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的2006年夏季终于过去了,从10月23日起申城正式进入了气象意义上的秋天。
刚过去的
全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
乏带来了新的难题。
那么由于全球变暖,冬季的气候变得温暖了,用于采暖消耗的能量不是有所下降了吗?这种例子还可举出很多,似乎全球的气候变暖有利也有弊,但并不怎么可怕。
其实,全球变暖对人类产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我们必须以全局的眼光来分析评估,不能局限于事物的某一部分。
应该看到,全球气候的变暖将改变我们地球生物圈的生存环境,打破原有长期维持的生态平衡。
从这一全局观点出发来评估,全球变暖带给我们人类的负面影响和危害是非常严重的。
全球环境基金第三届成员国大会于2006年8月29日至30日在南非开普敦举行,包括中国在内的176个成员国代表出席会议,重点讨论全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各项议题。
世界银行在会上发表的报告指出,气候变暖给全球生态环境和人类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已经开始显现,非洲和一些岛屿国家首当其冲。
多项研究证实,气候变化给受影响的发展中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能占到国民经济总值的百分之几到几十不等,对经济发展的打击极其严重。
这是由于全球变暖导致极端气候事件增多,如厄尔尼诺现象发生频率变高和强度变大,拉尼娜现象频率下降和强度下降等等。
据研究,我国1991年和1999年汛期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也与全球变暖不无关系。
据有关科学家的研究,全球变暖将会引起
这个夏季是上海市有气象记录以来最长的一个夏季,2006年也是入秋最晚的一年。
上海市的气候正在逐渐变暖,从1985年起几乎年年出现暖冬现象。
其实何止是申城,整个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气候都在逐渐变暖已是个不争的事实。
科学家的观测与研究的结果表明,最近的100年是过去1000年中最暖的,最近的10年又是过去100年中最暖的。
在1983年后,全球气温平均上升了0.6℃,其主要体现在中高纬度地区和冬季。
全球变暖会给我们人类生活带来什么负面影响或危害呢?说到天气变暖,首先使人想到酷暑,想到它的负面影响或者说危害是夏季过热会引起中暑,尤其是年老体弱者或某些疾病患者因不适应漫长的炎夏酷暑而发病死亡。
2003年,夏季席卷西欧的热浪曾夺去了30000多人的生命。
随着全球变暖,夏季里的热浪会越来越严酷,持续的时间也会越来越长。
然而有人却认为,夏季固然是更炎热了,但是冬季却变得更温暖了,由此又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正面的影响。
假如说,全球变暖使得夏季炎热而漫长,于是空调等制冷设备一起启动降温而带来了耗电高峰期,给国民经济带来了负面影响,给世界能源匮
青
白
世界灾难录
漫
2
更强烈的携带更大雨量的台风、飓风等热带气旋,给人类带来更大的灾难。
2005年发生的卡特琳娜飓风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已经显现出足够强大的破坏力了,那么更强烈和携带更大雨量的热带气旋怎能不令人胆战心惊!
由于全球变暖势必导致一些地区气候异常变化,其结果是降水量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出现了极不均匀的灾难性改变,这意味着洪涝、干旱等气象灾害会变得更加突出,农业、畜牧业、林业等行业因此欠收,人类的粮食供应出现问题,人类将面临饥饿的威胁。
全球变暖还会使业已变得十分脆弱的地球自然生态系统遭受破坏,自然界过滤、消除有害有毒物质的自净能力因此而降低。
例如森林、草原能从环境中摄取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人和动物生存所必须的氧气。
由于全球变暖带来的气象灾害也破坏了森林、草原,也就是破坏了它们对空气的自然更新能力。
又如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系统在气象灾害的破坏下,对地表径流的自然过滤清洁作用大大降低。
因此说,全球变暖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水源变得更易污染,人类将面临着污染的威胁。
由于空气、水源的污染造成了人类的体弱多病。
尤其像疟疾等本来就广为传播的传染病,由于气候变暖使这些传染病的传播范围扩大而迅速蔓延。
传染病的猖獗必将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综上所述,全球变暖将使我们人类面临饥饿、污染和传染病的三重威胁。
此外,全球变暖还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形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由于气候变暖已经并将继续促使极地冰山、高山积雪、冰川等融化,令人不安的是这些冰雪融水并不能缓解全球淡水资源短缺,只是白白地汇入了海洋,使得海平面在不断抬高。
人类的居住地正在被不断上升的海平面吞食。
在过去的50年间海平面平均每年上升2.6毫米,预计未来海平面将继续上升,在今后100年间将上升28~68厘米,全世界的很多濒海地区,包括我国东南沿海经济相对发达的低洼地区都面临着被海水淹没的危险。
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座城市中有3座位于海边,地势与海平面相差无几,
海平面上升将给它们带来严重的危机。
据信,意大利名城威尼斯在过去的30多
年里,因为海平面上升,可居住面积已
经减少了近一半。
岛国图瓦卢面对步步
紧逼的海水,不得不做出举国迁移新西
兰的决策。
即使一些濒海城市不被海水
淹没,可是它们本来就不高的海拔高度
在海平面上升后大幅“缩水”,其后果也
是十分严重的。
海水将威胁到这些城市
的医疗急救机构、灾害救援机构、紧急
交通设施等一切城市应急反应的单位,
使得城市的自救能力形同虚设。
主要原
因在于这些机构和市政设施都建设在海
拔高度与海平面非常接近的地区。
2005
年的卡特琳娜飓风已经给大家上了生动
的一课:新奥尔良灾民疏散工作之所以
十分糟糕,就是因为该城市中规模最大
的医疗中心以及其他一些重要的应急救
援设施均建立在市中心,那里的海拔太
低,已经变成了一片泽国。
观一斑而见
全豹,人们不难在新奥尔良看到全球变
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城市的威胁
有多严重。
当然,气候变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
社会经济系统有其负面影响,也有其正
面效应。
如中高纬度地区气候变暖明
显,将使植物可从原来较暖地区向北方
寒冷地区拓展,将使相对寒冷地区的植
物种类增加,可是也可能使该地区原有
某些物种消失;冬季气候变暖将延长一
地作物的生长期,可是也可能促使该作
物的病虫害猖獗。
不过,气候变暖将会
导致农作物产量波动幅度加大、造成农
作物布局结构改变等等都将引起农业投
资的增加。
经过全面研究分析后,专家
认为,全球变暖虽然有利有弊,但弊远
远大于利。
从人类生存环境的高度来观察地球
变暖,我们就会发现,地球的自然生态
系统正因变暖而退化,这是全人类面临
的严峻挑战。
近百年来,地球气候正经
历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明显变
化。
我国的气候变化趋势与全球为化的
总趋势基本一致。
这种全球性的气候变
暖是由自然的气候波动和人类活动增强
的温室效应共同引起的,而近50年的气
候变暖主要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矿物燃
料,过度排放了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
气体而产生温室效应所造成的。
近200多年来的城市化浪潮把世界
2/3的人口聚集在城市里。
城市中几乎
没有野生动植物,那里的生态循环被严
重地破坏了,代之而起的是人类的大生
产、大消费、大污染。
然而,在目前以
及今后的一段时间里,城市化还是发展
中国家的一个发展方向,因此如何应对
全球变暖的挑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
题。
在全球环境基金第三届成员国大会
上,专家们呼吁,全人类团结起来应对
这一挑战,首先从我们自己做起,从城
市减排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做起。
世界灾难录
3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