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阳新县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石市阳新县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
1. (2分) (2019九上·滦南期中) “伐薪烧炭南山中”是白居易所写的诗句。

这里“伐薪”和“烧炭”各指的变化是()
A . 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B . 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
C . 两者都是物理变化
D . 两者都是化学变化
2. (2分)(2018·鼎湖模拟) 你认为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白烟
B . 把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稀硫酸中溶液呈蓝色
C . 把NaOH溶液滴入到MgSO4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
D .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会发出耀眼的白光
3. (2分) (2018九上·临城期中) 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
A . 车胎在阳光下爆裂﹣﹣分子体积变大
B . 氧化汞受热后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C . 闻到不远处的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 . 钢轨夏天缝隙变小﹣﹣原子之间间隔变大
4. (2分)(2019·宁夏模拟)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 蒸发食盐水
B . 取用固体药品
C . 量取一定体积的水
D . 检查装置气密性
5. (2分)(2017·通州模拟) 下列有关符号“Cu”表示的意义中,不正确的是()
A . 一个铜原子
B . 一个铜元素
C . 铜
D . 铜元素
6. (2分)据报道,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种氦钠化合物(化学式为Na2He)。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Na2He中Na为+1价,He为-1价
B . Na2He中Na、He元素的质量比为2:1
C . Na2He中含有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
D . 稀有气体都很稳定,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7. (2分) (2017九上·阿荣旗期末)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下列粒子的数目可能增多的是()
A . 质子
B . 原子
C . 电子
D . 分子
8. (2分)(2018·岳阳模拟) 分类法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以下分类错误的是()
A . 合金:生铁、青铜、硬铝
B . 氧化物:水、二氧化锰、五氧化二磷
C . 碱:纯碱、生石灰、苛性钠
D . 合成材料: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9. (2分)(2017·广东模拟) 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A . 木柴燃烧时,把木柴架空
B . 油锅着火时,用水灭火
C . 用铅笔芯粉末打开生锈的锁头
D . 用过的菜刀涂食用油防锈:
10. (2分)(2016·徐州模拟) 2015年徐州市荣获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第一名.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我市打造的“一城青山半城湖”,降低了空气中PM2.5的含量
B . “云龙湖边看云雾、湖东路上醉花香”,说明微粒不断运动
C . 市区177个公园免费开放,游客增多,加剧了温室效应
D . 多个太阳能光伏发电厂运营,减少了有害气体的排放
11. (2分) (2019九上·淮安期中) 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后恢复到室温,打开弹簧夹发现进入广口瓶的液体液面高度超过广口瓶容积的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 . 实验中所取的红磷过量
B . 实验装置可能漏气
C . 实验前没有将弹簧夹夹紧
D . 实验时将燃烧红磷伸入瓶中太快
12. (2分) (2017·南通模拟) 在一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甲乙丙丁
反应前的质量/g410125
反应至t时刻的质量/g2a b17
反应后的质量/g0229d 已知该反应的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的比为1∶2,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d的数值为9
B . b的数值为4
C . 甲和丁为反应物
D . 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甲的2倍
13. (2分) (2018九上·灯塔月考) 在下列蜡烛燃烧的实验中,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 . 实验1中蜡烛火焰逐渐熄灭
B . 实验2白瓷板表面无明显变化
C . 实验3外焰部分的火柴梗最先碳化
D . 实验4烧杯内壁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4. (2分)(2020·广州模拟) N(NO2)3是科学家近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火箭燃料,下列关于N(NO2)3说法正确的是()
A . N(NO2)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2
B . N(NO2)3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2:3
C . N(NO2)3中总共有8个N原子和6个O原子
D . N(NO2)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
15. (2分) (2017九上·盐城期末)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金块抽成金线
B . 电加热法使水沸腾
C . 可燃冰燃烧
D . 铁矿石的粉碎
二、填空题 (共2题;共12分)
16. (6分)江西不仅山清水秀、景色迷人,特色美食更是遍布各地,令各路“吃货”流连忘返。

(1)南昌“藜蒿炒腊肉”风味独特,清香扑鼻。

从分子角度解释“清香扑鼻”的原因是________。

(2)赣州“斋婆柚”汁多味美,齿颊生津。

柚子等水果富含人体所需的________(填营养素名称),柚子皮还可以吸附室内异味,写出一种具有同样性质的化学物质的名称:________。

(3)吉安“安福火腿”营养丰富,历史悠久。

“火腿”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一种营养素是________。

(4)宜春“丰城冻米糖”松脆香甜,誉满江南。

“冻米糖”中蔗糖的化学式为C12H22O11 ,其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5)九江“茶饼”酥香可口,茶食精点。

