烂的。
(选自《新华副刊》,有删改)
6.下列关于“文人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人画就是指画中带有文人趣味,不仅在画中考究艺术功夫,而且于画外看出文人思想的一种画。
B.文人画属于中国画的一种,它承载着文化和精神,无论是对当世还是对后代都有深远的影响。
C.文人画历经数百年,有过繁荣阶段,也有过衰落阶段,从其产生后,每一个时代都有文人画家群体出现。
D.文人画涵盖了中国画的众多方面,如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但论工致,不及画工画,论华彩,也不如院体画。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王维、倪瓒、徐渭、八大山人等是文人画家中的代表人物,他们不少人在各自的时代肩负一定的文化使命,产生过重大影响。
B.各个朝代的文人画家都是经过科举制度层层选拔出来的、饱读诗书的、文学艺术的综合
修养兼容并蓄的文人。
C.诗学、文才名震古今的王维在创作文人画的同时还引导人们去理解文人画、欣赏文人画,他开创了水墨山水画之先河。
D.文人画家选择“梅、兰、竹、菊”这类题材,意在表现画家的清高文雅和独有的思想情感,他们的作品凸显了中国画的神采和意蕴。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维的画广受赞誉,一个重要原因是王维将自己的学识、修养、思想情感寄于他的水墨山水画中。
B.从文人画产生起,历代文人画家都能自觉肩负文化传承的使命,引领时代前行。
C.明代徐渭不仅以草书笔法入画,使书画和谐共生,而且创作的写意花鸟画亦取得极高的成就。
D.文人画家清白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已深深融进中国画,从而形成了文人画简淡的画风,使之颇具影响力。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富郑公神道碑
(宋)苏轼
公讳弼,字彦国,幼笃学,有大度。
范仲淹见而识之,曰:“此王佐才也。
”怀其文以示晏殊,殊即以女妻之。
天圣八年,以茂材异等中第。
会郭后废,范仲淹争之,贬知睦州。
公上言:“朝廷一举而获二过,纵不能复后,宜还仲淹,以来忠言。
”
赵元昊反,公上疏陈八事,且上言:“元昊遣使求割地,邀金帛,而词甚倨,此必元昊腹心谋臣自请行者。
宜出其不意,斩之都市。
”议者以为有宰相气。
擢知谏院。
元昊寇鄜延,中贵人黄德和引兵先走,刘平战死。
而德和诬奏平降贼,诏以兵围守其家。
公言:“平引兵来援,以奸臣不救,故败,竟骂贼不食而死,宜恤其家。
德和中官,怙势诬人,冀以自免,宜竟其狱。
”枢密院奏方用兵,狱不可遂。
公言:“大臣附下罔上,狱不可不竟。
”德和竟坐腰斩。
改知制诰,纠察在京刑狱。
时有用伪牒为僧者,事觉,乃堂吏为之。
开封按余人而不及吏。
公白执政,请以吏付狱。
执政指其坐曰:“公即居此,无为近名。
”公正色不受其言,曰:“必得吏乃止。
”
执政滋不悦,故荐公使契丹,欲因事罪之。
欧阳修上书留公,不报。
始受命,闻一女卒,再受命,闻一男生,皆不顾而行。
得家书,不发而焚之,曰:“徒乱人意。
”
庆历三年,晏殊为相,范仲淹为参知政事,杜衍为枢密使,韩琦与公副之,欧阳修为谏官,皆天下之望。
鲁人石介作《庆历圣德诗》,历颂群臣,曰:“维仲淹、弼,一夔一契。
”天下不以为过。
公恭俭好礼,与人言,虽幼贱必尽敬。
然以单车入不测之虏廷,诘其君臣,折其口而服其心,无一语少屈,所谓大勇者乎!其为文章,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平生所荐甚众,尤知名者十余人,世以为知人。
(选自苏轼《富郑公神道碑》,有删节)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词甚倨倨:怠慢
B.开封按余人而不及吏按:审查
C.欧阳修上书留公,不报报:答复
D.韩琦与公副之副:辅佐
10.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富弼是“王佐才”的一组是(3分)
①范仲淹曰:“此王佐才也。
” ②赵元昊反,公上疏陈八事
③议者以为有宰相气④大臣附下罔上,狱不可不竟
