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21年高二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II)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2021年高二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5题;共48分)
1. (2分)下列地区与所在省份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A . 安徽——庐山
B . 江西——桂林山水
C . 山东——黄山
D . 四川——成都平原
2. (2分) (2019高一下·吉林期末) 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 M点的地理坐标为()
A . (60°N,80°E)
B . (60°S,80°E)
C . (60°N,80°W)
D . (60°S,80°W)
(2) P点在N点的()
A . 东北
B . 西南
C . 西北
D . 东南
3. (4分) (2020高一下·湖州期末) 城市人行天桥一般建造在车流量大、行人稠密的交叉口、广场及铁路上面。
人行天桥只允许行人通过。
完成下列小题。
(1)城市功能区附近,人行天桥数量最多的是()
A . 居民区
B . 商业区
C . 工业区
D . 行政中心
(2)天桥的建设主要是为了()
A . 缓解交通拥堵
B . 保障行人安全
C . 适应当地环境
D . 增加城市景观
4. (4分) (2017高二下·静海期末) 艾比湖位于准噶尔盆地,是新疆最大咸水湖。
博尔塔拉河、精河、奎屯河,分别从西、南、东三个方向注入艾比湖,成为湖水的主要来源。
7000多年前湖面面积3000多平方公里,如今湖面已经萎缩至500平方公里左右,湖滨地区荒漠化程度加剧,成为中国西部沙尘暴主要策源地之一。
读艾比湖湖区面积演变图,完成下列各题。
(1)距今7000年前,艾比湖湖底地势的大致特征是()
A . 东部陡峭,西部和缓
B . 东北和缓,西南陡峭
C . 东南陡峭,西北和缓
D . 南部和缓,北部陡峭
(2)专家分析,7000年前的艾比湖曾为淡水,其推测理由可能是当时()
A . 距海近,降水较多
B . 气温低,蒸发量小
C . 河水洼入量大
D . 与地下水相通
5. (4分) (2019高一下·大庆月考)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山地示意图,图中的等高距为1OOm,虚线为山脊线,实线为海拔 2000m的完整等高线。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地与乙地的高差可能是()
A . 100m
B . 122m
C . 299m
D . 300m
(2)该山地的基带最可能是()
A . 草甸草原带
B . 常绿硬叶林带
C . 落叶阔叶林带
D . 常绿阔叶林带
(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山顶有终年积雪
B . 从山顶可眺望丙地
C . 甲地东侧比西侧降水多
D . 乙地北侧比南侧光照多
6. (2分) (2018高二上·南溪月考) 下表反映了四个省区煤炭、太阳辐射能、天然气、水四种资源的丰歉程度(★号越多代表资源分布越丰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天然气的是()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2)甲类资源丰富区资源开发方向()
A . 稳定以煤炭开发为核心的工业体系
B . 提高重工业产值比重
C . 调整产业结构,多元化发展
D . 产业全部升级,第三产业全部替代第二产业
7. (2分) (2018高三下·广东模拟) 土壤盐渍化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通过毛细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积累在地表土壤的过程。
下表为受土壤盐渍化危害较严重的亚非国家相关数据统计。
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1)土壤盐渍化主要发生在()
A . 高寒地区
B . 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区
C . 耕地分布区
D . 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2)地中海沿岸与中国华北平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时间分别是()
A . 夏季、春季
B . 冬季、夏季
C . 秋季、夏季
D . 冬季、秋季
(3)印度土壤盐渍化危害程度较土库曼斯坦轻,其主要原因是印度()
A . 气温高
B . 降水丰富
C . 地下水贫乏
D . 植被茂盛
8. (2分) (2019高二下·邢台期末) 下列省区中,既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又是我国重要的甜菜产区的是()
A . 青海
B . 新疆
C . 西藏
D . 黑龙江
9. (4分) (2018高二下·中山期末)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1960年~2010年气温和降水距平累积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反映近50年该地区()
A . 降水年际变化大
B . 气温逐年增高
C . 降水季节变化大
D . 气温逐年降低
(2)该地区农业生产旱情最严重的时期可能是()
A . 1960年~1969年
B . 1980年~1989年
C . 1990年~1999年
D . 2000年~2009年
10. (2分) (2019高三上·哈尔滨月考) 某媒体报道:东亚地区沙尘暴的源地主要在中国境内;而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影响中国的沙尘暴三分之二源于国外。
回答下列各题
(1)影响中国沙尘暴的沙源主要位于下列哪个国家境内()
A . 蒙古
B . 阿富汗
C . 吉尔吉斯斯坦
D . 俄罗斯
(2)当沙尘暴发生时,我国南方地区常伴有泥雨发生,其主要原因是()
A . 含沙气流在南方山地迎风坡上升
B . 含沙气流与南方暖湿气团相遇后被抬升
C . 南方雨水把气流中沙粒冲刷下来
D . 含沙气流与南方暖湿空气混合,暖湿空气沿锋面上升所致
11. (4分)有关东部经济地带具有的优势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集中了我国最具实力的四大工业区
