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读书心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众所周知,读书是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可是回顾从教几年来,多少感到有些惭愧。

自从毕业走出校门,踏上教师的工作岗位,日常工作总是凭着自己原有的积累和一点点的天份去完成,不愿意思考,不愿意深入,浅尝辄止。

随着时间的消逝、人事的消磨,先前的激情和活力渐渐被一种不可名状的疲倦和懈怠所代替。

所幸的是,学校开展了教师读书活动,为我们提供了再一次走近教育大师、走近教育经典、陶冶情操的机会。

如果说开始还是被动地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中学习,到后来,随着阅读的深入,在一次次地与教育家们的文本对话后,将阅读活动变成了自我的学习行为。

尤其是在阅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更是给了我深深的启发,感触颇深。

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2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

书中共有100条建议,每条谈一个主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

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

书中给我感触最深的是《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因为这也是我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最为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看了后真的让我受益匪浅,主要是在思想上、观念上有了很大的转变。

曾经一直认为后进生是智力问题、习惯问题,无论是谁,无论用什么方法教育都是无济于事的,很多道理只能从理论上行得通,而实践中要想让一个智力有问题习惯很差的学生有进步、有发展是不可能的,但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话以后,转变了我的看法。

只要我们不放弃,教学中尊重后进生的个性特点,注重锻炼他们的思维,发展他们的智力,激发他们的兴趣,一样可以为他们今后的不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际工作中,我觉得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纠正心理偏向,确立正确教育观念
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

正确的教育观,可以促使教师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满腔的工作热情去关心、爱护、教育转化每一个后进生。

二、关心爱护,激起自尊
爱是育人的根本。

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教师要以真诚的爱去全面关心和帮助每一个后进生。

让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亲身去体会教师的善意和真诚,赢得他们的尊重和信任,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理想效果。

三、掌握心理特点,对症下药
后进生有其独特的心理特点,作为教师一定不能固守一种教育方式。

要根据不同的后进生特点进行教育和转化。

如果教师想要走捷径、立竿见影,而采取简单粗暴、生硬机械的办法对待后进生,那就会事与愿违,欲速则不达。

四、反复抓,抓反复,常抓不懈
由于外部各种不良诱因的影响,再加上后进生自身意志薄弱,自制力差,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后进生的教育转化绝不是一两次教育所能奏效的。

所以,教师要有充分的精神准备,切忌操之过急或灰心丧气,认为后进生是“孺子不可教”、“朽木不可雕”。

而要以最大的耐心和恒心,坚持教育的连续性,耐心转化,持之以恒。

当前,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和以前大不相同,影响学生成绩和品德方面的因素也越来越复杂。

但是,只要我们不放弃,就一定可以为每一个后进生的发展进步提供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