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提升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提升练习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永之氓咸善游
[唐]柳宗元
永之氓①咸善游。
一日,水暴②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
中济③,船破,皆游。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④。
其侣⑤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
有顷,益怠⑥。
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⑦之甚!身且死,何以货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吾哀之⑨。
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
(注释)①氓(méng):古代指百姓。
②暴:突然。
③中济:渡到河的中间。
④寻常:平常。
⑤侣:同伴。
⑥有顷,益怠:一会儿就疲乏了。
⑦蔽:蒙蔽,指为金钱所迷惑。
⑧货:这里指钱。
⑨吾哀之:为动用法,我为他感到悲哀。
[1]下面加点字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永之氓咸善游(都)
B.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渡过)
C.何不去之(丢弃,放弃)
D.身且死,何以货为(并且)
[2]结合注释,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对画线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哀溺”是哀叹溺水者的意思。
B.这句话是说如果像这样,难道会有大利淹死大人物的事情吗?于是写下了《哀溺》。
C.作者替被淹死的人感到悲哀、惋惜,因为这个人很愚蠢,要钱不要命。
D.溺水者对钱财的贪婪使他丧失了对生命的顾及,引起了作者“大利淹死大人物”的感想,从而表达了作者对贪图名利者的担忧与讽刺。
[4]本文讲述了一个________的故事,作者借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
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2. 阅读天地。
两小儿辩日(课内阅读)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
一儿曰:“__________,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__________,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把课文内容补充完整。
[2]“汤”的意思是________,由此可以推测“赴汤蹈火”的意思是:
________。
[3]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翻译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孔子不能决也”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________的人,《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说的就是这种品质。
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①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
师旷曰:“何不炳烛②乎?”
平公曰:“安③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④乎?”
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师旷:字子野,春秋时期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
②炳烛:点燃烛火。
③安:怎么。
④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1]短文中,晋平公已经________岁了,担心自己学习________。
[2]画横线一句话中的“少”“壮”“老”分别指的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面一句话的意思。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读《徐孺子赏月》,完成练习。
徐孺子赏月(原文)
徐孺子年九岁,尝①月下戏②,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③?”徐曰:“不然。
譬如人眼中有瞳子④,无此,必不明。
”
(注释)①尝:曾经。
②戏:玩耍。
③邪:文言疑问词,有时也作“耶”。
④瞳子:瞳仁。
[1]理解字义。
(1)“人语之曰”中“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2)“无此,必不明”中“此”指的是_____________。
[2]与译文“若是月亮中什么都没有,它是不是会更加明亮呢”意思相同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徐孺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A.不正面直接回答,而是借助“眼有瞳仁”来回答。
B.顺水推舟,回答问题简洁、明了。
C.回答问题委婉,起到了含沙射影的作用。
[4]我觉得徐孺子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5.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按要求回答文后问题。
解缙敏对
解缙①尝从游内苑②。
上③登桥,问缙:“当作何语?”对曰:“此谓
‘一步高一步’。
”及下桥,又问之。
对曰:“此谓‘后边又高似前边’。
”上大说。
一日,上谓缙曰:“卿知宫中夜来有喜乎?可作一诗。
”缙方吟曰:“君王昨夜降金龙,”上遽④曰:“是女儿!”即应曰:“化作嫦娥下九重。
”上曰:“已死矣!”又应曰:“料是世间留不住,”上曰:“已投之水矣!”又应曰:“翻身跳入水晶宫。
”上本欲诡言以困之,既得诗,深叹其敏。
(选自明·冯梦龙《白话笑史》)
(注释)①解缙:明朝人。
②内苑:御花园。
③上:指明成祖朱棣。
④遽:立刻。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解缙(________)上遽曰(_______)欲诡言以困之(_______)
[2]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解缙尝从游内苑尝:__________________
(2)上大说说:__________________
(3)上本欲诡言以困之以:__________________
(4)深叹其敏敏:__________________
[3]皇上在游内苑时,听了解缙的回答后,为什么“大说”?请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下文,说说文中“君王昨夜降金龙”中“降金龙”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卿”在古代有多个义项:A.古代高级官职及爵位的名称。
B.古代君对臣、长辈对晚辈的敬称。
C.古代夫妻之间的爱称。
D.对男子的敬称。
请指出下列句中“卿”的意思。
(填序号)
(1)卿知宫中夜来有喜乎(______)
(2)拜为上卿(______)
