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SIS3.0——第三代电缆数据传输系统(3)
DOCSIS 3.0——第三代电缆数据传输系统(2)
![DOCSIS 3.0——第三代电缆数据传输系统(2)](https://img.taocdn.com/s3/m/6f4ede7da417866fb84a8e69.png)
在使用 E A 时 , Q M 每个 R F连接 器 可输 出多个 下 行频道 , 可使用 上变 频器 组合模 块 , 也 应用灵 活方 便 。 E AM 有基 带数 据处 理部 分 ,如 时钟 同步 等 , Q 但 主要 是 负 责物 理 层 的处 理 。特 别 是 在 频道 捆 绑 条 件 下 , 理层的 R 物 F参 数 设 置 是 相 对 固定 的 , 以前 的 与
据。
、
D OCS S网络 I D CI O SS网络示 于 图 2 1 —。
ID P R为 因特 网协议 详细 记 录的缩 写 。 在 图 2 1中 , MT — C S和 C 是 D C I M O SS系 统 的 两
个 主要 设 备 , 整个 数 据 传输 过程 即 C S和 C 的互 MT M 动 过程 , 其它 系统 均为保 证 这种互 动过 程顺 利进 行 。
( ) C S 即模 块式 C T 3 M— MT , MS
四 、 QA 与 CMT E M S的差别
E AM ( de A Q E gQ M) 即边 缘 Q M 调 制 器 ,是从 A C T M S中提取 出来 的 R F调制 和传 输模 块 。 今 后 Ir P V和视频 信息 的需求 会快 速增 长 ,并 将 r
有 线 电视 技 术
图 2 2 D C I 统 的 透 明 I 输 - O SS系 P传
● —— ◆ M C S 口 — MT 接 ・ — 其他 D C I接 鼹 一 O SS
图 2 3 模块式 C T — M S及 其 接 口的逻 辑 视 图
机箱 内 , 不 同 的是 能 支持灵 活 的上 行 与下行 信 道 的 但 比例 , C S下行 不使 用视 频 E A I MT - Q M。
解决DOCSIS3.0的上行问题
![解决DOCSIS3.0的上行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9c52f7e6f8c75fbfc77db252.png)
网络 传 输 质 量 。 为个 人用 户 和 商 业 用 户 提 供 更 优 质 的 数 据 传 输 服 务 。 关键词 : DOC l30 回 传 链 路 SS . 信道绑定 数 字化 回传
有线 行 业 目前 已将 下 一 代 D C I30技 术 成 功 O SS . 应 用 到 网络 系统 中 ,向上百 万 家庭 和企 业 提供 服务 ,
保 证 能够 提供 未来 服 务所 需要 的性 能 , 当然 也无 法 为 网络运 营 提供 显著 的 收益 。在 这 种情 况 下 , 汇聚 节 点 便 成 为 了最佳选 择 。 它将 这些 已安 装 的模 拟链路 的 接
在数 字化 回 传技 术 的支 持 下 , 线 运 营商 可 以 向 有 消费 者 和企业 提 供更 快 的上 行 数据 传输 速 度 , 高可 最 达 1 0 b s 如 果 配 套 更 高 的 下 行 速 度 ( 如 0 M p。 例 10 p ) 有 线运 营商 便可 以提供极 具 吸引力 的高 网 5 Mb s , 速, 来满 足 客户 的需 求 。 根 据 经 济 合 作 与 发 展组 织 ( E D) O C 的数 据 , 目前 测 得 的有 线 调 制 解 调 器 的 整 体 平 均 速 度 为 :下 行 2 Mb s 上行 将 近 3 p 。此 外 , 5 p, Mb s 行业 数据 显 示 , 目前 电缆 向消 费 者提 供 的宽 带速 度 最低 为 1 Mb s( 0 p 或更 快 ) 同样 根据 经合 组织 的数 据 , S 。 D L的下行 速度 最 高
和至少 5 Mb s 0 p 的上 行速 度 。
如 要 有效 利用 DO SS . 足更 高 的 网速需 求 , C I30满 则需要 将 上行 信道 绑定 , 同时实 现 6 Q M 调 制 , 些 4A 这 都要 求 大 幅 提 高反 向链 路 的性 能 。此 外 ,还 要 考 虑 C S的成本 。为 了将部 署 D C I30系统 的成本 控 MT O SS .
