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大学生“逆反心理”问题初解(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大学生“逆反心理”问题初解(一)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逆反心理表现特点消除方法
内容提要:大学生逆反心理的存在会严重影响其整体素质的提高,对培养高素质人才,参与经济建设的高校来说,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法加以解决。

本文从大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如何消除逆反心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型人才己成为国家经济建设的生力军。

因此,提高知识型人才尤其是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就显得极其重要。

作为大学生非健康现象之一的逆反心理在一部分大学生中时有存在。

当然,如果给予及时合理引导,其未必能导致恶果;但由于种种原因,逆反心理往往导致一些不良后果,严重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逆反心理”是人对某些事物产生了厌恶、反感的情绪做出与该事物发展背道而驰的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

这是一种消极的抵抗心理,它一旦产生,就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对学校、教师的教育乃至所有的言行都持否定的态度,使教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久而久之还可能导致矛盾激化。

大学生一般属于青年初期末和青年中期,整个青年期是心理成熟的过渡期,从其心理发展的水平说,最一般的情况是正在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

如果我们以正确的人生观的形成作为心理发展达到成熟的标志,青年大学生正是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期。

在这量变的过程与质变的阶段,青年的心理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

若是过高估计他们的积极面时就会放松教育与引导;若是过分强调其消极面时则会一味谴责、压制,这都有可能产生逆反心态。

逆反心理对大学生的思想、个性、品德、意志等方面都可能产生消极影响。

因此,认真研究大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及消除方法,对于我们进一步加强政治思想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十分必要的。

一、大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特点
逆反心理的表现,其最大特点是对事物经常持否定态度并往往带有极端消极抵触的情绪,一般表现为盲目性、抵触性、放纵性、极端性和破坏性。

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强烈,希望按自己的意志行事,这是积极的一面。

但是,当某些主客观原因使他们的独立自主的意愿受阻时,他们便会产生种种不满和反抗倾向,表现出强烈的逆反心理。

说到大学生的逆反心理,我们可以举出不少例子。

例如,大学教学楼的厕所门时有开“天窗”的现象;还有无端的起哄、对政治学习的冷漠等。

近几年来,逆反心理在一部分大学生中似乎成了一种时尚的行为。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正面宣传作反向思考。

在大学生中,有不少人对上级、学校、领导、教师的正面宣传,表现出一种不认同、不信任的逆反心理。

你宣传集体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理想,他就认为,现在搞市场经济,人人都注重实惠,讲奉献不合算;而对于社会上的阴暗面,他们总喜欢以“局外人”的身份进行指责、非难等等。

(2)对先进人物的无端否定。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先进人物的事迹确实感人肺腑,可一遇上大学生带有逆反心理的有色眼光,就会变味。

讲怪话者有之,反其道而行之者有之,以唱对台戏为荣。

(3)对思想政治教育、校纪校规的消极抵制。

有的大学生一听说上政治课,就不管内容如何,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冷漠、厌恶感,对之采取应付、消极抵制的态度。

另外,对于大学生应遵守的纪律、守则,他们也认为是妨碍他们自由发展的“枷锁”,总要有意无意地做一些对抗行为,以示他们的独立性或成熟感。

例如,不少学校教室白白的墙壁上,总能毫不费神地发现不少比人头还高的鞋印;校园内的花草时见“抛头颅、洒热血”之怪现状:一些大学生旷课、迟到早退屡教不改,成了老毛病,如此等等。

这些都是某些学生逆反心理的突出表现。

二、怎样消除大学生的逆反心理
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尽管从表面上看似乎完全是消极的、令人不快的、甚至是带有危险的,但处理得好,也可转化为潜在的积极因素。

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引导、教育和影响他们。

如果我
们只就逆反心理的表现进行批评、反对、压制,不去引导学生同我们一道从根本上认识和消除逆反心理所以产生的源—各种主客观矛盾,那就只能促使学生的逆反心理转向恶性,走向偏激与形成反社会型人格心态;如果我们敢于面对事实,实事求是地认识这些矛盾,诚心诚意地教育学生并提高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社会的能力、识别是非善恶和权衡轻重缓急的能力,并真挚热情、无私无畏地引导他们同我们一道积极变革那些不合理现象,这样,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就一定会转化为能够推动自己和社会进步的积极因素。

消除大学生逆反心理的主要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点:
(一)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1)在实践的检验中认识自己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认识自己绝不能完全依靠想象和感觉。

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必须在生活、学习实践中体验成功和失败。

分析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比较成功,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好,自己适合或擅长的是什么,不擅长的是什么,等等。

但是,我们不应该因为一时的失败而气馁,也不能因一时的成功而骄傲。

要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把产生逆澎。

理的诱因消除于萌芽状态。

2.从别人的态度中认识自己
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强烈,要求自主自立,渴望得到外界的承认,有着强烈的肯定自我、保护自我以及防御伤害的要求。

但由于各种原因,他们的要求难以事事如愿,造成独立意识受阻,于是有些学生就以怀疑、漠视、反对等消极态度对之,并产生强烈的反感,以此来突出自我的位置,表现其独立的个性。

这时,应当建议他们虚心听取同学、朋友的意见。

由于别人是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待你,所以,往往比自己带着某种情绪看自己更加客观、公正、全面。

我们可以参考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来认识自己。

唐太宗李世民“以史为镜,以人为镜”就是很好的例子。

3.在多重比较中认识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但是,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往往得不到正确的答案,使得他们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似懂非懂,对自己的认识也是常常找不对位置,不是过高就是过低。

在这里,我们要教会大学生如何正确地与别人做比较。

大学生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应积极与他人做比较,通过比较发现自己的优缺点,恰当地评价自我,发挥加强自身的长处,克服弱点,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就是这个道理。

只有正确地与他人作比较,才能获得自信、发展自身,才不会产生逆反心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