⑤与人言,虽幼贱必尽敬⑥平生所荐甚众,尤知名者十余人
A.①③⑤B.①④⑤C.②④⑥D.②③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富弼少时刻苦学习,志向远大,受到范仲淹的赏识。
范仲淹怀揣他的文章向晏殊推荐,并且把女儿嫁给了富弼。
B.元昊反叛,派遣使者向宋要求割地和金帛,富弼指出当立斩其使者,体现了他政治上的远见卓识。
C.富弼因得罪执政,被推荐出使契丹,但他不计较个人得失,在契丹朝廷折服对方,表现出大勇气概。
D.庆历三年,群贤主持政事,深得天下人敬仰。
石介写诗称颂范仲淹和富弼可比尧舜时贤能的大臣夔和契。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纵不能复后,宜还仲淹,以来忠言。
(3分)
(2)怙势诬人,冀以自免,宜竟其狱。
(3分)
(3)得家书,不发而焚之,曰:“徒乱人意。
”(3分)
13.用斜线(/)给下面加横线部分的文言文断句。
(斜线不得超过6处)(3分)
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持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
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
沧浪亭怀贯之①
苏舜钦
沧浪独步亦无悰②,聊上危台四望中。
秋色入林红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珑。
酒徒飘落风前燕,诗社凋零霜后桐。
君又暂来还径往,醉吟谁复伴衰翁。
【注】①贯之:诗人的朋友。
②悰cóng:快乐。
(1)这首诗题为“沧浪亭怀贯之”,诗中是如何具体表现这个“怀”字的呢?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4分)
(2)有人认为“日光穿竹翠玲珑”描写景色实在妙极,但也有人认为改作“日光穿竹翠朦胧”更妙。
你觉得哪句更好?请回答并说明理由。
(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5分)
(1)云树绕堤沙,。
(柳永《望海潮》)
(2)执手相看泪眼,。
(柳永《雨霖铃》)
(3)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5),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7)佳节又重阳,,半夜凉初透。
(李清照《醉花阴》)
(8),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故乡在远方
张抗抗
(1)我总觉得自己是一个流浪者。
(2)几十年来,我漂泊不定、浪迹天涯。
我走过田野,穿过城市,我到过许多许多地方。
(3)我从哪里来?哪儿是我的故园我的家乡?
(4)我不知道。
(5)19岁那年我离开了杭州城。
水光潋滟、山色空濛的西子湖畔是我的出生地。
离杭州100里水路的江南小镇洛舍是我的外婆家。
(6)然而,我只是杭州的一个过客,我的祖籍在广东新会。
我长到30岁时,才同我的父母一起回过广东老家。
老家有翡翠般的小河、密密的甘蔗林和神秘幽静的榕树岛,夕阳西下时,我看见大翅长脖的白鹳灰鹳急急盘旋回巢,巨大的榕树林遮天蔽日、鸟声嘤嘤。
那就是闻名于世的小鸟天堂。
新会县世为葵乡,小河碧绿的水波上,一串串细长的小船满载清香弥漫的葵叶,沉甸甸贴水而行,悠悠远去……
(7)但老家于我,却已无故园的感觉。
没有一个人认识我,我也并不真正认识一个人。
我甚至说不出一句完整地道的家乡方言。
我和我早年离家的父亲,犹如被放逐的弃儿,在陌生的乡音里,茫然寻找辨别着这块土地残留给自己的根性。
(8)梦中常常出现的是江南。
暑假寒假,坐小火轮去洛舍镇外婆家。
镇东头有一座大石桥,夏天时许多光屁股的孩子从桥墩上往河里跳水,那小河连着烟波浩渺的洛舍洋。
我曾经在桥下淘米,竹编的淘箩湿淋淋从水里拎起,珍珠般的白米上扑扑蹦跳着一条小鱼儿……
(9)而外婆早已过世了。
外婆走时就带走了故乡。
其实外婆外公也不是地道的浙江人氏。
听说外婆的祖上是江苏丹阳人,不知何年移来德清洛舍。
由此看来,外婆外公的祖籍也难以考证,我魂牵梦系的江南小镇,又何为我的故乡?