三代有线数据传输系统DOCSIS3.0
![三代有线数据传输系统DOCSIS3.0](https://img.taocdn.com/s3/m/373415a9767f5acfa0c7cd0c.png)
第三代有线数据传输系统DOCSIS3.0文章类型:多媒体与网络文章加入时间:2010年3月11日11:36一、有线电视宽带网概述1 有线电视宽带网建设的目标传统的有线电视系统是一个广播系统,即前端发出的电视和声音节目传输到每一个用户家庭,广播系统是一个没有路由和寻址要求的系统,广播系统也没有传输协议。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个性化节目要求的提高,在有线电视系统中加入了数据交换业务,即电脑上网业务、网络〔VOIP〕和交互式电视〔IPTV〕等业务,即有线电视系统最终将成为三网融合的有线电视宽带综合网。
数据交换属因特网技术,即IP技术。
IP技术与广播技术不同,IP技术有通信协议、路由和寻址等功能。
所谓宽带是指IP通道的带宽,因为IP技术存在碰撞和拥塞等问题,上线用户数愈多,拥塞现象愈严重,必须有一定带宽保证方能收到良好的视听效果。
广播则没有拥塞的问题,因此广播不存在宽带的问题,系统有多少带宽就安排多少套节目,不存在拥塞问题。
因此有线宽带网从技术角度讲有两方面的功能,即:①广播,即数字电视 DVB②IP交换,即上网、VOIP和IPTV有线电视系统双向改造的目的即将IP技术引进原来只有广播功能的有线电视系统中,使之成为三网合一的宽带综合网。
2 DOCSIS系统DOCSIS即Data Over Cable System Interface Specifications的缩写,即数据在有线电视系统中的接口标准。
DOCSIS 系统的主要设备为Cable Modem,简称CM和CMTS,CMTS为Cable Modem Termination System 的缩写,即电缆调制解调器端接系统,CMTS放置在前端机房,是一个特殊的交换机,与一般的交换机,如:以太网交换机,不同之处在于:①CMTS是一个射频器件〔RF〕,而以太网交换机则是处理基带信号。
②CMTS管理所管辖的所有CM,而以太网交换机没有从属关系。
CMTS的管理包括•通信业务的管理,即交换,所有的CM通信均需通过CMTS。
浅析DOCSIS3.0优势及关键技术
![浅析DOCSIS3.0优势及关键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631a0aef524ccbff1218437.png)
2 D S S演进及 特点 OC l
( ) OC  ̄ 1 1D SS . 0
D C I1 提供了基本的宽带互联 网连接 , O SS . 0 并提 供 了用户数据速率控制基本方法 , 支持高速访问因特 网。 O SS. 为在 电缆调制解调器上实现高速数据 D C I1 0 传输业务提供 了有线 电视业务平 台, 同时 , 电缆调制 解调器使电缆技术互操作性变为现实 。 特点 : 下行流量速率在 2 ~ 6 b s 7 3M p 之间 , 5 ~ 在 0 70 H 间 (F 5M z R )路 径 上 传 输 ;上 行 流 量 速 率 在 3 0b s 1M p 之 间 ( 均 值 为 5 b s,在 5 2 kp ~ 0 bs 平 M p) —
有 线 电视技 术
技术交流
浅析D Ci S3 O S
关键 术 囊 技
刘孝 刚 山东省枣庄有线广播电视传输中心
1 引 言
随着有线 电视数据业务的发展 ,O SS .标准 D C I2 0 在部署及运营 中已经逐渐不能满足运 营商业务发展 的需要 ,O S 3 解决 了这些 问题 ,这一新标准能 D CI . S0 够在 降低建设成本 的前提下 , 提供更高的带宽 、 更优
— —
信 道 绑定
式外 , M S C T 还可 以动态建立下行 ( 或上行 ) 信道绑定 组。例如 , 下行信道绑定时 , 每个信道可设定为 6 H M z 或 8 H 带宽 的 M E M z P C传送信道 ,M S C T 在设定 的信 道上动态分配下行数据 ,M则调谐到多个设定信道 C 上接收数据 ; 由于数据包是排序发送和接收的 , 不致 出现因信道之间有等待时丢失数据 ,M完全可以在 C
( )M( 3C 电缆 调制 解调器 )位于 客户 端 。 ,
DOCSIS3.0——第三代电缆数据传输系统(5)
![DOCSIS3.0——第三代电缆数据传输系统(5)](https://img.taocdn.com/s3/m/cc0fb3b11a37f111f1855b69.png)
8 AM 的 1Q M 的 3 Q M 的 6 Q M 的 Q 6A 2A 4A
比 特率
( b s kp)
48 0 96 0 12 90 34 80 7 0 68 1 6 53 0
比特 率
( b s kp)
60 4 18 20 26 50 5l O 2 12 0 04 240 O 8
2o o 4 H 0 0 80 0 10 60 3 0 20 6 0 40
技术讲座
符号速率 R
( sm s ky / )
10 6 30 2 60 4 18 20 26 50 5l 0 2
QS P K的
比特 率
( b s kp)
32 0 60 4 18 20 26 50 51 0 2 12 O O4
单元。
均衡 器 的 抽 头越 多 , 味着 纠 正 能 力越 强 , 有 意 更 能力 消除在 更 长延 时时 间上 的反 向波 的影 响 。 抽头越
由于 阻抗 不 匹配 产生 反 射信 号 , 输信 号 与反 射信 号 传
有一 时 间差 , 叠加 后 , 使脉 冲发 生 畸变 。
多 也允 许在 更 高 的符号 速 率上 进行 反射 波 的抑 制 , 所
() 2 前导 码 的改进 前 导码 的改 进包括 :
① 采用 更长 的前导 码 :采用 13 56比特前 导码 ,
这 可 以允 许在更 高 的符号 速 率上恢 复 相位 信息 , 因为
AD T MA引入 了 51 Msm/ . 2 y s的符 号 速率 。
上 述交 织模 式称 为分组 交织 , 于 图 3 1 。 示 — 4
()- 1 R S纠错 能力 的提 高 R S纠 错能 力 的提 高 , — 意味 着要 部署 更 多 的监督
DOCSIS3.0在三网融合中的技术优势
![DOCSIS3.0在三网融合中的技术优势](https://img.taocdn.com/s3/m/9a828243767f5acfa1c7cda7.png)