(3)卿卿我我(______)
[6]读了本文,你认为解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的问题。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给划线字注音。
[2]解释下列划线词。
①两小儿辩斗________
②我以________日始出时去________人近
③及________其日中如探汤________
④孔子不能决________也
⑤孰________为汝多知________乎
[3]下面两句话一是直接引用句,二是间接引用句。
试将第一句改写为间接引用句,将第二句改写为直接引用句。
①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滥芋充数
齐宣王使人①吹竽,必②三百人。
南郭处士③请④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lǐn)食⑤以⑥数百人。
宣王死,湣(mǐn)王立,好⑦一一听之,处士逃。
(注)①使人:叫人。
②必:总是。
③处士:没有做过官的人。
④请:要求。
⑤廪食:公家供给粮食。
⑥以:跟别人相同。
⑦好:喜欢。
[1]联系注释与上下文解释句子。
①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廪食以数百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宣王死,湣王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南郭先生逃跑的原因是________。
8. 阅读理解。
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
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
桓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君欲止之,何不试勿衣紫也。
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于
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
”公曰:“诺!”于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国中莫衣紫;三日,境内莫衣紫也。
[1]写出文中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衣:_________________。
恶: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符号的地方用“|”标出来。
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
[3]造成齐国“五素不得一紫”这种局面的根源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管仲的建议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阅读与理解。
徐湛之出行
徐湛之出行,与弟同车。
车轮忽折,路人来救。
湛之令先抱弟,然后自下。
注释:徐湛之,人名。
[1]翻译加点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徐湛之是怎样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给下面的字注音。
盂________ 孰________ 汝________ 知________
[2]解释下列划横线字词。
①两小儿辨斗________
②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________ ________
③及其日中如探汤________ ________
[3]翻译下面的句子。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哪一句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文言文阅读。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
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
匡说《诗》,解人颐。
”鼎,衡小名也。
邑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
[1]解释下列带点的词语。
衡乃穿壁引其光(______________)遂成大学(______________)
而不求偿(______________)愿得主人书遍读之(______________)[2]文中有关匡衡的三个故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中,我们应该学习匡衡的什么品
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文言文阅读。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huǐ huì)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wéi wèi)有鸿鹄(hú gào)将至,思援弓缴(jiǎo zhuó)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wéi wèi)是其智弗若与(yú yǔ)?曰:非然也。
[1]用“√”选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解释带点字的意思,并翻译句子。
(1)使弈秋诲二人弈。
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是其智弗若与?
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棋,一人____;一人____;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
13. 阅读《荷》,完成习题。
荷
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
荷梗直立。
荷叶形圆,茎横泥中,其名日藕。
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1]本篇小古文用简练的语言从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向我们介绍了一种植物,它是______。
[2]“或”字有多个解释:①或者,或许;②有时;③有的……文中“或红或白”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中的“或”含义相同。
都应理解为(____)(填序号)
[3]由“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你能想到的成语是____。
[4]古往今来描写这种植物的诗词很多,写下你喜欢的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文言文阅读。
得过且过
五台山有鸟,名曰寒号虫,四足,肉翅,不能飞。
其粪即“五灵脂”。
当盛暑时,毛羽文采绚烂,乃自鸣曰:“凤凰不如我!”比至深冬严寒之际,毛羽脱落,若雏,遂自鸣曰:“得过且过。
”
[1]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
(1)比至(____)(2)遂自鸣曰(____)(3)得过且过(____)[2]翻译下面的句子。
比至深冬严寒之际,毛羽脱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说说这则故事带给你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