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安全手册(试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坑下部地铁区间隧道上浮呈线性关系,适当的堆载可有效的控制隧道上浮。
采用堆载法控制隧道上浮具有施工成本低、操作方便、灵活等优点,但是控制地铁上浮的最佳堆载量大小和最佳堆载时机的确定比较困难。
根据陈长江和周丁恒等人的研究,最佳堆载时机宜在施工基坑第一道支撑和第二道支撑之间,该段时间堆载加荷时,地铁区间隧道整个施工过程中平均上浮为最小。
3结束语
通过技术调研发现,目前常用的隧道抗浮措施主要有利
用基坑开挖时空效应抗浮技术、“遮拦效应”抗浮技术、地层加固隧道上浮控制技术、堆载法隧道上浮控制技术等四种方
法。
本文对上述抗浮措施的原理、施工特点、技术适用性和经济性进行分析,
可为本工程的基坑开挖抗浮设计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刘国彬,黄院雄,侯学渊.基坑工程下已运行地铁区间隧道上
抬变形的控制研究与实践[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1(2):202-207.
[2]杨挺,王心联,许琼鹤,等.箱形隧道基坑下已建地铁盾构隧道
上浮位移的控制分析与设计[J ].岩土力学,
2005(S1):187-192.
[3]李志高,曾远,刘浩,等.基坑开挖引起下方地铁隧道位移的控
制措施[J ].铁道建筑技术,2005(5):33-36+75.[4]周丁恒,陈长江,曹力桥,等.堆载控制基坑开挖引起的地铁区
间隧道上浮研究[J ].现代隧道技术,
2008(S1):211-215.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
(上接第60页)
3结论
本文对时速250km /h 高速铁路混凝土箱梁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通过分析主梁的气动参数得到如下结论:(1)在风轴系和体轴系下的主梁三分力系数趋势大致相
同。
随着风攻角的增大,
升力系数逐渐增大;阻力系数先减小再增大,在+3ʎ时取得最小值;力矩系数始终在0左右徘徊。
(2)随着风速的增大,主梁的涡脱频率呈线性增大。
在不同的风速下,主梁的斯托罗哈数近似相等。
参考文献
[1]牛斌.中国高速铁路桥梁综述[C ].天津:2008.
[2]丁嘉杰.强横风环境下高速铁路风速测点合理位置研究[D ].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7.
[3]张新军.桥梁风工程研究的现状及展望[J ].公路,2005(9):
27-32.[4]JTG /T D 60-01-2004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S ].北京:中国
标准出版社,2004.
[5]谭红霞,陈政清.CFD 在桥梁断面静力三分力系数计算中的应
用[J ].工程力学,2009(11):68-72.[6]任森,汪斌,孙浩,等.桥面形式对桁式铁路桥梁抗风性能的影
响[J ].铁道建筑,2017(3):21-25.[7]唐浩俊,李永乐,胡朋.串列双塔柱风荷载及涡振性能研究[J ].
工程力学,2013(1):378-383.[8]毕继红,余化军,任洪鹏.静止方柱和圆柱绕流的二维数值分
析[J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41-45.
