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论语六则》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1 课:《论
语六则》课件
《论语》六则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共二十篇,是儒家经典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
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第一步: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朗读课文,注意下列红色字的读音正音:论语子曰不亦说乎不愠不思则罔
不学则殆默而识之
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必有我师焉lúnyuē
同“悦”yuèyùn
同“惘”wǎngdài
同“志”zhìhuìzāiyān通假字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白字(别字)。
事实上,第一个写通假字的人可以说是写的白字,但是后人纷纷效仿,也就积非成是了。
通假字大量存在于古书之中,是我们在译读文言文时一定要注意。
听读,注意下列句子的停顿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