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常见的天气系统练习试题(带完整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文范例指导参考常见的天气系统右图中甲地位于低气压中心,读图回答1~2 题。
1.图中四点受暖气团控制的是()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盛行下沉气流
B.此图是北半球的锋面气旋
C.②地吹偏南风,③地吹偏北风
D.③地出现连续性降水
3.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秋高气爽”的天气,是下列哪个影响的结果()A.冷锋 B .暖锋 C .气旋 D .反气旋
4.读图,A、B、C、D几种天气系统中,能形成我国东南沿海夏秋季台风天气的是()
5.冷锋和暖锋的共同点有()
A.降水都发生在锋前 B .过境时气压升高
C.暖空气均位于锋面以下 D .过境时天气常有风云雨雪等
6.指出在准静止锋控制下形成的天气现象()
A.贵阳冬季的阴雨天气B.北方夏季的暴雨天气
C.长江中下游夏季的伏旱天气D.我国冬季的寒潮天气
7.在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北半球近地面低压中心的空气()A.按逆时针方向辐散B.按逆时针方向辐合
C.按顺时针方向辐散D.按顺时针方向辐合
8.可以促使气流上升,带来降水的是()
A.高压与低压 B .气旋与反气旋
C.冷锋与暖锋 D .迎风坡与背风坡
9. 2006 年重庆地区遭受10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主要是下列哪个天气系统的影响:()
10.从该天气系统所处半球和气压分布看,它属()
A .北半球,高气压B.北半球,低气压
C.南半球,高气压D.南半球,低气压
11.若该天气系统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我国的天气为()
A.伏旱天气B.梅雨天气C.出现台风D.寒冷天气
范文范例指导
参考
12.当该天气系统位于上海正东方向海面时,上海市吹()
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
13.当暖锋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状况是()
A.连续性降水 B .沙尘暴天气 C .狂风暴雨 D .晴朗天气
14. “曹操立不起营寨,心中忧惧⋯⋯子伯曰:‘连日阴云布合,朔风一起,必大冻矣⋯⋯’⋯⋯是夜北风
,沙土冻紧,土城已筑完。
”造成选文所述天气变化的是()大作,操尽驱兵士担土泼水⋯⋯比及天明
A.准静止锋B.冷锋C.暖锋D.暖气团
15.我国下列天气现象与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北方夏季的暴雨——反气旋 B .江淮地区梅雨——反气旋
C.台风——热带气旋 D .冬季寒潮——反气旋
16. 下图中表示南半球的是()
1008
1010
1012
1014
①②
③④
单位:百帕
A. ①②
B. ②③
C.②④
D. ①③
分析某地 5 月5 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
图,回答17~19 题。
17. 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可能是由()
A. 反气旋影响
B. 冷锋影响
C.气旋影响
D. 准静止锋影响
18. 这次降水形成过程是()
A. 气流下沉形成
B. 气流对流上升造成
C.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
D. 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
19. 此系统易造成()
A.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B. 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
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D.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
图7 北半球某地等压线分布图,完成20~22 题
读
20.ABCD四点中能正确表示风向的是()
A. A
B. B
C. C
D.D
21. 形成风的直接动力是:()
A. 地表冷热不均
B. 水平气压梯度力
C.摩擦力
D. 地转偏向力
22. 天气系统①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是()
A. 大风降温
B. 阴雨天气
C. 秋高气爽
D. 炎热干燥
23. 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会出现“伏旱”天气。