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殘
殘
殘
殘
工程质量安全手册(试行)(三十二)
4安全生产现场控制4.4模板支撑体系
4.4.4
模板支撑体系的拆除符合规范及专项施工方案
要求。
4.5临时用电4.5.1按规定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并履行审核、
验收手续。
4.5.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管理符合相关要求。
4.5.3施工现场配电系统符合规范要求。
4.5.4配电设备、线路防护设施设置符合规范要求。
4.5.5漏电保护器参数符合规范要求。
4.6安全防护
4.6.1
洞口防护符合规范要求。
4.6.2临边防护符合规范要求。
4.6.3有限空间防护符合规范要求。
4.6.4大模板作业防护符合规范要求。
4.6.5人工挖孔桩作业防护符合规范要求。
4.7其他
4.7.1
建筑幕墙安装作业符合规范及专项施工方案的
要求。
4.7.2钢结构、网架和索膜结构安装作业符合规范及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
4.7.3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构件安装作业符合规范及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
(来源: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网站)
的采用则可以采取先工厂预制钢梁,现场吊装后再浇筑混凝土桥面板预留预应力筋孔养护完成后统一张拉,混凝土桥面板整体性好,施工过程又好又快且几乎不影响桥下交通。
8结论
(1)本文完成(62+105+62)m 高速公路新型钢底板和
波形钢腹板连续组合梁桥设计,计算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 进行建模。
计算时采用0.1倍厚度直钢腹板等效代替
波形钢腹板,符合“拟平截面假定”,对波形钢腹板进行折减计算。
验算结果表明新型钢底板和波形钢腹板连续组合梁
桥设计具有可行性。
(2)由于采用高效抗剪的波形钢腹板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减轻结构自重,计算结果表明新型钢底板和波形钢腹板连续组合梁桥与传统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相比,顶底板受力形式更加合理,
充分发挥了钢和混凝土两种材料受力优势。
(3)新型连续组合梁桥在跨中采用钢底板代替混凝土底板,可规避的跨中底板预应力筋的配置,混凝土用量约48.67%。
合理的使用混凝土板,减小由混凝土收缩徐变对跨中下挠带来的影响,可为解决传统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长期使用跨中下挠问题提供更多选择。
(4)新型连续组合梁桥设计可将原设计支座处截面梁高降低1m ,跨中处梁高降低0.2m ,使结构外观更加轻盈明快。
且波形钢腹板的采用,在光线下产生明暗波纹,使得结构外
观更加美观。
(5)通过对两种桥型上部结构的材料用量和工程量对比,新型连续组合梁桥适用于工业化预制,可加快施工,经济性较优。
同时改善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浇筑节段多、现
场架设挂篮施工复杂等问题,
综合效益好,适合实际生产。
相信新型钢底板波形钢腹板连续组合梁桥未来会有更广阔
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杨永清,郭凡,刘国军,等.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式桥长
期下挠研究中的问题[J ].铁道建筑,2010(9):1-4.[2]DB 44/T 1393-2014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桥设
计与施工规程[S ].
[3]万水,陈建兵,袁安华,等.波形钢腹板PC 组合箱梁简化计
算及试验研究[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1):11-14+35.[4]李杰,武海鹏,陈淮.波形钢腹板变截面连续体系梁桥钢腹板
承剪分析[J ].桥梁建设,2015,45(1):79-84.[5]聂建国,朱力,唐亮.波形钢腹板的抗剪强度[J ].土木工程学
报,2013,
46(6):97-109.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
(上接第83页)在整个施工环节始终把施工质量放在首位。
构建现场管理体系有助于提高工程质量。
4结论
本文经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路堤和路堑施工工艺有不同之处,但从保证施工质
量的目的出发,质量控制要点方面,有部分要点有相同之处。
(2)路基施工精细化质量控制符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社会建设需要,有助于提高工程质量。
(3)公路路基施工工艺与精细化质量控制,对其他工程施工有参考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宋沛.公路工程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研究[J ].黑龙江交通科
技,
2018(10):75,78.[2]李小振.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研究[J ].四川水
泥,
2018(10):105.[3]张小明.精细化管理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J ].交通世界,2018
(18):152-153.[4]穆小京.路基路面施工中的精细化管理[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8(3):280-210.[5]李书锋.路基路面施工中的精细化管理[J ].交通世界,2018
(27):142-143.[6]陈名峰.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分析[J ].四川建筑,
2018,36(1):172-173.[7]陈彬彬.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质量管理对策[J ].交通世界,2018(7):56-57.