三网, 是 指我 国现存 的电信 网 、 有线 电视 网和计 算 机互 联 网 , 融合 是指 3种 网络 以及 其 所 承 载 的业 务 在 某种 程度 上可 以统 一 。三 网融合 是 指通 过 优化 现 有 网 络配 置 、 采用 全数 字化 连 接 、 整 合 现 有 网络 资 源 、 宽 带
Ke y wor ds : i n t e g r a t i o n;t e c hn o l o g y;c a b l e t e l e v i s i o n n e t wo r k
1 三 网概 述 1 . 1 三 网的概 念
时 掌握着 众 多 的视频 资源 , 广 电 以视 频业 务 为主 , 经营 宽 带接 人业 务 。但 是 网络 大 部分 是 以单 向 、 树 型 网络
1 . 2 三 网各 自的特点 1 . 2 . 1 有线 电视 网
有容量大 、 覆盖广 、 成本低等特点。有线电视网正在以 往单一的业务上采取转变 , 向综合信息网发展 。
否接收此种信息。若将有线 电视网全面改造成为双向 交 互式 网络 , 就会 使 电视 和 电信 业务 进行 集成 , 这样 有
线 电视 网就 会转 变成 计算 机接 入 网。有 线 电视 网络具
数据交换与传输 、 简化终端接 口、 高度集成业务、 智能
化管理与控制等方式改造多媒体信息 网络 , 向用户提 供视频 、 数据 、 语音等多媒体信 gH E 务, 实现 网络资源 的共享 , 避免低水平的重 复建设 , 形成适应性广 、 容易 维护、 费用低的高速宽带多媒体基础平台。
口J U Ya n — f e n g
DOCSIS3.0——第三代电缆数据传输系统15
![DOCSIS3.0——第三代电缆数据传输系统15](https://img.taocdn.com/s3/m/dbef95b2fd0a79563c1e7230.png)
广播 组播 广播
请求所需的微时隙 请求所需的微时隙 不允许 为 0 时的定义 厂家专用算法 整个间隔是一个传输机会
口大小在 0 1 02 3 之间� 这些回退值信息在 据 来定义, 每个
� � � 请求 / 数据 知名组播
中由请求
或请求�数
请求 / 数据 初始维护
组播 广播
可以表示多个传输机会�
间隔应理解为竞争时间间隔� 竞争传输以后, 就等待下一个 的决定, 即数据授权挂起或数据授权确认, � � 一旦接收到其中之 对多频道模式, 必须以分段方式来传输, 每一 一, 竞争立告结束 � 所谓数据授权挂起, 即等待授权确 分段有开始时间� 一个业务流需设置一个队列标头, � � 认,如果没有发现 信息中有数据授权确认或数 必须将这个队列标头放到分段中, 并首先传输 下去 � 据授权挂起信息, 则 必须将回退窗口加倍, 重新 发送 数据,直 到重试最 大值为 1 6 ,这时必 须丢弃 三� C � 带宽使用 � � � � � , 这种情况说明线路太忙, 将开始新一轮的竞 在处理 信息时应遵循下列规则: � � (1) 使用数据授权来发送数据, 首先寻找授权 争传输过程 � 以上的竞争过程即为单频道模式的竞争 方案� 信息, 如无授权信息则寻找请求信息, 如果有单播请
201 2 年第 4 期 (总第 26 8期 )
���
技术讲座
保障带宽的需求 � � � 的授权,这样就消除了 (2 ) 对于多频道模式, 的请求不得超出每个 栏的最大请求数, 栏 的参数包含在 信 当多频道模式不能采用时, 在每一时刻对一个具体
有线电视技术
对每数据包的请求, 从
� � � 求, 首先寻找非竞争请求, 然后才是竞争请求机会, 来 在周期性间隔上提供固定包尺寸的数据流 而减少了消耗和等待时间, 并满足实时性这一特性的 需求 � 负式请求方式 �
DOCSIS3.0——第三代电缆数据传输系统(1) 第一章 DOCSIS——有线双向宽带网的主流技术
![DOCSIS3.0——第三代电缆数据传输系统(1) 第一章 DOCSIS——有线双向宽带网的主流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4ba0059f01dc281e53af069.png)
2 1年 第 1期( 0 1 总第 2 3期) 5
技术讲座
运行 , 要花 大气 力来 整顿 或改 造原 有 的网络 。 需
有线 电视技 术
D CI O SS的书 ,因为 电信部 门 的人员 认 为有线 电视属 广 电部 门管辖 , 故不 涉足 D C I 域 。 O SS领 本 书 的 目 的在 于 介 绍 D C I O SS系统 的标 准 和基 本原 理 。最后一 章 “ M 系统 的工 程调试 ” 是介 绍工 C 则 程实 际调试 的方法 , 大工 程施 工调 试人 员 可跳 过前 广
务线 ( 向均> 0 k p ) 双 2 0 b s 的市 场份 额如 图 1 1 示 , — 所 直 到 20 0 8年这 种状 态未 有 大 的变动 。从 图 1 1可 以看 —
Ca l be
5 9
图 1 1 住 宅 高级 业 务 市 场 中各 种 技 术 所 占市 场 份 额 (0 663 ) - 2 0 .. 0
的交 换 机 , 置 于前 端 或 分 前 端 机 房 中 , C 则 置 常 而 M
于 用户 端 。 D C I 准 是 目前 有 线 宽 带 网 的 唯 一 国 际 标 O SS标 准, 即国际 电联 IU 的 J 1 T 1 2号标 准 。 洲也 有相 应 的 欧 标 准 , E r— O SS D C I 真正实 现 三 网合 融 即 uo D C I。 O SS是
有 线 电视 技 术
技术讲座
黛
第一章
高宗敏 编著
本章对 D C I O SS系统 作 了一 些 定 位 的分 析 、 向 横
的 比较 和纵 向发 展 的简介 。
系 统 t 1 ,
出 , a l Mo e C be d m模 式 占据 了约 6 %的市 场 ,其 次是 0 AD L 占 3 .%。对 于主 流 技术 , S , 58 我们 理 应 投 入较 多 的精 力去 进行 研究 , 合 我 国 国情 , 学地 进 行分 析 , 结 科 以推动我 国有线 电视 宽带市 场 的健康 发展 。
DOCSIS V3.0的适用性研究
![DOCSIS V3.0的适用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abf87d851e79b896902260f.png)
