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焊修工艺及各规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具焊修工艺及各规程
模具焊修工艺及各规程
一、模具焊修工艺
1、局部修复工艺
A:焊前清理:焊接区域的油脂,铁锈等,清理干净;疲劳层及裂纹清理干净;清理裂纹时开“U”型坡口,高/深<= 3/1
B:预热:根据模块大小及焊接区域大小选择合适的预热温度及时间。
一般350~538℃。
C:焊接:层间温度保持与预热温度差小于50℃;不摆动直线焊接,焊道长50~80mm;焊后敲击。
D:后热:根据使用的焊材及焊接区域大小,决定是否后热;后热温度等同预热温度;如有条件建议全采用后热工艺。
E:回火:建议回火处理。
回火目的: 改善热影响区组织, 提高韧性,消除应力。
温度: 参照焊材的特性及回火曲线。
注意:①焊条需要干燥后使用,否则易引起气孔的产生。
②焊后及回火后均需缓冷处理。
2、整体堆焊工艺及常用焊材
(2)焊接工艺气刨:干净无黑皮,清除所有裂纹。
注意立侧面的角度,一般 25~30°,如图整体型腔外扩10mm 以上。
预热:温度:538℃
时间:表面到538℃后,进行保温:25mm/小时( 保温时间(小时) = 模块厚度(mm)÷ 25mm
3. 焊接: 见各种焊材的焊接工艺. 焊接过程中保证模具温度不低于350°,否
则立即回炉。
4. 后热: 与预热保温时间及温度相同。
5. 缓冷: 炉冷或保温棉包好后缓冷处理。
6. 回火: 见性能曲线.需二次回火。
7. 缓冷: 回火后,炉冷或保温棉包好后缓冷处理。
二、操作规程
1、焊前设备检查
⑴保护气检查: 配比: Ar :80~85%,CO 2:20~15%
流量:20--30ml/min
(环境不同,流量不同)
管道是否完好?
⑵水冷箱检查: 工作是否正常? ⑶风镐、清渣枪: 工作是否正常?
⑷焊枪检查: 导电嘴内径磨损? 出气是否流畅?
2、机械手操作
⑴起弧,收弧:起弧位置选择,稳定后开始焊接,
点
来回摆动,幅度在50~80mm之间。
弧点
根据模具型腔形状可略作调整。
注意收弧位置选择。
⑵堆焊特别注意事项:单层与多层焊接,都要注意
各层焊接接头的部分错开
及搭接,以避免应力集中。
⑶熔敷金属敲击、表面清理:当熔敷金属成暗红色时,用气锤敲
击,应遵循由周边区域到中心区的步骤,以便焊缝熔合区金属和
熔敷金属在结晶前释放掉应力。
敲击后立即用清渣枪清除表面焊
渣,清理时要特别注意边角处。
之后清理净型腔内部。
如果发现
有焊接缺陷(夹渣、气孔、咬边等)则需先进行清理焊补后再继
续焊接操作。
三、检验,定额及考核
1、检验
检验员应根据操作规程进行过程控制,检验操作者是否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在工艺卡片下达后,检验员应随时跟踪各过程是否合格,包括工艺卡片中焊材的选择及工艺参数;热处理工艺中的各参数;过程控制中的各参数等所有内容。
并且应检查堆焊的材料够不够,是否有气孔、夹渣等影响堆焊质量的各因素。
经检验员检验合格后,方可转入下一道工序。
并且检验员应根据实际情况记录每个操作者每班的焊接面积,
2、定额
每人每日的焊接面积
考核
根据本月焊接的多少、质量好坏,确定焊工级别,不同级别的工资收入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