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殘
殘
殘
殘
工程质量安全手册(试行)(三十三)
5质量管理资料
5.1
建筑材料进场检验资料5.1.1水泥。
5.1.2钢筋。
5.1.3钢筋焊接、机械连接材料。
5.1.4
砖、砌块。
5.1.5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
5.1.6钢结构用钢材、焊接材料、连接紧固材料。
5.1.7预制构件、夹芯外墙板。
5.1.8
灌浆套筒、灌浆料、座浆料。
(来源: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网站)
表2
抗浮锚杆杆体配筋截面积和锚固段长度计算结果
计算依据规范/规程A S 1/mm 2A S 2/mm 2L a /m 《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930.11395.25.2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1088.91633.35.94《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
735.0
1102.5
5.74
备注:A S 1、
L a 为抗拔力设计值(标准值)时计算所得锚筋配筋截面积和锚固段长度,
A S 2为1.5倍的抗拔力设计值(标准值)时计算所得锚筋截面积。
计算时,与未考虑该条配筋面积相差50%;建筑边坡规范计算所得的锚固段长度最大,喷射混凝土技术规范次之,锚杆(索)规程最小。
3.2计算结果分析
结合同一工程项目,对抗浮锚杆三种计算方法所得不同的锚杆截面积和锚固段长度的原因进行分析:
(1)在抗浮锚杆杆体截面积的计算过程中,锚杆轴向拉力建筑边坡技术规范采用标准值,其余规范均采用设计值,但喷射混凝土技术规范采用的设计值为基本组合设计值(荷
载分项系数1.35ˑ标准值)再乘以一工作条件系数(1.1),较锚杆(索)规程偏大;钢筋的抗拉强度锚杆(索)规程采用标
准值,其余规范均采用设计值;锚杆杆体的抗拉安全系数建筑边坡规范采用值最大,锚杆(索)规程次之,喷射混凝土技术规范计算式未包含安全系数。
(2)在抗浮锚杆锚固段长度的计算过程中,三种规范锚固段长度均取锚固体与岩土体之间锚固长度和锚杆杆体与砂浆锚固长度二者之中的大值;锚杆轴向拉力取值同计算锚杆截面积;锚固段的抗拔安全系数建筑边坡技术规范采用值
最大,
其余规范相同;建筑边坡技术规范未考虑界面粘结强度降低系数及锚固段长度对极限粘结强度的影响系数;
计算所得锚杆截面积导致锚杆配筋不同,钢筋直径随之不同;锚杆(索)规程界面粘结强度降低系数取值较喷射混凝土技术规范偏小,锚杆(索)规程锚固段注浆体与筋体间的粘结强度设计值取值较喷射混凝土技术规范偏大。
4抗浮锚杆抗拔效果分析
该项目抗浮锚杆实际参照《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相
关条文进行设计,
在计算锚杆截面积时未考虑四川省地基检测规程中验收试验中最大加载量为1.5倍的锚杆抗拔承载
力设计值这一条(图1)。
对该项目部分区域的抗浮锚杆工程进行了验收试验,在最大试验荷载443kN (1.5倍抗拔力设计值)的作用下,锚杆
图1
抗浮锚杆杆体结构图大样示意
杆体位移量仅为2.65 4.43mm ,变形极小,抗拔力设计值均
满足设计值290.66kN 的要求。
5结束语
(1)该工程项目选择锚索规程计算得出的锚杆截面面积、锚固长度,应用工程后锚杆抗拔效果较为理想,较其他两种规范更为经济合理,再若考虑1.5倍设计值进行配筋显得过于保守了。
(2)设计阶段应锚杆的基本试验,确定锚杆的极限承载力和锚杆参数合理性,提供设计依据,进一步优化设计。
(3)针对不同工程项目特点,选择相适宜的设计规范,提出安全、可靠、经济的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CECS 22:2005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S ].中国计划出版
社,2005.
[2]GB 50330-201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S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3]GB 50086-2015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
[S ].中国计划出版社,2015.
[4]DBJ51/T 014-2013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程[S ].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殘
殘
殘殘
工程质量安全手册(试行)(三十四)
5质量管理资料
5.1建筑材料进场检验资料5.1.9预应力混凝土钢绞线、锚具、夹具。
5.1.10
防水材料。
(来源: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网站)
·岩土工程与地下工程·
2015:39.
[2]王克海.桥梁抗震研究[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139
-150.[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J 004-89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0.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J /T B02-01-2008公路工程抗震
设计规范[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8.[5]叶爱君,管仲国,范立础.桥梁抗震[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
社,2011:92-93.[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J /T B02-01-2008公路工程抗震
设计规范[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8.[7]葛俊颖.桥梁工程软件midas Civil 使用指南[M ].北京:人民交
通出版社,2013:479-489.[8]马静.反应谱法在变截面连续箱梁桥抗震计算中的应用[J ].
北方交通,2018,298(2):1-5.[9]肖燕武.地震反应谱的局限性及最新发展[J ].水利与建筑工
程学报,2010,8(6):56-58,83.[10]李超.混凝土箱梁独塔斜拉桥分析和索塔锚固结构详细分析
[D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4.