《中国有线电视》2009(05)C H I N AD I G I T A L C A B L ET V·热点关注·中图分类号:T N915.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022(2009)05-0455-15D O C S I SV3.0的适用性研究◆金国钧(北京电视台,北京100089)摘 要:D O C S I S V3.0是D O C S I S V1.1/V2.0的扩展,它使有线电视H F C网络在扩展频谱、加大流量、增强功能方面有了重大突破,是C a b l e M o d e m接入技术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简单介绍D O C S I S研制背景,重点介绍D O C S I S V3.0的主要特点,并对D O C S I S V3.0的应用前景进行分析,认为E P O N/G P O N可能是电信网络改造的最佳方案,而双向H F C网络改造不宜采用E P O N+E O C方案,C a b l e M o d e m接入才是有线电视双向H F C网络改造的主流技术,能真正实现三重服务的同网传输。
关键词:D O C S I S V3.0;C a b l e M o d e m;H F C;F T T H;网络改造T h e s t u d y o f D O C S I SV3.0A p p l i c a b i l i t y◆J I NG u o-j u n(B e i j i n g T VS t a t i o n,B e i j i n g100089,C h i n a)A b s t r a c t:D O C S I S V3.0i s t h e e x t e n d i n g o f D O C S I SV1.1/V2.0.I t m a k e s t h e H F Cc a n p e r f o r m b e t t e r i ns p r e a d s p e c t r u m,f l o we n l a r g i n g a n d f u n c t i o n i n c r e a s i n g,a n d i t i s a p r o g r e s s o f t h e C a b l e M o d e mt e c h n o l o g y.T h i s p a p e r i n t r o d u c e s t h e b a c k g r o u n d,m e r i t s a n d t h e o u t l o o k o f D O C S I S V3.0.I t r e c k o n s t h e E P O N/G P O Na s t h eb e s t sc h e m eo f t e l e c o m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A n dt h eH F Cb i-d i re c t i o n a l n e t w o r ki s n o t s u i t a b l et ot h eE P O N/G P O N.C a b l e M o d e mi s t h e m a i n s t r e a mt e c h n o l o g y o f HF C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K e y w o r d s:D O C S I S V3.0;C a b l e M o d e m;H F C;F T T H;n e t w o r k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2006年8月6日,美国有线电视实验室(C a b l e L a b s)发布了《有线电视网上的数据业务接口规范V3.0版本(D a t a o v e r C a b l e S e r v i c e I n t e r f a c e S p e c i f i c a-t i o n V3.0)》,即D O C S I SV3.0标准,其适用于我国的欧洲规范(即E u r o D O C S I S V3.0)亦同时以附件方式发布。
宽带网络相关技术的新进展——用于DOCSIS+3.0的电缆调制解调器的技术挑战
![宽带网络相关技术的新进展——用于DOCSIS+3.0的电缆调制解调器的技术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2326076c783e0912a2162a12.png)
宽带网络相关技术的新进展——用于DOCSIS 3.0的电缆调制 解调器的技术挑战
作者: 作者单位: 王波, 王扬 保定百世开利有线广播电视综合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本文链接:/Conference_6882264.aspx
B数字化与网络改造
宽带网络相关技术的新进展
——用于DOCSIS 3.0的电缆调制解调器的技术挑战
保定百世开利有线广播电视综合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王
波王扬
较早前,美国有线实验室发布了有线电视网络数据传输服务接口(DoCSIS)3.0技术规范,使 有线电视运营商能为其宽带用户提供更高的数据率。新的规范上行数据速率可达160Mbps或更高, 下行数据率可达120Mbps或更高。为达到更高的数据速率,DOCSIS3.0对上,下行方向的通道捆绑方 法作了具体描述。它也支持互联网协议IPv6。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协议,能够极大地扩展互联网地 址的数量,使有线电视运营商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口服务。
vjdem0一IP服务。这样就能够蚪更宽、更高速的IP管线提供比较快速的上F行数据率以及其它带
高带宽口性能,从而使有线电视机顶盘能够提供真正的vld…Over
宽加强型服务。DOCSIS 3.0还能够在机顶盒中E经现成的DOCSIS机顶盒嘲笑P(DSG)添加新的
IP。
