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俗字丛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俗字丛考
俗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汉语言的历史上也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俗字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我们不能单纯地从意义的角度去理解它。

那么俗字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这就要考虑到它的来源和构成规律。

一、俗字的来源及演变途径
明代张诩《词林万选》云:“近日市肆间有谣谚,说古今通用之
俗字,因取而刻之,用以记目。

”这就是俗字来源的一种说法。

第二
种说法则是张志正先生所提出来的:“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自
然而然地选择了一些固定的俗字,如‘睡’‘做梦’等。

后来,随着
流行范围的扩大,流行的时间越长,它的读音和字形便逐渐趋向稳定,进而成为一种通行的字体。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讲,上述两种观点
都有道理,但比较而言,后者可信性更强一些。

俗字既然是约定俗成的,必然有它的源头,我们只有溯本求源,才能探索到汉字的真正起源。

我国最早的字书《说文解字》就是这样一部研究文字起源和构造的著作。

这部著作总结了商代的金文和籀文的特点,说明它们都是由古代字母逐渐演变而来的。

当时,字母是这样构成的:甲骨文字母是一个由上而下的“丨”,表示它是一种原始的拼音文字。

到了小篆,又变成了由左向右的“丨”。

隶书写成“乙”,楷书则写成“某”。

字母不断地演变,所谓“活字板”(也称“印刷板”)不断地变换,俗字也就应运而生了。

由此可见,每个俗字的产生并非偶然,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二、俗字的构成规律
二、俗字的构成规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俗字分布区域
相对集中俗字所反映的内容基本上是有关农业生产或与农业生产密
切相关的东西。

因此,凡是传播距离远,使用频率高,与生活关系十分密切的俗字一般分布较广。

如“厨”、“者”、“酱”等。

反之,距离远,使用少,与生活关系疏远的俗字,则分布较窄。

例如“医”、“学”、“饿”、“别”、“省”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