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
(上接第128页)
塌方荷载和预留清淤长度进行分析,得出
以下结论:
(1)通过对不同隧道突水突泥参数的调研,得出淤泥重
度为γ=18kN /m 3
左右,粘聚力c =10 70kPa ,摩擦角φ=13 20ʎ。
(2)基于突水突泥围岩参数,并结合普氏理论、太沙基理论以及隧规理论,对突水突泥塌方荷载进行计算分析,得出不同时速、不同跨度下无砟隧道突水突泥塌方荷载的取值范围。
(3)基于突水突泥塌方荷载的研究,根据隧道断面的大小,
给出了不同溃口面积下预留清淤长度建议值。
参考文献
[1]杨昌宇.隧道在地质软弱带的失稳机制及超前支护效果分析
[J ].高速铁路技术,2011(2):18-21.[2]张民庆,何志军,黄鸿健,等.兰新二线大梁隧道突水突泥原
因分析与治理[J ].铁道工程学报,2015(3):77-80.[3]张民庆,高扬.隧道深埋富水滑动型软弱带突水突泥处理技术
[J ].铁道工程学报,2015(11):102-106.[4]舒森.岩溶隧道突水突泥预报综合评估[J ].铁道标准设计,
2015(4):72-79.[5]李庚许.宜万铁路大支坪隧道大型突水突泥溶腔迂回绕行施
工技术[J ].铁道标准设计,2010(8):104-107.
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殘
殘
殘
殘
工程质量安全手册(试行)(三十五)
5质量管理资料
5.1
建筑材料进场检验资料5.1.11门窗。
5.1.12外墙外保温系统的组成材料。
5.1.13装饰装修工程材料。
5.1.14幕墙工程的组成材料。
5.1.15低压配电系统使用的电缆、电线。
5.1.16
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及管网节能工程采用的
绝热管道、
绝热材料。
5.1.17采暖通风空调系统节能工程采用的散热器、保温材料、
风机盘管。
5.1.18防烟、排烟系统柔性短管。
5.2施工试验检测资料
5.2.1
复合地基承载力检验报告及桩身完整性检验报告。
5.2.2工程桩承载力及桩身完整性检验报告。
5.2.3混凝土、砂浆抗压强度试验报告及统计评定。
5.2.4钢筋焊接、机械连接工艺试验报告。
5.2.5钢筋焊接连接、机械连接试验报告。
5.2.6钢结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焊缝内部缺陷检测
报告。
5.2.7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试验报告。
5.2.8地基、房心或肥槽回填土回填检验报告。
5.2.9沉降观测报告。
5.2.10填充墙砌体植筋锚固力检测报告。
5.2.11结构实体检验报告。
5.2.12
外墙外保温系统型式检验报告。
5.2.13外墙外保温粘贴强度、锚固力现场拉拔试验报告。
5.2.14外窗的性能检测报告。
5.2.15幕墙的性能检测报告。
5.2.16饰面板后置埋件的现场拉拔试验报告。
5.2.17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报告。
5.2.18风管强度及严密性检测报告。
5.2.19管道系统强度及严密性试验报告。
5.2.20风管系统漏风量、总风量、风口风量测试报告。
5.2.21空调水流量、水温、室内环境温度、湿度、噪声检
测报告。
5.3施工记录
5.3.1
水泥进场验收记录及见证取样和送检记录。
(来源: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网站)
·工
程结构·
图70.56m 和0.67m
高度处风速
图8
1ʎ风攻角涡量图,
-1<ωz ≤
1图9
2ʎ风攻角涡量图,
-1<ωz ≤
1图10
3ʎ风攻角涡量图,
-1<ωz ≤
1图11
-1ʎ风攻角涡量图,-1<ωz ≤
1
图12
-2ʎ风攻角涡量图,
-1<ωz ≤
1图13
-3ʎ风攻角涡量图,
-1<ωz ≤13结论
本文采用CFD 数值模拟方法设计了用于大气边界层风
洞试验风攻角模拟的攻角板,并通过Cobra Probe 多通道风
速仪对模拟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
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数值模拟得到的+3 -3ʎ不同攻角的结果与风洞验证试验结果一致,可以满足风洞试验要求。
(2)考虑攻角板对试验风速的影响,正攻角摆放时,建议
采用试验范围为x =4.5 5.5m ,
负攻角摆放时,建议采用试验范围为x =6 6.5m 。
(3)攻角板的摆放没有引起大的流动分离。
(4)采用CFD 数值模拟技术辅助设计攻角板模拟来流
风攻角,是一种便捷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项海帆.现代桥梁抗风理论与实践[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
社,2005.
