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总复习卫星变轨问题 双星模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可以看到在4月份的一较短时间内其轨道离地高度从421 km下降到 419 km,气体
B. 在轨道Ⅰ运行周期比在Ⅱ时短
C. 从轨道Ⅰ进入Ⅱ在P处要加速
D. 沿轨道Ⅰ向P飞近时速度增大
返回目录
专题八
卫星变轨问题
双星模型
[解析] 天问一号探测器在轨道Ⅱ上做变速运动,受力不平衡,故A错误.轨道Ⅰ的半
长轴大于轨道Ⅱ的半长轴,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天问一号探测器在轨道Ⅰ的运
行周期比在Ⅱ时长,故B错误.天问一号探测器从较高轨道Ⅰ向较低轨道Ⅱ变轨时,需
要在P点点火减速,故C错误.天问一号探测器沿轨道Ⅰ向P飞近时,万有引力做正
功,动能增大,速度增大,故D正确.
返回目录
专题八
卫星变轨问题
双星模型
2. [椭圆+圆+椭圆轨道/多选]“天问一号”于2021年2月到达火星附近,2021年5
月实施降轨,着陆器与环绕器分离,软着陆火星表面,实现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
2021:天津T5
天体运动中的能量问题
2022:浙江6月T6;
2021:北京T6,浙江6月T10
双星或多星模型
返回目录
专题八
卫星变轨问题
双星模型
卫星的发射和变轨、与天体运动有关的能量问题是高考的命题热
命题分析预测
点,近几年双星问题考查相对较少.预计2025年高考中载人航天、
探月计划、火星探测等可能作为命题情境,考查卫星发射、运行
卫星变轨问题
双星模型
行星环绕恒星、卫星环绕行星
稳定圆周轨道运动 ൞双星与多星运动
物体随星球自转运动
稳定椭圆轨道运动
力与运动 点火瞬间,变轨运动
第一宇宙速度
火箭的加速升空,发射卫星 ൞第二宇宙速度
第三宇宙速度
返回舱与星球探测器制动落“地”
返回目录
专题八
卫星变轨问题
命题点1
双星模型
突变模型
1. [椭圆+椭圆轨道/2021天津]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取得成
技术跨越.“天问一号”远离地球的过程可简化为如图所示情境,“天问一号”在
椭圆轨道Ⅰ上运行到远地点P变轨进入圆形轨道Ⅱ,在圆形轨道Ⅱ上运行一段时间后在
P点时再次加速变轨,从而最终摆脱地球束缚.对于该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C )
A. “天问一号”在Ⅰ、Ⅱ轨道上运行的周期相同
B. “天问一号”在P点通过向后喷气加速实现由轨道Ⅰ进入轨道Ⅱ
返回目录
专题八
[解析]
卫星变轨问题
双星模型

2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2 =m ,其中r=R+h,解得v=



+ℎ
,轨
道离地高度约为420 km,地球半径R约为6 400 km,代入数据解得空间站绕地球运行
速度约为7.75 km/s,不可能大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7.9 km/s,故A、B错误;题图
C. “天问一号”在轨道Ⅰ上正常运行时(不含变轨时刻)经过P点的
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Ⅱ上正常运行时(不含变轨时刻)经过P点的加速度
D. “天问一号”在轨道Ⅰ上过O点的速率与它在轨道Ⅱ上过P点的速率相等
返回目录
专题八
卫星变轨问题
双星模型
[解析] “天问一号”在Ⅰ、Ⅱ轨道上运行的半长轴不同,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
经过P点的加速度,故C正确;当“天问一号”在O点所在圆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

2
时,需要加速才能变轨到轨道Ⅰ,又根据 2 =m ,解得v=



,“天问一号”在

O点所在圆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速率大于它在轨道Ⅱ上过P点的速率,则“天问一
返回目录
专题八
卫星变轨问题
双星模型
命题点2 缓变模型
3. [2021浙江6月]空间站在地球外层的稀薄大气中绕行,因气体阻力的影响,轨道
功,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天问
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后,顺利被火星捕获,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经过轨
道调整,探测器先沿椭圆轨道Ⅰ运行,之后进入称为火星停泊轨道的椭圆轨道Ⅱ运
行,如图所示,两轨道相切于近火点P,则天问一号探测器(
D )
A. 在轨道Ⅱ上处于受力平衡状态
高度会发生变化.空间站安装有发动机,可对轨道进行修正.图中给出了国际空间站
在2020.02~2020.08期间离地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则空间站(
D )
A. 绕地运行速度约为2.0 km/s
B. 绕地运行速度约为8.0 km/s
C. 在4月份绕行的任意两小时内机械能可视为守恒
D. 在5月份绕行的任意两小时内机械能可视为守恒
知“天问一号”在Ⅰ、Ⅱ轨道上运行的周期不同,A错误;“天问一号”在P点通过向
后喷气加速后,其所需的向心力大于其所受的万有引力,则做离心运动,实现由轨

=ma,可知“天问一号”在轨道Ⅰ上正常
2
道Ⅰ进入轨道Ⅱ,故B正确;根据公式

行时(不含变轨时刻)经过P点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Ⅱ上正常运行时(不含变轨时刻)
或落地过程中的变轨与对接问题.
返回目录
专题八
卫星变轨问题
双星模型
题型1 卫星变轨与对接问题
图示
轨道
轨道Ⅱ(椭圆)
轨道Ⅰ
(圆)
近地点A
轨道Ⅲ
远地点B
(圆)
返回目录
专题八
卫星变轨问题
双星模型
在A点速度变大,由轨道Ⅰ变为轨道
变轨起因 Ⅱ;
在B点速度变大,由轨道Ⅱ变为
轨道Ⅲ;在B点速度变小,由轨
在A点速度变小,由轨道Ⅱ变为轨道Ⅰ 道Ⅲ变为轨道Ⅱ
r
r周期3根据普勒第三定律知, Ⅰ=
T2

(
r

+r
Ⅲ )3
2
T2

r3
= Ⅲ
,可得TⅠ<TⅡ<TⅢ.从
T2

A点
1
2
到B点的时间tAB= TⅡ
由轨道Ⅰ变为轨道Ⅱ,要消耗其他能量,转化为动能,则EⅠ<EⅡ,同
机械能
理,
由轨道Ⅱ变为轨道Ⅲ,有E <E ,故E <E <E (俗称“高轨高
返回目录
专题八
第五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专题八 卫星变轨问题 双星模型
目录
Contents
01
题型1 卫星变轨与对接问题
02
题型2 天体运动中的能量问题
03
题型3 双星或多星模型
04
练习帮 练透好题 精准分层
专题八
卫星变轨问题
双星模型
核心考点
五年考情
2023:海南T9;
卫星变轨与对接问题
2022:浙江6月T6,浙江1月T8;
在A点加速,vAⅡ>vAⅠ;从A点到B点,引力做负功,速度一直减小;在
B
速度
点再加速,vBⅢ>vBⅡ;由于卫星在圆形轨道Ⅰ上的速度大于在圆形轨

Ⅲ上的速度,所以有vAⅡ>vAⅠ>vBⅢ>vBⅡ
返回目录
专题八
卫星变轨问题
加速度
双星模型
GM
根据a= 2 知,加速度大小与r有关,可得aAⅠ=aAⅡ>aBⅡ=aB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