(10)所以对于我从小出生长大的杭州城,便有了一种隐隐的隔膜和猜疑。
自然,我喜欢西湖的柔和淡泊,喜欢植物园的绿草地和春天时香得醉人的含笑花,喜欢冬天时满山的翠竹和苍郁的香樟树……但它们只是我摇篮上的饰带和点缀,我欣赏它们赞美它们但它们不属于我。
每次我回杭州探望父母,在嘈杂喧闹的街巷里,自己身上那种从遥远的异地带来的“生人味”,总使我觉得同这里的温馨和湿润格格不入……
(11)我究竟来自何方?
(12)更多的时候,我会凝神默想着那遥远的冰雪之地,想起笼罩在雾霭中的幽蓝色的小兴安岭群山。
踏着没膝深的雪地进山去,灌木林里尚未封冻的山泉一路叮咚欢歌,偶有暖泉顺坡溢流,便把低洼地的塔头墩子水晶一般封存,可窥见冰层下碧玉般的青草。
山里无风的日子,静谧的柞树林中轻轻慢慢地飘着小清雪,落在头巾上,不化,一会儿就亮晶晶地披了一肩,是雪女王送你的礼物。
若闭上眼睛,能听见雪花亲吻着树叶的声音。
那是我21岁的生命中,第一次发现原来落雪有声,如桑蚕啜叶,婴童吮乳,声声有情。
(13)那时住帐篷,炉筒一夜夜燃着粗壮的大木棒,隆隆如森林火车如林场的牵引拖拉机轰
响。
时时还夹着山脚下传来的咔咔冰崩声……山林里的早晨宁静而妩媚,坡上的林梢一抹玫瑰红,淡紫色的炊烟缠绵缭绕,门前的白雪地上,又印上了夜里悄悄来过的不知名的小动物一条条丝带般的脚印儿,细细辨认,如梅花如柳梢亦如一个个问号,清晰又杂乱地蜿蜒于雪原,消失于密林深处……
(14)小小的脚印沉浮于无边的雪野之上,恰如我们漂泊动荡的青春年华。
(15)我19岁便离开了我的出生地杭州城,走向遥远而寒冷的北大荒。
(16)那时我曾日夜思念我的西湖,我的故园在温暖的南方。
(17)但现在我知道,我已没有了故乡。
我们总是在走,一边走一边播撒着全世界都能生长的种子。
我们随遇而安,落地生根;既来则定,四海为家。
我们像一群新时代的游牧民族,一群永无归宿的流浪移民。
也许我走过了太多的地方,我已有了太多的第二故乡。
(18)然而在城市闷热窒息的夏日里,我仍时时想起北方的原野,那融进了我们青春血汗的土地。
那里的一切粗犷而质朴。
二十年的日月就把我这样一个纤弱的江南女子,磨砺得柔韧而坚实起来。
以后的日子,我也许还会继续流浪,在这极大又极小的世界上,寻觅着、创造着自己精神的家园。
16.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两项都选对给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给2分,有选错的给0分)(4分)
A.文章开头作者“觉得自己是一个流浪者”,“漂泊不定、浪迹天涯”,从而发出“我从哪里来?哪儿是我的故园我的家乡?”的疑问,正是这些疑问,使作者走上了对故乡探寻的心灵之旅。
B.文中一共描绘了作者经历的四个故乡:祖籍广东新会、外婆家——江南小镇洛舍、出生地——杭州和献出青春岁月的北大荒。
这些故乡中惟有北大荒给作者留下过深刻的印象。
C.第(10)段作者主要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杭州的喜爱,但自十九岁离开后,作者渐渐感到这里不属于她,回家探亲有了“生人味”而显得格格不入。
D.在文中作者将冰天雪地的寒冷的北大荒与温馨、湿润的杭州城进行鲜明的对比,主要目的是想表达自己年轻时曾对出生地杭州产生过强烈的思念之情。
E.本文与一般写思念故乡的抒情散文不同,作者借助于自己对几个故乡情感的体悟,更多的是在表达自己对于“故乡”的一种理解,一种对“故乡”的更深意义的探求。
答:[][]
17.在写北大荒的生活前,作者写了新会、洛舍、杭州这三个故乡,请说说作者眼中这三个故乡的共同点。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身在城市,作者为何时时想起那遥远而寒冷的北大荒?(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作者笔下的“故乡”究竟指什么?给你什么启示?请结合原文及现实加以探究。
(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共3小题)