3实现DocsIs 3.0面临的技术挑战
64●●旺tel00■.zto=tileMTZl70
目4■谐器必须能够承受宽带十扰
4调谐器所面临的技术挑战
DOCSIS
3.0调谐器所面临的主要技术挑战包括:
+扩展调谐器的频率范围:DOCSIS 2.0覆盖昭到860MHz.mDOCSIS 3.0覆盖105到1GHz; ,更多频道加载:相比过去系统中的133十信道,在DOCSIS 3.0系统中有155个频道: +更宽的频道带宽:在新系统中的信道带宽为64 M}k~100 MHz,而在以前一代系统中的信道 带宽为6MHz; ・增加下行吞吐量:标称值为160Mb/s,相比之下,DOCSIS 2.0系统的吞吐量为40Mb/s; 4具有信道绑定性能:在DOCSIS 3.0以前的解决方案需要多个窄带调谐器:对于宽带单调谐器 实现方案.在非邻近信道绑定的情况下,宽带调谐器必须能够承受邻近信道的干扰。 232
DOCSIS3,0--第三代电缆数据传输系统(10)
![DOCSIS3,0--第三代电缆数据传输系统(10)](https://img.taocdn.com/s3/m/300d7cb7f121dd36a32d8237.png)
字 段
F C
_
表 5 4 定 时 MA — C标 头 格 式
用 法 大 小
T P = M C Y E I ; A 专用标头 1 P R 4o=oo ; A M[ : ]o 0 o 定时 M C标头 A
—
F C
F C
一
具体地是 4 种信息中的哪一个 , 5 则要看 M C管理信 A
息字段( 即一般 M C帧格式 中的 P U段 ) 管理信息 A D 。 将进行专门介绍 。
图 5 7中 H S前 为扩 展 标 头 , C管 理 在 HC — C MA S
之后。
、
在下行方 向,具有这种 M C标头的 M C帧 , A A 将 全球定时参考基准传送到每个 C 以达到同步 。 M,
—
8比特
EHDR
O=; N O 扩展标头被禁止作为 S N Y C和 R G R Q N —E 8比特 l 6比特
0字节
M C P R 保 留给将来使 用 A A M LN E
E R HD
L N n P U分组 P U的字节长度 E = ;D D
扩展 MA C标头不存在
表 5 5 管理 MA — C标头格式
字 段 用 法 c P = M C 1 F C F —A M 40=00 ; C P R [ : ]0 0 1管理 M C A 标头 如果 没有扩展标头 E D _ N 0 有则设为 l H RO =;
0 00 0 1 oo1 o1 01 0O 0
1 10 1 0
请求帧 分段标 头 请求帧的队列深度
级联标 头
专用标头有特殊功能 , 这些功能包括 : 支持下行 流的定时和上行流的测距/ 功率调整 、 请求带宽 、 分段 以及级联多个 MA C帧等。 总之, 专用标头包括功能上 的和使用方法上的特殊要求 。 定 时标 头
DOCSIS3.0
![DOCSIS3.0](https://img.taocdn.com/s3/m/0f8df8ede009581b6bd9ebd7.png)
图3-2 上行信号处理程序
Rb=Rslog2M
图3-3 TDMA的上行信号处理程序
图3-4 S-CDMA的上行信号处理程序
图3-5 16QAM的星座图
DOCSIS规定的符号速率共六种,即160,320,640,1280,2560, 5120,单位是ksym/s
四、下行PMD规范
1) 下行的CM输入电特性
1) 2)
图2-10转发工作流程栈 转发的数据包类型 • 广播 • 组播 • 单播
数据包类型在数据包的包头上有相应的标记:DOID。
三、转发规则
1) CMTS的转发 ① 透明桥接 ② 网络层转发 ③ 两者的结合 可以通过DSID建立一个虚拟的局域网(VLAN) 2) CM的转发 CM的数据转发是数据链路层的透明桥接
2002年1月通过DOCSIS 2.0版本。 2008年8月颁布了DOCSIS 3.0版本。
第六节 DOCSIS 3.0简介
一、DOCSIS 3.0标准的组成
第一部分:物理层规范
第二部分:MAC和高层协议 第三部分:安全业务 第四部分:运营支撑系统接口
二、DOCSIS 3.0的核心技术
DOCSIS3.0采用模块式CMTS,即M-CMTS,并采用Edge QSM调制 器,即EQAM。
(1)T-CMTS
(2)I-CMTS
(3)M-CMTS
四、EQAM与CMTS的差别
图2-4 M-CMTS架构与视频业务动态共享EQAM
图2-5 M-CMTS核心部分与EQAM连接示意图
第二节 通信协议栈
一、RF接口协议栈
图2-6 射频接口上的协议堆栈
二、物理层
物理层包括PDM子层和TC子层两部分。 上行频道物理层的要求有如下几方面: 1) 上行调制方式、频率和速率 2) 上行突发数据的时隙配置和定时 3) FEC编码
DOCSIS3.0技术介绍
![DOCSIS3.0技术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f52e79bbdd3383c4bb4cd267.png)
Wide-Area Network CMTS Network Side Interface
Cable Network HFC
Cable Modem (CM)
CM 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 Interface
21
完整的 DOCSIS 应用系统
IP Commander Admin Console 内容服务器 计费系统 Console
Casa CMTS
Directory
HFC
CM
HFC
CM
网元管理 服务器
计费系统
IP Commander DHCP/TFTP/TOD Server
一个高效率的 DOCSIS 应用系统需要与其他 系统的集成和配合才能实现 Ethernet 交换机
TV
5-65MHz Upstream data 87/750-860Mhz Downstream data
5-65MHz Upstream data
87-550Mhz Analog TV 550-750 Digital TV
750-860Mhz Downstream data
Cable Modem
