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市青浦区高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F是一种常见的α-氨基酸,可通过下列路线人工合成:
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E中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烃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
(2)由化合物D生成E、醇C生成D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合物F的系统命名为____________,F相互形成的环状二肽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4)化合物C可在灼热Cu催化下与O2发生反应,得到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化合物E与足量NaOH醇溶液加热反应,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6)烃A可与苯酚在酸性条件下产生苯酚对位取代衍生物G(C8H10O),其满足如下条件的G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种。
①遇FeCl3溶液不显紫色;②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
2.常温下向20mL 0.1mol/L氨水中通入HCl气体,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随通入HCl气体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点通入的HCl气体,在标况下为44.8mL
B. b、c之间溶液中c(NH4+)>c(Cl-)
C. 取10mL的c点溶液稀释时:c(NH4+)/c(NH3·H2O)减小
D. d点溶液呈中性
3.一种新型燃料电池,用两根金属作电极插入KOH溶液中,然后向两极分别通入甲烷和氧气,其电极反应为X极:CH4+10OH--8e-===CO32-+7H2O;Y极:4H2O+2O2+8e-===8OH-。
下列关于此燃料电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X为负极,Y为正极
B. 工作一段时间后,KOH的物质的量减少
C. 在标准状况下,通入5.6 L O2完全反应后,有1 mol电子发生转移
D. 该电池工作时,X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
4.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检验乙烯是否具有还原性:向乙醇中加入少量浓硫酸并加热,将所得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
B. 除去NaHCO3溶液中混有的Na2CO3:向含有Na2CO3的NaHCO3溶液中加入适量CaCl2溶液,过滤
C. 检验海带中是否含有碘元素:将干海带剪碎、灼烧成灰,用蒸馏水浸泡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2~3滴淀粉溶液,再滴加少量新制氯水
D. 比较水和乙醇分子中羟基氢原子的活泼性:相同温度下,取等体积水、乙醇,向其中分别加入相同大小的金属钠
5.下列方程式不能正确表示某沉淀溶解过程的是( )
A.热的浓盐酸洗涤试管内壁的MnO2:MnO2+4H++2Cl-∆
Mn2++Cl2↑+2H2O
B.热的NaOH溶液洗涤试管内壁的S:3S+6NaOH ∆
2Na2S+Na2SO3+3H2O
C.向石灰石粉的悬浊液中持续通CO2:Ca(OH)2+2CO2=Ca(HCO3)2
D.稀硫酸可除去铁锈:Fe2O3+6H+=2Fe3++3H2O
6.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0.1mol·L-1KHSO3溶液:Na+、NH4+、H+、SO42-
B. 0.1mol·L-1H2SO4溶液:Mg2+、K+、Cl-、NO3-
C. 0.1mol·L-1Na2SO3溶液:Ba2+、K+、ClO-、OH-
D. 0.1mol·L-1Ba(OH)2溶液:NH4+、Na+、Cl-、HCO3-
7.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全氟丙烷的电子式为:
B. 的分子式为:C8H8
C. 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
D. 硝基苯的结构简式:
8.下列变化符合图示的是
①水蒸气液化②H2O2分解制O2
③Ba(OH)2·8H2O和NH4Cl的反应
④NaHCO3受热分解⑤氢气还原氧化铜⑥碘的升华
A.③④⑤ B.②⑤⑥
C.①②⑤⑥ D.②③⑤
9.关于强、弱电解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不存在电离平衡
B.导电能力强的溶液其电解质是强电解质
C.同一弱电解质的溶液,当温度不同时,其导电能力也不相同
D.强电解质在液态时,有的能导电,有的不能导电
10.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
...的是
A.向氨化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气体:Na++NH3+H2O+CO2=NaHCO3↓+NH4+
B.碱性条件下次氯酸钾溶液与氢氧化铁反应:3ClO-+2Fe(OH)3+4OH-=2FeO42-+3Cl-+5H2O
C.向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过氧化钠固体:2Na2O2+2Fe2++2H2O=4Na++2Fe(OH)2↓+O2↑
D.向饱和的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Ca2++HCO3-+OH-=CaCO3↓+H2O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1 L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 L氧气的质量小
B.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甲烷(CH4)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原子数一定相等
C.同温同压下的一氧化碳气体和氮气,质量一定相等
D.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其分子数一定相等,原子数也一定相等
二、填空题
12.(1)在下列各组物质中:
A O2和O3
B 氘和氚
C CH4和CH3(CH2)2CH3
D 和
E CH3(CH2)2 CH3和
①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 ②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
③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 ④互为同分异构的是_____.(均填选项号)
(2)下列各种物质:①H2O②NH3③KOH④Na2O2⑤MgCl2⑥Ne ,不存在化学键的是_____;
只存在离子键的是_____;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_______;含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__________________。
(3)CO2的电子式为 ________________;NH3的结构式为 _______________;
(4)Na2O2熔化时被破坏的是________。
【答案】 (1). B (2). A (3). C (4). E (5). ⑥ (6). ⑤ (7).