造成这种现象的天气系统是()
2009 年第8 号超强台风“莫拉克”于8 月7 日23 时45 分在我国台湾省花莲县登陆。
登陆时中心附
近最大风力仍有13 级(40 米/秒) ,使台湾省遭受了50 年来最严重的水灾。
截止 6 日下午 6 时, 莫拉克台风造成全台共461 人死亡、192 人失踪、46 人受伤。
因灾直接经济损失700 亿元新台币。
据此回答24~25 题:
24. 下图中( 同心圆表示等压线,箭头表示风向) ,能正确表示台风“莫拉克”的是()
25. 正确反映花莲县在该天气系统过境期间气压变化过程的是()
26.下图为南半球某地因热力因素形成的海平面等压线图,P点吹北风,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近地面气温,甲地气温低于乙地
②甲地可能为云雨天气,乙地为晴朗天气
③甲地为下沉气流,乙地为上升气流
④乙地所在地区,气流为逆时针方向向外流动
A.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27.下图表示①地处于北半球的低压区,箭头表示①地的风向。
四幅图中风向正
确的是()
28. 读甲、乙两幅等压线分布图,判断甲、乙两点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点盛行西南风
B. 乙点盛行东北风
C.甲、乙两点风力大小相等
D. 甲点风力小于乙点
29. 当暖锋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是()
A.连续性降水 B .天气晴朗,气压下降
C.气温湿度骤降,天气晴朗 D .狂风暴雨
30. 下列四副图中,正确表示冷锋天气的是()
A B C D
31. 造成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初夏“梅雨”天气的是()
A.冷锋 B .暖锋 C .准静止锋 D .反气旋
32. 右手握拳,大拇指垂直向上,表示垂直气流方向,其余四指表示水平气流方向。
该方法表示的是()
A.北半球的反气旋 B .南半球的气旋
C.北半球的气旋 D .南半球的反气旋
33. 有关气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B .气流由中心向四周流出
C.中心气流下沉增温 D .过境时云量增多,常出现阴雨天气
34.读下面冷锋示意图,从图中可判断出()
A.白天气温:①<④B.夜晚气温:④>①
C.气压:②>③ D .降水:④<③
35.下列关于锋面对天气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多是受暖锋影响而形成的
B.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是冷锋南下形成的灾害性天气
C.台风是暖锋影响下的恶劣天气
D.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暖锋
读右图,回答36~37 题。
36.从所处半球和气压场分布状况看,它属于()
A.北半球、高气压 B .北半球、低气压
C.南半球、高气压 D .南半球、低气压
37.该气压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特征是( )
A.阴冷潮湿 B .晴朗干燥
C.高温多雨 D .阴雨绵绵
下图是亚洲东部某区域两个时刻的等压线图( 单位:百帕) ,读图回答38~
39 题。
38.左图中 A 处等压线的数值可能为( )
A.1004 1006 B .1006 1008
C.1008 1010 D .1004 1008
39.在右图中,上海市的风向是________;在这 6 个小时中,风力明显加大的是________( ) A.偏东风台湾岛 B .偏北风黄河口
C.东北风辽东半岛 D .偏南风珠江口
读“昆明准静止锋示意图”,回答40~42 题。
40.此锋面形成的季节多在( )
A.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41.此时贵阳附近的天气特征是( )
A.阴雨连绵 B .晴空万里 C .大雪纷飞 D .暴风骤雨
42. 据图分析昆明准静止锋的成因主要是( )
A.暖气团势力强 B .冷气团势力强
C.地形影响 D .海陆位置影响
读“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 单位:百帕) 分布图”,回答43~44 题。
43.假如气压变化只与气温有关,图中两条纬线和三条经线的交点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 A.(40°,130°) B .(40°,140° )
C.(30°,120°) D .(30°,130° )
44.该时间段内,M点( )
①偏南风转西北风②风力减弱③天气晴朗④气温降低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
45. 以下关于锋面系统叙述错误的是()