Copyright©2009 LAKETUNE THCHNOLOGIES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雷科通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 LAKETUNE THCHNOLOGIES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雷科通版权所有
15
DOCSIS 3.0特点
• 信道捆绑(Channel Bonding)
浅谈广电CMTS升级DOCSIS3.0架构
![浅谈广电CMTS升级DOCSIS3.0架构](https://img.taocdn.com/s3/m/b6575718cc7931b765ce1532.png)
有线电视技术
小结:由于一步到位升级的成本较高,特别是 1 6D -CA M 卡的价格较昂贵,而且也并不是全部板卡 都需要扩容� 从成本控制的角度出发, 我司的策略是 先升级系统, 然后再根据库存的 1 6D -CA M 板卡数量 依据流量负荷从高到低, 优先优化重点发展区域的原 则做射频割接,目前网内的部分 C4 存在 D O CSIS2. 0 和 D O CSIS3. 0G 两种架构混合使用的情况� (2 ) CI SCO 升级方案 建议 硬件配 置: PR E2/4 引擎 , D TCC 卡, 5G E 卡
T-CM ST 的架构, 只是机框内的上下行板卡各自独立 分离� M -CM TS 的架构改动较大, 最大的区别是将下 行接口外移到 Ed e Q A M � 两者都可根据实际业务流 量需要灵活搭配上下行信道比� 目前我公司网内在用的 CM TS 品牌型号主要有 三个: CISCO B R 1 001 2, A R R IS C4 和 CA SA 1 0K� CA SA 的 1 0K 起点架构就是 I-CM TS,所以都不用升
1 CM T S 技术及在我公司使用中 遇到的问题
D C I (D C I
是把光节点分割成用户数更少的光节点 � 但由于近年 用户使用高带宽业务的快速增长, 网内光节点的下行 宽带很快都满负荷了� 工程建设部门的光节点新建数 量已经是往年的 2 �3 倍,仍然无法大量快速解决问
题� 同时考虑到集团公司正在快速发展的互动高清业 ) ,系由 C 实验室研制的高速电 � � � � � � 务使用的是 D C I 3. 0 的C 技术, 从日后维护和 缆数据传输系统的射频接口规范,目前已历经 1.0 / 成本控制的角度出发, 网内的宽带和互动高清业务融 1.1� 2. 0 发展到 3 . 0 版本 �D C I 系统主要包括: � � � 合到同一台 C 是必然趋势 �为了解决现有宽带 (1 ) C (C , 电缆 C 下行接口带宽满负荷的问题和适应日后高清互 调制解调器终端系统 ) , 位于前端机房; � � � 动电视的规模应用部署,决定将网内的 D C I 2.0 (2) 同轴电缆网络; � � � C 升级到 D C I (3) C (C , 电缆调制解调器 ) , 位于用 户端� 1993 年,广州成立广州有线电视网络工程有限 公司(广州珠江数码集团有限公司前身 ) ,经广州市 3. 0 架构�
DOCSIS3.0 Cable Modem技术要求
![DOCSIS3.0 Cable Modem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85323199daef5ef7ba0d3cce.png)
三、技术要求:1.符合Euro-DOCSIS 3.0制式;2.同系列产品通过了Euro-DOCSIS3.0或DOCSIS 3.0认证;3.电源插头符合国家标准;4.至少配有一个以太网端口,10/100/1000M自适应;5.可以同时支持16个以上IP数;6.内置DHCP服务功能;7.LED指示灯能准确显示上下行射频信号状态;8.下行通道为8通道捆绑,上行通道为4通道捆绑;9.提供Web页面管理功能;10.通过CMTS指令或远程SNMP控制重新启动Cable Modem时,Cable Modem需重新初始化所有端口。
11.支持BPI+。
12.支持IPv6.13.符合RoHS无铅化认证。
14.上行:可选DOCSIS 和EuroDOCIS:5-85 MHz三、配件要求:1. 交货的Cable Modem 内置软件版本必须为交货前一个月生产厂家公布的最新版本。
2. 每台Cable Modem 有独立的、完整的产品包装。
3. 产品包装标明准确的Cable Modem 品牌、型号、MAC 地址。
4. 每台Cable Modem 产品包装内包括以下产品及配件:(1)Cable Modem 1台;(2)可直接将Cable Modem 连接至计算机网卡的、1.2米或以上长度的超五类直通网线1根;(3)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的电源线1根;(4)Cable Modem 需外置电源的,提供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的电源1台;(5)说明书1本;(6)MAC 地址标贴纸5张。
5. 每台Cable Modem 设置为符合国际标准的、唯一的MAC 地址。
6. Cable Modem 设置的MAC 地址与相应产品包装及MAC 地址标贴纸所标注的完全相同。
四、产品配套资料及支持要求1. Cable Modem 生产厂家需提供符合DOCSIS 标准的完整的SNMP MIB 库。
2. Cable Modem 生产厂家承诺自货物通过招标人验收之日起提供三年免费的技术支持,包括:提供Cable Modem 软件升级、Cable Modem 升级详细方案、及时解决Cable Modem 的重大故障。
DOCSIS3.0——第三代电缆数据传输系统(4)
![DOCSIS3.0——第三代电缆数据传输系统(4)](https://img.taocdn.com/s3/m/fa86f3ffba0d4a7302763a74.png)
程 。调制 对 广大 有线 电视 工作 者 来说 并 不 陌生 , 们 我
此 在讲 符 号率 时 必须 注 明调 制 方式 , 则 是没 有 意 义 否
的。
已进 行 多年 的数 字 电视平 移 工作 ,对 Q M 调 制等 已 A 有 相 当的 了解 , 此 不 多介绍 。 图 3 5是 1 Q M 的 在 如 — 6A
层所 关 心 的事情 。 物 理层 按 信 号 传 输 的 方 向分 为上 行 和下 行 物 理
层规 范 。
本章 的重 点 在上 行 频道 , 上行 信 号处 理 程序 如 图