①和② (8). ④ (9). (10). (11). 离子键
三、单选题
13.三硫化四磷用于制造火柴及火柴盒摩擦面,分子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三硫化四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物质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3
B. 该物质22 g含硫原子的数目约为1.806×1023
C. 该物质分子结构中S、P最外层电子数均不为8
D. 该物质分子中不含非极性共价键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无
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氨水中通入HCl,发生NH3·H2O+HCl=NH4Cl+H2O,对水的电离抑制能力先减弱后增大,然后逐步分析;
【详解】A、当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n(HCl)=n(NH3·H2O)=20×10-3L×0.1mol·L-1=2×10-3mol,标准状况下HCl的体积为44.8mL,随着HCl的加入,溶液由碱性向酸性变化,b点对应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0-7mol·L-1,此时溶液显中性,溶质为NH3·H2O和NH4Cl,即所加HCl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小于44.8mL,故A错误;
B、b点时,溶液显电中性,即c(NH4+)=c(Cl-),c点溶质为NH4Cl,c(Cl-)>c(NH4+),因此b、c之间溶液中c(NH4+)<c(Cl-),故B错误;
C、c点溶质为NH 4Cl,NH4Cl属于强酸弱碱盐,NH4+发生水解,NH4++H2O NH3·H2O+H +,加水稀释,促进水解,n(NH
·H2O)增大,n(NH4+)减小,同一溶液中浓度之比等于物质
3
的量之比,即c(NH4+)/c(NH3·H2O)减小,故C正确;
D、d点溶质为NH4Cl和HCl,溶液显酸性,故D错误,答案选C。
3.D
解析:D
【解析】
考查原电池的判断和有关计算。
在原电池中负极是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的。
正极是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的。
甲烷失去电子,被氧化,所以X是负极,Y是正极。
将两电极的方程式叠加即得到CH4+2OH-+2O2===CO2+3H2O,因此氢氧化钾是减少的。
标准状况下5.6 L O2是,所以转移的电子是0.25mol×4=1.0mol。
根据X极的电极反应式可知负极X是消耗OH-的,所以碱性是降低的,因此答案选D。
4.C
解析:CD
5.无
6.B
解析:B
【解析】
【详解】A项、溶液中H+与KHSO3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选;
B项、0.1mol·L-1H2SO4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B正确;
C项、ClO-具有强氧化性,碱性条件下会将Na2SO3氧化,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选;
D项、NH4+和HCO3-会与Ba(OH)2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选。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离子共存,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把握习题中的信息及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
7.B
解析:B
【解析】
【详解】A.该电子漏掉了氟原子最外层未参与成键的电子,其电子式应该为:
,故A项错误;B.由有机物键线式的书写规则可知的分子式为:C8H8,故B项正确;C.乙烯的结构简式为:,其中碳碳双键在书写时不能省
略,故C项错误;D. 分子中成键原子的连接错误,结构简式应该为:
,故D项错误;答案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有机物的电子式、结构简式、键线式等用语的表达,在结构简式的表达中注意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等重要的官能团不能省略。
8.无
9.B
10.C
11.A
解析:【答案】A
【解析】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同体积的一氧化碳和氧气的物质的量相等。
因为一氧化碳的摩尔质量比氧气的小,因此同体积的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氧气的质量小,故A正确;已知N=n·N A,则物质的量相同时,甲烷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原子数之比为5∶2,故B错误;同温同压下的一氧化碳气体和氮气,因体积未知,质量并一定相等,故C错误;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相同条件下的相同体积的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分子数目一定相等,但原子数目不一定相等,因为一个分子含有的原子个数不一定相等,故D错误;答案选A。
二、填空题
12.【分析】
(1)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元素的不同原子;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单质之间的互称,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和各数值的意义计算分析;
(2)相邻原子间存在的强的相互作用
解析:【分析】
(1)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元素的不同原子;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单质之间的互称,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和各数值的意义计算分析;
(2)相邻原子间存在的强的相互作用为化学键,阴阳离子间形成的化学键为离子键,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相同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为非极性共价键;
(3)二氧化碳是共价化合物,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分别形成两个共价键,氨气为共价化合物,氮原子和氢原子形成三个共价键;
(4)过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熔融破坏的是离子键。
【详解】(1)A.O2与O3由氧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B.氘和氚质子数相同为1,中子数不同分别为1、2,是氢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
C.CH4和CH3(CH2)2CH3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3个CH2基团,二者是同系物;
D.和分子组成和结构均相同,是同种物质;
E.CH3(CH2)2 CH3和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是同分异构体;
故:①互为同位素的是B;②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A;③互为同系物的是C;④互为同分异构的是E;
(2)下列各种物质:①H2O ②NH3③KOH ④Na2O2⑤MgCl2⑥He,不存在化学键的是稀有气体⑥He,只存在离子键的是⑤MgCl2,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①H2O 和②NH3,含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④Na2O2;
(3)CO2的电子式为,氨气的结构式为:;
(4)过氧化钠是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熔融破坏的是离子键;
【点睛】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互为同系物的物质满足以下特点:结构相似、化学性质相似、分子式通式相同、分子式不同、物理性质不同,研究对象是有机物;具有相同分子式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
三、单选题
13.B
解析:B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有1个P结合3个S为+3价,其它3个P结合1个S都是+1价,正价总数为+6,而S为-2价,故A错误;
B.该物质22g含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22
220/
g
g mol
×3=0.3mol,则其原子数约为
6.02×1023×0.3=1.806×1023,故B正确;
C.该物质分子结构中S最外层电子数为6,差2个电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所以只需要形成两个共价键、P最外层电子数为5,差3个电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观察分子结构式可以发现P、S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C错误;
D.该分子中含有P-P非极性键,故D错误;
答案:B
【点睛】共价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是通过电子对的偏移表现的,每个原子形成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也就是共价键个数)为化合价数值,电子对偏向为负价,偏离为正价,不偏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