[2]阎超,于剑,徐晶磊,等.CFD 模拟方法的发展成就与展望
[J ].力学进展,2011,41(5),562-589.[3]廖海黎,冷利浩,邓开国.重庆市袁家岗体育中心体育场风洞
试验研究[J ].四川建筑,2003,23,143-146.[4]刘波.自然风场被动模拟技术试验研究[J ].四川建筑,2017,
37(2),167-169.[5]Menter ,F.R.,Kuntz ,M.,Langtry ,R.,2003.Ten Years of In-dustrial Experience with the SST Turbulence Model [J ].Turbul.
Heat Mass Transf.44,625-632.
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殘
殘
殘殘
工程质量安全手册(试行)(三十六)
5质量管理资料
5.3施工记录
5.3.2钢筋进场验收记录及见证取样和送检记录。
5.3.3混凝土及砂浆进场验收记录及见证取样和送检
记录。
5.3.4砖、砌块进场验收记录及见证取样和送检记录。
(来源: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网站)
·工程结构·
图6CD 法开挖支护分步断面
阶高度和棚架影响采用人工趴渣,剩余洞内渣土采用挖掘机趴渣,三轮汽车水平运至竖井龙门吊渣斗内,龙门吊垂直运输至渣土仓。
4结束语
通过将安全通道棚架、移动作业平台等施工技术合理运
用在复杂环境下大断面横通道隧道进洞施工中,减少了施工干扰,保证了施工安全,加快了施工进度,实现预期目的,可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
参考文
献
图7进洞趴渣区域
[1]张斌.浅埋暗挖大断面地铁车站施工风险管理与控制[J ].施工
技术,2015,44(S1):200-202.[2]唐志扬.沈阳地铁9号线吉汪段区间隧道施工稳定性研究及
支护结构监测分析[D ].东北大学,
2014.[3]李润军.北京地铁七号线达官营站及湾达区间暗挖关键技术
研究[D ].北京:中国矿业大学,
2014.[4]彭波.大跨隧道交叉口开挖方法及力学行为研究[D ].重庆交
通大学,
2012.[5]刁志刚.横通道与大断面隧道交叉口施工方法探讨[J ].铁道建筑,2007(10):35-37.[6]
杨仲杰.地铁隧道大跨断面施工技术[D ].西南交通大学,
2005.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殘
殘
殘殘
工程质量安全手册(试行)(三十七)
5质量管理资料5.3施工记录
5.3.5
钢结构用钢材、焊接材料、紧固件、涂装材料等进
场验收记录及见证取样和送检记录。
5.3.6防水材料进场验收记录及见证取样和送检记录。
5.3.7桩基试桩、成桩记录。
5.3.8混凝土施工记录。
5.3.9冬期混凝土施工测温记录。
5.3.10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测温记录。
5.3.11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安装和灌浆记录。
5.3.12预制构件吊装施工记录。
5.3.13钢结构吊装施工记录。
5.3.14钢结构整体垂直度和整体平面弯曲度、钢网架
挠度检验记录。
5.3.15
工程设备、风管系统、管道系统安装及检验
记录。
5.3.16管道系统压力试验记录。
5.3.17设备单机试运转记录。
5.3.18系统非设计满负荷联合试运转与调试记录。
5.4质量验收记录
5.4.1
地基验槽记录。
5.4.2桩位偏差和桩顶标高验收记录。
5.4.3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5.4.4检验批、分项、子分部、分部工程验收记录。
5.4.5观感质量综合检查记录。
5.4.6工程竣工验收记录。
6安全管理资料
6.1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资料
6.1.1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清单及相应的安全
管理措施。
6.1.2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及审
批手续。
6.1.3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变更
手续。
6.1.4专家论证相关资料。
6.1.5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方案交底及安全技
术交底。
6.1.6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作业人员登记记录,
项目负责人现场履职记录。
6.1.7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现场监督记录。
(来源: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网站)
·施工技术与测量技术·
分析此表格可看出,该工程总承包费用项目组成也是建立在多层级发包的基础上制定。
在多层级的情况下,某些费用因起点不同,故费用包含的范围大小有区别。