3 2所 示 。 -
图 3 2中 ,DM 形式 的上 行 信号 处理 程 序 如 图 — T A
3 3所 示 。 —
理层 的属性 ) 以及 在低 频段 干 扰 比较 强 的情况 下 , , 保 证 信号 的质 量等 。图 3 1为 上行 T MA方式 的上 下 — D 行传 输模 式示 意 图 。
图 3 1 上 、 行 传 输 模 式 示 意 图 - 下
B rt us的
数 据 输 入
! ! I
一 一 丫
圜
图 3 2 上 行 信 号 处 理 程 序 -
2 1年 第 4期 ( 1 0 总第 2 ) 6期 5
峭
技术讲座
包 流 输入 ( B r 的 数 据输 人) 即 us t
有 线 电视 技 术
பைடு நூலகம்
将 数 据分 块
把包分成信息块 ( Ⅱ 艰 一个码 字中的数据字节数 )
星座 图。
() 2 除调制 方式 外 , 有调 制速 率 的问题 。 O SS 还 D C I 规 定 的 符 号 速 率 共 六 种 , 即 10 3 0,4 1 8 , 6 ,2 6 0,2 0 2 6 , 1 0 单 位 是 k y s 每个 符 号传 输需 占有 一定 50 52 , sm/ ,
浅析第三代有线数据传输系统Docsis3.0
![浅析第三代有线数据传输系统Docsis3.0](https://img.taocdn.com/s3/m/6664f23f31126edb6f1a107c.png)
Do c s i s 2 . 0 引入 了A T D MA和S C D MA机制 。A T D MA为高 级时分 多址 ,S C D MA为 同步 码分 多址 ,均 用于 上行通道 信 号传输 。这 两个 机制的 引入大 大降低了上行信号 的信 噪比要
D o c s i s  ̄准是 目 前唯一的有线 电 视 数据传输 国际标准 , 也是有
有从属关系 , 交 换机 的主要作 用是 实现交叉连接 ;而且 ,以
太网交换机 只负责打开 以太 网帧 ,找出 目的地址 ,按路 由规
则连接至 各个端 口。但C MT S 不仅 具有 以太 网交 换机的所有
功 能 ,还要对不 同的业务信息需求进行 不同的加工处理 ,而 且还 要对连接在其上 的所 有C M( C M也是一种交换机 ) 进行 全面 的管理 。
D o c s i s  ̄ 1 ] Da t aO v e r C a b l e S y s t e mI n e t f r a c e S p e c i i f c a t i o n s 的缩 写 ,是数据在有 线 电视系统 中传输的接 口技术 规范 ,这是 一
2 . 1 Do c s i s 1 . 0 规定了C M和C MT S 通信的基本规则体系架构 D o c s i s 1 . 1 在Do c s i s 1 . 0 的基 础 上对 Q o S 进行 了改 进 ,特 别对 支持 大规模 VO I P 和其 它对 延时敏 感 的应用 提供 了必要 改进 ,如 果说 D o c s i s 1 . 0 可 以上 网 , ̄ J l D o c s i s 1 . 1 不仅 可 以上
【 关键词】Do c s i s 系统;发展 ;未来
【 中图分类 号】T N9 4 3 . 1
DOCSIS3.0在三网融合中的技术优势
![DOCSIS3.0在三网融合中的技术优势](https://img.taocdn.com/s3/m/993692737cd184254b35359a.png)
网融合提供了一个理想平台)
#3!3$5互联网
!3$5,%V^'V协议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人们对网络的需求不断
,%V^'V协议的普遍使用&使得各种业务都可以在
增长&网络规模越来越大&网络流量激增&互联网一些 'V的基础上实现互通) 'V技术是一种直接由 'V分组
固有的缺陷逐渐显现&这要求信息和宽带业务需要更 头信息决定分组转发路径的包交换技术&不需要预先
! 中国有线电视"!"#$##!$ %&'()*'+',)-%).-/,0
中图分类号,(12$3455文献标识码)55文章编号#""6 76"!!#!"#$$#! 7#$__ 7"$
%技术交流%
!92:/:$;" 在三网融合中的技术优势
!琚艳锋 长治市广播电视网络传输中心潞城分中心山西 长治 "24"""
电信网&当前是世界第二大电信网) 通常使用的 是电路交换网络系统&是最早进行数字化的&传输方式 逐步向光纤到户发展&传输协议从准同步体系# V*&$ 到同步体系# I*&$ 进而到非同步转移模式# ),U$ 发 展&由终端设备*传输链路以及交换设备构成的相互联
作者简介琚艳锋#162 75 男助理工程师从事网络传输与管理工作
摘5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三网融合已成为全球公认的未来信息通信的发展方向 由于行业的 垄断三网融合至今尚未完成 阐述我国的 $ 种网络的特点以及 *]%I'I$3" 技术分析 *]%I'I$3" 在 三网融合中的技术优势 关键词三网融合技术优势有线电视网
DOCSIS3.0给日本CATV带来了新生机(3)
![DOCSIS3.0给日本CATV带来了新生机(3)](https://img.taocdn.com/s3/m/7497bb5d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fb.png)
DOCSIS3.0给日本CATV带来了新生机(3)
韩伟
【期刊名称】《有线电视技术》
【年(卷),期】2007(14)5
【摘要】日本CATV业者在发展数字电视的同时,在Cable Modem因特网的数据业务上,在与通信业者的全光网络FTTH的100Mbps高速化以及IP电视业务的竞争中,采用DOCSIS3.0更好地发挥了现有HFC网络的潜能优势。
如本刊前几次的报道,CATV业界使用DOCSIS3.0技术,在数据业务方面也能达到
120Mbps的水平,为CATV业界的全面发展找到了新的生机。
【总页数】4页(P1-4)
【作者】韩伟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回首过去,展望未来——"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农村发展新阶段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J], 《甘肃农业》编辑部
