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研究
摘要: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有着紧密联系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中国的高等教育和经济的发展。
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将提高建筑环
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才的质量作为重点。
因此,我们需详细解建筑环境与设备工
程专业人才需求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分析目前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才需求
和培养的状况,寻找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完善方法。
关键词:建筑环境;设备工程;高等教育;经济建设
1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才需求发展的趋势
认识当今世界的大趋势,及时调整、改革教育是一个重要问题。
高等教育的
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
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经
济必须得到科技和教育的支撑。
但仅从经济增长视角看待教育的功能和价值又具
有局限性。
能否提高人的素质不仅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未来,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前
途和命运。
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显示,从经济增长到人的发展是新世纪教
育的必然趋向。
高等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人的发展。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
才培养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有两个方面:一是培养人工环境控制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满足各行各业对室内环境和作业环境的要求;二是通过节能教育和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节能和环保意识。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暴露出我国在该专业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诸如学生知
识结构不合理,专业实践能力较弱,社会适应性较差,就业渠道单一等。
这种状
况对专业的发展不利,也给国家高等教育和经济发展带来潜在的不利影响。
因此,研究行之有效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积极有效的人才培养战略,对主动适应
社会需要、适应学科发展趋势以及就业多元化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1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才数量需求、质量要求随经济和社会发展而
提高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是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
产业结构的转型、建筑体量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加大了对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才
的需求,更对人才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建筑环境控制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
例如电子制造技术的发展和生物制药等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该专业洁净控
制技术的发展;建筑总量的增加和建筑节能的重视,也使得懂得专业技术的运行
人员供不应求。
这就要求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能够跟上技术
发展的速度,而且要求培养的学生具备可塑的能力和基础知识。
1.2持续加大对建筑节能工作的投入,必然拉动对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
人才的需求
暖通空调是一个能源消耗大户,据统计,暖通空调领域在我国温室气体排放
中的贡献率约为15%左右。
世界八大环境问题中,名列前三位的温室气体排放、
臭氧层破坏、酸雨等均与暖通空调领域的能源消耗直接相关。
暖通空调领域的能
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严重时对社会
的影响已接近“公共危机”的程度。
建筑节能工作虽然取得了部分成效,但建筑运
行能耗不论是绝对值还是百分数均持续升高。
2006年我国建筑运行能耗合计
4.954亿吨标煤,较2000年增加74.9%,其中北方城镇采暖能耗约占32.7%。
目前,我国城乡建筑运行能耗约占我国商品能源总量的2
5.5%[6]。
其中采暖、通风
和空调能耗在建筑运行能耗中所占的比例最大,超过60%。
与日本相比,我国单
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高出92.5%,具有很高的节能潜力。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采暖区域的南扩,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新增300
亿平米的民用建筑,增加量为目前民用建筑的近一倍。
这将导致建筑用能的急剧
增长,CO2、NOx、SOx等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增加,将对我国“十一五”期间规划纲
要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
性目标产生巨大挑战。
因此,建筑节能不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需要持续增加,这
必然拉动对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
1.3我国对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才需求极为迫切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所处的建筑行业已经成为国
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部门。
我国城镇建筑面积在7年内增长了127%,由2000年的77亿平米增长到2006年的近175亿平米,增长速度超过了世界银行在20世纪
90年代中期预言的10年翻一番的速度。
房屋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城市人口的增长
速度,人均建筑面积也以极快的速度增长,由2000年的16.7平米人增加到2006
年的30.2平米人,将近翻了一倍。
建筑总量的迅速增加,不仅改善了人们的居住和工作环境,也加大了对建筑
环境控制技术人才的需求。
而且由于技术和材料的发展,超高层建筑、超大体量
建筑、多功能建筑也日益增多,运行和管理这些建筑对建筑环境和设备工程专业
人才提出了更高的技术挑战。
2目前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本科人才需求的状况
2.1从实际情况来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市场
需求在不断的增多,市场空间不断扩大,这门专业的本科毕业生需求量是非常大的。
不过,对于工作经验有要求也是很常见的,这是由专业的性质和企业本身的
问题决定的。
同时,也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工作的适应能力还是非常欠缺的。
2.2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虽然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进,但是其中仍旧存在
着不小的问题,就业途径单一、就业形势严峻就是其中的一方面。
随着我国经济
的发展和建筑数量的增多,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有了很大
程度的提升,但是根据对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建筑环境与设备
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并不是超负荷的。
主要的就业方向包括了建筑设计、暖通
空调等。
近年来,我们国家的基础建设迅猛发展,安装、施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
兴盛起来,并朝着正规化的方向发展。
同时,提高了对技术的要求,对于本科毕
业生的吸引力也在不断加大,一步步成为本科就业的一个重要方向。
3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法
当前中国的现状是:工程教育绝大部分在学校完成,对于毕业生的再教育,
企业是不愿意承担这方面的责任和义务的。
基于这样的状况,进行创新性人才的
培养势在必行。
那么,高等教育就要承担起这方面的责任。
要达成这一目标,就
要在创新意识的培养、专业结构的调整、教学方法的完善等方面下工夫,从各方
面进行改革,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适应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3.1各种存在问题的具体解决措施。
(1)对课程体系进行相应的建设,将其
中的内容进行大量的完善,提升本科省的专业素养。
不能局限于手中的教材,要
不断引进优秀的专业知识,强化教学质量。
(2)在充分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完善实践过程。
鼓励学生到具体的工作环境中去参与实践。
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动
手能力。
(3)提高师资队伍的质量,完善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实践教学的能力。
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2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存在着不少问题。
(1)没有很好地将在课堂中学
到的理论知识进行相关的实践,理论得不到有力的论证,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习所开展的专业活动没有与工程的实际情况有机地联合起来,造成学生理解和
操作上的偏差。
(2)教学的方法与培养的目标不符,造成学生发展方向的偏差,不利于学生专业的学习。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很
多教师自身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经验也很缺乏,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非
常不利。
结束语
本文在介绍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在国内外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主要
问题的同时,剖析了当前本专业面对的机遇与挑战,并结合我校目前实际情况,
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的任务和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与探索,提出
本专业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的新策略,这样才能够为我国建筑业培养出更多具有
创新精神与高工程素质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谷士艳,孙清,敖永华,张春梅,高微.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实践
教学改革探索[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212-215.
[2]王林,马爱华,谈莹莹.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
式探索———以河南科技大学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1(19):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