A.冷暖气团相遇时一般是冷气团在锋面之下
B. 暖锋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所形成的锋
C.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多是由暖锋造成的
D.我国江淮地区的梅雨是锋面形成的降雨
下图为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46~48 题。
46.图中甲、乙两处之间最大气压差可能为(百帕)()
A.39<P<40 B.40<P<41
C.44<P<45 D.30<P<31
47.北京与东京相比()
A.北京风力小于东京
B.北京风力大于东京
C.北京风力同于东京
D.无法确定
48.郑州、西安两地气温、气压相比()
A.郑州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受锋前暖气团控制
B.郑州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处于冷锋过境前
C.西安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处于冷锋过境后,受锋后冷气团控制
D.西安气温较低,气压较高,是降水过多所致
图1 中a 为等温线, b 为锋线且向偏北方向移动,虚线范围内为雨区。
读图1,回答49-50 题。
49.图示地区()
A. 位于北半球, b 为冷锋B.位于北半球, b 为暖锋
C.位于南半球, b 为冷锋D.位于南半球, b 为暖锋
50.当前()
A.甲地受锋面影响,气温降低、风力增强
B.乙地受锋面影响,阴雨连绵
C.甲地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日较差较大
D.乙地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压高、气温低
2009 年11 月上旬,我国中东部地区都经历了一次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河北、山西、河南、陕西、
山东、北京等省份都不同程度受到了暴雪天气的影响,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几十年一遇、百年一遇的暴雪。
据此回答
51. 形成本次雪灾的天气系统是下图中的哪一个()
A B C D
二、综合题
52.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图为锋示意图,图中 A 是气团。
该图所示锋面的移动方向是。
(2)C、D、E 三地中气温最高的是地,
气压最高的是地,
属于阴雨天气的是地。
(3) 该锋形成的降水多在锋(前、后)
西东(4) 该锋过境后的天气状况为原因是。
53. 读“锋面示意图”,该锋面自东向西移动,回答下列问题。
(1)2010 年1 月3 日衡水的大雪是该锋面系统造成的,该系
统为。
(2)A与C 两处相比,处(填字母)气温高,其原
因是。
(3)此时B处天气特征是
(4)此天气系统经过C地后,C地的气温(升高或降
低)。
(5)我国哪些天气现象和该天气系统有关?(至少列举 2 例)
54. 读“我国某地 1 月中旬的气象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段时期该地气压变化呈趋势,气温变化呈趋势,
由此判断,引起天气变化的原因是锋过境。
(2)从冷暖性质看,12 日该地受气团控制;从形成
源地看,17 日受气团控制。
(3)在两天内天气变化最为剧烈,可能出现、天
气。
(4)如果该锋移动速度很快,则往往容易形成天气。
这种情况在我国地区季最为常见。
如果锋前的暖气团比较
干燥,则常出现或天气,这在我国地区的季常
可见到。
55.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天气系统属于,且分布在半球。
(2)A 处往往出现天气,该天气系统在热带洋面上强烈发展,形
成,并在、夏季和影响我国沿海地区。
(3) 若C处的风向和B处相同,则D处刮
风。
(4) 关于AB两处的对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 处的气压高于B处B.
B 处的气温高于 A 处
C.A 处的风力大于B处D.B 处的温差大于 A 处
56.读北半球某地区的海平面等压线图,回答问题。
(1)A处的天气系统:按气流状况叫做______。
(2)A、B 两处,其中可能形成阴雨天气的是_________处。
(3)图中D处的风向为__________(2 分)
57.读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D地的天气系统按气流状况叫__________。
P1、P2、P3按气压值由大到小排序为。
(2)A处风向为风。
(3)A、B两处比较,处风力更大,理由。
(4)锋面雨区的位置主要位于(甲、乙、丙、丁)地。
未来几天内,乙地的天气特征为
58.读某地区等压线分布图(北半球),回答
(1)在图中标出高压中心和低出中心的位置。