2.日本CATV业界对DOCSIS
3.0的新见解 [J], 韩伟
3.DOCSIS3.0给日本CATV带来了新生机(1) [J], 韩伟
4.DOCSIS3.0给日本CATV带来了新生机(2) [J], 韩伟
5.DOCSIS3.0概况与日本CATV业界动向 [J], 韩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 播 可不 加 标记 ,组 播 应 加标 记 ,单播 对 单 个
MA C地址 可加 标记 , 以指示 接 收端重 新排 序 的规 则 。 可 以 通 过 D I 建 立 一 个 虚 拟 的 局 域 网 SD
( L N) 以限制没 有标 记 的用户 的接 收 , VA , 即建 立逻辑
C E接 口。 P ( ) M 的转发 2C
送至 相应 的 C 中去 。不 同 的业 务 要求 是不 同的 , M 包
的格 式 也不 同 。同样 , M 也不 是 简 单地 将 数据 送 至 C
C E, 如 , 频 道捆 绑 情 况 下 , M 需 将 不 同下 行频 P 例 在 C
C M栈
主机 层
▲
t/r m ofo
Ne w r tok
R I , M 在两 个抽 象接 口 ( F 和 C I F )C RI MC )转 发 数据 对 于广播 和 组播 C T M S还 应 复制数 据 包 , 分发 到 各 个 主机 的 方 向上 去 ,并 在 扩展 包 头 上 加上 适 当的
DI SD标 记 。
C so r u t me Pe ss r mie
E up et q i m n
E up n q i me t
图 2 1 D C I — 0 O S S协议 栈
2 1年 第 3期 ( 第 2 ) 1 0 总 5期 5
有 线 电视 技 术
道来 的数据 , 收后需 整合 后 才能送 至 C E 接 P 。从 原理
技术讲座
有线 电视技 术
系 统l 3 )
高 宗敏 编著
第三节
一
数 据转 发
口。C 也有 两类 端 口, 是 R I 口, 是 C I M 一 F端 二 MC 端 口, 即将 H C网络来 的数据 送至 C E, F P 或将 C E来 的 P 数 据送 至 R I 口。C E是 用 户端 设 备 ,如计 算 机 F端 P (C 、 P ) 机顶 盒 (T ) 电话机 等 。参 看 图 2 3 SB 和 —。 那 么 为 什 么 D C I 统 不 称 为 交 换 ,而 叫 转 O SS系
C 的数据 转发 是数 据链路 层 的透 明桥 接 ,如果 M 是 从 C S来 的 数据 , MT 已经是 以太 网数 据包 , 已经 是 MA C地址 ,没有 必要 再 经 网络层 来 传输 ;如果 是从 C E来 的 信 号 ,并 没 有 路 由 的 问 题 , M 必 须 指 向 P C
发?
、
什 么是转 发 。 转发和 交换 的差别
通 信 系统最 主要 的作 用是 数据 的交换 , 交换 的英 文名称 为 S i hn 。例如 以太 网交 换 机 , 最 主要 的 wt i c g 其 功能是 将从 一个 端 口输入 的数 据包 打 开 , 出 目的地 找 址, 按路 由规 则 , 将这 个数 据包 送 到相 应 的端 口上 , 即 所谓交 叉连 接 。数据 包本 身 的格 式并 没有 改变 , 即通 常 的 电信 交 换 机不 对 数 据 包本 身进 行 处 理 或 加 工 。 D C I 统 中 , M 和 C S也是一 类 交换 机 , MT O SS系 C MT C S 将 网络 侧 的 N I 口的数 据 , 路 由要 求送 至相 应 的 S接 按 HF C网络 侧 的 R I 接 口,或相 反 将 数据 从 R I F端 F 侧 送 至 N I ,或 从 一个 R I 口送 至 另 一 个 R I S侧 F端 F 端
C S MT 栈
转发 的英 文名称 为 F r adn 。转发 和交换 的差 ow rig 别在于 : 转发 不 是 简单 的交叉 连 接 , 发 需 对数 据 进 转 行加 工 处理 , 如 , MT 例 C S将 输 入 数据 包 打开 , 业 务 按 流 的要求 , 加上 相应 的包 头 和参数 要 求 , 新 封装 , 重 发
上 , MT C S在 两 个 抽 象 接 口上 转 发 数 据 包 ( S 和 NI
技术讲座
包 ,例 如从 N I 的发 至 主机 的数 据包 ,只有 I S来 P地 址 , 须经 网络层 , 必 然后 转换 成 MA C地址才 能转 发 。
⑧ 两者 的结 合 ,数 据链路 层 的透 明桥 接转 发和
二、 转发 机制—— D OCS S协议栈 I
图21 — 0为 D C I 议 栈 图 。 O SS协
() 2 l 1 图 一 0转 发工作 流 程
C S栈方 面 :下行数 据从 C T MT M S网络侧 N I S 端
口来 的数 据包 , P Y至 数据链 路 层 , 经 H 然后 有 两种途 径来 传输 : 一是 转 发 , 二是 经 网络层 ( 即经 Iv , v , P 4 I 6 P 传送 至 L C层 ,再 经 链 路 安 全 子层 、 AC层 、 C子 L M T 层 、D 子 层至 电缆 网络 ) PM 。 C 栈方 面 : 据经 P M 数 MD子 层 、C子 层 , MAC T 至 子层 、 路安 全子 层和 L C子层 。一 般通 过透 明桥接 链 L
不 经 过 D C子 层 。 ST
D C 130标 准 与 D C I 1 D C I2 O SS . O SS . O SS . 同 , X, 0不 专 门增加 了一 章来 规定 转 发 的规 则 , 因是 组播 的应 原 用越 来越 广 , 频道 捆绑 技术 的 引入使 转发 也 变得更 为
C S 因此 也没有 必要 在 C 端经 网络 层处理 。 MT , M
四 、 播 转 发 组
将 数 据传 送 至 L C,再 经 MAC子层 、H 子层 传 输 L PY
至 C I 口。 MC 接
C 也 可转 发从 高层 实 体来 的帧 ,例 如至 S MP M N
代 理 、 M 内部 的 D C C H P客 户 。 上行 方 向的转 发与 下行 方 向转 发 的流程 相似 , 只 是 方 向变 为从 C 至 C T , M M S 同时 , 只经上 行 P MD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