20.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和修辞手法,保留加点词语,变换对象,写一个句子。
(4分)
天空的星星常常如地上的人群一般拥挤,地上的人们有时却像天上的星星一样疏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面是《窦娥冤》中的一段唱词: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
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甲句)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上面画线的甲句,《古名家杂剧》为:“地也,你不分好歹难为地!” (乙句)请比较甲乙两句的优劣并说明理由。
要求:①理由充分、合理;②语言表达准确、简明。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央视全新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CCTV科教频道周末黄金时间一经播出,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
再一次让人们领略到汉字优美、汉语传神及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也倍感继承之迫切。
如果你是选手,请你正确书写出4个关于十二生肖的成语。
注意:谐音无效。
(4分)
1、2、3、4、
六、写作(共60分,共1小题)
23.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寒夜中,总以为被子是暖的。
其实,被子本身并不暖,也不会产生温暖。
它只不过阻隔了外面的寒冷,保住了我们的体温。
我们总以为,一切温暖都来自我们体外,比如火炉、太阳,殊不知,我们的心就是一只火炉、一颗太阳。
当我们处于寒冷、孤独、寂寞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自己温暖自己。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请以“温暖来自自身”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孝感高中2014—2015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答案
1、B( A项凭借píng C项棕榈树lǘ D项痛入骨髓suǐ)
2、C( A项赋予、揠苗助长B项惋惜、天谴D项潦草、残羹冷炙)
3、D(“必须”只能做状语不能做定语,因此第一空只能是“必需”。
“惘然”是失意的样子;心里好像失掉了什么东西的样子。
“枉然”则是得不到任何收获;白费力气。
根据句意,应为“枉然”。
“不齿”为不屑提起。
“不耻”则为不以为耻。
根据句意应选择“不齿”。
)
4、B(A项成分残缺,“不利于营造遵纪守法的社会”后面加“氛围”。
C项句式杂糅,“应该洗净削皮比较安全”将“应该洗净削皮”和“洗净削皮比较安全”杂糅在了一起。
D项偷换主语,应该把“甚至还把春节作为公共假日写入法规”改为“甚至还被作为公共假日写入法规”,使主语一致。
)
5、C.(周冲应为周萍。
)
6、A(“不仅在画中考究艺术功夫”的表述不合文章,原文说的是“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之功夫”。
)
7、B(原文是“大都”,不是“都是”。
)
8、D(原文是说“文人画家的知性、简淡的画风,清白、自励的人格,高尚、坚贞的道德,已经深深地植入了中国画的方方面面”,所以这里说“从而形成文人画简淡的画风”有误,属于强加因果。
)
9、A(倨:傲慢)
10、C(①③不是直接表现,⑤表现富弼待人谦恭有礼)
11、A(“怀其文”所省略的主语为富弼,“妻之”的主语是晏殊。
)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⑴即使不能恢复皇后身份(或“使皇后恢复身份”),也应召回范仲淹(或“让范仲淹官复原职”),用来招纳忠言。
