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2005年经济发展诊断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2005年经济发展诊断报告
综合排名:30
得分:72
1.基本情况
贵州是我国西部的重要省份,2005年底常住总人口1942万人,土地面积17.4万平方公里,自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贵州省的经济已经超越了原来的地理、自然等因素的束缚,走上了一个新的轨道。

各项经济活动都在有条不紊地运行开展之中,各项经济指数在与西部大开发之前相比,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长。

2.经济发展指数分析
总指数得分:72;排名:30
2005年贵州省经济发展总指数得分72分,比2004年提高了13分,经济平稳发展。

其中基础得分6,结构得分22,速度得分14,效率得分29分。

由以上数据可知,在2005年贵州省的综合经济发展状况在全国省份中仍然处于低层。

其中经济基础排名和经济结构排名偏低,处于全国落后行列;经济发展速度有所放缓,由去年的24名降低到今年的28名;经济发展效率位居全国第21位,比2004年提高7位。

促使贵州省经济发展指数排名由2004年的第31名上升为第30名的关键因素是经济发展结构和效率的提升。

基础得分:6.29;排名:29
在过去的一年里,贵州省经济发展的基础有所夯实,经济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

2005年,贵州生产总值为1942亿元,同比增长11.5%,但人均地区总产值排名仍处于全国最低水平。

在优势行业带动下,全省工业增加值完成711.9亿元,增长14.8%,工业企业总体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50%,比上年提高14.6%,是2000年以来最好水平。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投资总额1014.6亿元,增长17.8%,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

同时在自然资源上,贵州省的“西电东送”重点工程乌江思林水电站经过3年的
筹建,已经正式开工建设。

单位面积公路营运里程虽有所上升,但排名却从20位跌到21位。

2005年全国的经济基础排名中,贵州省与同期2004年相比持平,排第29位。

结构得分:22.26;排名:29
2005年贵州省经济发展的结构进一步优化,2005年,贵州生产总值为1942亿元,同比增长11.5%。

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20.0:40.6:39.4调整为18.5:42.4:39.1,产业结构有所优化。

同时贵州省努力开发自身的优势,大力开发旅游资源,以及由此衍生的第三产业。

城市化水平由26.3%上升到26.87%,排名由第31位上升到第30位。

恩格尔系数排名由去年的第30位上升到28位。

第三产业仍排名第17位。

经济结构的优化使得2005年贵州省的结构得分由2004年的14分上升到22分,在全国的经济结构排名由31位上升至29位。

速度得分:14;排名:28
2005年贵州省经济发展速度仍然保持在两位数,达到11.5%。

其中,第一产业增长5.1%;第二产业增长13.1%;第三产业增长13.3%。

贵州省在自然环境和地理劣势下,取得了西部大开发以来的经济速度的飞跃。

但是在全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贵州省的经济速度指标在全国排名比2004年下降了4位,至第28位。

效率得分:29;排名:21
2005年贵州省的每立方米用水产生的GDP从去年的21.2784元上升到57.218元,但与其他省份相比仍没有优势,排名从20位跌到31位。

单位能GDP 基本保持不变,排名仍位于第29位。

固定资产投资弹性系数由0.5704增加到0.6512,排名从第10位上升至6位,这是导致2005年贵州省经济效率排名从去年的28上升至21的主要原因。

3.贵州省10项发展指标变化趋势
4.贵州省各项指标标准化值的比较分析(2005年)
标准化值为1代表全国的平均水平,0为最低水平,值越高代表该指标所代表的发展程度越高。

从图1可以看出,把具体指标标准化后,贵州省有1项指标
大于1,固定资产投资系数指标是全国平均水平标准化值的1.7倍;第三产业比例也接近了全国平均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业人员比例和单位用水GDP 处于全国最低水平;其他5项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明显。

基础指标:从反映发展基础的几项指标来看,贵州省有两项指标处于全国最低水平,单位面积公路营运里程是全国平均水平的0.60倍。

贵州省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具有很大的相对优势,很多地区仍属未开发或待开发地带,人为的破坏较少,这是劣势也是优势。

贵州省抓住这个优势,大力开发旅游资源以及由此衍生的第三产业,同时由于贵州省劳动力具有优势,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全省兴建了众多旅游景点和自然保护区,另外兴修机场,铁路和公路,借此推动了整个贵州省的经济发展。

结构指标: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结构层次。

进入工业化社会以后,尤其是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经济结构的层次。

贵州省的第三产业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但城市化水平接近全国最低水平。

贵州省在第三产业兴起的同时也应加大城市化建设的进程。

速度指标:2005年贵州省生产总值相比2004年增长了11.5%,达到了1942亿元,同时增长速度达到了“十五”计划和西部大开发以来的最高,但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不到,仍有很大差距。

效率指标:2005年贵州省在经济效率上有很大提升。

固定资产投资系数指标在全国排名前列,高出全国平均水平0.69倍,但单位能耗GDP接近全国最低水平、单位用水GDP上处于全国最低水平。

图1 2005年贵州省经济发展指标标准化值的雷达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