B . 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
C . 出口额和直接利用外资额均占全国4/5以上
D . 分布了全国约45%的城市和51%的城市人口
12. (4分) (2017高三上·台州月考) 下图为“一组世界部分区域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 . 土壤、热量
B . 光照、水源
C . 水源、地形
D . 地形、河流
(2)下列资源中,图示两区域均丰富的是()
A . 石油
B . 水力
C . 森林
D . 太阳能
13. (4分) (2020高三上·吉林月考) 下图为在上海郊区一个蔬菜大棚所拍摄的照片,棚顶为黑色的尼龙网, 而不是常见的白色透明的塑料或者是玻璃大棚。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由此推断,此时段上海的天气可能是()
A . 连续不断的对流雨
B . 连续的霜冻天气
C . 持续的伏旱天气
D . 台风来临狂风暴雨
(2)在此季节,农民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 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温度
B . 减少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 . 增强地面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
D . 削弱太阳辐射,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
14. (4分) (2019高二下·长春期末) 下图为R河流域,图示中的L湖后期因面积缩小一分为二。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 R河径流量从源头到河口()
A . 逐渐增大
B . 逐渐减小
C . 先增大后减小
D . 先减小后增大
(2) L湖“一分为二”的原因不包括()
A . 人类过度引用河水
B . 流域内蒸发量增大
C . 源头冰川融水增加
D . 湖泊中部地势较高
(3) L湖萎缩对周边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为()
A . 农业灌溉水源减少
B . 空气水汽含量增加
C . 当地气温日趋升高
D . 土地的荒漠化加剧
15. (4分) (2018高二下·华安期末) 读“两区域相关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从自然条件看,两区域进行的产业是()
A . 甲畜牧业,乙水产养殖业
B . 甲渔业,乙商品谷物农业
C . 甲畜牧业,乙水稻种植业
D . 甲水稻种植业,乙高寒畜牧业
(2)黄河谷地、湟水谷地以及横断山区多数河谷地势低,夏季气候温和,近年来逐渐形成我国为数不多的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其产品主要供应()
A . 东部冬季市场,因为东部平原此时气温低
B . 东部夏季市场,因为东部平原此时进入伏季
C . 本地夏季市场
D . 本地冬季市场
二、非选择题 (共3题;共23分)
16. (15分) (2016高三下·福州模拟)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亚马孙河流流域,该流域分布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据统计,50%的大气水来自雨林自身。
近几十年来,当地为了发展经济,大规模开发该流域,大面积的热带雨林消失殆尽。
(1)分析亚马孙流域50%的大气水来自雨林的原因。
(2)推测雨林面积大规模减少对①②两地径流量变化大小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3)指出保护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的可行性措施。
17. (6分) (2020高二下·昌吉期中) 读“我国东部地区一般年份夏季风的进退情况示意图(图1)”、“我国某河流水文站的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图2)”及“河流流量年变化图(图3)”,回答下列问题。
(1) A地区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
(2) B地区每年6月一般会出现“________”天气,7、8月份常出现“________”天气。
(3)图中C,D两地区,较易出现春旱的是________地区,主要原因是________; ________。
(4)根据某河流水文站提供的气候和该河流流量变化资料判断,该河位于A,B,C,D四地区中的________地区,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5)对比长江,说出我国黄河水文特征的差异?
18. (2分) (2019高三上·浙江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印度目前是世界第三产棉国,半岛南部古老低缓的高原是印度半岛重要的产棉区之一其棉花生产时间为5到9月,生产的棉花大量出口,孟买市是该国最大的棉纺织中心,拥有该国最大的海港,印度棉花和纺织品大量从该港出口到世界各地。
图1为印度半岛局部略图。
材料二:图2为产棉区海德拉巴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1)从地形角度简析图中产棉区种植棉花的自然优势条件。
(2)指出产棉区棉花播种期面临的最主要气象灾害,并从气候角度分析其成因。
(3)说出孟买港成为印度主要棉花输出港的原因。
(4)根据材料分析孟买成为印度棉纺织中心的有利条件。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5题;共48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答案:2-2、
考点:
解析:
答案:3-1、
答案:3-2、
考点:
解析:
答案:4-1、答案:4-2、考点:
解析:
答案:5-1、答案:5-2、答案:5-3、考点:
解析:
答案:6-1、答案:6-2、考点:
解析:
答案:7-1、答案:7-2、答案:7-3、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答案:9-2、考点:
解析:
答案:10-1、答案:10-2、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答案:12-2、考点:
解析:
答案:13-1、答案:13-2、考点:
解析:
答案: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