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选高中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历史第2课 惨烈的四年战事岳麓版习题精选九十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精选高中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历史第2课惨烈的四年战事岳麓版
习题精选九十九
第1题【单选题】
一战又被称为堑壕战(是一种利用低于地面,并能够保护士兵的战壕进行作战的战争形式),双方都在试图打破这种格局,而新式武器的运用有利于打破战争的僵局。

符合以上论述的典型战例为? ( )
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索姆河战役
D、日德兰海战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一战期间作为主要战线的西线战场发生了多次重大的战役。

结合地图标数,理解正确的是( )
有误
A、①一战中第一次大规模的战役
B、②英国首次使用了自己的新武器坦克
C、③一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
D、④兴登堡防线突破后同盟国彻底瓦解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在中世纪的法国,人们首先认为自己是基督徒,然后认为自己是居住地区例如勃艮第人,最后才是法国人,这说明( )
①法国人民还未形成民族主义意识②天主教居领导地位,人们宗教意识浓厚
③民族主义意识增强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图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形势图。

一战爆发后,形成了西线、东线和南线三条战线的作战态势。

其中,西线作战双方是( )
有误
A、英法和德意
B、英法意和德奥
C、英法和德国
D、英法和德奥
【答案】:
第5题【单选题】
1882年,三个欧洲国家在一份盟约中约定“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法国的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他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以援助。

”这份盟约中的“其他两缔约国”是
A、德国和俄国
B、俄国和奥地利
C、英国和法国
D、德国和奥匈帝国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1920年,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谈道“科学万能说”时,认为它“当然不能像从前一样的猖獗”。

梁启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
A、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遇到阻碍
B、科学技术在欧洲的发展水平很高
C、科学技术在世界大战中成为战争工具
D、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减缓
【答案】:
第7题【单选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从原奥匈帝国获得领土的新成立的国家是( )
A、捷克斯洛伐克
B、罗马尼亚
C、波兰
D、保加利亚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凡尔登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索姆河战役被称为“索姆河地狱”,是因为两场战役( )
A、战役规模巨大
B、双方投入兵力很多
C、持续时间特别长
D、伤亡人数特别巨大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用亚洲人的观点来看,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国际社会内的一场内战。

”K.M.潘尼卡界定第一次世界大战性质的依据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局限在欧洲范围内进行
B、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矛盾激化的产物
C、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是主要的分赃国
D、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毁灭性打击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美国加入一战的时间是( )
A、1914年9月
B、1916年2月
C、1917年3月
D、1917年4月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1860年,曾国藩在作战前线接到“新刻英吉利、法郎西(法国)、米利坚(美国)三国合约条款”,“阅之不觉呜咽”。

这些令他“呜咽”的合约条款,与美国相关的部分出自(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解析】:
第12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已黎和会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有三个特点对世界历史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以非暴力方法解决争端的世界范围的国际合作组织,在世界历史上居有突出的地位。

欧洲地图被大幅度修改,如波兰复国、南斯拉夫形成。

第22条把从同盟国手中获得的殖民地居民看作是“在现代世界的紧张形势下还不能自己站立的民族”,因此,这一条款规定“这些民族的监护应该委托给那些先进民族…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世界通史》
材料二:决定东亚“战后”国际秩序的是1921-19022年的华盛顿会议。

会上主要讨论裁军和中国问题,会后缔结的《九国公约》中,也提出要尊重中国主权及领土完整,并确认了中国市场的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原则。

为遏制海军扩张,各国还缔结了主力舰持有比例的《五国海军条约》,从而暫时遁止了日俄战争后日本追求的军扩路线
--摘编自(日本)村田雄二郎《超越富国强兵之梦-一近现代东亚的四个“战后”》
材料三:国联的使命是维护战后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因此说国联是“强盗的联盟”是非常适当的。

但是,自德意日法西斯相继出现,国联的性质已经发生改变。

虽然联盟对抵制法西斯对外扩张不力,甚至纵客侵略者但国联也进行了抵制侵略和维护和平的尝试。

如宣布日本对中国东北的占领为侵略行为,伪满洲国是非法的;国联发起的裁军运动实际上廷缓了德国的扩军速度,对意大利的制裁是国联反法西斯的重要行动。

--摘编自陈旭东《对国际联盟的再认识》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巴黎和会“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三个特点。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盛顿会议对亚太地区产生的影响。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价国际联盟。

【答案】:无
【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整个战役中,法国损失了约10万人,其他同盟国损失了2万人,德国损失了45,000人。

这些损失还不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次进攻所蒙受的损失的一半。

法国被认为是西方最强大的国家,它的迅速崩溃自然是一个最令人痛苦的打击。

有人指责说,叛国和怯懦是造成这一巨大灾难的原因。

虽然这些指责并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但另一些因素似乎更具决定性。

一个因素是苏—德条约的影响,这一条约使希特勒能将军队集中在一条战线上。

1914年,法国曾得到在东线作战的沙俄军队相当大的援助;现在,法国必须单独与德国对抗,仅得到英国比较微薄的支持。

——《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对法国的进攻特点有何不同。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中法国失败的原因。

【答案】:无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14年6月,一战爆发。

8月,北京政府颁布的《局外中立条规》,宣告中国恪守中立,一切事宜,均按国际公法办理。

1915年,协约国为打击德国在华势力,曾劝诱中国加入协约国阵营。

袁世凯政府为摆脱日本控制,亦有参战打算,终因日本反对作罢。

《朝日新闻》对中德问题有评论:“中国参与战事,将于和平会议得一席之地,而获与日本对等之投票权,则会议处分青岛等问题时,日本将不利。


1917年2月德国宣布实行无限制潜艇战而致美国参战,协约国胜券已握。

中国政府以中立国的身份,从维护国际公法和遵守人类公理道义原则出发,对德国无限制潜艇战提出严正抗议。

协约国承认日本在中国山东的权利后,转而支持中国参战。

北京政府内部却意见不一,演变出府院之争,最终段祺瑞掌握政局,决定参战。

孙中山、梁启超、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等有识之士皆主张对德宣战并掀起舆论热潮。

8月中国正式对德宣战。

中国随即收回德奥在华特权,掀起对协约国的修约谈判。

——李志学《“一战”对德外交与中国加入国际体系》
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参加一战的原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一战期间中国融入国际体系的认识。

【答案】:无
【解析】:
第15题【材料分析题】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33年2月24日,国际联盟临时代表大会表决2月17日公布的报告草案和劝告草案,中国代表颜惠庆和日本代表松冈洋右在会上进行激烈辩论,委内瑞拉、加拿大、立陶宛代表当场发言支持中国,并支持通过劝告案。

最后大会进行表决,42票赞成,1票反对(日本代表所投),暹罗代表投了弃权票,大会通过了报告草案和劝告草案。

日本对国际社会的主持正义恼羞成怒,日本代表在大会现场当场起立宣读日本政府反对报告书的宣言,读完后不顾最起码的外交礼节,不等翻译便退出会场并相继离开日内瓦。

1933年3月27日,极度孤立中的日本政府终于宣布退出国际联盟。

——蒋超群《对国际联盟调解“九一八事变”中日冲突的再认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遭到绝大多数国联成员孤立的原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国际联盟的作用。

【答案】: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