如表1中的研究试验费,研究试验费是指为建设项目提供和验证设计参数、数据、资料等进行必要的研究和试验,以及设计规定在施
工中必须进行试验、
验证所需要费用。
包括自行或委托其他部门的专题研究、试验所需人工费、材料费、试验设备及仪器
使用费等。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程总承包费用包含全部的研究试验费。
到了方案设计阶段,包含除去在可行性阶段建设方已支付的大部分费用。
在初步设计阶段,研究试验费仅包含部分费用。
工程总承包费用构成中关于土地使用的费用为土地租用及补偿费。
指建设单位按照合同约定支付给总承包单位在建设期间因需要而用于租用土地使用权而发生的费用以及用于
土地复垦、
植被恢复等的费用。
在建设项目总投资费用构成中该费用名称为土地使用费和其他补偿费。
土地使用费是指
建设项目使用土地应支付的费用,包括建设用地费和临时土地使用费,以及由于使用土地发生的其他有关费用,如水土保持补偿费等。
其他补偿费是指项目涉及到的对房屋、市政、铁路、
公路、管道、通信、电力、河道、水利、厂区、林区、保护区、矿区等不附属于建设用地的相关建构筑物或设施的补偿费用。
总承包项目建设管理费属于建设项目总投资费用构成中建设管理费的一部分,仅包含建设单位按照合同约定支付给总承包单位用于项目建设期间发生的管理性质的费用。
工程总承包费用构成中还包含了系统集成费。
指建设单位按照合同约定支付给总承包单位用于系统集成等信息
工程的费用(如网络租赁、BIM 、系统运行维护等)。
3实施建议
工程总承包模式下建设项目在可行性研究、方案设计以
及初步设计阶段工程的费用构成,是各阶段工程计价的基础。
但是要满足工程总承包的需要,还需要建立多层级下各阶段都适用的新的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按照可行性研究阶段、
方案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的不同特点和要求,以及这些阶段应该完成的工作内容,对其工程类别进行明确的划分和统一,建立国家级或省级工程费用数据库,满足多层级各阶段工程计价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工程总承
包发展的若干意见[S ].2016-5-20.[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关于印发《基本建设项目建设成本管
理规定》的通知[S ].2016-7-6.[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S ].2006-7-3.[4]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费用
项目组成[S ].2017-9-4.
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殘
殘
殘
殘
工程质量安全手册(试行)(三十八)
6安全管理资料
6.1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资料
6.1.8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监测和安全巡视记录。
6.1.9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验收记录。
6.2基坑工程资料
6.2.1相关的安全保护措施。
6.2.2监测方案及审核手续。
6.2.3第三方监测数据及相关的对比分析报告。
6.2.4日常检查及整改记录。
6.3脚手架工程资料
6.3.1架体配件进场验收记录、合格证及扣件抽样复试报告。
6.3.2日常检查及整改记录。
6.4起重机械资料
6.4.1起重机械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备案证明、租赁合同及安装使用说明书。
6.4.2
起重机械安装单位资质及安全生产许可证、安装与拆卸
合同及安全管理协议书、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装告知、安装与拆卸过程作业人员资格证书及安
全技术交底。
6.4.3起重机械基础验收资料。
安装(包括附着顶升)后安装单位自检合格证明、检测报告及验收记录。
6.4.4
使用过程作业人员资格证书及安全技术交底、使用登记
标志、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多塔作业防碰撞措施、日常检查(包括吊索具)与整改记录、维护和保养记录、交接班记录。
6.5模板支撑体系资料
6.5.1架体配件进场验收记录、合格证及扣件抽样复试报告。
6.5.2拆除申请及批准手续。
6.5.3日常检查及整改记录。
6.6临时用电资料
6.6.1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及审核、验收手续。
6.6.2电工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6.6.3总包单位与分包单位的临时用电管理协议。
6.6.4临时用电安全技术交底资料。
6.6.5
配电设备、设施合格证书。
(来源: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