(“纵”“还”“来”各1分)
⑵(黄德和)依仗势力诬陷他人,希望用这种办法来免除自己的罪过,应该彻查他的案件。
(“怙”、“竟”、“狱”各1分)
⑶收到家信,不打开(或“启封”“拆封”)就烧掉了,说:“只是扰乱我的心意罢了。
”(“发”、“徒” 各1分,所在分句句意不通不得分。
)
13、【原句】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持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
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翻译】
太史公说:知道将死而不害怕,必定是很有勇气;死并非难事,而怎样对待这个死才是难事。
当蔺相如手举宝璧斜视庭柱,以及呵斥秦王侍从的时候,就面前形势来说,最多不过是被杀,然而一般士人往往因为胆小懦弱而不敢如此表现。
相如一旦振奋起他的勇气,其威力就伸张出来压倒敌国。
后来又对廉颇谦逊退让,他的声誉比泰山还重,他处事中表现的智慧和勇气,可以说是兼而有之啊!
14、(1)①诗人独步无聊,危台四望,寻找贯之的踪迹,隐含了“怀”字;②诗中所写的危台、林木、翠竹,都留下了贯之的足迹,让人怀念;③写酒友离散、诗社凋零,表现了对昔日朋友的怀念;④“君又暂来还径往”一句回忆贯之来时和离去时的情景,充满了怀念之情。
(4分,每点一分)
(2)(4分)示例一:“日光穿竹翠玲珑”更好。
日光穿过竹林,翠绿的竹子越发玲珑可爱。
在这红林翠竹之中,本来适宜会集朋友,把酒赋诗,但酒友离散,诗社凋零。
运用反衬手法,以乐景写哀情,自然地引起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4分)
示例二:“日光穿竹翠朦胧”更好。
日光穿过竹林,原本翠绿的颜色变得模糊,与上句“深秋的金红色在林中也黯淡了许多”相呼应,描绘了一幅清冷的画面。
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4分,任答一点,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15、(1)怒涛卷霜雪(2)竟无语凝噎
(3)樯橹灰飞烟灭(4)一蓑烟雨任平生
(5)休说鲈鱼堪脍(6)赢得仓皇北顾
(7)玉枕纱厨(8)梧桐更兼细雨
16、BD
B项,“惟有北大荒”不妥,第十六段写到作者在北大荒时也曾日夜思念西湖;D项,主要是想表达北大荒对作者的磨砺,它使自己变得坚实起来,是自己的精神家园。
17、①都在温暖的南方,景色都很优美,充满诗情画意(2分);②但作者对这三个故乡的感受却是陌生的,甚至有些隔膜(2分)。
(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18、①因为那片北方的土地曾经是作者的第二故乡、作者的精神家园,(1分)②那里的土地粗犷、质朴,(1分)③融进了作者青春的血汗,(1分)④并将纤弱的作者磨砺得柔韧、坚实起来。
(1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19、①作者所说的故乡不仅是祖辈生活过的地方,更多是指一个曾留下自己奋斗足迹、更是寄托和净化自己灵魂的精神家园,(2分)②作者笔下的杭州、洛舍、北大荒正是这样的地方。
(2分)③现实生活中,不少打工者的生活使“背井离乡”成为一种常态,要想在流浪中不沉沦、不迷失自己,就要像作者一样不断奋斗,不断磨砺自己,让自己找到一种精神归属和感情寄托,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故乡。
(4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0、示例:
(1)江河的水常常如世间的人一般平静,世间的人有时像江河的水一样咆哮。
(2)电影里的剧情常常像现实中的生活一样真实,现实中的生活有时像像电影里的剧情一样离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