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专版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方案专题突破知识专题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专题训练(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改编题]“由人民政府发给土地所有证,并承认一切土地所有者自由经营、买卖及出租其土地的权利。
土地制度改革以前的土地契约,一律作废。
”此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适应工业化的需求 B.巩固革命根据地
C.巩固新生人民政权 D.实现农业合作化
2.[原创题]“□□□□爆发后,中国被迫卷入与美国的直接军事对抗,从而面临着巨大的军事威胁。
这种严峻的国际环境,迫切要求新中国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和作为军事工业基础的重工业。
”“□□□□”处应是( )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朝鲜战争
3.[原创题]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
”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 ) 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
4.[改编题]1962年,诗人戈壁舟发表了《新北邝行》组诗,其中有:“彩霞里伊水似凤舞,白云中洛河如龙腾,看茫茫绿树大海,排排烟囱森林,座座工厂似战舰成队,成队的战舰呵,开始了万里航程!”诗歌直接反映了当时( ) A.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
B.中国海军迅速发展壮大
C.中国工业化取得一定成就
D.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
5.[2017·唐山古冶区二模]下表反映了我国1960年至1962年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产值之间的比例关系,表中数据的变化趋势主要反映了( )
A.农业发展最为迅速
B.重工业建设严重受阻
C.国民经济比例关系趋于合理
D.工业落后的面貌得以改观
6.[改编题]新加坡《联合早报》曾指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C.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D.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7.[2017·滨洲]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为了抓住这一趋势带来的历史机遇,中共中央于1993年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为( )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发展乡镇企业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建立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
8.[2017·荆门]1980年,经济特区的建立,实现了我国在20世纪最后20年的历史大跨越。
后来,我国对外开放
的地区逐渐扩大。
1984年,我国采取在沿海开放多个城市的举措来扩大对外开放。
这一举措是( ) A.增设沿海经济特区
B.设立长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
C.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
D.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9.[改编题]以下是四幅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宣传画。
按画中主题体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②③①
10.[2017·唐山路南三模]下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
其中“A线段”所示时期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 )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B.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沿海港口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兴办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
11.[2017·邢台三模]1980年1月,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上刊登了邓小平的肖像。
标题上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这幅照片和文字的寓意是( )
①美国新闻界希望中美关系尽快实现正常化②中国已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③中美关系已经正常化④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2017·河北中考模拟]读图,回答问题
(1)图(a)、图(b)反映的成就主要集中于哪一区域?
(2)该区域取得上述成就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13.[2017·金华]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怀揣强国之梦不懈追求的历史。
阅读年代尺,回答问题。
(1)思考A、B两个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将年代尺的信息补充完整。
(2)从“星星之火”到“开国大典”、从“伟大转折”到“南方谈话”,毛泽东和邓小平在这两个历史时期分别为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做出了杰出贡献。
请用具体史实加以论证。
(3)今天的“一带一路”倡议和两位伟人的实践都是为了追求中国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请表述这一梦想,并从经济文化角度阐释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圆梦的重大意义。
参考答案
1.C [解析] 根据材料中“人民政府”“土地制度改革以前的土地契约,一律作废”可知是土地改革,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是新中国巩固政权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答案选C项。
2.D [解析] 根据材料中“中国被迫卷入与美国的直接军事对抗”可知是抗美援朝战争,因此答案选D项。
3.A [解析] “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表明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妇女有了选举权,故A项正确。
4.C
5.C [解析] 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1960年重工业产值和轻工业、农业产值相差悬殊,到了1962年三者的比例趋于平衡,因此答案选C项。
6.C
7.C [解析]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项正确。
A、B、D三项的说法与本题不符,都不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均可排除。
8.C [解析] 从材料中“1984年,我国采取在沿海开放多个城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我国开放了沿海14座城市,因此答案选C项。
9.C [解析] ①“豪情满怀迎跃进”,“大跃进”开始于1958年;②“样板戏”出现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即1966年—1976年;③第一部宪法颁布于1954年;④香港回归发生于1997年。
故C项符合题意。
10.D [解析] 图片中“A线段”对应的时间是1990年-1995年。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极大解放了我国的生产力,推动了经济发展,故答案选D项。
11.D
12.(1)中国东部地区。
(2)政府的大力扶植;地理位置较为优越;具有坚实的经济基础。
13.(1)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民主革命时期”亦可)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亦可)
(2)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最后建立新中国。
邓小平: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发表南方谈话,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奠定基础。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我国扩大对外开放,增强经济实力,提高综合国力;有利于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