“茶饼”中所含锌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①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g ②锌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为18
③锌是人体重要的常量元素④人体缺锌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17. (6分) (2018九上·孝义期末)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化学?
(1)厨房用水以自来水为主,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利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是因为活性炭具有________ 的性质,投药消毒的过程中发生了 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某同学在胜溪湖取了一些水,为了除去水中的泥土和沙子,在实验室进行了下图装置所示的实验操作,操作中存在的明显错误有 ________ ?
(3)煤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居民冬天取暖的主要能源之一。

将火柴划着不能直接引燃煤块,其原因是________ 。

(4)煤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这些气体中会形成酸雨的是 ________ (用化学式表示)。

(5)城市居民用天然气做饭,当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时,调节灶具的进风口会使火焰呈现正常的蓝色,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________ 。

三、简答题 (共2题;共11分)
18. (7分) (2019九上·自贡期末)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磷原子的核电荷数x=________,写出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

(2)表中原子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________。

(3)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________(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镁离子,其离子符号为________。

(4)铝元素与氯元素形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

(5)上述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________。

19. (4分)(2020·枣庄模拟) 额温枪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下图是额温枪及所用电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所标物质中,含有的有机合成材料是________,含有的金属材料是________。

(2)电池内部有一根碳棒,主要利用其________性。

(3)写出能直接表示锌和铜活泼性强弱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四、流程题 (共1题;共7分)
20. (7分)某同学模仿物理课上学到的“串联电路”,设计了如下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后,A中出现大量气泡,B中白磷燃烧,C中液面下降,稀盐酸逐渐进入D中.
请看图回答问题:
(1) 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
(2) B中白磷能够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
(3) D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4) E中的实验现象是紫色石蕊试液变为________色,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5)能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________.
五、实验题 (共1题;共10分)
21. (10分) (2016九上·莆田期中) 实验室选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气体,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3)若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4)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5)实验室制取某气体时,既可用C也可用E装置收集.由此推测该气体所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填序号)
①该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
②该气体难溶于水
③该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
六、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11分)
22. (11分) (2017九下·泰州月考) 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捕捉CO2”、“释放CO2”,实现碳循环(如图所示)。

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对此非常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如下装置探究上述设想的反应原理是否可行。

(1)能证明装置A“释放CO2”的现象是________;
(2)装置B在实验结束撤掉酒精喷灯时的作用是________;
(3)上述反应结束后,小组同学对D中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以证明是否“捕捉”到CO2。

【猜想与假设】
D中的固体可能为:I.只有氧化钙;Ⅱ.氧化钙与碳酸钙;Ⅲ.只有碳酸钙
【进行实验】
①甲同学从D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有白色不溶物。

甲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为碳酸钙,即猜想Ⅲ成立。

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Ⅲ成立,其理由是________。

②乙同学从D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热;继续向试管中加入几滴稀盐酸,没有发现气泡产生。

乙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只有氧化钙,即猜想I成立。

丙同学认为乙的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I成立,理由是________。

③丙同学认为利用感觉温度变化的方法判断是否有氧化钙不可靠,他用水、酚酞试液和
稀盐酸证明了猜想Ⅱ成立,请完成他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猜想Ⅱ成立
(4)通过以上探究,小组同学认为科学家的设想在反应原理上是可行的。

该设想的优点有(填
字母序号)。

A . 原料易得
B . 充分利用太阳能
C . 释放出的CO2可作为资源加以利用
七、计算题 (共1题;共3分)
23. (3分) (2019九上·揭西期末) 下图是实验室中一瓶过氧化氢溶液的标签。

某同学为了测定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否与标签上相符,用烧杯取该溶液50g,加入二氧化锰1g,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内剩余物的总质量为49.4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_
(2)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
(3)通过计算回答,该过氧化氢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已知质量分数= ×100%)是否与标签上相符?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二、填空题 (共2题;共12分)
16-1、
16-2、
16-3、
16-4、
16-5、
17-1、
17-2、
17-3、
17-4、
17-5、
三、简答题 (共2题;共11分)
18-1、
18-2、
18-3、
18-4、
18-5、
19-1、
19-2、
19-3、
四、流程题 (共1题;共7分) 20-1、
20-2、
20-3、
20-4、
20-5、
五、实验题 (共1题;共10分)
21-1、
21-2、
21-3、
21-4、
21-5、
六、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11分)
22-1、
22-2、
22-3、
22-4、
七、计算题 (共1题;共3分)
23-1、
23-2、
23-3、
第11 页共1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