(2)在图中画出高压脊线(用===)低压槽(用――)的位置。
(3)图中甲地的风向是风,乙地的风向是风。
(4)甲地的风力较乙地的风力,原因是。
(5)如果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受A气压控制,此时应为季,
我国主要吹风。
59.读某天气系统示意简图,分析回答:
(1)该天气系统位于南北半球的半球,反映的是近地面还是高空的情
况。
(2)该系统属于气压中心,从气流运动状况看属于。
A
甲
C
D
(3)甲地目前在气团控制之下,将受(冷锋或暖锋)影
响,经历天气过程。
(4)如果冷暖锋面均引起降水,那么降水主要在ABCD的和中。
60.读“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天气系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两处,为高气压中心,按天气系统
的气.流.状.况.划分属于,图中乙处中心垂直方向气流运
动状况为(填“上升”或“下沉”)。
(2)甲、乙两气压中心控制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大的
是。
(3)图中①②两条锋线中,冷锋是。
锋线旁阴影为
雨区,A雨区在锋(填“前”或“后”)。
(4)图中两城市气温较高的是;此时长春刮风。
61.读图3“北半球某地的天气系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C、D两地,从气流运动状况看:
C是;D处垂直方向空气运动;天气晴朗的是(C、
D),气温日较差较小的是(C、D)。
(2)风向:A ,B 。
A、B 风力大的是。
(3)2009 年12 月25 日哈尔滨度过了一个雪花飞舞的圣诞节,雪后温度骤降,
请判断当日影响哈尔滨的天气系统为,此时甲、乙、丙、丁四地中可
图3
能为哈尔滨的是。
该天气系统过境后哈尔滨的天气状况为:、。
62.读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刻气压分布图(图11),完成下列要求。
(7 分)
(1)从图中气流运动状况看,此时 A 处天气系统被称为,B 处气流为(顺或逆时针)方向旋转辐合上升。
(2)在图中C、D、E、F 四处中,出现连续性降水天气的是处。
(3)G处风向为,控制该地的气团的特点是。
63.下图中 a 为等温线, b 为锋线( 锋面与地面交线) ,虚线范围内为雨区且 b 向偏北方向移动,读图回答
下列问题。
(1) 图示地区位于( 南、北) 半球,锋面 b 按性质划分属于锋。
(2) 当前,甲、乙两处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哪一处?为什么?
(3) 甲处未来一两天内天气如何变化?
参考答案
1-5 ACDAD 6-10 ABCDA 11-15 ACABC 16-20 DBDBC 21-25 BBBDB 26-30 CCDAA 31-35 CCABB 36-40 ABBAD 41-45 ACCBC 46-51 ABACCB
52. (1)冷暖自西向东(2)CED(3)气温升高,气压下降,天气转晴;暖气团替代冷气团控制
此地。
53.(1)冷锋(2)A 暖气团控制(3)阴雨天气(4)降低
(5)我国夏季北方的暴雨寒潮等
54.(1)上升下降冷(2)暖极地大陆(3)14、15 大风、雨雪(4)狂风暴雨华
北(或北方)夏大风沙暴北方冬、夏
55. (1)气旋(低压)北(2)阴雨台风春末秋初(3)东南(4)D
56.(4 分)(1)反气旋(2)B (3)东北风
57. (1)气旋系统P 3>P2>P1
(2)偏西风(3)A 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4)甲丁大风、暴雨、降温
58. ⑶西北风偏南风或东南风
⑷大甲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⑸冬偏北风
59. (1)北,近地面。
(2)低气压中心,从气流运动状况看属于锋面气旋。
(3)甲地目前在暖气团控制之下,将受冷锋(冷锋或暖锋)影响,经历
阴天,刮风,降水天气过程。
(4)如果冷暖锋面均引起降水,那么降水主要在ABCD的 A 和 D 中。
60.(1)甲反气旋上升(2)甲(3)①后
(4)长春偏南风(南风、西南风)
61 .(10 分) (1)反气旋( 1 分),上升( 1 分),C(1 分),D
(2)偏西(1 分),偏南( 1 分)。
A
(3)冷锋(1 分),甲(1 分),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好
62. (1)反气旋逆时针(2)C (3)西北风寒冷干燥
63.(1) 南冷
(2) 甲;受暖气团控制,晴朗无云,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晚上大气逆辐射作用弱。
(3) 先出现较大的风或阴雨天气,随后天气转晴,气温下降,气压上升。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